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月前,武汉商职医院(以下简称商职医院)被列入该市第四批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然而,仅仅几个月之后,商职医院被挂上京东拍卖平台进行拍卖,中国第一家改制成功的国有医院怎么了?
拍卖无人问津 曾创下多个“第一”
现如今,在京东拍卖上搜索武汉商职医院,网页即刻跳出两个搜索结果,结果显示,商职医院经历了一拍和二拍,两次平均价均为7300多万,第一次起拍价为5128万,无人出价而流拍,第二次起拍价为4102.4万,依然无人出价,这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医院,为何无人对其问津。
据还能打开的商职医院官网介绍,商职医院始建于1952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学医院,武汉市首批医保定点医院,湖北省心脏房颤中心建设单位,湖北省心衰中心建设单位,湖北省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全国省级异地就医定点医院。
医院占地578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全院开放病床550张,医疗设备先进、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医院现有员工572人,其中高级职称医务人员64名,其中博士2人,硕士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
从商职医院发展的多个重点节点看,这份履历也绝对拿的出手。
1952年至1984年,商职医院隶属武汉市第一商业局,是市商业局系统内的一家职工医院,其经济来源为市商业局从“退库”中给医院钱。
1984年夏,商职医院“断奶”,其上级主管(拨款)单位——武汉市第一商业局撤销,与第二商业局、市财贸办公室整合成武汉市商业委员会,商职医院就此“断奶”。据武汉晚报2010年的报道,商职医院“断奶”后26年没要国家一分钱,却让普通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有业内人士感慨,商职医院只是一家二级医院,实力不算强,技术不算顶尖。为求活路,不得不向病人“要饭吃”。它要破解的是自己如何活下来,却在26年中创下多个“全国第一”,意外破解了看病难。
据相关报道,“断奶”当年即1984年,困难企业职工就尝到了到商职医院看病的便宜,其向商业企业职工推出“保险医疗”,企业职工每年交40元-60元,医院包干基本医疗,既为企业减负,也让职工能拿医疗卡看病。到1998年,“保险医疗”吸引175家企业5万多职工参保,引起全国轰动。前来取经的职工医院络绎不绝,“保险医疗”还救活了国内几家濒临死亡的职工医院。
在推出“保险医疗”同年,商职医院设立全国第一个门诊导医台,并把商业“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引入医疗服务,提出“病人至上、优质服务”的服务理念和“薄利多医”的医院经营理念。
1996年,商职医院又在全国最早推出“分娩封顶价”:顺产800元,剖宫产1900元。次年分娩人数2718人,一跃成为武汉市“接生状元”,并连续蝉联10年。
1997年,商职医院推出“议价手术”,医患讨价还价确定手术价格;最早在40余个病种中实行“单病种封顶价”;最早对110多种检查费用优惠10%。当年门诊量超过40万人次,其中80%以上是工薪阶层和下岗职工。
1996年,商职医院最早在每个病区设立“病人库房”,专门为农村病人和外地病人存放放暂时用不着的东西。
1997年,商职医院率先取消挂号,检查科室24小时开放,病人来了随时可以找医生看病。
2000年7月,商职医院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造,成为中国第一家改制成功的国有医院,全院职工以国有身份置换股权,成为持股人,医院也定性为“非营利性医院”,不能分红,董事长、董事会成员也不拿年薪,医院所赚的钱用来发展医院和改善职工福利。
正是商职医院贴心而全方位的服务,以及质优价廉的高性价比,经过口口相传,各地的患者蜂拥而来,在2010年左右的鼎盛时期,武汉商职医院的日门诊量达1200人次,住院量560余人,远远超出同级同类医院。
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彼时的商职医院正好满足了一大批低收入者如下岗职工,没有医保覆盖的农村病人的医疗需求,让他们在“看不起病”的普遍现象下“看得起病”。
时代在变,患者选择余地更多了
然而,时代大背景总是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2009年,为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新医改正式启动,财政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在不断增大,并逐步建立起了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11年-2014年,仅仅三年的时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参保(合)率就稳定在95%以上。个人卫生费用支出占比也在不断下降,直至2015年开始降至30%,2016年延续这一下降趋势。2017年,个人卫生费用支出占比为28.8%,为近20年的最低水平。“看病难、看病贵”得到极大缓解,患者看病就医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同时,另外一边,在武汉商职医院周边三四公里的范围内,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和同济医院,以及武汉市第五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市亚洲心脏病医院等知名三甲医院和专科医院,在医保覆盖的情况下,患者更倾向于去名声更大,医疗水平更高的医院,商职医院的“低价”不再是优势,根据其2015年财务数据显示,商职医院总资产2.01亿元,净资产1.32亿元,医疗收入1.85亿元,结余为280万元,为了更好的发展,商职医院开始寻求社会资本的加入。
