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构反垄断力度空前
其实,除总理发话外,日前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也传递了反垄断强度和效果将会进一步加强的信号。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职责,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职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执法职责,商务部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执法以及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办公室等职责整合,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市场综合监督管理,统一登记市场主体并建立信息公示和共享机制,组织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工作,承担反垄断统一执法,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组织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负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统一管理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工作等。
不难看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整合了国家发改委的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执法职责,商务部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执法以及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办公室等的职责,承担起了反垄断的统一执法。
同一个机构统一执法,相比于机构职能交叉、扯皮、推诿等,执法力度一定是大大增强的。对这一转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楼继伟就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一只蛤蟆跳进水里,归农业部管,蹦到岸上就归林业局管。”“我种牡丹归林业局管,改种芍药就得归农业部,因为前者是木本,后者是草本。”这次改革方案组建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和草原搁一块了”。
可以说,以后药企的垄断行为无论是在水里,还是在岸上,都逃不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统一执法。
至于机构调整的落地问题,3月19日新当选国务院副总理的刘鹤曾于3月13日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这次是全面改革,有的机构调整几个月内就要落实到位。
这也就是说,市场总局的反垄断工作,也有可能很快得以推进。
原料药垄断愈演愈烈
两会期间,多位医药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媒体表示,长期存在于医药领域中的原料药过于集中、垄断等潜规则至今无法破解,且出现了愈演愈烈的势头。
有知情人士向赛柏蓝透露,目前国内医药市场原料药垄断已经成为行业公开的秘密,而且愈演愈烈,现在已经发展到生产厂家对于价格根本没有话语权,议价报价都是垄断商给予指导价。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学会副会长王学恭也向媒体表示,“去年,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对部分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市场垄断控制销售是造成部分原料药价格猛涨的主因之一”。
一些生产企业或中间商采取控制某个品种全部原料药供应的方式抬高价格,有的涨价幅度达几倍、几十倍,涨价幅度最高的在1-2年内,售价已涨至原价的70倍。
赛柏蓝在全国医药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上获悉,如康恩贝董事长胡季强所言,目前不少原料药的价格已经较前几年提高了20-30倍。
比如一款名为尿酸的原料药价格几年前仅为30-40元/公斤,而近两年该价格一度上涨至900元/公斤,最终由政府部门介入调整产品才得以继续生产。胡季强还特别强调,康恩贝的遭遇绝不是个案。
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原料药垄断案层出不穷。如艾司唑仑,早前华中药业、山东信谊、常州四药3家公司对该原料药、片剂达成垄断协议,最终被国家发改委处罚,合计罚款260余万元;
如别嘌醇片,早前重庆青阳、重庆大同、江苏世贸天阶、上海信谊联合、商丘华杰等五家公司对该原料药实施了统一的价格垄断协议。2016年,发改委对五家公司作出处罚,合计罚款近400万元;
再如盐酸异丙嗪,2011年6月,山东潍坊顺通医药有限公司和潍坊市华新医药贸易公司,分别与两家盐酸异丙嗪生产企业签订独家代理协议,通过控制原料药货源,垄断了盐酸异丙嗪在国内的销售,将销售价格由每公斤不足200元提高到300元至1350元不等,最终两家公司被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处以没收非法所得和罚款700万元的处罚。
以上,还只国内严重的原料药垄断现象的冰山一角。目前,原料药垄断集中在一些小品种上,这些品种虽小,原料一旦被垄断,对于下游药企是致命的伤害。
