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个接受CAR-T治疗的白血病女孩,如今12岁了

当医生看到比尔·路德维格(Bill Ludwig)的骨髓活检报告时,他们认为发生了错误,并重新进行了测试。但结果还是一样的:他的致命性白血病已经被从未用于人类的实验性疗法消灭了。

“我们原本只希望能有一点改善”,这位72岁的新泽西州退休狱警回忆说。他已经与这场疾病斗争了十年。2010年,在得知这个好消息时,他和自己的肿瘤医生第一感觉是结果错了:“没有人认为我们能治愈癌症。”

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医院为比尔和其他几名成年人进行的这项开创性治疗方法,为儿童临床试验铺平了道路。2012年,六岁的艾米丽·怀特海德(Emily Whitehead)在生命垂危之际,成为全球第一位接受试验性CAR-T疗法的儿童患者。像比尔一样,她也出现癌症完全消失的情况。

基于这样出色的临床试验结果,诺华(Novartis)公司开发的这款药物有望成为FDA批准的第一个CAR-T细胞疗法。今日,FDA的一个委员会以10-0的投票结果,支持批准使用经基因改造的患者自身免疫细胞来治疗血液癌症。这意味着,诺华的CAR-T疗法可能会在10月初前获得批准上市。宾夕法尼亚州科学家、CAR-T疗法的先驱Carl June教授说,这将打开免疫疗法的最新篇章——“真正的活性药物”。

医生和研究人员感到兴奋是显而易见的。肿瘤学家Stephen Schuster博士表示:“这些患者在三、四年前都是无药可救,现在我们正在挽救他们的生命。”这项诺华公司的临床研究和其他细胞疗法公司的试验都表明,CAR-T疗法可以使大约三分之一的晚期癌症成年患者病情得到缓解。

有效性之外,安全性值得更多关注

然而随着热情来临,细胞治疗的安全性,成本和程序的复杂性变成了紧迫的问题。

CAR-T疗法涉及从患者的血液中提取称为T细胞的白细胞(免疫系统的步兵),将其冷冻并将其送至诺华在新泽西州的细胞生产工厂,在那里研究人员使用灭活的HIV片段对T细胞进行遗传修饰,使它们可以发现和攻击癌细胞。最后修饰后的T细胞(即CAR-T细胞)被重新冷冻、送到医院、并输送到患者体内。


诺华CAR-T细胞疗法CTL019的治疗流程(图片来源:诺华官网)

一旦进入人体内,T细胞数量将爆发式增长,从步兵变成一个军团。细胞疗法最大的问题集中在安全性。以往的研究发现,细胞疗法引起的严重副作用很多,因此引发了人们对广泛使用的担忧。激活免疫系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有效的抗癌方法,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威胁。细胞疗法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是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会引起高热和流感症状,在某些严重情况下可能会使患者丧命。另一个主要的副作用是神经毒性,会导致暂时的意识混乱或潜在致命的脑肿胀。

费城儿童医院(Children's Hospital of Philadelphia)的Stephan Grupp医生是该院癌症免疫治疗计划的主任,领导早期的儿科研究以及诺华的全球试验。他说:“新疗法的核心在于安全地治疗患者。有效性只关注一点就够了,但安全性需要全面关注。”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诺华会指定全美30到35个医疗中心进行细胞治疗。许多中心都参加过前期的临床试验,并且经过Grupp医生和专家的多重培训。

Grupp医生说,他和同事在5年前目睹了艾米丽身上发生的可怕副作用。从那时起,他们就了解了CAR-T细胞疗法的副作用,以及该如何处理应对。

2012年,年轻的女孩艾米丽在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两次复发后,病情危急。Grupp医生向她的父母建议了诺华的细胞疗法。艾米丽的父亲托马斯·怀特海德(Thomas Whitehead)当时问过医生:“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孩子已经尝试过这种疗法了吗?”医生回答说:“从来没有过。虽然有些大人尝试过,但是他们得的是不同类型的白血病。”

权衡利弊之后,艾米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接受CAR-T实验性疗法的儿童。细胞注射到体内后,艾米丽迅速发烧,血压骤降,重度昏迷,在重症监护室里靠呼吸机熬过了两周。Grupp医生当时认为她不可能再活过来。直到有一天,他拿到的检测报告显示,艾米丽体内的白细胞介素6蛋白激增,表明她的免疫系统不断攻击自身!医生决定给艾米丽使用一种免疫抑制药物,称为妥珠单抗(tocilizumab)。

给药后几小时内,艾米丽的情况立即变好。第二天她醒过来时,正好是七岁生日。进一步检测结果显示,她体内的癌细胞完全消失了。


艾米丽和父亲在吃冰激凌,她在接受CAR-T细胞疗法治疗的5年后仍然没有复发(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

