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市三、二、一级医院门诊量呈现“三足鼎立”之势,推进分级诊疗效果初显。而“延伸处方”过去一年共开出94万余张,其中上海医药占了其中的70%。
在第79届全国药品交易会期间,上海医药商业行业协会、国药励展共同主办了“PHARMCHINA零售药店创新论坛”和“PHARMCHINA+医改政策与行业升级峰会之申城论道”两个会议,与会嘉宾分享了自己对分级诊疗政策推行的见解和应对举措带来的成果。
实际上,分级诊疗的提出由来已久,但能够明显感觉到,从2017年起,这一政策的推行终于获得了一些进展,但随之而来的是,企业要应对这一市场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为自己赢得经营增量的机会。
上海分级诊疗效果初显
根据官方数据,2017年前11个月全国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总诊疗人次达到73.0亿人次,医院30.7亿人次,占42.0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9.7亿人次,占54.38%。出院人数方面,2017年前11个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达2.4亿人,同比提高7.3%。医院1.57亿人,占78.0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0.37亿人,占17.56%;其他机构946.7万人,占4.43%。在病床使用方面,2017年前11个月,医院病床使用率为87.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56.7%,乡镇卫生院为63.2%。
实际上,三甲医院依然存在“人满为患”的情况,分级诊疗必须进一步推进下去。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药剂科主任顾希钧看来,落实分级诊疗,要科学地实施急慢分治。以上海为例,该地区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来推进分级诊疗工作:一是医联体的建设,二是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落实。
“以医联体为载体,日间手术为突破口,根据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及其医疗服务能力,可以明确医联体内急慢分治服务流程。”顾希钧提到。
在上海,医联体的建设分成多个类型:区域医联体、专科医联体和辐射型医联体。相关部门数据显示,2017年,上海市门急诊人数达25728.22万人次,同比增长3.16%。其中三级医院门急诊量占全是门急诊总量的37.39%,二级医院及其他医院等门急诊量占比29.6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量占比33%。顾希钧由此表示,“三、二、一级医院门急诊量呈现‘三足鼎立’之势,表明上海推进分级诊疗效果初显。”
在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方面,截至2017年底,上海“1+1+1”已签约居民超过340万人。签约居民门诊在“1+1+1”签约医疗机构组合内就诊占74%,在签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占53%,“延伸处方”共开出94万余张。
据测算,全年在上海二级、三级医院中,单纯为配药的门诊力量占门诊总量的25%~30%。如今,这部分配药需求可以在社区得到解决。
流通企业助力
面对政策导向,企业该如何顺势而为?
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干荣富此前提到,2018年企业要关注分级诊疗方面的新政策。其实,这也是在提醒企业要从中找到机遇。
实际上,上海自2011年起启动家庭医生签约试点,是国内最早推行家庭医生制度的地区之一。2015年起,上海进一步推行以家庭医生为基础的“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即“家庭医生签约2.0版”,做实便捷用药、预约转诊、健康管理等签约服务。这一项制度又让传统的药品供应模式发生了改变。
上药控股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仇艳旻指出,目前上海社区医院能够开到的药基本都是基药。由于上海等级医院用药水平比较高,不少产品都是非基药。很多需要持续用药的人(包括老年人)在社区就诊时无法配到所需的药,不得不前往二、三级医院拿药。等级医院人满为患,对这些人群而言就医体验非常差。
基于这样的背景,上海医药顺势而为,推出了益药圈项目。凡是从社区医院转到三甲医院就医的市民,在大医院获得的处方,即使药不在社区医院的药品库房之内,也可以由社区医生直接开方,处方通过医院HIS传到上海市综改平台,再传递给上药平台,上药会将药品配送到患者手中、社区服务中心或者是上药自己设立的医药站。
“从上药的数据看,2016-2017年,处方量增速非常大。2016年大概是10万张,到了2017年,则上升至52万张。可见受居民认可。”仇艳旻表示,尽管处方量如此巨大,但公司还是会控制配送的周期,从医生开处方到患者拿到药的时间控制在1.6个自然日内。
“我们的处方量占到了延伸的处方量的七成,这一项目突破了医药一体的看病取药模式。”仇艳旻在会议现场分享了自己的发现,“通过推进上海‘1+1+1’制度的综合改革,社区医院承担了全市1/3的门诊量。通过我们的项目,首诊在基层有了落地,老年人可以就近安全地拿到药。”
来源: 医药经济报
为你推荐

