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bruvica的四重奏
Imbruvica (ibrutinib)是BTK抑制剂,用于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白血病。这个新药如此引人瞩目,竟让美国FDA一口气给以予了突破性药物、优先审评、加速批准和孤儿药四重批准。
而此药的制药商Pharmacyclics,一个摇摇欲坠,默默无闻的生物科技公司也因此一药惊人,以210亿重金在2015年被艾伯维揽入怀中。
Pharmacyclics诞生于1991年,由两位斯坦福大学好友共同创立。融资来自凯鹏华盈。
四年后的1995年,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带来了超过2500万美元的资金,让其在后来十年专注新药研发。
谁曾想,Pharmacyclics随后命悬一线,濒临破产。它的最有希望新药以失败告终。公司的首席化学家,联合创始人和整个董事会辞职,而新任CEO对生物技术几乎一无所知。
然后公司遭遇经济衰退打击。沮丧,失望。
所有它剩下的只有一个单一化合物,花小钱买到手,因为没有人对这个化合物寄予希望。
如今,这个当时鲜为人知的化学品,现在叫Imbruvica的药,已经上市。公司股票也从2美元飙升至261美元。
2015年早些时候,做为硅谷历史上最大的收购之一,制药巨头艾伯维收购了位于山景城Sunnyview的公司,代价为 210亿美元。
这个从濒死挣扎到一鸣惊人的故事,折射出在追求治愈疾病的崇高理想背后,是财政压力山大,只有一小部分生物制药公司成功的心酸往事。
更为深刻的启示是,救了Pharmacyclics的药物也帮助了许多一度绝望的病人,而且帮助实现了公司创始人的最初的目标:击退癌症。
“与癌症作斗争的教训就是永不放弃。如果一件事情对你很重要,你就必须继续奋斗,”本身就是癌症幸存者的联合创始人乔纳森·Sessler说,“这是一个不停奋斗的故事。”
个人使命
当斯坦福的乔纳森Sessler(和理查德·米勒相遇时,攻读化学研究生学位的Sessler患上了霍奇金病,一种恶性淋巴瘤。
在2015年受到热捧,并最终代表中国队冲击奥斯卡的电影《滚蛋吧肿瘤君》中,女主人公熊顿也正是因患霍奇金淋巴瘤而辞别人世。
米勒是斯坦福大学的肿瘤科医生和研究员,他当时已经是功成名就,帮助成立了圣地亚哥的IDEC制药。IDEC制药开发出数十亿美元的药物利妥昔单抗,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
两人合作,一起帮助Sessler战胜癌症 - 并且还想帮助别人,发现可以转化为新的治疗药物的分子。
谁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这个想法会催生了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生物技术公司。
当时,他们寄托希望在一个叫Xcytrin的药物,相信这个药物可以破坏癌细胞扩散到大脑,提高肿瘤患者对放疗的敏感度。
预计的市场规模很大。估计每年新诊断出患有癌症的患者的一半,约130万人需放射治疗。但是,要进行临床的试验以获得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批准,Pharmacyclics需要更多的现金。
在Pharmacyclics最需要的时候,鲍勃·杜根及时到来,成了公司救命稻草。
新CEO不懂制药
杜根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但对药物候选毫不知情。此前,杜根已经通过投资于儿童绣花套,新鲜出炉的饼干,欧洲广告牌和机器人技术建立了一个成功的商业集团。
在2004年,他从投资的手术机器人公司Intuitive Surgical获取暴利后,一直在寻找一个新的项目。
像米勒和Sessler一样,他与癌症结有私怨,杜根的儿子在与脑癌抗争中败阵。
“我认为,‘如果有一样东西,我可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杜根说。
但事情很快变得清晰,Xcytrin不是这个东西。
由于达根投资了该公司的股份,Pharmacyclics对多种实体肿瘤,包括脑肿瘤进行测试,Xcytrin一再遭到FDA的否认。同时,竞争对手的新药却接二连三地超越了它。
终于,沮丧和失望达到顶点。到2007年底,三个初创者不得不承认,Xcytrin永远不会得到FDA的点头。
“我们曾经认为可能的东西,但底线是,它不够好,”米勒说。“我知道,事实残酷,还是事实。”
这个残酷的事实就是,无论多么有前途,只有12%的进入临床试验的候选药物最终被FDA批准供患者使用,根据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协会(PhRMA)的安德鲁Powaleny。而某些药物,如那些用于阿尔茨海默氏症,有99.6%的失败率。平均而言,一个从研究渠道到患者的手中,化学物质新药至少需要10年,超过26亿的花费。
但对于Pharmacyclics的,这个梦醒时分是灾难性的。像许多小型生物技术公司,Pharmacyclics已经在这一个产品押上了所有的希望和资源。
