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创业,近30年将公司市值做到2000亿,他认为自己还不算企业家

医疗器械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ID:iceo-com-cn) 作者:李秀芝
2019
10/18
09:08
中国企业家杂志(ID:iceo-com-cn)
作者:李秀芝
医疗器械

创立近30年,市值超过2000亿人民币,迈瑞常常被冠以“医疗器械龙头”的称号。

从国内上市公司的市值来看,迈瑞算是比较大的公司,这让我们好像有了点值得骄傲的资本。但拿到国际上去比,迈瑞还是一家很小、很年轻的公司。

就像现在很多人都在提企业家。我认为自己还不是企业家,我就是一个企业负责人。企业家有理论、有实践,他的这一套模式是能拷贝复制的。但我只是每天在运营企业、在做事,还没有总结出来什么值得后人借鉴的东西,最多只能说我在医疗器械行业做得还比较扎实。

为中国制造正名

我是工农兵出身。1973年从部队退伍后,遇上了十年动乱中唯一的一次高考。那一年,我在安徽砀山县考了全县第二名,中科院直属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把我录取了。1976年毕业,我被分配到中科院武汉物理研究所从事物理研究工作。

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希望能送一批年轻的科研人员到国外进行交流。当时中科院和法国科学院(即法国科学研究中心)每年可以交换70个学生。经过选拔,我成为其中之一。1981年,我开始进行为期两年半左右的访学,1984年回到了武汉物理研究所。

又过了两年,中科院和美国的一家高技术公司合资成立深圳安科公司,主要从事大型医疗影像设备如磁共振(MRI)、CT等产品的研产销。根据新公司的规划,优先从中科院选一批专业的人去做这个事。我在法国科学院做的研究工作就是超导磁体,于是又被选上了。

在安科,我们跟医院接触比较多。当时中国还没有三甲医院一说,北上广深的高档医院用的医疗器械基本来自进口。也就是说,外国人把我们的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垄断了,价格还很贵。

比如一台简单的监护仪,当时可以卖到13万人民币。一般老百姓去看病要用监护仪的话,根本用不起,因为医院的设备购买成本就很高。迈瑞创立后生产的监护仪比那个好用、漂亮,才卖1万多人民币。

当时,我们希望打破这一局面,进入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否则中国人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可能永远解决不了。

1991年,我40岁,觉得自己应该进一步去做这件事。当然也有出于改善生活的需要,毕竟上个世纪80年代我一个月的工资才280元。于是我找了安科的一些同事聊了创业的想法,他们都很赞成。这样,我们六七个人一起成立了迈瑞医疗。

在那个年代,个人成立公司是很难的事。连注册公司都很难,我们拉了我的前单位中科院武汉分院和香港的一家公司作为股东,才解决公司注册和开办费(装修办公环境、购买办公设施)等问题。

资金困难在很长时间内都是我们的主要困难。我们找深圳科技局的财务处借过钱,也找商业银行贷过款,甚至还跑到美国华尔街去融资,吃过很多闭门羹,但都捱过来了。

医疗器械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光学、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精密机械、计算机硬件软件,几乎没有哪个学校开设了这么多综合的学科来教学生。在三到五年内,要想把医疗器械学会也很难。我们雇不起人,也雇不到人,还好创始成员都是做技术的,就先自己动手搞研发了。

因为迈瑞的产品比国外的便宜很多,我们慢慢打开了市场。到2006年时,迈瑞已经有十几个亿的销售额,利润也很可观。当年9月,迈瑞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医疗设备公司。

之所以选择去纽交所上市,是想开拓国际市场。如果你是一家没有名气的公司,产品也没有品牌,拿到国际市场去卖,很难卖掉。你要想打开国外新兴市场,必须获得别人基本的信任,那你只有到华尔街去上市。当你是在华尔街上市的公司,人家多少会有一点抓手,万一从你这购买的产品有问题,他知道该去哪里找谁咨询或维权。

不过,10年后,也就是2016年,迈瑞完成33亿美元的私有化交易从美股退市。我与迈瑞的另外两位联合创始人徐航、成明和,向银行借贷22亿美元作为私有化资金,共同以28美元/股的价格从其他股东手中收购了所有流通股份。

迈瑞从美股退市,大概有几个原因:

一是,此时美国的资本市场对迈瑞的品牌已经没有太多的影响。迈瑞能卖出产品,完全基于自己的品牌、质量和售后服务,它在国际市场已经被大家认可。

二是,中美两边资本市场不一样。比如迈瑞曾经遭到一些做空机构的干扰,时不时就成了做空报告的主角。每年迈瑞光为了应付这些,就要付出高额成本,我们没有必要花这个钱。

再一个,中国的资本市场渐渐成熟了。尤其是A股,越来越被大家看好,包括国际投资人。作为一家中国本土公司,我们为什么不回来呢?

