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离开老东家“华大”之后 又创造了一个测序新王国“华小”

医疗健康 来源:程昊红 E药经理人 作者:程昊红
2015
04/24
10:27
程昊红 E药经理人
作者:程昊红
医疗健康

中国基因测序行业中,有这么一个特殊的创业群体。他们都曾在行业龙头企业华大基因(以下简称“华大”)担任重要部门负责人。离开华大后,他们纷纷选择自主创业。在各自专注的基因测序领域中寻找市场机会。他们创立的公司被称为“华小”。

复制与创新

汪德鹏在华大工作了将近6年。2000年,他进入华大进行第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商业化开发。2007年,曾经离职的汪德鹏又回到华大,进行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商业化开发。

2011年,汪德鹏再次离开华大,创立武汉未来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来组”),主营业务是为科研院所提供测序分析服务。

不过,他并没打算照搬华大的技术,而是将目光投注在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上。他这样解释这种技术的特点,“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读长是第二代的几十倍,与第二代相比,进行同一样本测序时,相当于将基因‘拆分’成更少的部分。在进行基因拼接时,错误更少,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其实,未来组刚成立时,汪德鹏并不看好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虽然此技术读长较第二代长,但错误率也更高。直到他看到了几篇文献,意识到可以通过生物手段降低错误率,从而发挥技术的价值。尽管当时生产第三代测序仪的美国太平洋生物科学公司,股价一度从16美元跌到1美元左右,2012年未来组成为国内首家开展第三代基因测序服务的公司。

比汪德鹏早两年离开华大的郑洪坤在北京成立了百迈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迈客”),主营业务也是为科研院所提供测序服务。郑洪坤2001年进入华大,做的就是测序服务方面的工作,对这一领域非常了解。除了进行技术开发,他还曾在华大负责生物信息部门,华大转型做市场后,他又转到营销部门做副总经理。因此,他既了解行业的市场,也对数据挖掘方面的工作格外关注。

郑洪坤介绍,百迈客在全球首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跟华大形成差异化竞争。这种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测序前样品的处理和数据挖掘。百迈客特有的样品处理手段,能够使得他们基于较少的样本即得到足够精确的数据,这能够降低测序的成本,更有效地开发功能基因组,确立了公司在这一领域的优势。

他表示,数据解读是基因测序中非常关键的一环,从市场角度来看,数据的解读模式和分析人员均较缺乏。百迈客着力开发的另一项业务,就是数据挖掘平台——生物云。这个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生物序列数据分析、处理服务,已经测试运行两年,今年将正式上线,目前已经走在行业前列。

另外,成立于2011年的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其创始人李瑞强在华大基因工作了8年,从生物信息研究部组长做到了副总裁,创业后的主营业务也是利用测序技术为科研院所提供测序服务。

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瑞和康”)的创始人之一高扬,也曾在华大工作多年。

贝瑞和康成立于2010年5月,主营业务为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即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对母体外周血进行基因测序,以检测胎儿是否患有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这项技术主要由贝瑞和康另一创始人,曾担任Illumina亚太日本区测序市场销售总监的周代星博士,与香港中文大学卢煜明教授共同研发。

竞争暗流

对于企业而言,基因测序大市场主要分两个方向,一个是跟科研院所合作,提供基因测序服务,另一个是基因测序的临床应用。

科研测序服务市场,有很多细分的领域,不同领域对技术的要求不同,相比于资金与平台,更考验团队的技术实力。像未来组和百迈客,借助团队优势,开发创新的技术,使业务开展更有针对性,做精特定的领域,才有可能占据市场的优势。

如未来组的第三代测序技术,更适用于进行基因组的拼装,能使结果更完整、更准确,而未来组开展这项业务最早,技术相对最为成熟,目前已经完成了上百个项目,优势明显。

而基因测序的临床应用领域,竞争激烈。这个领域在整个产业中发展最为迅速,而在经历了叫停风波后,国家政策也逐渐开闸。国家卫计委于2015年1月发布《关于产前诊断机构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共涉及遗传病诊断、产前筛查与诊断、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这3个专业,109家医疗机构成为临床试点单位。