发改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原料药垄断主要集中在山东、安徽、河南、湖北、浙江等省份的部分市县,垄断方较为集中,且屡屡作案。
无辜药企轻则涨价,重则停产
首先,垄断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价格上涨。早前,好医生药业董事长耿福能曾表示“现在,我国的医药行业内出现了垄断的问题,特别是原料药领域,部分商业公司将几个药品批准文号都握在手中,让药价从原料开始就呈现几倍甚至十倍的增值。”
如备受关注的地高辛片,公开资料显示,自2014年9月起,地高辛片原料价格从每公斤7.5万元逐步上涨至2015年1月的每公斤40万元。
再比如,在艾司唑仑垄断案例中,几家企业达成垄断协议后,1mg*20片规格的艾司唑仑片自2015年后,三家生产企业的原料药价格均上涨几倍。也曾有患者反馈,原本1块多就买一瓶的艾司唑仑片,至2016年初涨到了20元。
原料药的涨价一直被认为是推高部分药品价格的一大推手。一些下游的制药企业叫苦不迭,认为原料药垄断严重,制剂企业在价格上只能任人宰割。
除了涨价,垄断还会在一些紧缺品种上使得一些制剂企业因没有原料药而停产甚至造成市场药物断货。
这在过去的一些案例中“效果”显着:如盐酸异丙嗪原料药市场垄断后,国内多家复方利血平生产企业无法承受,被迫于2011年7月全面停产,造成无法供货、市场供应紧张的后果。
在艾司唑仑垄断案中,依据发改委调取的原料药销售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3家企业向下游16家片剂生产企业供应原料药,但2014年10月以后,由于几家企业陆续停止对外正常供货,导致大部分片剂生产企业因缺少原料药而被迫停产。
总的来说,原料药垄断意味着原料药企业对下游制剂市场的支配程度越来越高,而下游药企在相当的一段时间里,轻则遭遇成本上涨,重则要接受彻底的出局。
而总理的表态和新机构的成立对于已经重压在肩的下游药企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欣慰的消息。
来源:赛柏蓝 作者:遥望
为你推荐
资讯 首次亮相进博,索诺瓦全链条创新方案助力听力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
现场,索诺瓦展示了全链条创新听力健康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峰力AI人工智能全能系列助听器亚洲首展,AB核磁共振兼容的人工耳蜗技术等。
2025-11-06 22:24
资讯 百济神州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超275亿元,已超去年全年营收
第三季度,百济神州单季度营收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0 77亿元,同比增长41 1%;产品收入延续高速放量态势,实现99 54亿元,同比增长40 6%。
2025-11-06 20:42
资讯 携手打造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期间,由寇德罕见病中心与灵北共同发起的“构建DEE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2025-11-06 20:34
资讯 罗氏制药“AI+科研”亮相进博,打造医学创新新生态
罗氏制药中国携手商汤医疗以及若生科技联合发布“小罗智多星”AI科研解决方案,并且分享了“MDT智能体”这一创新工具。
2025-11-06 20:23
资讯 灵北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展示神经专科与神经罕见病领域创新成果
展示了其针对发育性癫痫性脑病(DEE)的创新疗法,并分享了在偏头痛预防性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为推动创新疗法、药物惠及更多中国患者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2025-11-06 20:19
资讯 Cytiva 启动Stax深层膜堆本土化生产, 以中国速度交付全球品质
采用与全球一致的材料与质量标准,交付周期缩短70%,并通过提速响应客户服务需求,提升客户体验与供应韧性。
2025-11-06 20:10
资讯 “罗氏神经科学前沿分享及未来生态共建启动仪式”亮相进博会
“众智启新卷,同心绘神章——罗氏神经科学前沿分享及未来生态共建启动仪式”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罗氏展台举行。
2025-11-06 20:00
资讯 “心肾守护 循证科普”专题活动亮相进博会,塑造健康科普新理念
由天津市互联网医学科普协会发起,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号召的“心肾守护 循证科普”项目,在诺华展台成功举办了专题活动。
2025-11-06 19:13
资讯 连续八年亮相进博,强生携多款首发新品诠释“质愈新生”
强生携百余款创新产品登场,其中不仅包括十余款“首发首秀”产品,更涵盖两款在亚洲范围内率先获批上市和首次展出的突破性解决方案
2025-11-06 18:22
资讯 波士顿科学进博会首展首秀4款银发经济相关产品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突破3 亿大关,老龄化带来的健康挑战与社会负担日益凸显。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波士顿科学本次以技术突破助力构建积极老龄观,为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
2025-11-05 2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