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医疗收购三现业绩承诺落空,赵毅新整而不合?

医疗器械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臧允浩
2016
06/13
14:37
中国经济网
作者:臧允浩
医疗器械

日前,以频繁收购而屡获资本市场关注的新华医疗,正在遭受被收购资产业绩承诺不达标的困扰。

新华医疗近期发布的《关于收到部分业绩承诺补偿款的公告》显示,新华医疗于2014年收购的成都英德生物医药装备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成都英德”)业绩,2015年未达到承诺额度。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英德2014年的业绩就未达到承诺目标。此外,新华医疗此前收购的上海远跃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远跃药机”)2015年度业绩承诺也没能达标,仅实现当年业绩承诺金额的87.52%。换言之,在两年内,新华医疗所购标的的业绩承诺三度落空。

记者注意到,2011年,新华医疗确定三大战略:以技术创新为主的创新战略、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主的品牌战略、以内涵式发展和收购兼并并举的扩张战略。此后,新华医疗走上扩张之路,长春博讯、威士达、远跃药机、成都英德都被收入其囊中。新华医疗董事长赵毅新在曾对媒体表示:“新华医疗之所以发展如此迅猛,正是得益于高效推进了资本运营。我们坚持一手抓实体经营、一手抓资本运营;一手抓规模扩张、一手抓规范管理。”

实际上,在新华医疗大举收购中,最直接的效果便是业绩的增长。财务数据显示,近年来新华医疗的大举并购使得公司业绩逐年增长。2011年至2014年,新华医疗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7.72%、52.26%、41.86%、40.9%。

然而,这种增长却并没能持续到2015年。财报显示,去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首次出现下滑,下滑幅度为13.97%;即便到了今年,新华医疗的业绩状况也不乐观。今年一季报显示,新华医疗净利同比下滑46.38%。

有业内人士认为,新华医疗正被收购后的整合问题所困扰,“收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整而不合’,整合是慢功夫,不仅需要良好的管理团队,还要企业文化的融入,这都需要时间。新华医疗应该协调好收购与整合的关系,放慢收购步伐”。

对于诸多疑问,6月7日,中国经济网记者曾致电新华医疗证券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几年里,公司收购的长春博讯、威士达,业绩都是超标完成。成都英德业绩未达标主要是受国家GMP政策影响较大。今年成都英德的业绩会有所好转。

争议不断 新华医疗高溢价拿下成都英德

新华医疗收购成都英德,这场收购需追溯到两年前。在当时的舆论中,这是一场充满争议的收购。

2014年4月19日,新华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以发行股份和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英德生物85%股权,作价约3.7亿元。同时配套募资不超过1.23亿元,用于支付上述收购的现金对价。

此次收购的评估增值率为263%。卖方承诺,英德生物在2014年至2017年对应的扣非后净利润不低于3800万元、4280万元、4580万元和4680万元。

对于这起溢价不菲的收购,新华医疗的股价并没有一飞冲天,相反其股价遭遇了滑铁卢。2014年4月21日,新华医疗复牌,股价跌停,其后几个交易日公司股价接连下跌。

在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之所以用脚投票,就是因为不看好新华医疗的高溢价并购行为。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至2013年,英德生物销售收入分别为0.61亿元、1.97亿元、3.19亿元,2012年和2013年收入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25.59%与61.53%。

据《华夏时报》报道, 长江证券 析师张月凤认为“这种高速增长已经不可能持续,而且英德生物对未来的预测也是如此。”根据英德生物预计,2014年至2018年,其收入增长率分别达到1.72%、2.70%、7.69%、5.25%和2.94%,将处于低速发展态势。

上述报道指出,2011年1月17日,卫生部发布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根据规范,自新版药品GMP实施之日起,新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生产企业新建(改、扩建)车间应符合新版药品GMP的要求,现有药品生产企业将有不超过5年的过渡期,并依据产品风险程度,按类别分阶段达到新版药品GMP的要求,其中血液、疫苗等无菌制剂要在2013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GMP认证。这直接造成部分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和人用疫苗生产企业考虑到新版GMP认证时间紧迫,设备、工程改造工作量大,提前同英德生物签署了相关的设备和工程服务合同,从而导致2012年英德生物业绩的大爆发,也提前透支了公司未来的盈利增长。没有了新版GPM的“东风”,英德公司高速增长的神话也将不复存在。