在基因测序临床应用中,无创产检由于市场非常可观,成为企业较早的角逐领域。

贝瑞和康2011年正式推出无创产检技术,目前已开发出三种产品,分别针对胎儿染色体疾病检测、全染色体疾病检测、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由于进入市场早,贝瑞和康在该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仅次于华大。事实上,无创产检市场主要由华大和贝瑞和康占据,且这两家公司均获得临床试点资格。

未来组和百迈客目前更倾向于在肿瘤、遗传病检测等领域布局临床应用业务,这部分市场也有可观容量,且不像无创产检市场已趋饱和。

郑洪坤表示,科研测序服务容量相对有限,比较容易碰到“天花板”。但是,由于科研测序业务市场增长比较稳定,能提供充足的现金流和人员储备,为摸索临床检测的商业模式提供必要支持。

所以,百迈客选择在做强科研测序业务的基础上,逐步将业务重心向临床应用倾斜。

百迈客定位的几款产品,针对的是单基因遗传病、遗传性肿瘤、肿瘤的早期筛查、复杂疾病风险评估和预测,在这个大方向上已有四五款产品完成开发,推上市场。

而汪德鹏看到,遗传疾病筛查和诊断具有相当大的市场需求。2015年初,他在北京成立了希望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针对的就是这方面的临床应用,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和数据积累。

“战火”已经烧到了产业链上游。目前,国内企业想要开展基因检测业务,除了申报临床试点,还可以走申请注册新型基因检测设备和试剂这一条路径。

在康桥资本赵春林看来,虽然整个产业中,谈临床应用,谈跟试点医疗机构合作的比较多,但市场更集中于测序仪和试剂领域。因为医院在临床方面实力还是很强,把样品交给企业实验室来测序,很有可能只是过渡阶段。未来企业跟医院的合作方式,更有可能是企业把仪器和试剂铺到医院。

如此看来,测序仪和试剂很可能成为未来测序市场的重要竞争点。近年来,不少国内企业也意识到这一点,开始布局测序仪领域。

2013年,华大收购了美国全基因组测序公司CG,获得了该公司的测序仪。之后,华大又和Life Technologies公司合作,帮助后者的Proton测序仪进行国产化运作,并在国内提交医疗器械申请。2014年7月,贝瑞和康与美国Illumina公司宣布合作,共同开发一款适用于中国无创产前检测市场需求的测序仪。

不过,目前国内测序仪市场依然被外资企业illumina、Life Technologies等公司垄断,占据的市场份额达到70%。国内企业的测序仪短时间内无法替代国外产品。对于华大、贝瑞和康等企业而言,拿到试剂的审批证,尽快铺开市场才是最重要的。

事实上,郑洪坤表示,国内的基因产业还是新市场,技术、市场的成熟度和认同度依然不足,需要教育和开发。也正因为如此,产业链上各个部分都充满了机会,无论是技术上有新的突破,还是把某个领域的市场模式走通了,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发展。

测序行业的竞争并不在于谁走得快,而在于谁走得远。而决定一个企业能走多远的关键是技术积累和团队。基因测序技术的更新周期很快,即使能够很快占领市场,如果没有技术更新能力,之后也很有可能被淘汰。

来源:程昊红 E药经理人   作者:程昊红

为你推荐

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资讯

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

基孔肯雅热急性期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当天至发病后7天内具有传染性。

2025-08-02 23:04

创新疗法再传积极信号,多奈单抗3年长期研究验证阿尔茨海默病干预“越早越好”资讯

创新疗法再传积极信号,多奈单抗3年长期研究验证阿尔茨海默病干预“越早越好”

TRAILBLAZER-ALZ 2长期扩展研究结果显示,在大多数研究参与者完成治疗后,记能达依然可以持续发挥减缓疾病进展的作用

2025-08-01 21:51

赛诺菲获得维亚臻在研药物普乐司兰钠注射液大中华区权利资讯

赛诺菲获得维亚臻在研药物普乐司兰钠注射液大中华区权利

同类首创 RNA 干扰(RNAi)治疗候选药物将为中国患者提供潜在治疗选择。

2025-08-01 19:21

资讯

"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启动会"召开,赋能HER2阳性胆道肿瘤精准诊疗

近日,【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启动会在沪召开。会上,众多嘉宾围绕胆道肿瘤领域的治疗进展及趋势进行分享与探讨,以期推动该疾病领域的精准诊疗...

