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西门子医疗诊断宣布在上海自贸区自建亚太区首个诊断试剂工厂,进行本土化生产生化试剂和免疫分析试剂的消息引起业界热议。随着IVD四巨头的罗氏、丹纳赫和西门子都在中国设立试剂厂,大家猜测雅培诊断也应该在考虑中。
大家不仅在问:到底是合作、收购还是自建试剂厂更好?医疗船长结合自己过往的经历,和网友们一起来讨论讨论这个话题,欢迎拍砖。
试剂研发生产的特殊性
和诊断仪器设备相比,试剂的研发生产有自己的独特性。试剂的研发生产,取决于配方的研制和工艺的控制,方能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配方和工艺一旦确立和成熟,运输的方便性则成为重点之一。全世界范围发运试剂,运费往往比试剂本身还高,经济效益极低,因而本地化试剂生产受到诊断厂家高度重视。合理地在世界范围内布局试剂生产基地是体外诊断厂家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之一。中国诊断厂家主要以仪器出口为主,试剂出口极少,除了试剂质量有差距以外,跟试剂生产基地布局,尤其在全球范围内来看,基本为零,有很大关系。
试剂本地化供应的常用方法
为了实现本地化供应试剂,通常的做法有以下几种:
1. 合作贴牌生产
和当地厂家合作、通过贴牌的方式本地化供应试剂是简单易操作的方式。相信雅培和九强、罗氏和九强的合作大家已经耳熟能详。这类合作通常集中在低附加值但量大的产品品类上,能够有效缩短注册的时间、缩短运送的时间、提升客户满意度;弊端是质量控制的标准比较难于满足要求,尤其是对国际巨头来说,本地厂家的生产水平还是有差距的;另外就是利润和自产试剂相比差距很大,一般自产能达到70%以上,而贴牌的话可能只有30-40%左右。一般企业在刚开始阶段,对市场和政策不熟悉的时候,采用这类型合作是比较保险的,值得大部分国产厂家开拓海外市场时参考借鉴。
2. 收购当地厂家
对国际巨头而言,通过资本的力量收购本地试剂厂家是快速切入当地市场的较佳方式。对国产厂家而言,通过收购发达国家试剂厂家,除了能攻占当地及周边市场,也是获得试剂技术的很好办法。对国际巨头来说,收购当地厂家的风险主要是很难找到合适的标的;即使找到,可能要通过长期的改造来达到目的;更怕的是,收购了个空壳,核心人员到对门再开一家类似的厂。
早在2005年,分子诊断巨头凯杰生物就通过收购深圳匹基生物,快速进入本土分子诊断市场,后扩建为凯杰亚太区研发及生产基地。
某印度诊断公司,前些年在捷克、土耳其、美国等进行了批量收购,希望整合资源成为诊断领域的领导者,结果却是整合不力,亏损频频,是为前车之鉴。
某国产企业也希望通过收购当地试剂厂家来进入金砖国家市场,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考察之后最终放弃。其主要考虑还是风险不可控,比如说对当地的政策法律法规等的不了解、当地运营管理人才的管控以及成本的控制等等都让国产企业头大。
3. 自建工厂
自建工厂,看上去很美,很多当地政府也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但就目前而言,暂时只能是国际巨头玩的游戏,国产企业还需时日来练好内功。国际巨头们在做自建工厂的决策时,也是小心翼翼、慎之又慎的。IVD四巨头,除了贝克曼(实为库尔特)早在1998年在苏州建厂,刚开始的时候还是以简单的血球试剂为主,后来才扩展到生化和免疫;其余两家,罗氏直到2014年11月才决定要在中国投资建厂,西门子则是刚刚才宣布,雅培则还没有动静。
自建工厂前期投入大,产出周期长,要克服的困难很多。一定是和企业在当地的市场策略,市场占有率挂钩的。当中国市场成为国际巨头的第二大或者是第三大市场时,自建工厂是必然之选。
国际巨头试剂基地布局的典范
在医疗船长看来,IVD四巨头的雅培、罗氏、丹纳赫和西门子在全球的试剂基地布局并非最理想,日本的诊断巨头希森美康(SYSMEX)才是真正的典范!
希森美康在日本本土有两个试剂工厂。一个是自建的,一个是收购的,供应本土绰绰有余,还能出口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在海外,他们在欧洲的德国,早在1993年就建立了国外第一家试剂厂。接着在美国的芝加哥,同样是1993年,他们也建立了试剂厂并不断扩大。
在发展中国家地区和中国市场,1995年在济南、2003年在无锡,希森美康分别建立了试剂厂。新加坡则在1998年建立;巴西是2000年;印度是2007年。
希森美康形成了除非洲大陆以外的覆盖全世界的巨大试剂供应网络,成功打败库尔特,成为血球领域的老大。就血球试剂配送能力而言,无任何公司能出其右,是国产企业学习的榜样,值得深入研究。
麦科田医疗 专栏作者 医疗船长 麦科田医疗联合创始人,和您一起笑看国内外医疗器械风云变幻!
来源:麦科田医疗(微信号:麦科田医疗) 作者:医疗船长
为你推荐