创新疗法再传积极信号,多奈单抗3年长期研究验证阿尔茨海默病干预“越早越好”
TRAILBLAZER-ALZ 2长期扩展研究结果显示,在大多数研究参与者完成治疗后,记能达依然可以持续发挥减缓疾病进展的作用
2025-08-01 21:51

"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启动会"召开,赋能HER2阳性胆道肿瘤精准诊疗
近日,【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启动会在沪召开。会上,众多嘉宾围绕胆道肿瘤领域的治疗进展及趋势进行分享与探讨,以期推动该疾病领域的精准诊疗...
2025-08-01 15:38

华领医药首次半年扭亏,华堂宁上半年大卖176.4万盒
日前,华领医药发布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约11 84亿元,和去年中报的亏损1 4亿元相比,实现了自2018年上市以来的首次扭亏。
2025-08-01 11:16

礼来公布替尔泊肽重磅研究数据,或重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治疗格局
这是首个头对头比较替尔泊肽和度拉糖肽的心血管结局研究,纳入了来自30个国家 地区总计超过13,000名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成人患者, 历时超过4 5年,是迄今...
2025-08-01 08:57

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医药数据分析国产化突破,助力CRO破解“卡脖子”难题
在医药研发外包(CRO)领域长期依赖海外数据分析工具的背景下,杭州启维软件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V2 0已通过国家级技术验证,并与国内头部CRO企...
2025-07-31 17:26

体检争议事件引发公众健康焦虑,用AI解读体检报告量激增40%
近日,一则 "女子十年体检未提示患癌风险,确诊时已是肾癌晚期 "的新闻持续发酵,也引发了公众对健康问题的关注,甚至有网友自嘲 "为体检焦虑到失眠 "。
2025-07-31 16:48

因美纳升级旗舰检测产品,加速全面肿瘤基因组分析可及
因美纳TruSight™ Oncology 500 v2研究型检测产品现已上市,集成内置HRD生物标志物检测,周转时间更短,组织样本需求更低
2025-07-31 15:11

搭建递送技术平台,我国创新药企布局新型体内CAR-T疗法
“目前高端的细胞治疗药物价格仍高达每针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但通过mRNA和先进的递送技术,把高度个性化的定制疗法转变为通用型药物,将有机会把成本降至大多数患者可负担的范...
2025-07-30 17:25

中眸医疗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加速眼科基因治疗全球布局
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核心产品ZM-02的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及后续管线开发,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眼科基因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5-07-30 17:18

蚂蚁AI健康应用AQ推出多个“院士 AI分身”,日均免费问诊近万人
顶级医学专家上线“数字分身”,正在掀起一场 AI 看病风潮。7月30日,蚂蚁集团AI健康应用AQ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安“AI分身”上线仅3天咨询量激增280%,AI让顶级大专...
2025-07-30 12:08

刚刚,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陈时飞被立案审查
7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公告: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时飞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2025-07-30 09:20

“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沪上启动,专家支招科学管理脂肪肝
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发起,快速消费品健康公司欧彼乐(Opella)、益丰大药房、意领科技联合支持的全民肝脏健康守护行动——“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于上海徐汇滨江正式启动。
文/张蓉蓉 2025-07-30 09:17

京津冀持续暴雨,蚂蚁集团AQ上线专区提供健康科普及线上义诊服务
近日,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社会各界紧急响应。为了方便受强降雨影响的群众获得一站式的信息及服务,7月29日,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推出“...
2025-07-29 20:25

讯飞医疗亮相WAIC,牵头《医疗健康行业智能体标准体系》10项核心子标准
7月26日,以“智能时代、同球共济”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在上海开幕。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从概念验证走向产业化落地,如何建...
2025-07-29 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