华尔街不留情面, Pharmacyclics股票直线下降到2美元。然后,就当事情不可能变得更糟时,经济衰退打击,新的投资机会随之如风雨中落叶,飘摇不定。
这时,杜根决定行使收购协定,推高自己的股份,控股近四分之一的公司,他随后担任CEO。
他进而指责Xcytrin研究设计水平差,并想继续推进研发,想多了一个临床试验, FDA可能会回心转意。他要求改变,而米勒不同意。
反过来,米勒批评杜根的资格。“他没有医学背景,”米勒说。“我尊重他,但他并不知道什么科学。
”底线是,现实就是残酷的,“他补充说。 ”有时事情虽好,但不够[FDA]好。“随着双方剑拔弩张,米勒离开了公司,带走了超过150万份的股票期权和为期一年的遣散费,包括他的438,000美元的年薪。随后,他又开始成立另一家生物技术公司。 Sessler也离开公司。
整个董事会集体辞职。”我不想呆在那个环境,“米勒说。
但他留下了一件礼物,一个在硅谷历史上最赚钱的B计划。
绝处逢生
2006年,米勒得到高人指点,得知Celera Genomics公司正在寻求出售其研究管道的一些分子化合物。他参观了公司,总部设在硅谷的阿拉米达,恰谈购买一些分子化合物。
一个特别的化学映入他的眼帘。
”他们掩盖了它的价值,“米勒回忆说。 ”但我的背景告诉我,这是潜在的非常重要的。“这个砂砾中的金矿就是Imbruvica(ibrutinib),B细胞抑制剂。
但是,米勒是血癌方面的专家,他知道的东西要比塞莱拉公司知道的多:在B细胞,这种蛋白是多动 - 以及通过抑制它,癌症的进展可能会延迟。
米勒制定了一项协议,花约 600万的成本,其中 200万现金,购买一些塞莱拉公司的管道候选人,包括这个BTK抑制剂。然后,他招募了大约六个塞莱拉的科学家,以提高化学和更好地了解其作用机制。
”有可能是品种全的原因,塞莱拉最终卖它,“全美生物制药协会BIO的格林伯格说。也许存在毒性的危险。或者,也许他们对小市场上的血癌药物不感兴趣的– 与乳腺癌或结肠癌相比。或者,也许该公司只是有太多的竞争方案。”
“这是一个未知数”,其势不可预测,格林伯格说。
许多药物被遗弃或遗忘在制药公司的管道 - 从来没有达到的患者 - 但也有少数已获救,大获好评。
即使是一鸣惊人的立普妥,也险些胎死腹中。经过动物试验,立普妥表明没有比现有的药物有任何好处,也没有改进生产规模的工艺,制造商华纳 - 兰伯特公司同意只提供一个人体试验的资金。
如今,立普妥继续成为世界上一年卖了数十亿的重磅药。
滚骰子
达根花了6百万美元自己的钱,以保持Pharmacyclics的继续存在,并将化学物质进入人体试验阶段。
公司这时只能孤掷一注。
结果,让人惊呆了。不只是因为 ibrutinib证实能抵御某些癌症,但这样的效果是在减少损害健康细胞。虽然有毒性,它是可以控制。
美国FDA –如今也成为一个新朋友。该机构采用了新的“突破疗法”称号,以加快药物的批准。
在2013年,Imbruvica被批准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后来被批准用于治疗其他类型的癌症。它已经在6000多名患者上使用,正在一系列其他癌症进行更多的测试的,甚至实体瘤。
此外,世界46个国家,包括整个欧盟,已批准药物的使用。年销售额预计将达到50亿美元; 如果获得批准治疗其他类型的癌症,销量可以达到每年70亿美元。
虽然Imbruvica不能治愈癌症,如果每天服用它,看控制病情两到三年,也许更多,延长临终病人的生命。
这对于那些没有常规治疗可用的患者,他们的基因意味着他们不会从现有的药物得到帮助。然而,却可以从此药延长生命。此外,这是一个简单的日常口药服丸,不需要静脉注射,像其他治疗方法。而且这不会抑制正常细胞的生产。
作为争取内部细胞型的首个药物,它开辟了研究的一个全新的领域。 主要专利到2026年到期。
“它产生了一个真正的影响,”格林伯格说。“该公司有足够的勇气把它的临床试验,并坚持下去。”
竞购战
Pharmacyclics像一只凤凰从灰烬中升起。员工膨胀到500。它的销售和公司收入暴涨。单片药费为90美元,每名患者的每年治疗成本为9.885万至 13.14万。 患者一定要终身服药,保证了稳定的需求。
公司营业收入增加了两倍多,2013年又上涨了180%。在2014年,收入为73亿美元。
进入2015年,制药巨头纷纷打来电话。竞购战爆发。最终,总部位于芝加哥的艾伯维赢了。5月,艾伯维以 261.25美元每股惊人的报价,共计大约 210亿。
艾伯维表示,预计Imbruvica的年销售额将达到50亿。
此次收购被列为制药的交易历史上前20名。
只有两个硅谷公司的收购比Pharmacyclics收购更大款:基因泰克公司,在2008年被罗氏以440亿收购,惠普在2001年250亿收购康柏。
虽然都为了一个治愈亲人的癌症走到了一起,当初的公司功臣如今形同陌路。
“药物是工作,”如今其股份公司已经暴涨至30亿的财富的杜根说。“我们必须不断在药物上做出努力,以及花必要的钱,不断尝试的勇气。”
虽然米勒离开了公司,他还拥有超过一万股份的股票期权,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就卖掉他们……但是Imbruvica的巨大成功还有另一种有益的一面:米勒现在使用的药物来治疗他的癌症患者。
“我帮助研发了我使用的药物,”他说。“这是非常心满意足的。”
来源:健点子ihealth
为你推荐