事到如今,成都英德已经在2014年、2015年的业绩承诺上不“及格”。除了成都英德外,新华医疗此前收购的上海远跃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跃药机”)2015年度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697.54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375.80万元,当年业绩承诺金额为5000.00万元,实现数低于承诺数人民币624.20万元,实现当年业绩承诺金额的比例为87.52%。

新华医疗密集扩张背后:收购增厚业绩

新华医疗的收购扩张之路是从2011年开始的,那一年新华医疗确定了三大战略:以技术创新为主的创新战略、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主的品牌战略、以内涵式发展和收购兼并并举的扩张战略。

紧接着,2012年7月20日,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收购49名自然人合计持有的长春博迅75%股权。

在长春博讯的收购工作完成后不久,新华医疗再次发力拿下一家药企。2013年2月20日,新华医疗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华佗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与何鞠诚、梁景新签署《股份出售及购买协议》。根据该协议,华佗国际以人民币3.843亿元的价格受让何鞠诚及梁景新持有的香港威士达医疗有限公司各30%股份。

收购长春博讯、威士达后,新华医疗在体外诊断布局上逐渐完善。此后,新华医疗又将收购目标转向制药设备领域。

2013年12月3日晚发布公告称,新华医疗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以3.53亿元的价格购买远跃药机90%股权。

2014年4月19日,新华医疗再次宣布收购事宜: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成都英德生物医药装备技术有限公司85%股权。

实际上,在新华医疗大举收购中,最直接的效果便是业绩的增长。财务数据显示,近年来新华医疗的大举并购使得公司业绩逐年增长。2011年至2014年,新华医疗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7.72%、52.26%、41.86%、40.9%。

然而,在公司营收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危机也慢慢逼近。2011年至2015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3.17%、12.43%、12.02%、11.42%、6.67%。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一位私募人士认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虽然公司的营业收入规模在迅速扩大,但公司的盈利能力却在下滑。

实际上,新华医疗业绩的高增长却并没能持续到2015年。财报显示,2015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首次出现下滑,下滑幅度为13.97%;即便到了今年,新华医疗的业绩也尚未看到扭转乾坤的迹象。2016年一季报显示,新华医疗净利同比下滑46.38%。

北京鼎臣医药咨询负责人史立臣则对记者表示:“近年来,新华医疗收购步伐很快,这可能导致其对收购企业‘消化不良’。收购容易整合难,整合要面对的问题太多了,涉及内部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新华医疗应该放慢扩张步伐。”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臧允浩

为你推荐

Medidata:以 AI 赋能中国创新药全球突围资讯

Medidata:以 AI 赋能中国创新药全球突围

日前,以“与 10 俱进,智启新程”为主题的 Medidata NEXT 中国年会媒体圆桌如期举行。

文/张蓉蓉 2025-09-23 16:18

阿斯利康加码中国研发:双引擎布局,研发管线项目与全球同步率100%资讯

阿斯利康加码中国研发:双引擎布局,研发管线项目与全球同步率100%

“2025阿斯利康中国研发日——重塑患者生命轨迹”昨日在上海正式落幕。

2025-09-23 12:45

数字化底座破局:Veeva研发及质量云助力中国创新药加速全球突围资讯

数字化底座破局:Veeva研发及质量云助力中国创新药加速全球突围

全球化浪潮下,多区域合规壁垒、跨团队协同低效、质量数据孤岛等痛点,正成为中国药企“出海”路上的“拦路虎”。

文/张蓉蓉 2025-09-22 18:54

创新永续・微笑共筑:2025 隐适美早矫青少年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资讯

创新永续・微笑共筑:2025 隐适美早矫青少年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

论坛聚焦青少年早期矫治领域的最新进展和临床难题,重磅发布四大创新科技,深入探讨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饱含温暖与技术的盛宴。

2025-09-19 18:36

远大医药呼吸领域重磅产品桉柠蒎肠溶胶囊联合疗法获国际著名期刊认可,填补长周期联合治疗中的循证空白资讯

远大医药呼吸领域重磅产品桉柠蒎肠溶胶囊联合疗法获国际著名期刊认可,填补长周期联合治疗中的循证空白

近期,远大医药(0512 HK)呼吸领域重磅产品切诺®(桉柠蒎肠溶胶囊)斩获国际著名期刊认可。

2025-09-19 18:20

《莱博雷生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发布资讯

《莱博雷生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发布

在近日闭幕的中国睡眠研究会年会上,由中国睡眠研究会牵头组织编写的《莱博雷生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正式发布。

