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6年全球首个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肾移植排斥的抗cd3单抗OKT3获得美国FDA的上市批准,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单抗药物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生物制药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诞生了数个年销售额超过50亿美元的“超级重磅药物”。
我国首个单抗药物注射用抗人T细胞CD3鼠单抗在1999年上市,距今已有约20年的历史。截止2018年9月,国家药监局已批准了31个抗体药物(包括国产和进口),本文将从抗体药物市场、资本、申报情况来透视我国抗体药物发展现状。
市场
1. 中国抗体药物市场渗透率仍有待提高
我国抗体药物市场有国产和进口两个部分组成。国内目前至今只批准了10个国产的抗体药,其中6个为自主研发,4个为生物类似物。已上市的产品中,有3个是鼠单抗,1个嵌合单抗,4个属于Fc融合蛋白,只有2个是人源型,全球市场上人源化/全人源化单抗已超过70%。在进口药品方面,全球已上市的83个抗体中,目前我国已上市21个。
表 1 全球与国内上市的治疗性抗体
2017年,全球医药市场销售额1.01万亿美元,抗体药物占据11.8%。反观国内,从2014年起,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但单抗药物市场份额(包括进口药物)仅占1%。远低于欧美16%的市场比例,同时低于日本和韩国的8.9%和3.1%,单抗品种在我国的市场渗透率仍较低。
表 2 各国抗体药物上市数量与市场比例
备注:品种数量按照活性分子计算,生物类似物与原研计一个品种
2. 中国抗体用药市场正在飞速发展,但用药格局与主流市场明显不同
中国拥有14亿人口,作为一个用药需求大国,与欧美日这样的国家比起来,目前我国在生物药和生物类似药上的消费还相当少。相对于国际市场千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国内单抗市场目前在研发水平、产品种类及销售规模等方面都远不及发达国家。
而放眼国内市场,国外多个单抗已过专利保护期,在2018年共有6个新的抗体药物上市,同时多个单抗陆续进入医保的利好刺激下,我国单抗药物迎来了高速增长期。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单抗产业市场规模已从2004年的5700万元跃升至2017年115.65亿美元,近五年平均年增长率达20.42%以上。
图 1 抗体药物近五年增长趋势(亿元)
从各治疗领域看,各国用药情况不尽相同。国内的抗体药物主要以抗肿瘤为主,在2017年占据整体抗体药物份额的74%。另外随着国内外眼科技术市场的接轨,成都康弘的康柏西普的上市,我国眼科技术有了快速发展,眼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的长足迈进。客观上也导致了我国老年人黄斑变性的发现率呈现出增长态势。市场数据显示,虽然我国眼病抗体药物上市仅3个产品(其中阿柏西普在2018年刚上市),但已占据国内抗体药物市场的11%。
图 2 主要国家各个治疗领域抗体药物市场份额占比
数据来源:IMS
而在自身免疫领域,我国抗体药物规模仅占整体抗体市场的13%,与美国、德国50%左右的比例有一定差距,也不及韩国日本30%左右的比例。在自身免疫领域,我国抗体药物市场发展严重不足。其他有待成长的领域还包括骨科、心血管、呼吸等领域。
3. 中国抗体药物市场主要由外资主导
我国的单抗药物市场由进口单抗和国产单抗组成,而国内产品中又有3个为鼠源单抗(注射用抗人T细胞CD3鼠单抗、抗人白介素-8鼠单抗乳膏和碘【131】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抗注射液),由于副作用较大,已基本退出市场,已上市的10个国产抗体中,目前实现产业化和规模销售的品种仅中信国际的益赛普、百泰生物的泰欣生和成都康弘的朗沐。根据近五年市场数据显示,目前进口抗体药物仍占主导定位,基本被进口产品垄断。
数据来源:米内网
资本
相较于小分子化药领域,我国在抗体药物领域在技术上与发达国家差距相对较小。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大量海归人才归国带来的世界级生物技术流进中国,推动了我国抗体药物产业的蓬勃发展。作为世界用药大国,目前国内抗体药物市场的不足更是给国产单抗的崛起带来了机遇,大量的创新性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国内约有600家企业涉足抗体药物领域,产业资本在当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 抗体领域融资创下新高
