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病克病”治癌新招:巧用疟原虫杀死癌细胞

医疗健康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罗桦琳 通讯员黄博纯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
2018
04/24
16:33
广州日报
作者: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罗桦琳 通讯员黄博纯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
医疗健康

巧用疟原虫 杀死癌细胞

研究员陈小平“以病克病”打开癌症治疗的另一扇窗

在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2楼一个实验室的存储间里,放着10多个足有半人高的液氮罐。罐里放置着一排排试管架,每根试管中“沉睡”着成千上万条让普通人避之不及的疟疾病原体——疟原虫。中科院广州生物院研究员陈小平笑着说,自己30多年来都在跟疟原虫打交道,天天研究和观察疟原虫,已经看出了“感情”。

与疟原虫“结缘”要追溯到三十多年前的一堂流行病课。当时的“灵光一闪”让陈小平花了30多年时间探究疟原虫与癌症之间的“对抗”关系。

从临床医生到疾控医师再到基础科研人员,陈小平终于揭开了“以毒攻毒”的谜题,找到使用疟原虫治疗癌症的机理及方法。

弃医从研:做基础研究 从源头救人

1980年,陈小平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成为一名感染科医生。在医院里,他每天都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传染病人,其中见得最多的是肝炎病人。看着这些病人从肝炎转为肝硬化,再转为肝癌,病情一步步加重却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年轻的陈小平心理受到巨大的冲击。“一个满怀信心和热情的医科毕业生,带着挽救生命的愿望走上岗位,却发现许多疾病在医学上都没法解决。”陈小平回忆起往事,面对现实,当时的他认定“我们需要更多的基础研究,找到癌症等疾病的发病机理,然后基于发病机理找到新的治疗方法,才能从源头上挽救病人的生命。”

抱着这种想法,在当了五年临床医生后,陈小平考取了中山医科大学传染病学研究生,从临床转向更基础的病理研究。

1988年,研究生毕业后,他到了广州市卫生防疫站(后更名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此后,他又在中山医科大学完成了病原生物学博士学位,并在疾控中心先后担任微生物科主任、艾滋病研究室主任等职务。2004年,中科院广州生物院正式成立,在全球范围内招募科研人员,陈小平很快加入,成为该院第一批研究员。

潜心科研:课堂灵光闪 探索三十年

抱着从源头上治病救人念头的陈小平,如愿进入中山医科大学就读。但他没想到的是,一次课堂上意外获得的“灵感”开启了今后30多年的科研探索历程。

在一节流行病学课上,老师挂了一幅疟疾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图,地图显示疟疾主要集中在非洲等蚊子密集的热带地区。过了几周,在肿瘤流行病学课上,老师又挂了另一张肿瘤地图。陈小平的脑中灵光一闪,依稀觉得“好像哪里多疟疾,哪里肿瘤的死亡率就低”。会不会癌症病人得了疟疾就会好转呢?

有了这个“闪念”后,陈小平开始留意流行病学的有关数据。2004年加入中科院广州生物院后,陈小平开始系统论证疟疾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陈小平与他的博士研究生及研究助理一道,收集了从1955年至2008年间全球范围内的疟疾发病率及癌症死亡率数据,同时与哈佛大学的一位统计学教授合作,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全球的流行病学分析。最终发现,疟疾的发病率与肿瘤死亡率之间确实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

与此同时,陈小平开始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寻找疟疾发病率与单个肿瘤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小鼠实验证明,疟原虫感染显着延长肺癌、肝癌、乳腺癌、结肠癌等实体肿瘤荷瘤小鼠的寿命。

经过10多年的研究,陈小平团队发现了这一现象背后的机理。以小鼠为例,癌症小鼠感染疟原虫之后,其免疫细胞,例如NK细胞和T细胞等会被激活,这些免疫细胞激活之后会杀死肿瘤细胞。与此同时,肿瘤组织中起到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四大金刚”细胞(调节性T细胞、髓性来源的抑制细胞、癌症相关的纤维母细胞、肿瘤相关的巨噬细胞)也会被疟原虫感染所抑制,因而解放了肿瘤组织中的免疫抑制微环境,并促进T细胞进入到肿瘤中去,从而有效杀死肿瘤细胞。打个比喻,就是肿瘤会释放一系列信号,对免疫系统施行催眠,而疟原虫感染强烈地唤醒和激活了免疫系统,让免疫系统去识别、杀灭肿瘤。

