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初,由美国、中国和英国国家科学院联合发起的国际会议发布了一份重要报告,内容是关于新「基因编辑」技术的影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工具CRISPR/Cas9。这份报告对CRISPR/Cas9此类工具的科学和技术潜力持总体乐观的态度,世界各地的实验室已经开始使用这些工具,研究人员以此撰写出数以千计的学术论文,那些探索其医疗和商业应用的私营公司也吸引了逾十亿美元的风险资金。
这些基因编辑技术可能会像过去的许多伟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一样深刻地改变我们的世界,比如电力、合成化学以及核物理。在生物医学、农业和环境生态学等领域,CRISPR/Cas9可以带来迫在眉睫和无可争议的进步。事实上,这些新工具的强大力量和作用深度正在为重新设计或重新部署自然生物过程提供以前无法想象的可能性,其中一些更具有令人惊心和不安的影响。
在利用基因编辑方面,一些权威科学家提出的建议包括:进行大规模的生态工程,恢复已经灭绝的物种,找到“治愈”衰老的生物技术,以及指引人类未来进化的方向。
这些项目引出的问题超出了个人权利和社会责任的范畴,开始考虑自然世界的根源和意义,相互协调和相互依存的自然过程,以及这些东西如何为人类生命的生理、心理和精神意义提供基础框架。
治疗和控制
利用革命性的CRISPR方法,研究人员报告在一系列遗传性疾病的小鼠模型中取得了重大基因编辑进展,这些病症包括镰状细胞性贫血、杜氏肌肉营养不良症以及范科尼贫血。
《自然》杂志在2016年年末刊发的一篇文章称,中国的一组研究人员已经率先使用经过CRISPR/Cas 9技术编辑的细胞对一位肺癌患者进行了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的巨大潜力显而易见;成百上千种目前缺乏有效疗法的疾病和病症将会有望疗愈。认清这样一件事很重要: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能不需要改变器官中的所有细胞,只要20%或30%便足以让器官恢复自然功能。同样显而易见的是,在某些情况下,越早进行基因干预,那么在预防疾病发作和促进正常发育方面便能取得越好的治疗效果。
这再次唤起了我们长久以来抱有的一种希望,即有朝一日我们或许能够直接在人类配子(精子和卵子)或早期胚胎的水平上进行有针对性的DNA修饰,从而一劳永逸地消除家族血统中的遗传疾病。
但是,这反过来又引出了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即什么程度的风险是可接受的,以及什么类型的身体状况应该算作基因干预的有价值目标。白化病和诵读困难症要不要治疗?如果父母对孩子头发和眼睛的颜色或更高的身材有偏好,要不要用基因干预的方法加以满足?比如,红色头发是由单个基因决定的。我们关心的大多数身体状况(比如智力、容貌和寿命)是由多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要对它们进行定向干预并不容易,但随着我们对抑郁症、自闭症和帕金森氏症这些疾病的遗传基础有了更多的了解,可能就会跃跃欲试地想要开发预防性的生殖干预措施。
哈佛大学遗传学家乔治·丘奇(George Church)编制了一份名单,列出了“具有重大影响的罕见保护性基因变体”,它们是人类基因库中天然存在的基因,但只见于少数人身上。这些变体的作用包括:让骨骼超级强壮;让肌肉更加精实;降低冠状动脉病、癌症和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如果它们在人群中间更常见,便有可能增进全人类总体的健康水平。
在回应这样的说法时,发育生物学家斯图尔特·纽曼(Stuart Newman)警告说:
对未来的后代进行遗传设计,即便目标仅限于让这些未来的孩子显得更“正常”,也会为挑选其他性状的企图打开大门,因为“正常”的定义会因人而异,而对技术的掌握以及在未来生命身上冒险的意愿也是一样。
重塑人类
然而,一些人认为,提升自我是人类的本性和命运使然,即使这种提升是在基因这个最基本的层面上进行的。这其中就有「超人类主义者」,他们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知识和文化运动,主张通过技术增强人类的智力、体能和心理能力。超人类主义者的标志是“h+”(humanity plus),代表着增强版的人类。
超人类主义者认为,先进的技术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可以摆脱无关道德的自然进化过程的制约和残酷,以基因增强人机混合“后人类”的姿态实现更高层次的个体发展和社会繁荣。
在不那么超级的层面上,很多人指出,不以治疗为目的的医学干预措施将稳步增长。医学的传统作用一直是治疗疾病和缓解痛苦,把病人的机能及健康恢复和维持在自然水平上。
医学艺术服务于我们对自然世界秩序更广泛的尊重和敬畏,古罗马时代的医生盖伦在评论希波克拉底时曾简明扼要地阐释了这一理念,他说:“医生只是大自然的助手。”但现在,在掌握了先进生物技术的力量之后,我们看到了一种解放性的新范式:人类为追求幸福和完美而进行技术改造。
在整容手术大行其道并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基础上,医学的范围和目的正随着人类的嗜好和野心缓慢而稳定地向外延伸。人类希望能突破生命的维度,在以前,这些维度并不是健康问题,而只是自然的人体变化或局限。
从治疗秃头的落健生发水(Rogaine)到治疗身材矮小的生长激素,从避孕药到伟哥(Viagra),再从新近出现的莫达非尼(Provigil,一种能够延长清醒时间的药物)到季信(Seasonale,一种能够够抑制月经的药物),我们正通过这种种方式改变和修订自然给定的框架。我们越来越多地期望,医学不仅能让我们免于疾病的困扰,而且能让我们摆脱压力、挣扎,甚或自然生命过程的限制,摆脱不漂亮、不完美或仅仅是不方便的一切东西。
随着我们越来越多地掌控生命的分子基础,我们需要停下来认真思考自己应该如何走下去。在科学界和普通大众当中,人们普遍认识到,新的基因编辑工具是一种「门限技术」,是一个让我们重新设想和重新确定自己在自然界中位置和使命的机会。这当中涉及到的问题超出了生物学的范畴,我们对于个人和社会命运的整体感知可能因此进入悬而未决的状态。
在这方面,环保思想家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的一句名言或许有用:
如果生物群在无尽的岁月中进化出某种我们喜欢但却不理解的东西,那么除了傻瓜以外,谁会舍弃那些看似无用的部件呢?要进行明智的修补,零部件齐全是前提。
生物学中还有很多我们尚未理解的东西,包括一些性状的原因和性质,即便那些性状似乎给我们的抱负带来了压力和限制。我们不应该愚蠢或傲慢到无视支撑人类自由的自然基础。
正如我们的身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样,我们的文明也是文化、哲学、精神原则以及传统的有机组合,它们不应该被随便舍弃,人类的未来可能取决于此。
翻译丨何无鱼
校对丨其奇
来源丨Big Questions Online
作者丨William B. Hurlbut
来源:造就
来源:造就
为你推荐

