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星夜》《向日葵》等画作,不少人脑中立刻就会浮起知名画家梵高的名字。而一旦提起梵高,就会令人想起其为精神疾病所困的一生。临床有不少专家对梵高的疾病做出各种推断,但最终都难以给予确切定论。
我们讨论梵高疾病的难点在于,我们只能通过历史以及各类传记的记载,来了解梵高的症状,并通过症状描述对其进行诊断。而如今我们在临床中仍然面临着这个问题,目前大部分临床诊疗依然是从患者的症状出发。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院长岳伟华教授在接受《医师报》采访时如是说。
岳伟华 教授
2019年中国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精神障碍(不含老年期痴呆)终生患病率为16.57%,意味着在中国近五分之一成年人患有不同精神障碍。尽管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很高,但其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的进展却明显滞后:病因机制不明确,阻碍对因治疗的研发;不同精神障碍存在相似的症状,导致诊断不精准;患者异质性较大,治疗不精准,疗效和副作用难以预测等。为此,精神领域的专家迎来了一场探险,她们的理想是实现精神疾病精准化诊疗,带领这占总人口五分之一的精神疾病患者跨越精神障碍这座高山,拥抱生命的更多可能。
从基因组学出发,突破精神疾病诊断壁垒
曾经有一个震惊精神病学领域的实验,将八位健康人士伪装成精神病患者送进精神病医院,进行一系列测试和研究,最终这八位健康人士并没有被临床医生正确识别出来,而是被诊断为不同的精神障碍。“这种情况就是因为临床诊断的主观性。”岳伟华教授介绍,“虽然我们有着厚厚的诊断分类手册和疾病防治指南,但是在疾病诊断方面仍有许多壁垒需要去突破。”精神分裂症是岳伟华教授研究的专业方向之一,在人类对精神疾病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因其表现为幻觉、妄想等显著的“精神病性症状”,所以是人类最早识别的精神障碍。尽管临床可供选择的抗精神病药超过40种,但因患者病理特征及疗效个体差异显著,一半以上患者对所用药物缺乏有效治疗反应,显著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远期预后。
“每位患者不同的表现,对应着不同的治疗方案,即便是应用同一种药物,也会由于患者的遗传背景、药物代谢等方面的差异而出现不同的反应。”而这就需要临床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亚型分类并在治疗过程中不断进行动态调控,以达到精准施治的目的。
医学发展从最初的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如今已将进入精准医学时代,精神医学领域也正在尝试跟随医学发展的浪潮开启精神疾病诊疗新篇章。
岳伟华教授介绍,在临床层面,大家可能普遍从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理学特征乃至其社会维度和人格维度的特征出发,结合影像、电生理等可以测量的指标进行诊断。但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患者之所以出现一系列的情绪、精神症状的问题,是和大脑内部蛋白因子分泌水平的变化、神经网络连接方式的变化、某一个脑区功能活动以及是否具有先天易感性等因素相关的。
“我认为,一个高水平的医生应该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包括治疗过程中药理机制和症状群的吻合度、患者家族史及其个体演变历程等,是否需要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疏导、运动疗法等。”
未来已来,精神疾病诊疗迈入精准时代
“要说起当前运用精准医学最好的领域当属肿瘤领域,其通过进行基因分型的检测进而制成相应的靶向药物,从而实现疾病的对因治疗。”岳伟华教授表示,精神领域也可借鉴其思路,在找到一些特定基因携带者后,就可能预设其未来适合的药物种类与剂量,从而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
近一年来,岳伟华教授在精神分裂症的精准医疗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2023年6月,岳教授课题组揭示了遗传和表观遗传风险因素与抗精神病药疗效的关联,识别出若干个与疗效有关的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遗传-表观遗传交互作用,其影响药物疗效个体化差异和大脑皮质形态特征;同时,基于遗传-表观遗传交互作用构建了一个适用多种抗精神病药疗效预测的模型,为精神分裂症的精准医疗和临床决策提供一个可行工具;2023年10月,相关研究证实,多基因药物基因组指导治疗选药策略的疗效优于医生依临床经验选药的常规治疗方案;2024年2月,研究开发了多基因风险评分并构建预测模型,能够有效预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6个月后体重增加的发生风险,有助于精神分裂症个体化治疗的开展……岳教授课题组的脚步攀行于此,但目光却并不止于此。她认为,有关精神疾病的精准医疗,不仅仅是临床诊疗方案的把控,更要囊括对患者的个体化特征、家庭背景、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等因素,以“生物-心理-社会”的模式对疾病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从精准治疗的角度来说,每位首发、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理应接受基因检测,使其能按照基因指导的方案去精准选用合适的药物种类和剂量,治疗直达目标,从而保证其临床获益的最大化。但是在其尚未纳入医保的情况下,基因检测往往是那些难治性患者的选择。“因此,我们希望未来可以进行纳入更多大规模、多维度的样本信息,得到更为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打破现有诊断标准;与临床医师、基因遗传学家等专家联手,共同推动关联基因群检测、药物研发以及新药临床应用的发展。”
相较躯体疾病,人类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历史并不长,而且在早期走了很长的弯路,然而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精神医学已经迎头赶上,正朝着精准化、个体化诊疗的目标迈进!
