公立医院的日子如今好过吗?百名院长书记如是说

医疗健康 来源:八点健闻(HealthInsight) 作者:健闻智库张丽敏
2019
08/09
09:30
八点健闻(HealthInsight)
作者:健闻智库张丽敏
医疗健康

新医改近十年,在诸项改革中,大家感受到最困难、最沉重的就是公立医院的改革。公立医院是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任何医改政策无不需要通过公立医院这一主体环节发挥作用。

近五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发改委与卫健委多次出台针对公立医院改革的方案,旨在有效推动公立医院的改革,实现资源良好分配,提升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落实分级诊疗和提高患者就医可及性。公立医院改革得好不好,直接关乎医改成败。

近期,艾力彼发布了《2018中国公立医院生存发展调研报告》。该调研共收到了来自25个省级行政区的135份问卷反馈,其中有效问卷134份,院长和书记占75.38%,中层管理占24.62%。

八点健闻联合艾力彼,与大家一起深入了解公立医院在新医改中,面对发展规模管控、医保支付、DRGs、药品耗材零加成、取消事业编制等改革举措的推行,公立医院的管理者们,对未来有着怎样的期望?

东部三甲医院,更愿意自减规模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提速,公立医院特别是三甲医院的规模频繁扩张,造成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使医疗卫生“强基层”的措施前功尽弃。

从2004年开始,卫生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就多次出台措施严控公立医院规模。然而,创收的利益驱动,使公立医院对扩大规模的渴求依然未停歇。

2014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的紧急通知》,要求严控公立医院规模。根据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原则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综合医院床位总数不得超过区域医疗机构床位总数的30%,不超过区域医院床位总数的35%。到2020年,省办及以上、市办、县办综合性医院的适宜床位规模分别为1000张、800张、500张。而据媒体公开报道,不少本已超此规模标准的公立医院仍在扩张;一些地方还新建有万张以上床位的医学中心。

图1: 2009-2017年公立医院床位数变化  数据来源:2010-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医院从规模向质量转型面临很大的阻力。近五成医院不愿意缩减自己的规模(见图2),64.92%的人认为限制公立医院规模发展在现实中难落地,其中23.13%认为非常难落地。

限制公立医院规模发展在现实中难落地

在问及会不会自行缩小医院规模时,仅23.13%的人认为会自行缩小医院规模,不愿意缩小规模的比例占47.01%,将近一半(见图3)。在会自行缩小规模医院中,其中三级医院占64.52%,二级医院占35.48%;东部医院占71.2%,中部和西部医院各占14.4%;省级医院占25.8%,地级医院占32%,县医院占41.9%。

在规模向质量转型中,医院会选择自行缩小规模

县医院愿意缩减规模的比例最高(28.26%),不愿意的比例最低(43.48%)。地级医院愿意缩减规模的比例最低(20.41%),不愿意缩减规模的比例最高(48.98%)。其次是省会医院,愿意缩减规模的医院占20.51%,但是不愿意缩减规模的比例占48.72%,(见表1)。

表1: 不同城市医院会选择自行缩小规模

DRGs推进面临挑战,很难真正落地

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作为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按病种付费应运而生。

2017年1月,发改委、卫计委、人社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按病种收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深入推进按病种收费改革工作,主要包括逐步扩大按病种收费范围,合理确定具体病种和收费标准,扎实做好按病种收付费衔接,认真落实各项改革政策等四个方面。截至当年12月,已有黑龙江省、河北省、天津市、辽宁省、吉林省、安徽省、福建省、云南省等21个省市开展了按病种收付费的工作实践,并出台了按病种收付费的配套政策。作为国务院“钦点”的2017年70项医疗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按病种收付费改革首次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2018年,中国医保的“超级支付者”——国家医保局正式成立,成为推动医保支付体系改革的主力推手。其着力推进的,则是更为精细的DRGs改革。当年底,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申报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的通知》(27号文),将中国式DRGs向具体实施再推进一步。

但DRGs的推进仍然面临很多挑战。本次调研发现,55.23%的人认为DRGs付费实操难度大,很难真正落地,其中19.4%的人认为非常难落地,仅15.67%的人表示不难落地,以东部医院为主,占66.67%,中部医院占23.8%,西部医院占9.53%。

图4: 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实操难度大,很难真正落地

近六成二级医院认为DRGs付费实操难度大,很难真正落地(57.70%)。仅15.38%的二级医院认为可以落地,53.26%的三级医院认为很难落地,只有11.95%的三级医院认为可以落地。

表2: 不同等级医院认为按DRGs付费实操难度大,很难真正落地

八点健闻及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的联合研究发现,DRGs的确为医保省了钱,减少了医疗服务成本支出,也减少了传统医疗服务在检查、药品使用、手术等方面产生的不合理收费。但由于病种收费标准不规范、不合理,且影响医疗机构的利益,实施中遇到了医院及医生的抵制。

如何从制度设计的根本上调动医疗机构的积极性,成为DRGs取得成功的关键。

零加成后的医院收入预期如何?