初见成果:治肺癌病人 研癌症疫苗

2016年,陈小平研究团队与钟南山院士团队合作,在获得病患及家属的同意后,将疟原虫治疗方法用于3名晚期肺癌病人身上,其中2例有显着疗效,1例无效。其中1例的治疗效果让人颇为惊喜:他的颈部的转移病灶消失,肺部原发病灶,由原来的“螃蟹状”变为“斑块状”,随后通过微创手术切除了完整的肿块。后来,陈小平团队又与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合作,将疗法扩展到其他实体肿瘤的治疗。

陈小平说,目前一共有10例患者接受了治疗,有部分患者显效,其中两例患者相当显着,但仍然要通过几年的时间进行验证,之后也要积累大量的临床样本进行疗效判断。但他相信,未来这一疗法可以帮助到更多患者。

眼下,基因改造是陈小平要做的另一件“大事”。陈小平团队目前已经掌握了疟原虫的基因编辑技术,通过对疟原虫基因进行编辑,开发出安全的新型癌症疫苗,靶向不同的肿瘤细胞,目前已经申请了一系列专利。

谈及工作重点和未来,陈小平说,现在自己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临床试验中,同时还要把一些精力放在培养年轻人身上,希望未来真的可以通过疟原虫,打开癌症治疗的另一扇窗。

创新感言

“创新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方面。现在国家的创新大环境很好,创新新政策、新机制不断出台,也允许科学家办企业了,这些都为科学家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

但我认为,内部环境更重要。创新不是修修补补,而是先认准一个目标,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调整,找到新的方向。

无论作为一个医生还是一个科学家,我认为生命科学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人类保驾护航,假如能实现这个目标,就是一种最高荣誉。”

陈小平

1980年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后在中山医科大学读研究生,获传染病学硕士和病原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负责人、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合作导师。

主要研究项目:疟原虫感染小鼠血浆外泌体抑制肺癌血管生成的机理研究;红细胞前期疟原虫感染对肝脏肿瘤治疗的探索性研究;通过双调控体系条件性敲除红内期必需基因构建疟原虫减毒双期活疫苗的研究等。

研究方向

疟原虫生物学

疟原虫与癌症的相互作用及机理研究

“以病克病” 需克服伦理问题

陈小平告诉记者,疟原虫用于人类疾病治疗,早有先例。但从动物实验到用于患者身上,除了大量的实验外,还存在伦理问题。

对于“以病克病”“以毒攻毒”可能产生的风险及伦理问题,陈小平这样解释:一是让患者感染良性的间日疟原虫,要严密监控红细胞感染率。感染水平要维持在千分之二以下,即1000个红细胞中不能超过2个受感染。在疗程结束后,给病人使用足量的抗疟药,通常3天左右就能治愈疟原虫感染。二是广州的环境基础。广州市中心城区自有历史记载以来,从未有过疟疾流行的记载。疟疾通过按蚊传播,而广州市区没有按蚊,环境是安全的。三是目前用于治疗的患者已是晚期,无它法可试,在患者及家属同意下采用这种方法。

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组织的多次伦理答辩,且多次修改方案后,陈小平团队才开始将这一成果应用于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上。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罗桦琳 通讯员黄博纯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

为你推荐

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资讯

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

基孔肯雅热急性期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当天至发病后7天内具有传染性。

2025-08-02 23:04

创新疗法再传积极信号,多奈单抗3年长期研究验证阿尔茨海默病干预“越早越好”资讯

创新疗法再传积极信号,多奈单抗3年长期研究验证阿尔茨海默病干预“越早越好”

TRAILBLAZER-ALZ 2长期扩展研究结果显示,在大多数研究参与者完成治疗后,记能达依然可以持续发挥减缓疾病进展的作用

2025-08-01 21:51

赛诺菲获得维亚臻在研药物普乐司兰钠注射液大中华区权利资讯

赛诺菲获得维亚臻在研药物普乐司兰钠注射液大中华区权利

同类首创 RNA 干扰(RNAi)治疗候选药物将为中国患者提供潜在治疗选择。

2025-08-01 19:21

资讯

"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启动会"召开,赋能HER2阳性胆道肿瘤精准诊疗

近日,【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启动会在沪召开。会上,众多嘉宾围绕胆道肿瘤领域的治疗进展及趋势进行分享与探讨,以期推动该疾病领域的精准诊疗...

