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1.4万元起,这家眼科诊所巨头香港IPO,市值超35亿港元

医疗健康 来源:投资界 作者:任倩 杨莉
2019
10/15
13:58
投资界
作者:任倩 杨莉
医疗健康

继百威亚太后,又一家欧洲企业远赴中国,敲开了港交所大门。

日前,德视佳(Euroeyes)正式在港交所敲钟上市,发售价原定7.50港元,开盘价14.2港元,首日高开逾50%,截止发稿前,市值超35亿港元。

创立26年、入华6年,作为欧洲一流眼科集团,德视佳在坐稳德国第一宝座后,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国。顺利成为首家赴港IPO的德国企业,又是港股唯一一家提供医疗专业服务的外国企业,德视佳瞄准的是中国近6亿近视人群。

欧洲眼科大师一手创办,

矫正手术1.4万元起,2018年净利腰斩

德视佳由德国眼科学领军人物约根森博士创立,背后颇有些传奇色彩。

约根森博士生于丹麦,曾在诸多国家工作,逐渐培养了对屈光手术领域的兴趣。1990年,他成功使用微创技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进行了白内障门诊手术,此后不到一年,他又引进了“切口无缝线白内障手术”。

1993年,第一家德视佳诊所在德国汉堡成立,这也是集团目前的旗舰诊所。短短几年,德视佳就确立了其在德国屈光手术领域独立医疗集团的地位,并迅速将诊所铺向德国、丹麦等多个国家。

截至目前,德视佳已在全球建立了20余家诊所,成为欧洲连锁眼科手术机构,迄今已成功实施30多万例眼科激光手术。

2013年,约根森博士投资近600万欧元,在上海金茂大厦开出中国第一家诊所,随后,北京、广州、深圳均出现了德视佳的身影。6年后的今天,约根森带着他的诊所敲开了港交所的大门。

根据招股书,德视佳共有三大块业务,一是针对18-45岁的人群,通过屈光性激光手术或者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近视、散光和远视;二是针对45岁以上人群,通过晶体置换手术治疗老花眼或白内障。目前,视力矫正是公司支柱性业务。

2018年德视佳营业收入4296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35亿),相比于2017年的3697.7万欧元增长14.63%。其中屈光性激光手术或者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收入2417.7万欧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57.1%。

值得一提的是,德视佳做的是高端视力矫正手术,客单价一直维持在万元级别。招股书显示,最便宜的屈光性激光手术在2018年完成了9649台,每台均价为1814欧元,约合人民币1.42万元;价格最高的当属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单台手术的价格达到3307欧元,折合成人民币超过2.5万元。

当然,高客单价带来的并不一定是暴利,从财务数据上看,毛利率明显低于其他医药类公司。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毛利率分别为32.6%、35.5%和40.5%,始终没有超过50%。另外可以看到,相比2017年857.1万欧元的年内溢利,2018年年内溢利为429.1万欧元,下降幅度约为50%,几乎腰斩。

德视佳赴港上市“阳谋”

豪赌中国近6亿近视人群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一家德国企业,不在地理位置更近、更为熟悉的伦交所或美股上市,却选择不远万里来到港交所,德视佳并非心血来潮,而是筹划已久、目标明确。

招股书显示,虽然德国仍是该公司的主要服务市场,但其收入占比已连续3年下滑,从2016年的70.6%下滑至2018年的58.7%。这并非由企业自身问题导致——与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庞大中国市场相比,德国的0.8亿人或西欧国家的1.4亿人口本就规模有限,更兼同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高度饱和,收入占比下降也不足为奇。

而与收入颓势日显的欧洲市场相比,该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比则不断增加。2016-2018年,德视佳在中国的收入从375.5万欧元大幅增至1211万欧元,年均增长率达79.6%,扩张速度显而易见。不难想象,中国已被德视佳视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市场。

