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与移动医疗怎么完美的契合

医疗健康 来源:MedSci 作者: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所王长明 2015梅斯医学移动医疗创新大赛参赛选手
2015
07/10
14:16
MedSci
作者: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所王长明 2015梅斯医学移动医疗创新大赛参赛选手
医疗健康

作为医学研究从业人员,关注移动医疗已经很长时间了,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推进,从微博上了解到这次大赛以后我很高兴,恐怕这是第一次以医生为主体的大赛,主办者的“痛点”抓得非常准,很感谢梅斯医学。

“移动医疗”的创新主体--医生。了解到很多相关移动医疗的创新设想,充其量只能叫“移动健康”,原因就是这些想法往往来自于技术人员或者大学生,团队中没有医学工作者,想法虽有一定意义,但在实践中显得不够成熟,有点类似“小发明”。我的理解,创新的主体不同于创业的主体,应该指的是科学问题来自于医学实践第一线,这种级别的问题恐怕只有医生能提出来,而问题应该更侧重于承接应用,基础研究则留给国家级的科研项目去探索,我估计在医学研究领域有一定积累的研究者都能接触到不少这类问题。可以说国家下一轮的创新动力就是来自于把我们这样的人(有长期积累、有较强的能力、有一定资源)的创新热情解放出来,通过合适的平台,与创业团队对接。在这方面,梅斯医学带了一个好头。

在2010年就接触到了能称作产品的与脑有关的智能硬件,这是一家叫Neurosky的美国企业,背后有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神经科专家作支撑,企业本身生产芯片,把常规脑电信号采集和放大模块做到一个芯片上,而它最有特色的把脑电各种指标嵌入到芯片中,输出的不但是原始数据,还有直接可用的指标,这一点极大地降低了推广应用的门槛,近年来直接使用它们芯片开发智能可穿戴产品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可是,这个我认为比较完美的技术方案在国内,包括在世界各地成长的经历并不顺利,时至今日仍然是叫好不叫座。这其中与公众对脑和精神健康的理解的不够有关,与企业不恰当的过度宣传有关(以至于人们联想到各种不靠谱的治疗仪),但是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在于目前的产品无一例外都没有讲清楚究竟这些智能硬件能解决什么问题,能给用户带来什么好处,哪怕像计步器那样点虽然小但目标明确。这样问题就来了,国外开发者估计心里清楚这一点,但跨国公司的市场战略(包括宣传)未必适用于中国国情。持续关注到2013年,我忍不住联系了他们中国区总裁(实在是看他们战略太窝囊了,明明有科学依据,最先进的技术,就是没打到痛点上),坦诚地谈了我对问题的看法,并提出可以以我个人的身份义务帮助他们联系一下,纯粹是帮忙。这时他们已经有了一款面向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康复训练软件(Focus Pocus),包括了认知训练和神经反馈训练,使用的就是智能脑电采集硬件,其开发者就是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同行,产品功能比较完善,英国顶尖团队设计的动画和场景。这款产品虽然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以往的缺点,但在市场上仍然不被认可。同期一个国内创业团队也开发出了名为Brainlink的产品,主打“意念瑜伽”,我认为用户仍然不知道买过来能做什么,而在心理和精神健康领域,各种评价体系是完善的,门槛虽然高,但并不是和移动医疗产品格格不入,用户要的并不是随机对照双盲试验的结果,而是一个科学的说法。

上面大段谈的就是目前脑健康器械领域存在的问题,国外产品如此,国内产品也是这样,国内的产品大概就是自己搞了一套神神秘秘的东西,可能是一套直流电刺激系统,也可能是脑电生物反馈,回避医疗器械认证,只给出一些数值结果,故意不说清楚怎么来的,大量打广告,打擦边球,这套舆论宣传策略各种药物广告都用滥了,用户免疫力很强,所以即便技术真的先进,用户也难免有被骗的感觉。事实证明,这一领域绕不开医生,关键是如何把医生的经验和医疗测查服务与移动医疗产品有机结合,而不是试图抛开医生单玩。