免疫疗法迎来10年内的二次突破

CAR-T细胞疗法的批准将成为免疫疗法十年内的第二次重大突破。第一次重大突破发生在2011年,FDA批准了一类新的药物——检查点抑制剂的第一款药物上市。至今,FDA已经连续批准了多款检查点抑制剂新药。

这两种突破性疗法之间存在很大差异。首先,检查点抑制剂主要针对实体瘤,如晚期黑色素瘤、肺癌和膀胱癌,而CAR-T细胞疗法则针对血液肿瘤。另外,检查点抑制剂是现成的药物,每个患者服用的药物相同;CAR-T细胞疗法则要针对个体进行定制,意味着每个患者输入的细胞都不同。许多免疫疗法专家认为,一旦研究人员找出如何组合这些方法,癌症的治疗将会实现最大进展。

对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团队来说,CAR-T细胞疗法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十几年前,从美国马萨诸塞州贝塞斯达的国家海军医疗中心(National Naval Medical Center)开始。当时Carl June博士和一位名叫Bruce Levine的博士后一起从事艾滋病新疗法的研究。在研究中,他们发现了一种能使T细胞更强大和富集的方法。

1999年,这两人来到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癌症研究。两年后,June博士的妻子因卵巢癌死亡,这次变故可能使他更加积极地专注于自己的研究。

2009年,由宾夕法尼亚大学批准,Carl June博士的研究团队启动了表达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CAR-T19)的自体T细胞治疗的试验性临床研究,没有商业赞助者参与。2010年,居住在新泽西州的比尔成为第一个接受CAR-T细胞疗法的患者。不久另外两个患者也加入临床治疗。目前一名患者还在缓解,另一名已复发去世。

在这三名患者之后,研究经费就花光了。为了获得关注和资金,他们决定公布这些工作成果。2011年8月,Carl June博士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的一篇文章(参考资料[2]),随后引发了一场学术界的“风暴”,也为他们带来新的研究资源。Carl June博士的同事,宾州肿瘤医生David Porter当时正在马里兰州西部度假,他不得不临时在商店里买了一件衬衫,接受电视采访。

六个月后,宾夕法尼亚大学与诺华达成了合作协议,共同研究开发CAR-T疗法用以癌症治疗。


CAR-T疗法先驱Carl June教授(图片来源:pennmedicine.org)

在诺华快速推进下,这个CAR-T疗法在白血病儿童和青少年身上开展了临床试验,这些患者在现有疗法下通常预后很差。在十几个国家的临床试验中,有83%的患者得到了缓解。治疗结束一年后,三分之二的患者仍然保持疾病缓解状态。艾米丽的故事使细胞疗法迎来第二春。作为诺华的首款CAR-T疗法,CTL019治疗儿童或年轻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的新药申请在2017年3月份获得了FDA优先审评资格。

儿童白血病只是引起学术界和行业对细胞疗法兴趣的开端。除了诺华,Kite、Juno、bluebird / Celgene等公司也正在开发多项CAR-T疗法,研究人员不断探索CAR-T细胞治疗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和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等各种血液癌症中的应用。本文开头提到的比尔所患的就是CLL。科学家们也试图解决一个更加困难的挑战——使用细胞疗法治疗实体肿瘤。

FDA的最终批准指日可待,这令在细胞治疗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研究人员激动不已。Grupp医生感到特别高兴的是,这次最先获益的是孩子。这代表了未来。

参考资料

[1] First gene therapy — ‘a true living drug’ — on the cusp of FDA approval

[2]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Modified T Cells in Chronic Lymphoid Leukemia

来源:药明康德(微信号:WuXiAppTecChina)

为你推荐

GSK第八次亮相进博会资讯

GSK第八次亮相进博会

2025年11月6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葛兰素史克展台正式揭幕,而这已是GSK连续八年参展进博会。

2025-11-07 12:54

依视路星趣控全“星”解决方案闪耀进博会舞台资讯

依视路星趣控全“星”解决方案闪耀进博会舞台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作为依视路陆逊梯卡旗下领先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管理品牌,“进博宝宝”依视路星趣控携全“星”解决方案重磅亮相

2025-11-07 12:42

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应用脑机接口技术造福帕金森病患者资讯

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应用脑机接口技术造福帕金森病患者

作为全球脑起搏器领域的重磅产品,美敦力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25-11-07 11:24

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身肿瘤赛道,从多发性骨髓瘤破题应对老龄化健康挑战资讯

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身肿瘤赛道,从多发性骨髓瘤破题应对老龄化健康挑战

权威专家、北京中康联公益基金会代表等领域内各方济济一堂,就MM患者治疗现状与创新诊疗展望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2025-11-07 11:18