2025-09-18 20:03

云顶新耀耐赋康®12个月研究为IgA肾病长期管理提供循证支持资讯

云顶新耀耐赋康®12个月研究为IgA肾病长期管理提供循证支持

第18届国际IgA肾病研讨会(IIgANN 2025)在捷克布拉格开幕。会上,云顶新耀旗下核心产品耐赋康®(布地奈德肠溶胶囊)展示了7项来自中国多家顶尖医院的最新真实世界研究数据

2025-09-18 19:15

重磅!礼来口服GLP-1药物orforglipron在头对头试验中优于口服司美格鲁肽资讯

重磅!礼来口服GLP-1药物orforglipron在头对头试验中优于口服司美格鲁肽

研究结果显示,在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中,每日一次口服orforglipron,经过52周治疗,在所有剂量对比中均达到了主要终点和所有关键次要终点,在糖化血...

2025-09-18 18:59

远大医药与上海颖特微络达成战略合作,Go Global战略下深化全球药械协同布局资讯

远大医药与上海颖特微络达成战略合作,Go Global战略下深化全球药械协同布局

远大医药(0512 HK)正在深化泌尿诊疗产品战略。通过泌尿领域战略投资落地,纵深布局打开百亿增量空间。

2025-09-18 18:28

聚焦AHA2025开场首秀!华东医药DR10624二期临床数据即将全球首发资讯

聚焦AHA2025开场首秀!华东医药DR10624二期临床数据即将全球首发

DR10624-201研究将作为今年AHA 2025主会场的开场报告荣登主讲台,这也充分体现了业界对DR10624 的科学价值与临床前景的高度认可。

2025-09-17 19:26

关注发育性癫痫性脑病患者,灵北将在中国开展全球III期临床研究

近日,2025 DIA CNS创新论坛暨CCTN-P年会在中国上海举行。

2025-09-13 19:47

康体生命完成7000万元A+轮融资,加速纳米抗体技术平台升级资讯

康体生命完成7000万元A+轮融资,加速纳米抗体技术平台升级

本轮融资由金雨茂物、丽珠医药、星河资本及南岭基金共同投资

2025-09-09 17:06

安斯泰来将携前沿创新成果重磅亮相CSCO,引领肿瘤精准治疗新时代资讯

安斯泰来将携前沿创新成果重磅亮相CSCO,引领肿瘤精准治疗新时代

安斯泰来中国将亮相9月10日至14日举行的202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年会,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初心”与“面向未来的创新”双主线,通过多项学术活动全面展示其在消化道肿瘤及...

2025-09-09 16:46

调入5只,调出3只,港股通医药股调整资讯

调入5只,调出3只,港股通医药股调整

近日,上交所发布最新港股通调整名单,共涉及8只医药医疗类股票,其中调入5只,调出3只。

2025-09-09 16:30

替雷利珠单抗闪耀 WCLC!NSCLC 围术期 + 晚期治疗双突破资讯

替雷利珠单抗闪耀 WCLC!NSCLC 围术期 + 晚期治疗双突破

济神州公布了替雷利珠单抗(百泽安®)两项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包括用于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RATIONALE-315研究的最终分析,以及用于二线或三线局部晚...

2025-09-09 11:03

赛多利斯深耕中国三十载:发布连续流工艺白皮书,以技术革新赋能生物制药产业升级资讯

赛多利斯深耕中国三十载:发布连续流工艺白皮书,以技术革新赋能生物制药产业升级

适逢赛多利斯进入中国三十周年,其携手上海生物制药行业协会,成功举办了“2025强化工艺峰会”,并发布了《生物制药连续流强化工艺白皮书》

文/张蓉蓉 2025-09-09 10:58

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生产监督管理专门规定》,2026年3月1日起施行资讯

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生产监督管理专门规定》,2026年3月1日起施行

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实施审批管理的中药材、实施备案管理的中药提取物等的生产及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2025-09-08 21:29

 拜耳Co.Lab在华开幕一周年 成立全球首个创投联盟并扩容“朋友圈”资讯

拜耳Co.Lab在华开幕一周年 成立全球首个创投联盟并扩容“朋友圈”

成立其全球首个链接风险投资机构的平台拜耳Co Lab创投联盟(Bayer Co Lab AdVenture),以及两家中国生物技术初创企业签约。

2025-09-08 17:22

江苏省医保局为脑机接口项目定价资讯

江苏省医保局为脑机接口项目定价

近日,江苏省医疗保障局公示了关于脑机接口相关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这是继湖北、浙江之后第三个为脑机接口定价的省份。

2025-09-07 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