迈瑞在美国的价值比在中国的确要低得多。比如一些小的公司,只有十亿左右的销售额、一两亿的利润,与迈瑞有着量级上的差距,但由于它的市值比迈瑞还高,融资能力就比迈瑞强。我们要是遇到同一个并购标的,竞争起来是非常难的。

并购是公司的成长策略之一,迈瑞也是如此。过去迈瑞先后并购了美国Datascope的监护业务,以及苏州惠生、浙江格林蓝德、长沙天地人、杭州光典、武汉德骼拜尔、上海医光、Zonare、UIco、北京普利生、上海长岛等公司。拿美国Datascope的监护业务来说,这是迈瑞在纽交所上市不到两年后的一次并购,经过此次金额2.02亿美元的交易案,迈瑞凭借优秀的整合能力,快速成长为全球第三大监护设备制造商。

培养真正的迈瑞人

2017年5月,迈瑞医疗首次申报A股IPO申请。之后一年多,在经历主动终止审查、调整板块改上创业板之后,迈瑞医疗于2018年7月成功过会。

2018年10月,迈瑞医疗(300760)登陆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A股1.216亿股,发行价48.8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59.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资净额为57.52亿元。不论是IPO募资总额还是IPO募资净额,迈瑞均创下创业板有史以来的新高。

对于这一纪录,我们心里是没有预期的。实际上,我们不想发这么多股票,因为我们的现金流很好。但深交所规定4亿股以上公司最低发行10%,我们只能发这么多。

如今,迈瑞的股价大概在180元左右,是发行价的近4倍,市值也超过2000亿人民币。

但另一方面,很多国外医疗器械公司都有百年历史了,但迈瑞才创立不到30年。很多国外医疗器械公司一年的营收有100亿、200亿美元,但迈瑞才100多亿人民币。国外的品牌几乎把整个国际市场都占领了,而我们还在慢慢争夺这个市场。

我们的制造业,包括核心技术、科研能力、人才水平,都离西方发达国家还有相当远的距离。不管国家、民族,还是企业、个人,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然后靠勤奋和效率来慢慢提升。千万不能觉得我们已经非常厉害了,就满足现状、止步不前。我们要想真正夺下国际市场,还要几代人的努力。

迈瑞去努力的资源和条件是很好的。我们在A股上市后,灵活的融资渠道和充裕的资金可以支持我们加大、加快开发和投入。

对迈瑞来说,最大的挑战是人才问题。这个领域的人才从国家层面来说,都还很匮乏。迈瑞现在应对这个问题比较快捷的办法,是在中国境外设研发中心,尽可能把当地的人才集中起来,给迈瑞做产品。

我们也有自己的接班人计划,原则包括:

第一,不用空降兵。一些所谓有高学历、强背景的牛人大咖,可能一上来就教科书式地给你管理公司。他没有贪污这样违法违纪的行为,却把公司弄坏弄垮了;他也没有太多的责任感,只是实践一下教科书或老师教他的理论而已。这样的人,我们绝对不能用。

第二,凡是高管的直系亲属、二代,我们不用。因为他对公司不一定很了解,或者说他这种亲属的优越感,会把公司毁掉。所以迈瑞有个规定——跟公司高管有血缘关系的应聘者,一律不允许进,包括我自己的孩子和亲属。

我们要用第三种人——自己培养的骨干。他在迈瑞工作了相当的年数,对公司的文化、产品、市场很了解,有责任心,觉得自己是一个真正的迈瑞人。

下一个10年,迈瑞的目标很明确:进入全球医疗器械供应商的前20名,这要求一年至少有100亿美元左右的销售。我们已经做了五年规划、三年预算,从新产品研发、到销售队伍、到内部管理,怎样支持我们去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我们想得很清楚。

中国医疗器械的行业前景亦是积极向好的。中国有人口红利,政府又非常关注民生。特别是“80后”独生子女,这一批人正是国家的栋梁。他们的父母亲正渐渐老去,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社会医疗保障,将分散他们的精力,对他们的工作产生影响,甚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都有影响。因此,政府特别重视,在乡镇卫生、社区医疗、新农合、社保基金等方面增加了投入。

可以说,今后十年,医疗器械产业或者说大健康产业将处在一个黄金时代。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ID:iceo-com-cn)   作者:李秀芝

为你推荐

华东医药FIC三重激动剂DR10624最新临床数据披露,降低甘油三酯达75%,减少肝脏脂肪达67%资讯

华东医药FIC三重激动剂DR10624最新临床数据披露,降低甘油三酯达75%,减少肝脏脂肪达67%

DR10624在治疗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SHTG)的II期临床研究(“DR10624-201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2025-11-09 21:31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华西医院与蚂蚁集团达成战略资讯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华西医院与蚂蚁集团达成战略

11月8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蚂蚁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5-11-09 20:43

雅培瞬感iCGM 高科技高标准亮相进博 多项专家共识发布 助力精准血糖管理资讯

雅培瞬感iCGM 高科技高标准亮相进博 多项专家共识发布 助力精准血糖管理

中国市场唯一通过国际最高标准认证的集成式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iCGM)

