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技术分析JUNO CAR-T临床实验被叫停,虽然今日被FDA重启

医药 来源:医谷网
2016
07/13
10:02
医谷网 医药

据外媒消息,今日,Juno宣布FDA已经允许该公司重启旗下抗癌药JCAR015的中期临床试验,而该试验上周五因其二期临床试验导致病人死亡而被FDA叫停,消息一出,Juno股价盘后上涨了约25%。

在出现患者死亡事件后,Juno分析导致该结果的原因是很可能是患者在CAR-T治疗前使用过化疗药物氟达拉滨(fludarabine),Juno首席执行官Hans Bishop表示:“在试验中,往预处理的药物里添加氟达拉滨会让严重神经毒性的风险上升,从而导致了两名患者因脑水肿去世,因此,Juno将在接下来的试验中只启用预处理药物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不再使用氟达拉滨,以避免同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FDA对Juno提交的分析结果表示赞同,此前,FDA表示对Juno材料的审查最多需要30天的时间,而在美国当地时间周二,FDA就将材料审阅完毕,并同意Juno继续进行临床试验。

显然,能得到FDA的重新认可不仅对于Juno是个好消息,对于很多专注CAR-T治疗的业内公司也是一个利好,不过,Juno的投资者信心并未因这利好而完全恢复,临床试验叫停前,Juno股价约为40美元,而现在则是35美元。

此次进行临床试验的JCAR015有望成为Juno第一个上市的CAR-T药物,原本计划在2017年进入市场,但上周的意外事件让其上市计划几乎化为泡影,不过,FDA的此次许可有望让JCAR015或能继续保持原有的上市计划,我们将在8月得知更多有关JCAR015的信息。

深度解读:JUNO CAR-T临床实验被叫停的技术分析

文∕斯丹赛

美国当地时间7月7日媒体报道《美国FDA叫停了JUNO公司的CAR-T疗法JCAR015II期临床试验》,该试验导致两名白血病患者因为神经毒性作用死亡。消息爆出当日JUNO盘后股价暴跌30%。JUNO CEO Hans Bishop随后表示,另外一名病人在5月也因神经毒性原因死亡,公司已经在跟FDA沟通,计划在本周向FDA提交相关资料,接下来几周内将获得有关被叫停试验时间表的更确切信息,同时表示该公司开发的CAR-T细胞疗法JCAR017等其他产品将不受本次试验暂停所影响。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病人死亡?对CAR-T的发展又会产生哪些影响?斯丹赛从技术层面详细分析原因,解读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Juno公司以CD19为靶标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一共有三种 (见下图), 包括JCAR015、JCAR017以及JCAR014。此次被叫停的是JCAR015的II期临床试验。

JCAR015是以CD28为共刺激结构域的第二代CAR-T细胞产品(以下简称CD28zCAR),所用病毒载体为逆转录病毒,用于治疗成人复发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针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适应症已做过I期临床试验,此次被叫停的是II期临床试验。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适应症正在做I期临床试验。据报道,JCAR015针对B-ALL的完全缓解率为82%。

JCAR017是以4-1BB为共刺激结构域的第二代CAR-T细胞产品(以下简称4-1BBzCAR),所用病毒载体为慢病毒,用于治疗儿童和成人的复发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针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适应症正在做I/II期的临床试验,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适应症正在做I期临床试验。据报道,JCAR017的完全缓解率为91%。

JCAR014同样也是以4-1BB为共刺激结构域的第二代CAR-T细胞产品,所用病毒载体也为慢病毒,与JCAR017不同的是,JCAR014使用的是CD4+和CD8+(1:1)混合的细胞群体。适应症包括复发难治成人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目前正在做I/II期的临床试验。据报道,JCAR014针对B-ALL适应症的完全缓解率为100%。

综上所述, Juno的三个产品的共刺激结构域是不同的,JCAR015的共刺激结构域是CD28,而JCAR017、JCAR014的共刺激结构域是4-1BB。研究表明,CD28作为共刺激结构域,其特点是刺激CAR-T细胞在体内迅速扩增,但同时也使得细胞迅速耗竭,因此复发率较高;4-1BB作为共刺激结构域,刺激的CAR-T细胞在患者体内扩增相对CD28激活的CAR-T细胞较温和,但存续时间更长,因此复发率更低。这些差别已经在业内达成共识。