从2010年到2018年1-8月,国内抗体药物企业共披露融资次数108次,涉及融资金额达332亿元(此处指的是披露融资金额,融资金额披露为上千万元的以1000万计算,以此类推)。2014年以来,抗体产业在融资金额和融资次数上整体呈迅速上升趋势。2018年在资本市场遭遇寒冬的情况下,抗体领域融资仍逆势而上,2018年1-8月融资总额与次数已经超越2017年全年。
2018年1-8月国内抗体药物领域共发生30起融资案例,涉及金额高达179.8亿元人民币,分别占生物医药领域融资总数和总额的61.2%和87.8%。
图 3 2010-2018年1-8月国内抗体药物领域融资
2. 后期融资占比不断提高,独角兽企业渐显
从披露融资轮次看,2016年,抗体药物融资以天使轮/A轮为主(融资金额占比48.8,融资轮次占比64%);2017年,B轮融资开始增多(融资金额占比42.7%,融资轮次占比32%),2018年1-8月,抗体领域C轮及以后融资开始明显增多,提示随着前期的技术与资本的积累,该领域已有一批企业逐渐稳步发展,开始形成一定的规模,未来几年或将会有一批优秀创新型企业登录资本市场。
图 4 2016-2018抗体领域融资规模占比
备注:2016年,D轮融资金额占比较高主要受信达生物大额融资影响
目前,信达生物已递交IPO申请,复宏汉霖也确认赴港申请IPO,基石药业、天境生物、基石药业分别以C轮2.2亿美元和B轮2.6亿美元跻身“独角兽”行业,抗体俨然成为最 “吸睛”的领域之一,以高领资本、元禾原点、Temasek淡马锡、毓承资本、礼来亚洲基金、启明创投等为代表的投资机构为抗体领域的繁荣提供了资本支持。
表 3 抗体领域独角兽企业
产品申报
伴随着资本的青睐、政策的支持以及人才的回归,国内抗体药物研发和产业化迅速崛起,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规模日益扩大,截止2018年8月,共计近200家企业的309个抗体药物品种获得CDE受理。
1. 抗体品种申报呈爆发式增长,1类新药占比走高
从申报时间看,自2010年以后,我国抗体药物申报开始出现爆发性增长。2017年CDE新受理69个抗体药物(按品种计),2018年1-8月有51个新品种受理,有望超越2017年创下新高。
图 5 2000-2018(1月-8月)我国抗体药物申报情况
从企业申报的注册分类来看,以2类(单克隆抗体)和1类(未在国外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申报品种最多,尤其是1类新药占比逐渐走高。2017年,按照1类申报的抗体首次超过2类单抗申报数量,占比达61%,2018年1-7月,1类抗体药物申报占比上升至63%。不过,虽然有许多产品以1类新药申报,但国外已有类似产品上市,真正创新性的产品占比并不高,据业内人士称国内申报的产品中约有85%可归属为抗体类似药。
图 6 国内抗体药物各分类分布情况
2. 数个国产单抗即将面世
目前,针对VEGF(R)、TNFα、PD-(L)1、CD20、EGFR、HER2 6大靶点,均有数十家企业申报。目前处于BLA阶段的抗体药物有:恒瑞、君实、信达、百济神州的抗PD-(L)1单抗、海正药业和百奥泰阿达木单抗类似物,三生国健曲妥珠单抗、齐鲁制药贝伐珠单抗类似物、复宏汉霖利妥昔单抗类似物。
另外,国内以恒瑞、齐鲁、海正、嘉和生物、百奥泰生物等为代表的企业已有约30个产品处于临床III期,这些产品中以VEGF单抗和TNFα单抗竞争较为激烈,分别已有10个和5个处于III期临床,如果这些抗体药物在2-3年内都能够顺利进入市场,抗体药物市场将面临激烈的竞争。
表 3 国内主要靶点申报进度
结语
从市场情况看,国内抗体药物市场潜力目前远未得到挖掘,抗体药物仅占我国医药市场份额的1%,与欧美16%的份额不可同日而语。在资本、人才、政策的驱动下,国内抗体药物市场呈现百家齐鸣状态。已有近200家企业申报了300多个品种,抗体药物品种申报呈现研发品种密集、研发时间密集、参与企业多样等特点。
据统计,中国抗体类似物数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但其中不少是重复申报品种,如VEGF(R)靶点国内企业申报品种48种,TNFα达45种,PD-1有32种,竞争不可谓不激烈。在这场抗体药物研发争夺赛中,比拼的不仅是资本、人才、技术,更重要的是速度。以PD-1为例,先发企业恒瑞、君实、信达、百济神州将在品牌、渠道、医生和患者认可度上占据优势。未来随着更多的抗体药物进入市场,价格战不可避免,具有生产成本优势的企业或将在竞争中将占据优势。
来源:火石创造 作者:火石研究院
为你推荐