一直以来,药品加成是很多医院的重要收入途径。2010年至2017年数据显示,公立医院药品利润占总收入的比例由7.14%降到1.49%。但是卫生材料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逐年上升,由2013年8.78%上升到2017年的11.60%。说明公立医院一直通过卫生材料收益弥补其他服务成本。

近七成的人认为取消药品加成、耗材加成后,政府对医院的补偿不到位,仅11.94%认为补偿到位(见图5)。认为补偿到位的这些医院中,三级医院占62.5%,二级医院占37.5%;东部医院占50%,中部医院占31.25%,西部占18.75%;省级医院占37.5%,地级医院占25%,县医院占37.5%。

取消药品加成、耗材加成后,政府对医院的补偿不到位

超过七成的医院认为,通过医疗价格和收费项目调整,不足以补偿医院收入总量的亏损。仅10.45%的人认为,通过医疗价格和收费项目调整,可以补偿医院收入总量的亏损。(见图6)

医疗价格和收费项目调整,不足以补偿本院的亏损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弥补到位需要一定的周期。随着药品加成的全面取消,多家大型公立医院被爆出陷入亏损,有的试点地区的医院甚至出现医生收入下降的情况,这无疑加剧了公立医院改革的难度。

取消事业编制,对哪级医院影响最大?

2018年12月,国家卫健委、发改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的通知》,并在北京医院等全国148家医院开展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全面推行聘用制,实行合同管理。

随即,各省市也纷纷下发文件开始大面积试点。3月20日,陕西省卫健委的文件提出,利用一年时间在陕西省人民医院等53家医院建立省级试点。同月,河北省卫健委提出,将试点范围扩大到200家公立医院。此后 ,福建省也确立了39个省级试点医院……

长期以来,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由于体制不同,医师待遇也不一样。公立医院如果撤销事业编制后,会使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选择到民营医院执业。

调研发现,过半数的人认为,如果事业编制改革落实到位,一定会引发公立医院的大量人才流失(50.75%)。也有20.9%的人认为,即使取消了事业编制对医院也没影响,其中4.48%表示完全没影响。

取消编制,一定会引发本院的大量人才流失

取消事业编制,二级医院更易人才流失。六成以上的二级医院认为人员会流失(61.54%),仅19.23%的二级医院认为人员不会流失。48.91%的三级医院认为人员会流失,也将近一半,仅19.57%认为人员不会流失。

表3: 不同等级医院认为取消编制,会引发本院的大量人才流失

面临非公医院竞争,西部和地级医院压力最大

据原卫生部《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统计,2017年全国有公立医院12297家,占全国医院总数(31056家)的39.6%,病床数约463.11万余张,占全国医院病床总数(612.05万张)的75.7%。2018年,全国公立医院数量基本保持不变,民营医院的总数增加2000家,总数首次破2万家(见图8)。

对比历年数据,公立医院由于改制等原因,数量一直在减少,而民营医院可谓发展迅猛。得益于国家连续性、开放性的政策引导,尤其近5年,民营医院保持着每年新增约2000家的“生长速度”。

2010-2018年公立与民营医院数量变化  数据来源:2010-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虽然中国社会办医院总数量在2015年就已经超过了公立医院,但是,目前医疗市场的份额约90%左右还在公立医院手中,无论是床位数,诊疗人次,还是医生数量,公立医院还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不过,在经济新常态下,医疗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正在被重点扶持,大批社会资本在政策持续鼓励下纷纷进入医疗领域。而随着多点执业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选择到民营医院执业,也加速了社会办医的兴起。