创新疗法再传积极信号,多奈单抗3年长期研究验证阿尔茨海默病干预“越早越好”
TRAILBLAZER-ALZ 2长期扩展研究结果显示,在大多数研究参与者完成治疗后,记能达依然可以持续发挥减缓疾病进展的作用
2025-08-01 21:51

"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启动会"召开,赋能HER2阳性胆道肿瘤精准诊疗
近日,【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启动会在沪召开。会上,众多嘉宾围绕胆道肿瘤领域的治疗进展及趋势进行分享与探讨,以期推动该疾病领域的精准诊疗...
2025-08-01 15:38

华领医药首次半年扭亏,华堂宁上半年大卖176.4万盒
日前,华领医药发布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约11 84亿元,和去年中报的亏损1 4亿元相比,实现了自2018年上市以来的首次扭亏。
2025-08-01 11:16

礼来公布替尔泊肽重磅研究数据,或重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治疗格局
这是首个头对头比较替尔泊肽和度拉糖肽的心血管结局研究,纳入了来自30个国家 地区总计超过13,000名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成人患者, 历时超过4 5年,是迄今...
2025-08-01 08:57

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医药数据分析国产化突破,助力CRO破解“卡脖子”难题
在医药研发外包(CRO)领域长期依赖海外数据分析工具的背景下,杭州启维软件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V2 0已通过国家级技术验证,并与国内头部CRO企...
2025-07-31 17:26

体检争议事件引发公众健康焦虑,用AI解读体检报告量激增40%
近日,一则 "女子十年体检未提示患癌风险,确诊时已是肾癌晚期 "的新闻持续发酵,也引发了公众对健康问题的关注,甚至有网友自嘲 "为体检焦虑到失眠 "。
2025-07-31 16:48

因美纳升级旗舰检测产品,加速全面肿瘤基因组分析可及
因美纳TruSight™ Oncology 500 v2研究型检测产品现已上市,集成内置HRD生物标志物检测,周转时间更短,组织样本需求更低
2025-07-31 15:11

搭建递送技术平台,我国创新药企布局新型体内CAR-T疗法
“目前高端的细胞治疗药物价格仍高达每针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但通过mRNA和先进的递送技术,把高度个性化的定制疗法转变为通用型药物,将有机会把成本降至大多数患者可负担的范...
2025-07-30 17:25

中眸医疗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加速眼科基因治疗全球布局
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核心产品ZM-02的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及后续管线开发,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眼科基因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5-07-30 17:18

蚂蚁AI健康应用AQ推出多个“院士 AI分身”,日均免费问诊近万人
顶级医学专家上线“数字分身”,正在掀起一场 AI 看病风潮。7月30日,蚂蚁集团AI健康应用AQ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安“AI分身”上线仅3天咨询量激增280%,AI让顶级大专...
2025-07-30 12:08

刚刚,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陈时飞被立案审查
7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公告: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时飞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2025-07-30 09:20

“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沪上启动,专家支招科学管理脂肪肝
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发起,快速消费品健康公司欧彼乐(Opella)、益丰大药房、意领科技联合支持的全民肝脏健康守护行动——“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于上海徐汇滨江正式启动。
文/张蓉蓉 2025-07-30 09:17

京津冀持续暴雨,蚂蚁集团AQ上线专区提供健康科普及线上义诊服务
近日,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社会各界紧急响应。为了方便受强降雨影响的群众获得一站式的信息及服务,7月29日,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推出“...
2025-07-29 20:25

讯飞医疗亮相WAIC,牵头《医疗健康行业智能体标准体系》10项核心子标准
7月26日,以“智能时代、同球共济”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在上海开幕。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从概念验证走向产业化落地,如何建...
2025-07-29 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