由于历史原因,各家CART公司在最开始上CAR-T疗法的临床实验时选择了不同的技术,业内使用CD28做共刺激结构域的CART技术的公司主要有Juno和Kite,而使用4-1BB做共刺激结构域的CART技术的公司主要有诺华和斯丹赛(ICT)。诺华至今已经基于这个技术针对不同的适应症包括B-ALL, CLL以及不同类型的淋巴瘤等完成了约200例临床试验,斯丹赛也针对B-ALL完成了26例临床试验,均未发生过神经毒性导致的死亡事件。从临床试验的效果上看,诺华的完全缓解率达到了93%,斯丹赛的完全缓解率达到了88%。这些临床试验的证据表明4-1BBzCAR不仅有效性高于CD28zCAR,安全性也优于CD28zCAR (见下图) 。

此外,Juno近期新开展的CAR-T细胞疗法JCAR017和JCAR014也已经由使用CD28转为使用4-1BB作为共刺激结构域,病毒载体也由逆转录病毒转为慢病毒,可能就是出于安全性和疗效的综合考虑。这也间接证明了4-1BBzCAR安全性和疗效均比 CD28zCAR更好 (见下图)。

至于为何JCAR015临床试验中出现了因神经毒性造成病人死亡的病例,分析病人有可能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情况,“吸引”CAR-T细胞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杀伤,大量肿瘤细胞在脑中迅速裂解,引起了此次严重不良事件。clinicaltrials官网上的Juno临床试验方案要求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患者是要被排除的,但很可能受限于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使得有些CNSL的病人并没能被检查出来而排除。同时,Juno的CEO指出,试验中新加入了氟达拉滨。这可能促进了CAR-T细胞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使得CD28zCAR的迅速扩增的能力和福达拉滨的作用产生协同效应,导致中枢的大量白血病细胞被迅速裂解,导致脑部水肿,发生了严重意外。福达拉滨的单独作用应该不会造成严重副作用,因为诺华和斯丹赛公司的临床试验长期使用氟达拉滨用于CAR-T前降低肿瘤负荷的化疗,并未发生此类副作用。

综上所述,诺华、斯丹赛,以及JUNO基于4-1BB做为共刺激结构域的CAR-T疗法的临床试验中虽然也会使用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用于CAR-T回输前的预处理化疗,但并未发生此类因脑水肿造成的病人死亡事件。相比JCAR015的20余例II期临床病例中已经出现了3例脑水肿死亡病例,到目前为止诺华的约200例,斯丹赛的26例,以及JUNO后来两条管线的共约60例临床试验均未发生脑水肿死亡事件,由此看来,JCAR015的此次脑水肿死亡事件更多应该与CD28的使用有关,而与氟达拉滨和其它因素关系不大。

JAR015应该是JUNO最早向FDA递交申请的产品,本来计划在二期临床结束后向FDA提交上市申请,在2017年初获批进入临床。此次发生患者死亡的事件会对JUNO该项临床研究和产品的上市之路增加变数 , 也提示相关企业在临床研究中要更加重视病人安全和意外事件的发生。从诺华、Juno、Kite Pharma 公司以及斯丹赛已报道的临床试验效果显示4-1BB z CAR是更加安全有效的,同时业内更多的公司在采用4-1BB z CAR,CD28zCAR正在被包括JUNO在内的公司逐渐放弃,因此虽然此次JUNO的CD28zCAR产品JCAR015遭遇挫折,但这对诺华、斯丹赛以及JUNO基于4-1BBzCAR的临床研究应该影响不大,特别是应该不会影响业内最领先的诺华4-1BBzCAR(CTL019)技术进入临床应用的计划。CAR-T 细胞治疗技术仍然是当下最具希望的肿瘤精准疗法。

来源:医谷网

为你推荐

赛诺菲获得维亚臻在研药物普乐司兰钠注射液大中华区权利资讯

赛诺菲获得维亚臻在研药物普乐司兰钠注射液大中华区权利

同类首创 RNA 干扰(RNAi)治疗候选药物将为中国患者提供潜在治疗选择。

2025-08-01 19:21

资讯

"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启动会"召开,赋能HER2阳性胆道肿瘤精准诊疗

近日,【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启动会在沪召开。会上,众多嘉宾围绕胆道肿瘤领域的治疗进展及趋势进行分享与探讨,以期推动该疾病领域的精准诊疗...

2025-08-01 15:38

华领医药首次半年扭亏,华堂宁上半年大卖176.4万盒资讯

华领医药首次半年扭亏,华堂宁上半年大卖176.4万盒

日前,华领医药发布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约11 84亿元,和去年中报的亏损1 4亿元相比,实现了自2018年上市以来的首次扭亏。

2025-08-01 11:16

礼来公布替尔泊肽重磅研究数据,或重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治疗格局资讯

礼来公布替尔泊肽重磅研究数据,或重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治疗格局

这是首个头对头比较替尔泊肽和度拉糖肽的心血管结局研究,纳入了来自30个国家 地区总计超过13,000名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成人患者, 历时超过4 5年,是迄今...