全科医生张志程:在社区医疗一线,用坚守诠释医者价值
从2008年首都医科大学毕业走进基层卫生院,到如今成为社区居民信赖的健康“卫士”,张志程医生的职业生涯始终围绕着“贴近居民、守护健康”这一核心,用专业能力和职业坚守诠释...
2025-08-04 15:20

上市仅五年,一进口药被曝将退出中国市场
日前,在某书社交平台上流传着一封关于赛诺菲新型降脂药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波立达)的告知函,该函明确,将停止波立达在中国市场的推广。
2025-08-04 12:47

医药产品采购中收受销售方财物构成何罪
张某某,A市B公办医院骨科主任、C病区主任、医疗小组组长。2019年,A市医疗保障局开展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医院将骨科耗材的报量职责交由张某某履行。
2025-08-03 15:55

创新疗法再传积极信号,多奈单抗3年长期研究验证阿尔茨海默病干预“越早越好”
TRAILBLAZER-ALZ 2长期扩展研究结果显示,在大多数研究参与者完成治疗后,记能达依然可以持续发挥减缓疾病进展的作用
2025-08-01 21:51

"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启动会"召开,赋能HER2阳性胆道肿瘤精准诊疗
近日,【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启动会在沪召开。会上,众多嘉宾围绕胆道肿瘤领域的治疗进展及趋势进行分享与探讨,以期推动该疾病领域的精准诊疗...
2025-08-01 15:38

华领医药首次半年扭亏,华堂宁上半年大卖176.4万盒
日前,华领医药发布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约11 84亿元,和去年中报的亏损1 4亿元相比,实现了自2018年上市以来的首次扭亏。
2025-08-01 11:16

礼来公布替尔泊肽重磅研究数据,或重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治疗格局
这是首个头对头比较替尔泊肽和度拉糖肽的心血管结局研究,纳入了来自30个国家 地区总计超过13,000名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成人患者, 历时超过4 5年,是迄今...
2025-08-01 08:57

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医药数据分析国产化突破,助力CRO破解“卡脖子”难题
在医药研发外包(CRO)领域长期依赖海外数据分析工具的背景下,杭州启维软件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V2 0已通过国家级技术验证,并与国内头部CRO企...
2025-07-31 17:26

体检争议事件引发公众健康焦虑,用AI解读体检报告量激增40%
近日,一则 "女子十年体检未提示患癌风险,确诊时已是肾癌晚期 "的新闻持续发酵,也引发了公众对健康问题的关注,甚至有网友自嘲 "为体检焦虑到失眠 "。
2025-07-31 16:48

因美纳升级旗舰检测产品,加速全面肿瘤基因组分析可及
因美纳TruSight™ Oncology 500 v2研究型检测产品现已上市,集成内置HRD生物标志物检测,周转时间更短,组织样本需求更低
2025-07-31 15:11

搭建递送技术平台,我国创新药企布局新型体内CAR-T疗法
“目前高端的细胞治疗药物价格仍高达每针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但通过mRNA和先进的递送技术,把高度个性化的定制疗法转变为通用型药物,将有机会把成本降至大多数患者可负担的范...
2025-07-30 17:25

中眸医疗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加速眼科基因治疗全球布局
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核心产品ZM-02的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及后续管线开发,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眼科基因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5-07-30 17:18

蚂蚁AI健康应用AQ推出多个“院士 AI分身”,日均免费问诊近万人
顶级医学专家上线“数字分身”,正在掀起一场 AI 看病风潮。7月30日,蚂蚁集团AI健康应用AQ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安“AI分身”上线仅3天咨询量激增280%,AI让顶级大专...
2025-07-30 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