事实也的确如此。德视佳在招股书中透露,此次IPO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开拓中国市场,募集资金将重点用于在中国主要城市(包括成都和重庆)设立诊所,以及加大营销力度。

不得不承认,德视佳可谓是选择了一个好的赛道,而这也是它业绩能够维持稳定增长的重要前提。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截止到2018年末,中国90%的20岁年轻人患有近视,整体近视人数截至2017年达5.6亿人,同时高度近视人数2017年达1.1亿万人,且还在继续增长。与此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中国45岁以上的老花眼总人数为3.91亿人,预计于2023年将达到4.61亿——仅老花眼人数,就三倍于西欧各国人口总和。

虽然市场规模空间极大,但目前中国市场的渗透率还不高,选择手术治疗近视的人少之又少。以2017年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为例,渗透率为每100万名18到45岁的高度近视患者333.2名,而德国的渗透率则为2534.7名,是中国的7.6倍;老花眼渗透率上,三焦点晶体手术于中国的渗透率为每100万名45岁以上的老花眼患者82.6名,而德国患者的渗透率则为345.7名,是中国的4.2倍。

另一方面,技术因素更是德视佳进入中国的重要理由。因为该行业只有技术的领先,才能保证手术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以及业绩是否能够持续、快速增长。

据了解,德视佳于2004年就是最早从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过渡为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的行业参与者之一,亦是业内首批进行TICL手术的公司之一。2011年,德视佳又从使用传统的晶体置换技术转向采用LenSx激光进行无刀手术。

公司也一直不吝惜投资先进设备,如VisuMAX及LenSX激光等。德视佳在欧洲利用这些技术比其大规模引入中国视力矫正市场提前五年,收效甚佳。

多方来看,中国无疑都是德视佳一个尚未开发的庞大市场。

千亿眼科诊疗市场,国内巨头林立

外来和尚好念经?

当代人最害怕的三件事:秃头、掉牙、眼瞎。

移动互联网缔造众多神话的同时,也催生了一批批“低头族”,上到80岁的白须老翁,下到3岁的天真孩童都浸身在电子屏幕的世界,引爆了眼科医疗市场。目前,眼科医疗市场三大细分领域如日方升,即眼科诊疗、眼科药物与眼科器械。

中国眼科诊疗市场规模巨大。一组数据显示:全球盲视和中重度视力损伤人数已达2.53亿,我国人数接近5900万,占全球总数的23.32%;全球视力损伤总人数已超过13亿,我国超过60%的人口存在不同程度的视力问题,近视人数约占全球32.33%。截至2017年,我国眼科诊疗人次已超过1.1亿,眼科诊疗市场规模约1000亿人民币。

中国眼科药物市场潜力无穷。有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全球眼科药物市场规模超250亿美元,预计2020年超300亿美元;中国眼科药物市场规模超80亿美元,预计2020年将达16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亚洲地区(以中国为首)增长率已超过10%,高于美国、西欧、日本等成熟市场。

中国眼科器械市场也如火如荼。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预计超过5000亿美元,眼科器械市场规模将超300亿美元,占比6.7%;2015年,我国眼科医疗器械总产值超100亿,预计2020年将达230亿。

与此同时,资本玩家布局,为眼科行业架起腾飞的翅膀。眼科医疗企业纷纷寻求上市,急速抢占市场份额,据投资界(ID:pedaily2012)不完全统计如下:

经过梳理不难发现,眼科医疗赛道不乏明星机构的加持。早在2007年,达晨创投就加注爱尔眼科,战略投资800万人民币;2018年,高瓴资本也陆续入场,对爱尔眼科进行战略投资;而九鼎投资则连续压中欧普康视和博士眼镜两大种子选手。

众多眼科医疗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同时,IPO浪潮仍旧翻涌不息,还有企业正在排队。2019年4月8日,在德视佳提交上市申请5天后,香港私家健康护理机构清晰医疗就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资料。在与诺华分手后,全球眼科医疗保健器械企业爱尔康于4月9日宣布,正式在瑞士证券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同步上市交易,实现独立上市。

显而易见,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众多眼科企业的必争之地。但是,中国市场这块“香饽饽”真那么容易被收入囊中吗?