精神疾病与移动医疗的关系---精神健康移动助理系统

精神疾病的研究相对其他躯体疾病,甚至和神经疾病相比,都是落后的,差距非常大,基础比较薄弱,疾病诊断缺少生物学标记,而致病机理十分复杂,学术界尚无定论。面对这个现实,该怎么来做?我认为精神疾病可能比其他疾病更需要与移动技术结合,移动技术能够更好地协助医生了解患者或者高危人群早期的功能改变,这本身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还有在线反馈干预等天然地含有移动的要素,可以说融合得非常自然。在精神疾病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科学的设计,通盘考虑疾病现状,抓住用户需要的痛点,解决好哪些是医院该做的事,哪些是app该做的事,哪些需要医生参与,哪些是为医生辅助,如何引导医生接受;这些都是医学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至少在精神疾病领域短时间内技术的进步替代不了医生,否则就是为了移动而移动,只能打“移动健康”的擦边球。从这个角度看,亟需的可能不是一两个小的创业产品,而是科学的布局。

以我提出的“精神健康移动助理系统”为例,它包含有精神疾病高危人群长期监测的内容,同时也纳入了借助智能硬件在线干预的成分,试图解决的问题不是帮助患者在线挂号,不是一个电子病历,也不是上传图片做疾病诊断(精神疾病做不到这一点),更多地是把与广义上的精神疾病有关的适合线上进行的测查和干预部分自然地迁移到移动客户端来,协助广大用户用简单易用的任务测查功能异常,而不是单纯为确诊的某种疾病患者做管理。这是一个经过长期策划的方案,我认为想法比较成熟,具有一定可行性(做成几个app是以后的事),参赛以后专家反馈的意见也证实了这一点。

项目从立项到形成成熟思路的过程非常曲折,我们这个项目事实上也是医院在承担的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重点项目的自然延伸的部分。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团队内部成员认为“所有东西都线上了,还要医院做什么?”经过统一思想以后,逐步提炼出方案。随后在重点项目评审的时候,有几位院士提出了看法,意见主要是建议我们想清楚精神健康为什么要移动?老专家的意见非常到位,经过不断的思考和提炼,逐步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就是在大赛中我首先汇报的那一页,答辩的时候张总特别表示对这一点比较认同,实际上这个“痛点”是千锤百炼了,特别是经过几位院士的提炼。

接下来的问题是团队的问题,让医生去组建一个团队难度确实非常大。我的情况比较特殊,前期积累比较丰富,可以说是逐渐追随发展趋势走向医学研究的,加上我是电子工程学士学位,对技术比较熟悉,加上周围各种创业的朋友很多,耳濡目染,积累了一个比较清晰组建团队的思路,很巧合地遇到了一个创业中遇到困难的团队,我果断出手,像带研究生一样指导他们从事研究和开发。回过头来想想,当初如果没有这种意识,或者本科阶段教育,遇到这种机会也不会把握住。这种瓶颈相信每个创业团队都能经历到,我觉得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团队内部应该有一个经验比较丰富的,体制内具有一定资源的核心人物,把握团队的方向,医生恰好可以扮演这一角色,这样能极大提高团队的成活率。

来源:MedSci    作者: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所王长明 2015梅斯医学移动医疗创新大赛参赛选手

为你推荐

医药产品采购中收受销售方财物构成何罪资讯

医药产品采购中收受销售方财物构成何罪

张某某,A市B公办医院骨科主任、C病区主任、医疗小组组长。2019年,A市医疗保障局开展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医院将骨科耗材的报量职责交由张某某履行。

2025-08-03 15:55

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资讯

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

基孔肯雅热急性期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当天至发病后7天内具有传染性。

2025-08-02 23:04

创新疗法再传积极信号,多奈单抗3年长期研究验证阿尔茨海默病干预“越早越好”资讯

创新疗法再传积极信号,多奈单抗3年长期研究验证阿尔茨海默病干预“越早越好”

TRAILBLAZER-ALZ 2长期扩展研究结果显示,在大多数研究参与者完成治疗后,记能达依然可以持续发挥减缓疾病进展的作用

2025-08-01 21:51

赛诺菲获得维亚臻在研药物普乐司兰钠注射液大中华区权利资讯

赛诺菲获得维亚臻在研药物普乐司兰钠注射液大中华区权利

同类首创 RNA 干扰(RNAi)治疗候选药物将为中国患者提供潜在治疗选择。

2025-08-01 19:21

资讯

"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启动会"召开,赋能HER2阳性胆道肿瘤精准诊疗

近日,【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启动会在沪召开。会上,众多嘉宾围绕胆道肿瘤领域的治疗进展及趋势进行分享与探讨,以期推动该疾病领域的精准诊疗...