本次调研中,58.21%的人认为(见图9),政府鼓励社会办医,非公医院发展迅速,公立医院面临竞争压力。仅14.18%的人认为没有竞争压力,其中2.99%的表示完全没压力。在认为没有压力的这些医院中,三级医院占52.64%,二级医院占47.36%;东部医院占36.84%,中部医院占36.84%,西部占26.32%;省级医院占35.84%,地级医院占21.05%,县医院占43.11%。

非公医院发展迅速,本院面临生存发展的竞争压力

近三成的人认为,在未来3年,非公医院医疗服务的比例能占到20%以上(见图10),37.59%的人认为,非公医院医疗服务的比例能占15%-20%,18.05%的人认为能占到21%-25%,还有11.28%的认为能占到25%以上。

未来3年,非公医院医疗服务占比

智慧医疗:医院“弯道超车”的关键

本轮医改适逢新一轮全球信息技术革命。在关乎国计民生的医疗健康领域,全新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持续融入,不仅从技术和资源供给端改变了行业的基础架构,还从业务和运作方式上彻底重塑了医疗健康服务的供需形态,智慧医疗应运而生。

在实践中,当前智慧医疗在中国的核心应用场景包含三类:1)覆盖医疗机构内部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体系;2)连接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医疗机构之间的远程医疗与分级诊疗体系;3)医疗影像AI辅助诊断、医疗机器人与AI辅助临床医疗决策体系。

艾力彼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裁庄一强教授预测:医院在未来10年左右将迎来第三次洗牌。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医院面临的发展窗口期将更为短暂。在未来第三次洗牌中,信息化建设愈发完善的医院将在竞争中攀爬上升,实现“弯道超车”。

在本次调研中,89.55%的医院都认为,信息化对本院未来实现“弯道超车”至关重要,说明各地医院、各级医院都意识到未来信息化的重要性。

信息化对本院未来实现“弯道超车”至关重要

97.76%的医院认为,医院的第三次洗牌,将取决于以智慧医院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程度。说明医院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得到提升。

医院的第三次洗牌,将取决于以智慧医院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程度

智慧医疗时代的今天,医院预期年投入信息化建设的比例也在增加。由下图可看出,九成医院信息化的预计投入>1%,还有19.40%的医院投入大于3%。说明医院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意识到在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的时期,在新医改方案的指导下,一定要加大对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建设更为先进的医院管理系统,才能提升自身竞争力。

医院预期年投入信息化建设占医疗收入的比例

虽然面临同样的时代背景与相似的政策约束,东中西部的公立医院表现出了并不完全相同的应对态度与管理体验。整体而言,东部地区改革步伐更大,应对态度更为积极。随着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变化,不论东中西部,抑或一二三级医院,九成以上的人认为,信息化建设是“后医院规模化”时代的巨大发展机遇,是提升医院竞争力,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

来源:八点健闻(HealthInsight)   作者:健闻智库张丽敏

为你推荐

赛诺菲大中华区总裁施旺:八载全勤赴进博,以“中国方案”筑梦健康中国资讯

赛诺菲大中华区总裁施旺:八载全勤赴进博,以“中国方案”筑梦健康中国

赛诺菲长期看好中国市场的繁荣前景,对医疗健康领域的未来充满信心。

2025-11-10 10:24

“医药险协同聚力,让生命无惧风雨”,罗氏医药险生态联盟启动资讯

“医药险协同聚力,让生命无惧风雨”,罗氏医药险生态联盟启动

11月7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罗氏制药展台举行了“以患者为中心,聚力守护新生”为主题的医药险生态联盟仪式。

2025-11-10 09:56

华东医药FIC三重激动剂DR10624最新临床数据披露,降低甘油三酯达75%,减少肝脏脂肪达67%资讯

华东医药FIC三重激动剂DR10624最新临床数据披露,降低甘油三酯达75%,减少肝脏脂肪达67%

DR10624在治疗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SHTG)的II期临床研究(“DR10624-201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2025-11-09 21:31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华西医院与蚂蚁集团达成战略资讯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华西医院与蚂蚁集团达成战略

11月8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蚂蚁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5-11-09 20:43

雅培瞬感iCGM 高科技高标准亮相进博 多项专家共识发布 助力精准血糖管理资讯

雅培瞬感iCGM 高科技高标准亮相进博 多项专家共识发布 助力精准血糖管理

中国市场唯一通过国际最高标准认证的集成式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iCGM)