事实上,中国眼科医疗行业巨头林立。

爱尔眼科,作为眼科民营医疗服务龙头,在眼科医疗行业占有一席之地,产业地位不容小觑。一组研究数据可以佐证:2006-2018年,公司收入实现了CAGR40%,净利润实现了CAGR 47%,2018年全年公司净利润10.8亿元,预计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3.5亿元、 17.8亿元、23.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爱尔眼科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截至2019年10月14日收盘,按照每股36.60元人民币计算,市值约为1134亿元人民币,突破千亿大关。

欧普康视,作为国内角膜塑形镜的领军企业,不仅同时取得角膜塑形镜和硬性角膜接触镜注册证,还深入布局产品体系,从普通框架镜到护理产品,再到高端眼科产品,一应俱全。目前,国内市场共有9家公司的角膜塑形镜获批上市,欧普康视就是其中之一。

兴齐眼药,作为眼科用药研发的佼佼者,更是坐拥两大杀手锏:一是治疗干眼症的环孢素仿制方面国内的进度第一;二是低浓度阿托品国内研发进度第一。据悉,这两款药物都有望成为超10亿元的大品种,潜力巨大。

面对如此战局,德视佳想要“虎口夺食”,恐怕要费一番力气了。

来源:投资界   作者:任倩 杨莉

为你推荐

国家药监局优化境外生产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程序试点资讯

国家药监局优化境外生产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程序试点

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省。

2025-11-08 20:41

美敦力康辉亮相第八届进博会,AiBLE™数智生态加速进化拓维资讯

美敦力康辉亮相第八届进博会,AiBLE™数智生态加速进化拓维

作为连续八年参展进博的“全勤生”,美敦力康辉携AiBLETM数智创新生态重磅亮相,并以“智汇·新生态”为主题,集中展示自2023年AiBLE™首秀进博以来,其在数智创新、产业协作与...

2025-11-08 14:09

索诺瓦进博会亚洲首展峰力AI人工智能太极全能系列助听器, “双芯协同超算力”突破听力健康新想象资讯

索诺瓦进博会亚洲首展峰力AI人工智能太极全能系列助听器, “双芯协同超算力”突破听力健康新想象

全球同步,亚洲首发,中国首展,索诺瓦峰力强力推出AI人工智能太极全能系列助听器,开启AI超算力助听时代

2025-11-08 11:56

柯君医药口服减重新药CG-0416突破性临床前数据于ObesityWeek 2025上发布资讯

柯君医药口服减重新药CG-0416突破性临床前数据于ObesityWeek 2025上发布

展示出“下一代减重标杆药物”的巨大潜力

2025-11-08 09:33

诺和诺德“诺和关怀”发布鸿蒙版APP与减重专属版资讯

诺和诺德“诺和关怀”发布鸿蒙版APP与减重专属版

11月7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诺和诺德宣布2023年组建的“健康生态联盟”扩容升级,将与更多数字生态圈伙伴在生态融合、数据互联、技术共创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2025-11-07 23:16

凯西罕见病事业部首秀进博会资讯

凯西罕见病事业部首秀进博会

凯西集团是一家以研发为基石、拥有九十年历史的意大利国际制药集团,覆盖呼吸道健康、罕见疾病和专科治疗三大领域,其专利数量在意大利药企中排名首位,公司每年投入超20%营收至...

