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眉毛”,这是赵维钧用来形容2003年各地抢修医废焚烧装置时用的词。
赵维钧在非典期间任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固体处处长,因此见证了疫情爆发时每天激增的医疗废弃物,以及中国当时极度匮乏的医废集中处理能力。
医疗废物中有大量有害物质,包括传染性病毒、病菌、化学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等,具有十分严重的危害性,包括极强的传染性和高污染性。举例来说,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在未经浓缩的样品中有7.4%,而在医疗垃圾中的阳性率则接近9.0%。
相关研究还表明,医疗垃圾引起的交叉感染要占总交叉感染率的20%以上。医疗废物极易成为疫病的传染源,如果管理不严或处置不当,容易引发医废污染事故,对周边居民的人身安全和当地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害。
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医疗废弃物也被列为“第一号危险废物医疗(HW01)”。
▼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
医疗废物被列为“第一号危险废物(HW01)”
数据来源:《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2003年春天,那一场争分夺秒的医废处理战成为我国医疗废弃物进入有序管理的一道分水岭。
而在17年后,这场战役的第二幕再次打响。
01
曾经火烧眉毛的“医废处理”
回到2003年的非常时期,在兴建医废焚烧装置的同时,我国迅速出台了一系列管控医疗废物的法规和规划。
2003年6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出台;
8月,各部门制定了《突发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危险废物储存污染控制标准》、《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配套法规;
10月,《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发布;
12月,《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发布;
12月,国务院批复实施《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各地加紧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
2004年6月开始实施《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法》,处罚违反医废管理规定的行为。
可以说,那一年多出台的政策和规划,比中国医废处理发展史的前十年全部加起来还要多。
疫情对这个行业的推动作用,可见一斑。
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我国的医疗废物处置系统已经相对完善——
截至2018年,200个大、中城市医疗废物产生量81.7万吨,处置量81.6万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医疗废物处置率99.9%,基本已全部得到妥善处置。
▼全国大中城市医废产生量(万吨)
2018年200个城市产废82万吨
数据来源:《2014-2019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备注:历年发布信息的城市数量有所差别
02
疫情之下,湖北医废处理压力仍在
然而在2020年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面前,医废极限处理能力再次面临了很大的考验。
以疫情最严重的三个城市武汉、黄冈、孝感为例——
目前三地各有一个医废处置中心,处置产能分别为50/10/5吨/天,日常接近满负荷运行状态。
1)武汉:2018年武汉年产医疗废物1.7万吨,由全市唯一的医废处置中心——年处置产能1.8万吨的武汉汉氏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进行焚烧处置。
2)黄冈:2018年黄冈全市重点医疗卫生机构全年产生医疗废物3040吨,全部交由黄冈隆中环保有限公司进行集中收集处置,隆中环保年处置产能3600吨。
3)孝感:2018年孝感市医疗废物产生单位357家,年产生总量为1439.29吨,其中医疗废物综合利用/处置量为1432.58吨,贮存量为3.44吨,孝感中环环境医废处置产能1825吨/年,均接近满产状态。
▼武汉、黄冈、孝感的医疗废物处置机构情况
数据来源: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我们做一个简单的算术题。
截止2月12日,此次疫情中武汉、孝感、黄冈分别有30000、2616、2177人确诊。保守估计确诊的住院患者每人每天产生1kg医疗废物,则武汉、孝感、黄冈目前每日将新增3/2.6/2.2吨医疗废物。
加之大量的疑似病例门诊量,疫情重灾区城市的医疗废物处置需求将有非常明显的增长。
尽管新建成的火神山医院配套有日处置产能4吨的医废焚烧炉,将满足近3000个病人床位的医疗废物处理需求,但湖北各市区想要当天焚烧处理完当地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存在很大的压力。
03
医废处理科普指南
那么,处理医疗废物具体都有哪些手段呢?