2025-11-09 14:14

Metsera同意与辉瑞达成合并,诺和诺德出局资讯

Metsera同意与辉瑞达成合并,诺和诺德出局

美东时间11月7日,总部位于纽约的Metsera公司宣布已与辉瑞达成合并协议,辉瑞同意以100亿美元收购该公司。

2025-11-09 00:27

国家药监局优化境外生产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程序试点资讯

国家药监局优化境外生产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程序试点

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省。

2025-11-08 20:41

Pi3K新突破,皮下新生态,罗氏携手各界共见乳腺癌创新诊疗未来资讯

Pi3K新突破,皮下新生态,罗氏携手各界共见乳腺癌创新诊疗未来

罗氏制药中国召开“Pi3K新突破&皮下新生态——乳腺癌创新发布会”,乳腺癌管线创新靶向药物集体亮相进博舞台

2025-11-08 19:53

美敦力康辉亮相第八届进博会,AiBLE™数智生态加速进化拓维资讯

美敦力康辉亮相第八届进博会,AiBLE™数智生态加速进化拓维

作为连续八年参展进博的“全勤生”,美敦力康辉携AiBLETM数智创新生态重磅亮相,并以“智汇·新生态”为主题,集中展示自2023年AiBLE™首秀进博以来,其在数智创新、产业协作与...

2025-11-08 14:09

索诺瓦进博会亚洲首展峰力AI人工智能太极全能系列助听器, “双芯协同超算力”突破听力健康新想象资讯

索诺瓦进博会亚洲首展峰力AI人工智能太极全能系列助听器, “双芯协同超算力”突破听力健康新想象

全球同步,亚洲首发,中国首展,索诺瓦峰力强力推出AI人工智能太极全能系列助听器,开启AI超算力助听时代

2025-11-08 11:56

柯君医药口服减重新药CG-0416突破性临床前数据于ObesityWeek 2025上发布资讯

柯君医药口服减重新药CG-0416突破性临床前数据于ObesityWeek 2025上发布

展示出“下一代减重标杆药物”的巨大潜力

2025-11-08 09:33

诺和诺德“诺和关怀”发布鸿蒙版APP与减重专属版资讯

诺和诺德“诺和关怀”发布鸿蒙版APP与减重专属版

11月7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诺和诺德宣布2023年组建的“健康生态联盟”扩容升级,将与更多数字生态圈伙伴在生态融合、数据互联、技术共创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2025-11-07 23:16

凯西罕见病事业部首秀进博会资讯

凯西罕见病事业部首秀进博会

凯西集团是一家以研发为基石、拥有九十年历史的意大利国际制药集团,覆盖呼吸道健康、罕见疾病和专科治疗三大领域,其专利数量在意大利药企中排名首位,公司每年投入超20%营收至...

2025-11-07 22:58

卒中知晓周于进博会启幕,Pipeline™持续助力中国脑血管疾病治疗创新资讯

卒中知晓周于进博会启幕,Pipeline™持续助力中国脑血管疾病治疗创新

美敦力神经介入部门以“深耕廿载·向美而行”为主题举办专场活动,并正式启动“卒中知晓周”倡导行动。

2025-11-07 22:48

辉瑞再拓“进博朋友圈”,引领肿瘤与罕见病诊疗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资讯

辉瑞再拓“进博朋友圈”,引领肿瘤与罕见病诊疗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重磅产品与未来管线悉数亮相,同类第一、同类最优产品加速落地,持续释放创新药物临床价值

2025-11-07 21:01

更长守护,减负前行:拜耳艾力雅® 8mg中国上市,引领nAMD治疗新纪元资讯

更长守护,减负前行:拜耳艾力雅® 8mg中国上市,引领nAMD治疗新纪元

拜耳艾力雅® 8mg(阿柏西普8mg)全国上市媒体发布会隆重举行。

2025-11-07 19:58

诺华公司携手腾讯新闻《超级问诊》亮相进博会,多方合力破解心血管慢病“管理难题”资讯

诺华公司携手腾讯新闻《超级问诊》亮相进博会,多方合力破解心血管慢病“管理难题”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腾讯新闻联合诺华公司共同举办了《超级问诊》进博会特别场

2025-11-07 18:44

美敦力CathWorks实验室开放日丨CathWorks FFRangio系统正式发布!开启心血管诊疗智能新时代资讯

美敦力CathWorks实验室开放日丨CathWorks FFRangio系统正式发布!开启心血管诊疗智能新时代

2025年11月6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美敦力CathWorks实验室开放日重磅启幕

2025-11-07 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