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谷最新消息,6月27日,港股创新药企基石药业(02616.HK)宣布,其同类首创精准治疗药物高选择性RET抑制剂普吉华(普拉替尼胶囊)扩展适应症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RET基因融合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据了解,这是普吉华在中国大陆获批的第三项适应症,也是基石药业在大中华区获批的第十一项新药上市申请。
覆盖非小细胞肺癌精准治疗
据了解,此次普吉华的扩展适应症在国内获批是基于ARROW研究,该研究是一项全球性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普吉华在RET融合阳性NSCLC和其他RET融合的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
ARROW研究中国主要研究者、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表示:“普吉华作为国内首个获批的RET抑制剂,是一款已被证实有效的精准靶向治疗药物。ARROW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患者既往是否接受过治疗,普吉华在RET融合阳性NSCLC中国患者中都能展现出快速持久的抗肿瘤活性。同时,普吉华耐受性良好,在中国患者中整体安全可控,且没有发现新的安全信号。此次普吉华扩展适应症获批,对于改善中国RET融合阳性NSCLC患者的生存状况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4日,共有来自10个中国研究中心的68例晚期RET融合阳性NSCLC患者纳入了全球ARROW研究,并接受普吉华®起始剂量为400 mg(每日一次)的治疗,包括37例既往接受过铂类化疗的和31例未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患者。肿瘤缓解通过盲态独立中心评审(BICR)采用《实体肿瘤反应评估标准》(RECIST)1.1版进行评估。
在该研究中,不管既往是否接受过治疗,普吉华在中国RET融合阳性晚期NSCLC患者中均取得了持久的临床获益,并且初治患者的缓解率更高。既往接受过铂类化疗的患者确认的客观缓解率(ORR) 为66.7%, 包括1例完全缓解和21例部分缓解;疾病控制率(DCR)为93.9%。未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患者确认的ORR为83.3%, 包括2例完全缓解和23例部分缓解;DCR为86.7%。同时,普吉华耐受性良好,在中国患者中整体安全可控,且没有发现新的安全信号。
公开资料显示,国际知名肿瘤学期刊《Cancer》于2023年6月在线发表了ARROW研究中普吉华治疗RET融合阳性NSCLC中国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更新结果;这也是继在2022年12月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峰会(ESMO Asia)上公布数据之后,普吉华在RET融合阳性NSCLC中国患者群体中的临床数据再次获得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普吉华在内,基石药业已上市四款药物近期均在国际学术舞台上有精彩表现,择捷美两项注册性III期临床研究分别在欧洲肿瘤内科学会胃肠道肿瘤大会(ESMO GI 2023)上进行口头报告以及在Nature子刊Nature Cancer上在线发表,拓舒沃多项研究成果先后登陆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和欧洲血液学协会(EHA)年会,泰吉华在ASCO年会上公布两项重磅研究数据,进一步证实基石药业的强大研发实力。
国内首个上市RET抑制剂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我国是NSCLC患者大国,且NSCLC患者分子变异谱不同于西方人群,主要体现在腺癌,少见罕见基因包括RET、MET、ROS1、NTRK、NRG1/2等。其中,RET基因融合在NSCLC中的发生率约为1.4%-2.5%。根据《2022 年 CSCO 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我国NSCLC新发人数约70 万人,即使仅2%的发病率,每年新发RET阳性 NSCLC 患者约1.5万人。包括NSCLC、甲状腺癌等多种肿瘤类型在内,我国每年确诊的RET突变肿瘤患者数量约7万人。
据了解,普吉华是中国首款获批上市的精准靶向RET抑制剂,于2021年3月首次获批用于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的RET融合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2022年3月,普吉华获批用于治疗RET变异的晚期甲状腺癌,是中国首个用于RET变异甲状腺癌的选择性RET抑制剂,其针对泛瘤种的适应症也正在积极探索中。此外,普吉华在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也已获批上市。而此次普吉华用于治疗一线RET融合阳性NSCLC的适应症获批后,其适用人群较之前显著扩大,有望大幅度提升该药物的销售额,根据西南证券测算,普吉华在2023-2025年的销售额将分别有望达到4亿元、6亿元和 8.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 RET基因发生点突变和融合突变会引发包括NSCLC、乳头状TC、结直肠癌、卵巢癌、胰腺癌、胸膜间皮瘤、胃癌、胆管癌在内的多种实体瘤。此前,普拉替尼全球I/II期ARROW临床研究的更新数据,在世界顶级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上重磅发表,数据证明了普吉华在RET融合阳性的多种实体瘤中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为普吉华应用于泛瘤种提供了初步数据支持,其诊疗价值和商业潜力有望进一步凸显。