来源:医师报 作者:王璐
为你推荐
资讯 杰特贝林与百洋医药强强联合,深度布局中国血液制品黄金赛道
百洋医药将获得杰特贝林旗下人血白蛋白产品安博美®在中国区域内(不包括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特定市场的独家推广、销售和经销权益。
2025-11-04 19:24
资讯 新版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及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拟12月第一个周末在广州发布
10月30日-11月3日,国家医保局组织开展2025年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谈判竞价和商保创新药目录价格协商工作,120家内外资企业现场参与,其中参与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谈判竞价的目录外...
2025-11-04 18:42
资讯 健尔圣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加速重金属解毒药物研发
本轮融资由广东省江西商会会长、润都制药创始人李希博士领投 8000 万元,著名天使投资人龚虹嘉旗下的嘉道资本追加投资
2025-11-04 15:49
资讯 市场监管总局:7起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典型案例
2025年,市场监管总局按照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要求,部署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现选取一批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2025-11-01 17:32
资讯 CDE:老年人群参与创新药临床试验的关键要素及试验设计要点(试行)
本指导原则旨在完全实施ICH E7的前提下,提出老年人群参与的创新药临床试验所涉及的一些关键要素及试验设计中的要点,并未涵盖药物临床试验的全流程或与药物临床试验设计相关的...
2025-11-01 17:09
资讯 2026年1月1日,启用新版《药品生产许可证》《放射性药品生产许可证》样式
新版许可证正、副本登载不同的二维码,并分别标注正本二维码和副本二维码字样。正本二维码展示企业基本信息,副本二维码除展示企业基本信息外,同时封装企业车间和生产线、委托...
2025-10-31 17:30
资讯 迈科康生物完成超 4 亿元 D 轮融资,核心疫苗研发加速冲刺
本轮融资由 IDG、深创投和瑞普医药联合注资,所募资金将重点投向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上市准备、重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 III 期临床研究,以及多个创新疫苗管线的临床前研...
2025-10-31 17:15
资讯 “全勤生”罗氏:携十余款即将在华上市及未来管线产品首展首秀,加速迈向全疾病领域领航者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进入开幕倒计时,作为最早向商务部表示支持并深度参与进博会的跨国企业,“全勤生”罗氏制药将连续第八年如期赴约。
2025-10-31 15:25
资讯 百时美施贵宝公布两项最新研究数据证实氘可来昔替尼可有效治疗银屑病关节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
截至第52周,氘可来昔替尼在POETYK PsA-1试验中的安全性特征与既往临床表现一致, 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
2025-10-29 17:34
资讯 备思复™(维恩妥尤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的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sBLA)已获FDA优先审评资格,用于治疗特定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
关键III期研究EV-303结果显示,顺铂不耐受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围手术期使用该联合方案,可将复发、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60%,死亡风险降低50%。
2025-10-29 16:13
资讯 HPV,男女共防,一则来自专家的提醒
每年10月28日是“世界男性健康日”,该节日的设立旨在进一步推动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强化疾病预防工作,以及重点关注男性心理健康等问题。
2025-10-29 15:54
资讯 上线3个月,蚂蚁AQ冲至AI原生APP规模TOP榜第七
10月28日,QuestMobile发布《2025年三季度AI应用行业报告》,豆包、DeepSeek、元宝、AQ等多款应用入围中国AI原生应用Top10。
2025-10-28 16: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