共塑“三高一疹”医防协同新格局,共拓疾病预防新边界资讯

共塑“三高一疹”医防协同新格局,共拓疾病预防新边界

GSK合力共享进博机遇,携手构建成人疫苗立体化新生态

2025-11-06 23:24

首次亮相进博,索诺瓦全链条创新方案助力听力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资讯

首次亮相进博,索诺瓦全链条创新方案助力听力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

现场,索诺瓦展示了全链条创新听力健康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峰力AI人工智能全能系列助听器亚洲首展,AB核磁共振兼容的人工耳蜗技术等。

2025-11-06 22:24

从“可治”到“可愈”,罗氏“血液群星”闪耀进博资讯

从“可治”到“可愈”,罗氏“血液群星”闪耀进博

以进博之窗,与氏界相“愈”,同心共筑生态,驶向生命浩瀚

2025-11-06 20:52

百济神州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超275亿元,已超去年全年营收资讯

百济神州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超275亿元,已超去年全年营收

第三季度,百济神州单季度营收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0 77亿元,同比增长41 1%;产品收入延续高速放量态势,实现99 54亿元,同比增长40 6%。

2025-11-06 20:42

携手打造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资讯

携手打造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期间,由寇德罕见病中心与灵北共同发起的“构建DEE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2025-11-06 20:34

罗氏制药“AI+科研”亮相进博,打造医学创新新生态资讯

罗氏制药“AI+科研”亮相进博,打造医学创新新生态

罗氏制药中国携手商汤医疗以及若生科技联合发布“小罗智多星”AI科研解决方案,并且分享了“MDT智能体”这一创新工具。

2025-11-06 20:23

灵北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展示神经专科与神经罕见病领域创新成果资讯

灵北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展示神经专科与神经罕见病领域创新成果

展示了其针对发育性癫痫性脑病(DEE)的创新疗法,并分享了在偏头痛预防性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为推动创新疗法、药物惠及更多中国患者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2025-11-06 20:19

 Cytiva 启动Stax深层膜堆本土化生产, 以中国速度交付全球品质资讯

Cytiva 启动Stax深层膜堆本土化生产, 以中国速度交付全球品质

采用与全球一致的材料与质量标准,交付周期缩短70%,并通过提速响应客户服务需求,提升客户体验与供应韧性。

2025-11-06 20:10

“罗氏神经科学前沿分享及未来生态共建启动仪式”亮相进博会资讯

“罗氏神经科学前沿分享及未来生态共建启动仪式”亮相进博会

“众智启新卷,同心绘神章——罗氏神经科学前沿分享及未来生态共建启动仪式”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罗氏展台举行。

2025-11-06 20:00

两大心血管创新药全球首秀!“进博全勤生”赛诺菲创新再出圈资讯

两大心血管创新药全球首秀!“进博全勤生”赛诺菲创新再出圈

连续八年全勤参展进博会的赛诺菲此次带来了心血管领域两大创新药——阿夫凯泰片和普乐司兰钠注射液的全球首秀。

2025-11-06 19:26

速福达®家庭流感阻断新数据亮相进博,携手多方共筑健康“防护链”资讯

速福达®家庭流感阻断新数据亮相进博,携手多方共筑健康“防护链”

流感创新药速福达®(玛巴洛沙韦)携家庭阻断传播最新临床数据及跨境健康防护方案亮相本届进博会。

2025-11-06 19:13

 “心肾守护 循证科普”专题活动亮相进博会,塑造健康科普新理念资讯

“心肾守护 循证科普”专题活动亮相进博会,塑造健康科普新理念

由天津市互联网医学科普协会发起,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号召的“心肾守护 循证科普”项目,在诺华展台成功举办了专题活动。

2025-11-06 19:13

四赴进博,爱尔康全面赋能眼健康解决方案创新可及资讯

四赴进博,爱尔康全面赋能眼健康解决方案创新可及

2025年11月5日,全球眼健康引领者爱尔康亮相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25-11-06 19:02

赛诺菲携多项全球领先创新成果亮相第八届进博会资讯

赛诺菲携多项全球领先创新成果亮相第八届进博会

追寻奇迹,筑梦为你,共创“健康中国”新篇章

2025-11-06 18:32

连续八年亮相进博,强生携多款首发新品诠释“质愈新生”资讯

连续八年亮相进博,强生携多款首发新品诠释“质愈新生”

强生携百余款创新产品登场,其中不仅包括十余款“首发首秀”产品,更涵盖两款在亚洲范围内率先获批上市和首次展出的突破性解决方案

2025-11-06 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