目前医废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焚烧法、高温蒸汽灭菌法、化学消毒法、微波消毒法、安全填埋法、等电子体法、热解气化法等。
焚烧:
是一种彻底的医疗废物处理方法,高温条件使医疗废物中的有害物质和病菌被彻底破坏,最终转化为气体和残渣,并对排放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医疗废物,但若排放物处理不当,易造成二次污染。
高温蒸汽灭菌:
联合国巴塞尔公约列为处理医疗废弃物的首选技术,利用高温蒸汽遇冷释放的潜热将病原微生物和病菌蛋白质凝固变性,实现灭菌效果,进行该方法后需进一步填埋或焚烧;适用于感染性和损伤性废物消毒,不适用于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的处置。
化学消毒:
向破碎后的医疗废物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化学消毒剂,使有机物分解、病菌灭活;适用于病理性废物和液状医疗废物处理。
微波消毒:
通过微波激发预先破碎且润湿的废物以产生热量并释放出蒸汽,杀死大部分微生物。它既可用于现场处理,也可以用于废物的转移处理。
安全填埋:
是一种医疗废物的最终处置方法,工艺简单,填埋前需对医疗废物进行消毒,可实现大规模处置。
等离子体处理:
是用空气或氮气作为载气,通入电流使惰其发生电离,形成电弧,将废物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再经过二次燃烧,将感染性物质全部分解,彻底消灭病原菌和各种微生物,可处理任何形式的医疗废物。
热解/气化:
将医疗废物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高温氧化,将有机物转变为可燃性气体,最终生成焦炭。
▼医疗废物处置主要技术
数据来源:《我国医疗废物处置技术及现状》
而目前在我国,焚烧和高温蒸汽处理是最主要的医废处理技术路线。
▼我国医废处置现状
数据来源:《我国医疗废物处置技术及现状》、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备注:根据2013年全国医疗废物处置企业采用的处置技术所统计
2020年1月28日,生态环境部第一时间为此次肺炎疫情中医疗废物的应急处置出台了标准。其中指出,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具有较强的感染性,最安全可靠的是高温焚烧处置方式(温度≥850℃),其次再考虑非焚烧处置方式,比如高温蒸汽消毒、微波消毒、化学消毒等。
04
医废不废,市场可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发达国家医疗废弃物产生量约为0.5kg/床位/日,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单位医废产生量更高,约在0.5-2.5kg/床位/日。
我们可以简单测算一下我国的医废产生量——
使用国家卫计委关于我国每年住院及门诊人数的数据保守假设为:
1)平均住院日9天;
2)医疗废物排放系数为,
①住院平均医废产生量0.5kg/人/天
②门诊平均医废产生量0.05kg/人。
*参考《医疗废物排放统计变量的选择及排放系数的确定》、《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城镇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第四分册》、《关于医院门诊部医疗废弃物管理问题解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设计探析》等文献资料
计算可得到:2018年全国医疗废物产生量为168万吨,2014-2018年复合增速近5%。
▼2014-2018全国住院和门诊人数及增速
数据来源:Wind、国家卫计委、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我们测算,目前我国每年医疗废物产生量150万吨以上
数据来源:Wind、国家卫计委、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而在处置产能方面,截至2018年全国各省(区、市)共颁发407份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用于处置医疗废物,其中,383份为单独处置医疗废物设施,24份为同时处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设施。
▼2014-2018年我国颁发医废许可证数量情况(份)
数据来源:《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全国持证医疗废物处置企业处置量(万吨)及增速
数据来源:《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备注:历年发布信息的城市数量有所差别
因此,目前医废产生量和处置能力之间还存在较大的缺口,而未来为了应对像此次疫情一样的突发情况,处置能力的规划必然要超前,因此行业前景依然十分巨大。
从市场参与者来看,目前有医废项目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东江环保、润邦股份、高能环境、雪浪环境、万邦达、启迪环境、威立雅等,合计处置产能11万吨/年以上。
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
东江环保医废处置项目6个、合计2.2万吨/年;
润邦股份医废项目7个、合计2.7万吨/年;
高能环境医废项目2个、合计0.5万吨/年;
威立雅医废项目2个、合计4.4万吨/年;
启迪环境、雪浪环境、万邦达医废产能规模分别为0.4/0.5/0.6万吨/年。
▼上市公司相关的医废处置项目梳理
数据来源:各省环保厅、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05
医废行业的商业模式
最后一个问题,医废处理和普通固废处理的商业模式显然并不一样,那么相关企业是怎么实现收入的呢?