2025-08-01 15:38

华领医药首次半年扭亏,华堂宁上半年大卖176.4万盒资讯

华领医药首次半年扭亏,华堂宁上半年大卖176.4万盒

日前,华领医药发布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约11 84亿元,和去年中报的亏损1 4亿元相比,实现了自2018年上市以来的首次扭亏。

2025-08-01 11:16

礼来公布替尔泊肽重磅研究数据,或重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治疗格局资讯

礼来公布替尔泊肽重磅研究数据,或重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治疗格局

这是首个头对头比较替尔泊肽和度拉糖肽的心血管结局研究,纳入了来自30个国家 地区总计超过13,000名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成人患者, 历时超过4 5年,是迄今...

2025-08-01 08:57

国家医保局制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资讯

国家医保局制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

据央视新闻7月31日报道,为鼓励药品研发创新,国家医保局制定了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

2025-07-31 23:50

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医药数据分析国产化突破,助力CRO破解“卡脖子”难题资讯

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医药数据分析国产化突破,助力CRO破解“卡脖子”难题

在医药研发外包(CRO)领域长期依赖海外数据分析工具的背景下,杭州启维软件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V2 0已通过国家级技术验证,并与国内头部CRO企...

2025-07-31 17:26

体检争议事件引发公众健康焦虑,用AI解读体检报告量激增40%资讯

体检争议事件引发公众健康焦虑,用AI解读体检报告量激增40%

近日,一则 "女子十年体检未提示患癌风险,确诊时已是肾癌晚期 "的新闻持续发酵,也引发了公众对健康问题的关注,甚至有网友自嘲 "为体检焦虑到失眠 "。

2025-07-31 16:48

普丽妍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再生医美龙头加速技术布局资讯

普丽妍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再生医美龙头加速技术布局

本轮融资由未来资产资本(中国)领投,老股东雅惠投资、华泰紫金追加投资

2025-07-31 16:28

因美纳升级旗舰检测产品,加速全面肿瘤基因组分析可及资讯

因美纳升级旗舰检测产品,加速全面肿瘤基因组分析可及

因美纳TruSight™ Oncology 500 v2研究型检测产品现已上市,集成内置HRD生物标志物检测,周转时间更短,组织样本需求更低

2025-07-31 15:11

搭建递送技术平台,我国创新药企布局新型体内CAR-T疗法资讯

搭建递送技术平台,我国创新药企布局新型体内CAR-T疗法

“目前高端的细胞治疗药物价格仍高达每针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但通过mRNA和先进的递送技术,把高度个性化的定制疗法转变为通用型药物,将有机会把成本降至大多数患者可负担的范...

2025-07-30 17:25

中眸医疗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加速眼科基因治疗全球布局资讯

中眸医疗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加速眼科基因治疗全球布局

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核心产品ZM-02的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及后续管线开发,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眼科基因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5-07-30 17:18

恒润达生CAR-T 疗法获批上市资讯

恒润达生CAR-T 疗法获批上市

7月30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恒润达生的雷尼基奥仑赛注射液(商品名:恒凯莱)获批上市。

2025-07-30 13:07

蚂蚁AI健康应用AQ推出多个“院士 AI分身”,日均免费问诊近万人资讯

蚂蚁AI健康应用AQ推出多个“院士 AI分身”,日均免费问诊近万人

顶级医学专家上线“数字分身”,正在掀起一场 AI 看病风潮。7月30日,蚂蚁集团AI健康应用AQ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安“AI分身”上线仅3天咨询量激增280%,AI让顶级大专...

2025-07-30 12:08

刚刚,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陈时飞被立案审查资讯

刚刚,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陈时飞被立案审查

7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公告: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时飞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2025-07-30 09:20

“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沪上启动,专家支招科学管理脂肪肝资讯

“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沪上启动,专家支招科学管理脂肪肝

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发起,快速消费品健康公司欧彼乐(Opella)、益丰大药房、意领科技联合支持的全民肝脏健康守护行动——“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于上海徐汇滨江正式启动。

文/张蓉蓉 2025-07-30 09:17

京津冀持续暴雨,蚂蚁集团AQ上线专区提供健康科普及线上义诊服务资讯

京津冀持续暴雨,蚂蚁集团AQ上线专区提供健康科普及线上义诊服务

近日,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社会各界紧急响应。为了方便受强降雨影响的群众获得一站式的信息及服务,7月29日,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推出“...

2025-07-2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