数字化底座破局:Veeva研发及质量云助力中国创新药加速全球突围
全球化浪潮下,多区域合规壁垒、跨团队协同低效、质量数据孤岛等痛点,正成为中国药企“出海”路上的“拦路虎”。
文/张蓉蓉 2025-09-22 18:54

创新永续・微笑共筑:2025 隐适美早矫青少年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
论坛聚焦青少年早期矫治领域的最新进展和临床难题,重磅发布四大创新科技,深入探讨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饱含温暖与技术的盛宴。
2025-09-19 18:36

远大医药呼吸领域重磅产品桉柠蒎肠溶胶囊联合疗法获国际著名期刊认可,填补长周期联合治疗中的循证空白
近期,远大医药(0512 HK)呼吸领域重磅产品切诺®(桉柠蒎肠溶胶囊)斩获国际著名期刊认可。
2025-09-19 18:20

云顶新耀耐赋康®12个月研究为IgA肾病长期管理提供循证支持
第18届国际IgA肾病研讨会(IIgANN 2025)在捷克布拉格开幕。会上,云顶新耀旗下核心产品耐赋康®(布地奈德肠溶胶囊)展示了7项来自中国多家顶尖医院的最新真实世界研究数据
2025-09-18 19:15

重磅!礼来口服GLP-1药物orforglipron在头对头试验中优于口服司美格鲁肽
研究结果显示,在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中,每日一次口服orforglipron,经过52周治疗,在所有剂量对比中均达到了主要终点和所有关键次要终点,在糖化血...
2025-09-18 18:59

远大医药与上海颖特微络达成战略合作,Go Global战略下深化全球药械协同布局
远大医药(0512 HK)正在深化泌尿诊疗产品战略。通过泌尿领域战略投资落地,纵深布局打开百亿增量空间。
2025-09-18 18:28

聚焦AHA2025开场首秀!华东医药DR10624二期临床数据即将全球首发
DR10624-201研究将作为今年AHA 2025主会场的开场报告荣登主讲台,这也充分体现了业界对DR10624 的科学价值与临床前景的高度认可。
2025-09-17 19:26

安斯泰来将携前沿创新成果重磅亮相CSCO,引领肿瘤精准治疗新时代
安斯泰来中国将亮相9月10日至14日举行的202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年会,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初心”与“面向未来的创新”双主线,通过多项学术活动全面展示其在消化道肿瘤及...
2025-09-09 16:46

替雷利珠单抗闪耀 WCLC!NSCLC 围术期 + 晚期治疗双突破
济神州公布了替雷利珠单抗(百泽安®)两项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包括用于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RATIONALE-315研究的最终分析,以及用于二线或三线局部晚...
2025-09-09 11:03

赛多利斯深耕中国三十载:发布连续流工艺白皮书,以技术革新赋能生物制药产业升级
适逢赛多利斯进入中国三十周年,其携手上海生物制药行业协会,成功举办了“2025强化工艺峰会”,并发布了《生物制药连续流强化工艺白皮书》
文/张蓉蓉 2025-09-09 10:58

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生产监督管理专门规定》,2026年3月1日起施行
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实施审批管理的中药材、实施备案管理的中药提取物等的生产及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2025-09-08 21:29

拜耳Co.Lab在华开幕一周年 成立全球首个创投联盟并扩容“朋友圈”
成立其全球首个链接风险投资机构的平台拜耳Co Lab创投联盟(Bayer Co Lab AdVenture),以及两家中国生物技术初创企业签约。
2025-09-08 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