2025-08-01 15:38

华领医药首次半年扭亏,华堂宁上半年大卖176.4万盒资讯

华领医药首次半年扭亏,华堂宁上半年大卖176.4万盒

日前,华领医药发布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约11 84亿元,和去年中报的亏损1 4亿元相比,实现了自2018年上市以来的首次扭亏。

2025-08-01 11:16

礼来公布替尔泊肽重磅研究数据,或重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治疗格局资讯

礼来公布替尔泊肽重磅研究数据,或重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治疗格局

这是首个头对头比较替尔泊肽和度拉糖肽的心血管结局研究,纳入了来自30个国家 地区总计超过13,000名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成人患者, 历时超过4 5年,是迄今...

2025-08-01 08:57

国家医保局制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资讯

国家医保局制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

据央视新闻7月31日报道,为鼓励药品研发创新,国家医保局制定了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

2025-07-31 23:50

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医药数据分析国产化突破,助力CRO破解“卡脖子”难题资讯

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医药数据分析国产化突破,助力CRO破解“卡脖子”难题

在医药研发外包(CRO)领域长期依赖海外数据分析工具的背景下,杭州启维软件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V2 0已通过国家级技术验证,并与国内头部CRO企...

2025-07-31 17:26

体检争议事件引发公众健康焦虑,用AI解读体检报告量激增40%资讯

体检争议事件引发公众健康焦虑,用AI解读体检报告量激增40%

近日,一则 "女子十年体检未提示患癌风险,确诊时已是肾癌晚期 "的新闻持续发酵,也引发了公众对健康问题的关注,甚至有网友自嘲 "为体检焦虑到失眠 "。

2025-07-31 16:48

普丽妍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再生医美龙头加速技术布局资讯

普丽妍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再生医美龙头加速技术布局

本轮融资由未来资产资本(中国)领投,老股东雅惠投资、华泰紫金追加投资

2025-07-31 16:28

因美纳升级旗舰检测产品,加速全面肿瘤基因组分析可及资讯

因美纳升级旗舰检测产品,加速全面肿瘤基因组分析可及

因美纳TruSight™ Oncology 500 v2研究型检测产品现已上市,集成内置HRD生物标志物检测,周转时间更短,组织样本需求更低

2025-07-31 15:11

搭建递送技术平台,我国创新药企布局新型体内CAR-T疗法资讯

搭建递送技术平台,我国创新药企布局新型体内CAR-T疗法

“目前高端的细胞治疗药物价格仍高达每针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但通过mRNA和先进的递送技术,把高度个性化的定制疗法转变为通用型药物,将有机会把成本降至大多数患者可负担的范...

2025-07-30 17:25

中眸医疗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加速眼科基因治疗全球布局资讯

中眸医疗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加速眼科基因治疗全球布局

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核心产品ZM-02的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及后续管线开发,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眼科基因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5-07-30 17:18

恒润达生CAR-T 疗法获批上市资讯

恒润达生CAR-T 疗法获批上市

7月30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恒润达生的雷尼基奥仑赛注射液(商品名:恒凯莱)获批上市。

2025-07-30 13:07

蚂蚁AI健康应用AQ推出多个“院士 AI分身”,日均免费问诊近万人资讯

蚂蚁AI健康应用AQ推出多个“院士 AI分身”,日均免费问诊近万人

顶级医学专家上线“数字分身”,正在掀起一场 AI 看病风潮。7月30日,蚂蚁集团AI健康应用AQ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安“AI分身”上线仅3天咨询量激增280%,AI让顶级大专...

2025-07-30 12:08

刚刚,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陈时飞被立案审查资讯

刚刚,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陈时飞被立案审查

7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公告: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时飞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2025-07-30 09:20

“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沪上启动,专家支招科学管理脂肪肝资讯

“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沪上启动,专家支招科学管理脂肪肝

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发起,快速消费品健康公司欧彼乐(Opella)、益丰大药房、意领科技联合支持的全民肝脏健康守护行动——“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于上海徐汇滨江正式启动。

文/张蓉蓉 2025-07-30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