数字化底座破局:Veeva研发及质量云助力中国创新药加速全球突围
全球化浪潮下,多区域合规壁垒、跨团队协同低效、质量数据孤岛等痛点,正成为中国药企“出海”路上的“拦路虎”。
文/张蓉蓉 2025-09-22 18:54

创新永续・微笑共筑:2025 隐适美早矫青少年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
论坛聚焦青少年早期矫治领域的最新进展和临床难题,重磅发布四大创新科技,深入探讨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饱含温暖与技术的盛宴。
2025-09-19 18:36

远大医药呼吸领域重磅产品桉柠蒎肠溶胶囊联合疗法获国际著名期刊认可,填补长周期联合治疗中的循证空白
近期,远大医药(0512 HK)呼吸领域重磅产品切诺®(桉柠蒎肠溶胶囊)斩获国际著名期刊认可。
2025-09-19 18:20

云顶新耀耐赋康®12个月研究为IgA肾病长期管理提供循证支持
第18届国际IgA肾病研讨会(IIgANN 2025)在捷克布拉格开幕。会上,云顶新耀旗下核心产品耐赋康®(布地奈德肠溶胶囊)展示了7项来自中国多家顶尖医院的最新真实世界研究数据
2025-09-18 19:15

重磅!礼来口服GLP-1药物orforglipron在头对头试验中优于口服司美格鲁肽
研究结果显示,在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中,每日一次口服orforglipron,经过52周治疗,在所有剂量对比中均达到了主要终点和所有关键次要终点,在糖化血...
2025-09-18 18:59

远大医药与上海颖特微络达成战略合作,Go Global战略下深化全球药械协同布局
远大医药(0512 HK)正在深化泌尿诊疗产品战略。通过泌尿领域战略投资落地,纵深布局打开百亿增量空间。
2025-09-18 18:28

聚焦AHA2025开场首秀!华东医药DR10624二期临床数据即将全球首发
DR10624-201研究将作为今年AHA 2025主会场的开场报告荣登主讲台,这也充分体现了业界对DR10624 的科学价值与临床前景的高度认可。
2025-09-17 19:26

安斯泰来将携前沿创新成果重磅亮相CSCO,引领肿瘤精准治疗新时代
安斯泰来中国将亮相9月10日至14日举行的202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年会,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初心”与“面向未来的创新”双主线,通过多项学术活动全面展示其在消化道肿瘤及...
2025-09-09 16:46

替雷利珠单抗闪耀 WCLC!NSCLC 围术期 + 晚期治疗双突破
济神州公布了替雷利珠单抗(百泽安®)两项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包括用于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RATIONALE-315研究的最终分析,以及用于二线或三线局部晚...
2025-09-09 11:03

赛多利斯深耕中国三十载:发布连续流工艺白皮书,以技术革新赋能生物制药产业升级
适逢赛多利斯进入中国三十周年,其携手上海生物制药行业协会,成功举办了“2025强化工艺峰会”,并发布了《生物制药连续流强化工艺白皮书》
文/张蓉蓉 2025-09-09 10:58

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生产监督管理专门规定》,2026年3月1日起施行
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实施审批管理的中药材、实施备案管理的中药提取物等的生产及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2025-09-08 21:29

拜耳Co.Lab在华开幕一周年 成立全球首个创投联盟并扩容“朋友圈”
成立其全球首个链接风险投资机构的平台拜耳Co Lab创投联盟(Bayer Co Lab AdVenture),以及两家中国生物技术初创企业签约。
2025-09-08 17:22

8款医疗器械产品拟纳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
9月5日,国家器审中心发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审查结果公示(2025年第8号),来自8家医疗器械企业的8款产品拟纳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
2025-09-06 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