此外,自上市以来,普吉华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均得到巨大提升,现已在200家医院和DTP药房列名,并被超过130个城市纳入商业保险项目,患者支付能力显著增强;同时,普吉华得到医药行业广泛认可,以其临床优势被纳入9项国家性指南,近期发布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3版》把普吉华用于Ⅳ期RET融合NSCLC后线治疗上调为Ⅰ级推荐,并新增普吉华用于Ⅳ期RET融合NSCLC一线治疗的用药推荐;上市两年来,中国真实世界临床使用经验已经累计达数千例。此外,基石药业已经实现了普吉华在对应准入的头部医院实现了80%的检测率,并通过与国家病理控制中心合作提高准确率。
随着商业运营体系的持续完善与策略的不断优化,基石药业采用多种方法积极提升药品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四款创新药物正在快速“走向患者”并覆盖全国市场。2022年,基石药业商业化收入已达3.94亿元,同比增长142%;精准治疗药物覆盖范围已从2021年的600家医院成功扩张至于180个城市的约800家医院,占精准治疗药物相关市场的约75%至80%。
为你推荐
资讯 微创电生理“脉冲消融”获批
11月22日,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创电生理”)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研发的一次性使用压力监测心脏脉冲电场消融导管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申...
2025-11-23 22:21
资讯 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出口药品检查和出口证明管理规定》
11月21日,国家药监局日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出口药品检查和出口证明管理规定》,进一步支持和鼓励更多中国药品进入国际市场。
2025-11-22 22:06
资讯 纳斯达克要求科兴生物退市
11月19日,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公告称,由于未能按期在2024年11月11日的延期截止日期前提交2024年年度报告,科兴生物于2025年11月12日收到纳斯达克的退市决定函。
2025-11-22 10:12
资讯 2025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新增“两院”院士名单
今日,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4人当选。其中,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
2025-11-21 15:35
资讯 攻克疫苗佐剂卡脖子难题,百达信生物获超 3000 万 Pre-A 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专注生物医疗赛道的领航新界资本独家领投,所募资金将重点用于加速化学合成 QS-21 等核心佐剂原料的 GMP 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全球商业化进程,并拓展新型佐剂研发管线。
2025-11-21 15:31
资讯 修实生物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深耕多肽生物合成加速全球化
本轮融资由老股东华泰紫金领投,拾萃资本追加投资,金鼎资本、湖南艾臣联合参与,小饭桌创投依托生态资源助力融资高效完成,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市场拓展与核心技术研发升级。
2025-11-21 15:30
资讯 鲲石生物完成 5000 万 A 轮融资 加码巨噬细胞药物攻坚实体瘤
本轮资金将重点用于推进第三代 CAR-M(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药物的临床转化及多管线布局,为实体瘤治疗领域注入创新动力。
2025-11-21 15:21
资讯 专访精鼎医药郑唯玲:全球医药产业格局重塑中,中国从“市场红利”走向“创新红利”
中国医药创新已从全球产业链 “追随者”,成长为有自主话语权的 “参与者” 乃至 “引领者”,核心竞争力从单纯成本优势,升级为 “效率、质量、创新” 三位一体的综合实...
文/朱萍 2025-11-20 14:16
资讯 武田中国创新中心在蓉开幕,以患者为中心,加速共建数字医疗创新生态
TCIC是武田数字化创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田首个将同步推进数字医疗解决方案开发与落地应用的创新中心。
2025-11-18 14:40
资讯 全球首个FRα ADC爱拉赫®获常规批准,华东医药创新转型加速“开花结果”
该药物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1-3线系统性治疗的FRα阳性铂耐药卵巢癌(PROC),是目前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该适应症的靶向FRα的ADC药物。
2025-11-17 18:55
资讯 改变焕新生!2025“鼓5人生”肺癌患者关爱公益徒步活动在沪成功举办
2025年11月16日,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发起、爱心企业阿斯利康中国参与支持的“鼓5人生”肺癌患者关爱项目(以下简称“鼓5人生”项目)再度开启。
2025-11-17 1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