2016年5月,上市公司神州长城(主业为工程投资)宣布公司以9700万元收购武汉商职医院100%的股权,收购完成后,公司全资控股商职医院,不过,被收购后的商职医院并没有走上比原来更快的发展道路,根据神州长城今年2月发布的一则关于商职医院被征用作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公告显示,商职医院2018年的全年营业收入约为1.36亿,比起2015年还有所减少。同时,神州长城方面还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大量医护人员被感染影响,医院的营业收入将受到较大影响,在这则公告发出几个月后,商业医院出现在了京东拍卖平台上。
援引健康界对该事件的报道,广州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庄一强指出:“曾经,上市药企、医药器械、房地产商,甚至汽车制造商都在投资社会办医,这些资本投资民营医疗的主要手段就是收购。有些收购方为了转型医疗,扩充新赛道,在买下医院后,却缺乏医疗运营的能力,只是在资本市场上讲讲一时的故事。”
健康界作者郭俊认为,医疗投资突破瓶颈的关键,是真正要懂医院运营。太多医疗投资,不重视或者不擅长投后管理,不仅没有提升自己资产盘子,反而为投资或者收购的医院带来悲剧。
四年来,神州长城经营状况不佳,并最终在深交所退市,进而连带武汉商职医院被拍卖抵债,甚至流拍,或将退出历史舞台。“医院散了,医院的人员也四处流散。”知情者表示。
来源:医谷网综合报道
为你推荐
资讯 罗氏制药连续八年参与进博会,加速向全疾病领域综合领航者跨越
2025-11-07 11:02
资讯 首次亮相进博,索诺瓦全链条创新方案助力听力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
现场,索诺瓦展示了全链条创新听力健康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峰力AI人工智能全能系列助听器亚洲首展,AB核磁共振兼容的人工耳蜗技术等。
2025-11-06 22:24
资讯 百济神州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超275亿元,已超去年全年营收
第三季度,百济神州单季度营收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0 77亿元,同比增长41 1%;产品收入延续高速放量态势,实现99 54亿元,同比增长40 6%。
2025-11-06 20:42
资讯 携手打造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期间,由寇德罕见病中心与灵北共同发起的“构建DEE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2025-11-06 20:34
资讯 罗氏制药“AI+科研”亮相进博,打造医学创新新生态
罗氏制药中国携手商汤医疗以及若生科技联合发布“小罗智多星”AI科研解决方案,并且分享了“MDT智能体”这一创新工具。
2025-11-06 20:23
资讯 灵北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展示神经专科与神经罕见病领域创新成果
展示了其针对发育性癫痫性脑病(DEE)的创新疗法,并分享了在偏头痛预防性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为推动创新疗法、药物惠及更多中国患者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2025-11-06 20:19
资讯 Cytiva 启动Stax深层膜堆本土化生产, 以中国速度交付全球品质
采用与全球一致的材料与质量标准,交付周期缩短70%,并通过提速响应客户服务需求,提升客户体验与供应韧性。
2025-11-06 20:10
资讯 “罗氏神经科学前沿分享及未来生态共建启动仪式”亮相进博会
“众智启新卷,同心绘神章——罗氏神经科学前沿分享及未来生态共建启动仪式”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罗氏展台举行。
2025-11-06 20:00
资讯 “心肾守护 循证科普”专题活动亮相进博会,塑造健康科普新理念
由天津市互联网医学科普协会发起,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号召的“心肾守护 循证科普”项目,在诺华展台成功举办了专题活动。
2025-11-06 19:13
资讯 连续八年亮相进博,强生携多款首发新品诠释“质愈新生”
强生携百余款创新产品登场,其中不仅包括十余款“首发首秀”产品,更涵盖两款在亚洲范围内率先获批上市和首次展出的突破性解决方案
2025-11-06 18:22
资讯 波士顿科学进博会首展首秀4款银发经济相关产品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突破3 亿大关,老龄化带来的健康挑战与社会负担日益凸显。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波士顿科学本次以技术突破助力构建积极老龄观,为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
2025-11-05 2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