按照法律法规约定的收费标准,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将对医疗废物产废单位收取医疗废物处置费。
目前我国还没有全国统一的医疗废物处置收费法规,各地的收费模式大体分为三种,包括按实际重量计费、按床位计费、以及按床位是否固定来计费。
按照实际委托处置的医疗废物重量计费:公式为,处置费用(元)=医疗废物重量(公斤)×收费标准(元/公斤)。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月结或季度结算方式,例如北京、天津等城市。
按医疗废物产生者所拥有的床位数计费:公式为,每日处置费用(元/日)=床位数(床)×收费标准(元/床/日)。在实际床位的计算方法上各有不同,主要有几类:1)固定床位数乘以床位利用率,2)实际病床使用数目,3)上一年度该医疗机构的平均床位使用数等,例如重庆等城市。
按床位是否固定分类计费:医疗机构区分为有固定床位医疗机构和无固定床位医疗机构。1)有固定床位的医疗机构按照以床位为计费方式。2)无固定床位的医疗机构按照每月支付定额、医疗机构性质和等级、就诊患者人数、营业额、营业面积、人数等进行分档计费,例如上海、深圳等城市。
而在收费标准方面,各地标准不一,通过统计55个城市的医废收费标准总结出:
按床位计费的,计费标准从1.1-2.8元/床/日不等;
按重量计费的,计费标准从2-5元/公斤不等;
按就诊人数计费的,计费标准从0.05-0.12元/人不等。
06
医废处理,这场战疫的隐形战场
2月6日,华西都市报视频报道了涉疫医废处置的全过程,并将其称之为“看不见的一线战场”。
西南最大的医废处置中心——成都市医废处置中心的10余个一线工人,每天辗转在各个医院,回收后处置。专人运送,设备专用,不经过粉碎就直接焚烧。
因为防疫用品紧缺,工人早上上班穿上防护服,直到六七点下班才脱下,中间不能吃饭喝水,“说没心理负担是假的,但是干的就是这个”。
来源: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为你推荐
资讯 依视路星趣控全“星”解决方案闪耀进博会舞台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作为依视路陆逊梯卡旗下领先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管理品牌,“进博宝宝”依视路星趣控携全“星”解决方案重磅亮相
2025-11-07 12:42
资讯 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应用脑机接口技术造福帕金森病患者
作为全球脑起搏器领域的重磅产品,美敦力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25-11-07 11:24
资讯 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身肿瘤赛道,从多发性骨髓瘤破题应对老龄化健康挑战
权威专家、北京中康联公益基金会代表等领域内各方济济一堂,就MM患者治疗现状与创新诊疗展望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2025-11-07 11:18
资讯 罗氏制药连续八年参与进博会,加速向全疾病领域综合领航者跨越
2025-11-07 11:02
资讯 首次亮相进博,索诺瓦全链条创新方案助力听力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
现场,索诺瓦展示了全链条创新听力健康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峰力AI人工智能全能系列助听器亚洲首展,AB核磁共振兼容的人工耳蜗技术等。
2025-11-06 22:24
资讯 百济神州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超275亿元,已超去年全年营收
第三季度,百济神州单季度营收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0 77亿元,同比增长41 1%;产品收入延续高速放量态势,实现99 54亿元,同比增长40 6%。
2025-11-06 20:42
资讯 携手打造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期间,由寇德罕见病中心与灵北共同发起的“构建DEE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2025-11-06 20:34
资讯 罗氏制药“AI+科研”亮相进博,打造医学创新新生态
罗氏制药中国携手商汤医疗以及若生科技联合发布“小罗智多星”AI科研解决方案,并且分享了“MDT智能体”这一创新工具。
2025-11-06 20:23
资讯 灵北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展示神经专科与神经罕见病领域创新成果
展示了其针对发育性癫痫性脑病(DEE)的创新疗法,并分享了在偏头痛预防性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为推动创新疗法、药物惠及更多中国患者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2025-11-06 20:19
资讯 Cytiva 启动Stax深层膜堆本土化生产, 以中国速度交付全球品质
采用与全球一致的材料与质量标准,交付周期缩短70%,并通过提速响应客户服务需求,提升客户体验与供应韧性。
2025-11-06 20:10
资讯 “罗氏神经科学前沿分享及未来生态共建启动仪式”亮相进博会
“众智启新卷,同心绘神章——罗氏神经科学前沿分享及未来生态共建启动仪式”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罗氏展台举行。
2025-11-06 20:00
资讯 “心肾守护 循证科普”专题活动亮相进博会,塑造健康科普新理念
由天津市互联网医学科普协会发起,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号召的“心肾守护 循证科普”项目,在诺华展台成功举办了专题活动。
2025-11-06 19:13
资讯 连续八年亮相进博,强生携多款首发新品诠释“质愈新生”
强生携百余款创新产品登场,其中不仅包括十余款“首发首秀”产品,更涵盖两款在亚洲范围内率先获批上市和首次展出的突破性解决方案
2025-11-06 1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