2025-08-01 15:38

华领医药首次半年扭亏,华堂宁上半年大卖176.4万盒资讯

华领医药首次半年扭亏,华堂宁上半年大卖176.4万盒

日前,华领医药发布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约11 84亿元,和去年中报的亏损1 4亿元相比,实现了自2018年上市以来的首次扭亏。

2025-08-01 11:16

礼来公布替尔泊肽重磅研究数据,或重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治疗格局资讯

礼来公布替尔泊肽重磅研究数据,或重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治疗格局

这是首个头对头比较替尔泊肽和度拉糖肽的心血管结局研究,纳入了来自30个国家 地区总计超过13,000名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成人患者, 历时超过4 5年,是迄今...

2025-08-01 08:57

国家医保局制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资讯

国家医保局制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

据央视新闻7月31日报道,为鼓励药品研发创新,国家医保局制定了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

2025-07-31 23:50

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医药数据分析国产化突破,助力CRO破解“卡脖子”难题资讯

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医药数据分析国产化突破,助力CRO破解“卡脖子”难题

在医药研发外包(CRO)领域长期依赖海外数据分析工具的背景下,杭州启维软件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V2 0已通过国家级技术验证,并与国内头部CRO企...

2025-07-31 17:26

体检争议事件引发公众健康焦虑,用AI解读体检报告量激增40%资讯

体检争议事件引发公众健康焦虑,用AI解读体检报告量激增40%

近日,一则 "女子十年体检未提示患癌风险,确诊时已是肾癌晚期 "的新闻持续发酵,也引发了公众对健康问题的关注,甚至有网友自嘲 "为体检焦虑到失眠 "。

2025-07-31 16:48

普丽妍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再生医美龙头加速技术布局资讯

普丽妍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再生医美龙头加速技术布局

本轮融资由未来资产资本(中国)领投,老股东雅惠投资、华泰紫金追加投资

2025-07-31 16:28

因美纳升级旗舰检测产品,加速全面肿瘤基因组分析可及资讯

因美纳升级旗舰检测产品,加速全面肿瘤基因组分析可及

因美纳TruSight™ Oncology 500 v2研究型检测产品现已上市,集成内置HRD生物标志物检测,周转时间更短,组织样本需求更低

2025-07-31 15:11

搭建递送技术平台,我国创新药企布局新型体内CAR-T疗法资讯

搭建递送技术平台,我国创新药企布局新型体内CAR-T疗法

“目前高端的细胞治疗药物价格仍高达每针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但通过mRNA和先进的递送技术,把高度个性化的定制疗法转变为通用型药物,将有机会把成本降至大多数患者可负担的范...

2025-07-30 17:25

中眸医疗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加速眼科基因治疗全球布局资讯

中眸医疗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加速眼科基因治疗全球布局

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核心产品ZM-02的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及后续管线开发,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眼科基因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5-07-30 17:18

恒润达生CAR-T 疗法获批上市资讯

恒润达生CAR-T 疗法获批上市

7月30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恒润达生的雷尼基奥仑赛注射液(商品名:恒凯莱)获批上市。

2025-07-30 13:07

蚂蚁AI健康应用AQ推出多个“院士 AI分身”,日均免费问诊近万人资讯

蚂蚁AI健康应用AQ推出多个“院士 AI分身”,日均免费问诊近万人

顶级医学专家上线“数字分身”,正在掀起一场 AI 看病风潮。7月30日,蚂蚁集团AI健康应用AQ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安“AI分身”上线仅3天咨询量激增280%,AI让顶级大专...

2025-07-30 12:08

刚刚,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陈时飞被立案审查资讯

刚刚,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陈时飞被立案审查

7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公告: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时飞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2025-07-30 09:20

“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沪上启动,专家支招科学管理脂肪肝资讯

“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沪上启动,专家支招科学管理脂肪肝

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发起,快速消费品健康公司欧彼乐(Opella)、益丰大药房、意领科技联合支持的全民肝脏健康守护行动——“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于上海徐汇滨江正式启动。

文/张蓉蓉 2025-07-30 09:17

京津冀持续暴雨,蚂蚁集团AQ上线专区提供健康科普及线上义诊服务资讯

京津冀持续暴雨,蚂蚁集团AQ上线专区提供健康科普及线上义诊服务

近日,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社会各界紧急响应。为了方便受强降雨影响的群众获得一站式的信息及服务,7月29日,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推出“...

2025-07-2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