2025-11-07 22:58

卒中知晓周于进博会启幕,Pipeline™持续助力中国脑血管疾病治疗创新资讯

卒中知晓周于进博会启幕,Pipeline™持续助力中国脑血管疾病治疗创新

美敦力神经介入部门以“深耕廿载·向美而行”为主题举办专场活动,并正式启动“卒中知晓周”倡导行动。

2025-11-07 22:48

辉瑞再拓“进博朋友圈”,引领肿瘤与罕见病诊疗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资讯

辉瑞再拓“进博朋友圈”,引领肿瘤与罕见病诊疗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重磅产品与未来管线悉数亮相,同类第一、同类最优产品加速落地,持续释放创新药物临床价值

2025-11-07 21:01

更长守护,减负前行:拜耳艾力雅® 8mg中国上市,引领nAMD治疗新纪元资讯

更长守护,减负前行:拜耳艾力雅® 8mg中国上市,引领nAMD治疗新纪元

拜耳艾力雅® 8mg(阿柏西普8mg)全国上市媒体发布会隆重举行。

2025-11-07 19:58

诺华公司携手腾讯新闻《超级问诊》亮相进博会,多方合力破解心血管慢病“管理难题”资讯

诺华公司携手腾讯新闻《超级问诊》亮相进博会,多方合力破解心血管慢病“管理难题”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腾讯新闻联合诺华公司共同举办了《超级问诊》进博会特别场

2025-11-07 18:44

美敦力CathWorks实验室开放日丨CathWorks FFRangio系统正式发布!开启心血管诊疗智能新时代资讯

美敦力CathWorks实验室开放日丨CathWorks FFRangio系统正式发布!开启心血管诊疗智能新时代

2025年11月6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美敦力CathWorks实验室开放日重磅启幕

2025-11-07 18:08

携手共筑男性健康防线,“前列腺癌患者关爱科普活动”助力健康中国2030资讯

携手共筑男性健康防线,“前列腺癌患者关爱科普活动”助力健康中国2030

“男性健康月-前列腺癌患者关爱科普活动”于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在拜耳展台成功举办。

2025-11-07 18:03

创新技术赋能高血压防治——美敦力进博会圆桌共议难治性高血压管理新路径资讯

创新技术赋能高血压防治——美敦力进博会圆桌共议难治性高血压管理新路径

来自临床、公共卫生、政策研究及行业领域的多位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创新疗法RDN(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在中国高血压防治体系中的临床应用、卫生经济学价值及未来发展方向。

2025-11-07 17:43

GSK第八次亮相进博会资讯

GSK第八次亮相进博会

2025年11月6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葛兰素史克展台正式揭幕,而这已是GSK连续八年参展进博会。

2025-11-07 12:54

依视路星趣控全“星”解决方案闪耀进博会舞台资讯

依视路星趣控全“星”解决方案闪耀进博会舞台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作为依视路陆逊梯卡旗下领先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管理品牌,“进博宝宝”依视路星趣控携全“星”解决方案重磅亮相

2025-11-07 12:42

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应用脑机接口技术造福帕金森病患者资讯

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应用脑机接口技术造福帕金森病患者

作为全球脑起搏器领域的重磅产品,美敦力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25-11-07 11:24

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身肿瘤赛道,从多发性骨髓瘤破题应对老龄化健康挑战资讯

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身肿瘤赛道,从多发性骨髓瘤破题应对老龄化健康挑战

权威专家、北京中康联公益基金会代表等领域内各方济济一堂,就MM患者治疗现状与创新诊疗展望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2025-11-07 11:18

共塑“三高一疹”医防协同新格局,共拓疾病预防新边界资讯

共塑“三高一疹”医防协同新格局,共拓疾病预防新边界

GSK合力共享进博机遇,携手构建成人疫苗立体化新生态

2025-11-06 23:24

首次亮相进博,索诺瓦全链条创新方案助力听力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资讯

首次亮相进博,索诺瓦全链条创新方案助力听力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

现场,索诺瓦展示了全链条创新听力健康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峰力AI人工智能全能系列助听器亚洲首展,AB核磁共振兼容的人工耳蜗技术等。

2025-11-06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