2025-11-09 14:14

Metsera同意与辉瑞达成合并,诺和诺德出局资讯

Metsera同意与辉瑞达成合并,诺和诺德出局

美东时间11月7日,总部位于纽约的Metsera公司宣布已与辉瑞达成合并协议,辉瑞同意以100亿美元收购该公司。

2025-11-09 00:27

国家药监局优化境外生产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程序试点资讯

国家药监局优化境外生产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程序试点

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省。

2025-11-08 20:41

Pi3K新突破,皮下新生态,罗氏携手各界共见乳腺癌创新诊疗未来资讯

Pi3K新突破,皮下新生态,罗氏携手各界共见乳腺癌创新诊疗未来

罗氏制药中国召开“Pi3K新突破&皮下新生态——乳腺癌创新发布会”,乳腺癌管线创新靶向药物集体亮相进博舞台

2025-11-08 19:53

美敦力康辉亮相第八届进博会,AiBLE™数智生态加速进化拓维资讯

美敦力康辉亮相第八届进博会,AiBLE™数智生态加速进化拓维

作为连续八年参展进博的“全勤生”,美敦力康辉携AiBLETM数智创新生态重磅亮相,并以“智汇·新生态”为主题,集中展示自2023年AiBLE™首秀进博以来,其在数智创新、产业协作与...

2025-11-08 14:09

索诺瓦进博会亚洲首展峰力AI人工智能太极全能系列助听器, “双芯协同超算力”突破听力健康新想象资讯

索诺瓦进博会亚洲首展峰力AI人工智能太极全能系列助听器, “双芯协同超算力”突破听力健康新想象

全球同步,亚洲首发,中国首展,索诺瓦峰力强力推出AI人工智能太极全能系列助听器,开启AI超算力助听时代

2025-11-08 11:56

柯君医药口服减重新药CG-0416突破性临床前数据于ObesityWeek 2025上发布资讯

柯君医药口服减重新药CG-0416突破性临床前数据于ObesityWeek 2025上发布

展示出“下一代减重标杆药物”的巨大潜力

2025-11-08 09:33

诺和诺德“诺和关怀”发布鸿蒙版APP与减重专属版资讯

诺和诺德“诺和关怀”发布鸿蒙版APP与减重专属版

11月7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诺和诺德宣布2023年组建的“健康生态联盟”扩容升级,将与更多数字生态圈伙伴在生态融合、数据互联、技术共创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2025-11-07 23:16

凯西罕见病事业部首秀进博会资讯

凯西罕见病事业部首秀进博会

凯西集团是一家以研发为基石、拥有九十年历史的意大利国际制药集团,覆盖呼吸道健康、罕见疾病和专科治疗三大领域,其专利数量在意大利药企中排名首位,公司每年投入超20%营收至...

2025-11-07 22:58

卒中知晓周于进博会启幕,Pipeline™持续助力中国脑血管疾病治疗创新资讯

卒中知晓周于进博会启幕,Pipeline™持续助力中国脑血管疾病治疗创新

美敦力神经介入部门以“深耕廿载·向美而行”为主题举办专场活动,并正式启动“卒中知晓周”倡导行动。

2025-11-07 22:48

辉瑞再拓“进博朋友圈”,引领肿瘤与罕见病诊疗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资讯

辉瑞再拓“进博朋友圈”,引领肿瘤与罕见病诊疗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重磅产品与未来管线悉数亮相,同类第一、同类最优产品加速落地,持续释放创新药物临床价值

2025-11-07 21:01

更长守护,减负前行:拜耳艾力雅® 8mg中国上市,引领nAMD治疗新纪元资讯

更长守护,减负前行:拜耳艾力雅® 8mg中国上市,引领nAMD治疗新纪元

拜耳艾力雅® 8mg(阿柏西普8mg)全国上市媒体发布会隆重举行。

2025-11-07 19:58

诺华公司携手腾讯新闻《超级问诊》亮相进博会,多方合力破解心血管慢病“管理难题”资讯

诺华公司携手腾讯新闻《超级问诊》亮相进博会,多方合力破解心血管慢病“管理难题”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腾讯新闻联合诺华公司共同举办了《超级问诊》进博会特别场

2025-11-07 18:44

美敦力CathWorks实验室开放日丨CathWorks FFRangio系统正式发布!开启心血管诊疗智能新时代资讯

美敦力CathWorks实验室开放日丨CathWorks FFRangio系统正式发布!开启心血管诊疗智能新时代

2025年11月6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美敦力CathWorks实验室开放日重磅启幕

2025-11-07 18:08

携手共筑男性健康防线,“前列腺癌患者关爱科普活动”助力健康中国2030资讯

携手共筑男性健康防线,“前列腺癌患者关爱科普活动”助力健康中国2030

“男性健康月-前列腺癌患者关爱科普活动”于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在拜耳展台成功举办。

2025-11-07 18:03

创新技术赋能高血压防治——美敦力进博会圆桌共议难治性高血压管理新路径资讯

创新技术赋能高血压防治——美敦力进博会圆桌共议难治性高血压管理新路径

来自临床、公共卫生、政策研究及行业领域的多位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创新疗法RDN(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在中国高血压防治体系中的临床应用、卫生经济学价值及未来发展方向。

2025-11-07 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