2025-08-01 08:57

国家医保局制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资讯

国家医保局制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

据央视新闻7月31日报道,为鼓励药品研发创新,国家医保局制定了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

2025-07-31 23:50

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医药数据分析国产化突破,助力CRO破解“卡脖子”难题资讯

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医药数据分析国产化突破,助力CRO破解“卡脖子”难题

在医药研发外包(CRO)领域长期依赖海外数据分析工具的背景下,杭州启维软件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V2 0已通过国家级技术验证,并与国内头部CRO企...

2025-07-31 17:26

体检争议事件引发公众健康焦虑,用AI解读体检报告量激增40%资讯

体检争议事件引发公众健康焦虑,用AI解读体检报告量激增40%

近日,一则 "女子十年体检未提示患癌风险,确诊时已是肾癌晚期 "的新闻持续发酵,也引发了公众对健康问题的关注,甚至有网友自嘲 "为体检焦虑到失眠 "。

2025-07-31 16:48

普丽妍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再生医美龙头加速技术布局资讯

普丽妍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再生医美龙头加速技术布局

本轮融资由未来资产资本(中国)领投,老股东雅惠投资、华泰紫金追加投资

2025-07-31 16:28

因美纳升级旗舰检测产品,加速全面肿瘤基因组分析可及资讯

因美纳升级旗舰检测产品,加速全面肿瘤基因组分析可及

因美纳TruSight™ Oncology 500 v2研究型检测产品现已上市,集成内置HRD生物标志物检测,周转时间更短,组织样本需求更低

2025-07-31 15:11

搭建递送技术平台,我国创新药企布局新型体内CAR-T疗法资讯

搭建递送技术平台,我国创新药企布局新型体内CAR-T疗法

“目前高端的细胞治疗药物价格仍高达每针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但通过mRNA和先进的递送技术,把高度个性化的定制疗法转变为通用型药物,将有机会把成本降至大多数患者可负担的范...

2025-07-30 17:25

中眸医疗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加速眼科基因治疗全球布局资讯

中眸医疗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加速眼科基因治疗全球布局

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核心产品ZM-02的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及后续管线开发,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眼科基因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5-07-30 17:18

恒润达生CAR-T 疗法获批上市资讯

恒润达生CAR-T 疗法获批上市

7月30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恒润达生的雷尼基奥仑赛注射液(商品名:恒凯莱)获批上市。

2025-07-30 13:07

蚂蚁AI健康应用AQ推出多个“院士 AI分身”,日均免费问诊近万人资讯

蚂蚁AI健康应用AQ推出多个“院士 AI分身”,日均免费问诊近万人

顶级医学专家上线“数字分身”,正在掀起一场 AI 看病风潮。7月30日,蚂蚁集团AI健康应用AQ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安“AI分身”上线仅3天咨询量激增280%,AI让顶级大专...

2025-07-30 12:08

刚刚,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陈时飞被立案审查资讯

刚刚,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陈时飞被立案审查

7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公告: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时飞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2025-07-30 09:20

“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沪上启动,专家支招科学管理脂肪肝资讯

“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沪上启动,专家支招科学管理脂肪肝

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发起,快速消费品健康公司欧彼乐(Opella)、益丰大药房、意领科技联合支持的全民肝脏健康守护行动——“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于上海徐汇滨江正式启动。

文/张蓉蓉 2025-07-30 09:17

京津冀持续暴雨,蚂蚁集团AQ上线专区提供健康科普及线上义诊服务资讯

京津冀持续暴雨,蚂蚁集团AQ上线专区提供健康科普及线上义诊服务

近日,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社会各界紧急响应。为了方便受强降雨影响的群众获得一站式的信息及服务,7月29日,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推出“...

2025-07-29 20:25

讯飞医疗亮相WAIC,牵头《医疗健康行业智能体标准体系》10项核心子标准资讯

讯飞医疗亮相WAIC,牵头《医疗健康行业智能体标准体系》10项核心子标准

7月26日,以“智能时代、同球共济”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在上海开幕。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从概念验证走向产业化落地,如何建...

2025-07-29 17:50

普立蒙完成B+轮融资,持续加码“可降解医材”技术平台资讯

普立蒙完成B+轮融资,持续加码“可降解医材”技术平台

普立蒙自2016年成立以来,坚持以材料科学驱动医疗创新

2025-07-29 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