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对应的是需求侧。供给侧改革不是简单的消化过剩产能,而是解决目前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结构性错位问题。DR行业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提升行业创新能力,逐步过渡到满足高质量高品质的高端需求。
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2016年的热词、大词。究竟何谓供给侧改革?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为何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2007 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但需求刺激效果甚微。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因而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
2015 年以来央行5 次降息降准、发改委新批基建项目规模超过2 万亿,但投资依然萎靡。而在消费领域中,则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供需错配:国内消费增速拾级而下,但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国内航空客运增速缓慢下行,但跨境出游却持续高增长。这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并不在短期需求,而在中长期供给。
供给侧改革实质是什么?
常见误区:
误区一:去产能去库存。目前国家很多行业产能巨大,尤其在前期的需求拉动增长的政策指导下,很多行业库存积压,如果不进行有效化解,就会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消化产能。
误区二:低价倾销。国家出台“一带一路”目的就是通过政治外交、经济技术手段等,对外国进行产品倾销,本质上就是消化产能去库存。
根本实质:
供给侧改革不是为了去产能去库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着眼长远、从深层次解决造成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制度性矛盾。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这种改革具体而言,它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通过供给侧改革达到供需结构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供给侧改革对DR行业发展的启示。
1、DR行业供需结构不平衡。
2015年,数字化摄像系统(含CR、CCD DR、平板DR)的台数应该在13000台左右。现在还没有数字化的医疗机构加快了数字化的步伐;新建医疗机构基本上全部是一步到位进行数字化;大量已经拥有DR的医疗机构出现二次购买需求。
但是,由于中国医疗设备市场的特殊性,一直以来,关系型的营销手段有极大的生存空间,所以,在X光机“模转数”的狂潮中,一大批注册制的企业开始出现。在短短的几年内,国内出现了上100家的DR设备厂家。与其他产业不一样,DR行业出现的企业居然90%以上是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的贴牌生产企业,因此,整个行业从一开始就注入了不好的成长基因,注定这个行业必定是要激烈竞争。
前所未有的行业红海开始出现,低价、延保、零首付,可以说除了产品与技术创新比较稀少,其他在任何竞争产业中可能出现的营销手段都在这个小小的行业中出现了。中国的静态DR行业一年的产能,可以让全世界消化好几年,典型的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
尽管需求增加,产能也在增加,甚至出现过剩,但是我国高端DR设备依旧主要依赖进口为主,这就导致目前的尴尬局面:供需结构失衡。
2、DR行业的改革方向。
从国内DR市场现状可以看出,产能过剩是非常严重的。但是问题的本质并不只是产能过剩的问题,最根本的是供需结构不平衡的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是未来DR行业发展方向。目前中低端供给过剩,高端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存在结构性矛盾。未来的发展,就是要实现高端技术和制造突破,引领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就目前而言,DR行业的最前沿技术,已经逐步由中国和欧美、日本等国家掌握,通过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激励,未来高科技、高品质产品将会不断涌现。
目前DR领域新的发展方向正在发生剧烈变革。当下最为前沿的技术当属动态成像技术。目前我国DR企业在安健科技的带领下,在该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目前,能够生产该产品的中国企业已经有十几家,占据全球生产企业半数以上。
未来DR领域的技术将聚焦:变焦点3D技术;多层超级动态探测器;三维能谱Y臂;单光子探测器;全能谱彩色DR;双管彩色三维动态DR系统;旋转扫描能谱探测器;背散射成像;断层融合等。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朝着这些高精尖技术方向发展,能够不断的在最新技术背景下创造出新的产品。
3、供给侧改革对DR行业现实指导。
目前该行业最为核心的问题是:大部分企业没有技术创新,整体行业中低端产能过剩。回想2014至2015年,大批量采购高频X光机、CR、静态DR将可能成为历史,因为供给侧改革就是要逐步将供给方推向高品质高科技平台,在满足现有需求的情况下,逐步过渡到满足目前高端设备需求上。从目前部分地区小批量采购动态DR来看,未来大批量采购动态DR将会成为主流。这也释放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没有核心技术,完全靠资本运作、模式创新等进行品牌运营的厂家,将陷入困境。
同时,根据供给侧改革指导方针,医疗行业依靠关系型营销的老路,要逐步走到尽头了。未来的市场竞争,将会真正成为创新、技术、服务、企业核心实力等的竞争。
另外,拥有核心技术,不断创新的企业将会获得政府更多的支持,在市场上的发展也会不断提速。尤其是目前逐步发力的“一带一路”政策。“一带一路”战略不是低端产品的倾销战略,也不完全是如某些观点宣扬的一样是国家结合资本的力量在推销过剩产能!它也必须结合供给测改革进行,只有提高整个中国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让国家传统关系+国家金融资本支持+企业高端产品,三者相结合才能有效的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结语:供给侧改革,将对DR行业产生深远而有益的影响。《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目标,相信DR行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下,将会逐步走入正常有序发展的快车道。
医谷链
《DR行业的复活战》
来源:医药网
为你推荐
资讯 诺和诺德“诺和关怀”发布鸿蒙版APP与减重专属版
11月7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诺和诺德宣布2023年组建的“健康生态联盟”扩容升级,将与更多数字生态圈伙伴在生态融合、数据互联、技术共创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2025-11-07 23:16
资讯 凯西罕见病事业部首秀进博会
凯西集团是一家以研发为基石、拥有九十年历史的意大利国际制药集团,覆盖呼吸道健康、罕见疾病和专科治疗三大领域,其专利数量在意大利药企中排名首位,公司每年投入超20%营收至...
2025-11-07 22:58
资讯 卒中知晓周于进博会启幕,Pipeline™持续助力中国脑血管疾病治疗创新
美敦力神经介入部门以“深耕廿载·向美而行”为主题举办专场活动,并正式启动“卒中知晓周”倡导行动。
2025-11-07 22:48
资讯 诺华公司携手腾讯新闻《超级问诊》亮相进博会,多方合力破解心血管慢病“管理难题”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腾讯新闻联合诺华公司共同举办了《超级问诊》进博会特别场
2025-11-07 18:44
资讯 美敦力CathWorks实验室开放日丨CathWorks FFRangio系统正式发布!开启心血管诊疗智能新时代
2025年11月6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美敦力CathWorks实验室开放日重磅启幕
2025-11-07 18:08
资讯 创新技术赋能高血压防治——美敦力进博会圆桌共议难治性高血压管理新路径
来自临床、公共卫生、政策研究及行业领域的多位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创新疗法RDN(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在中国高血压防治体系中的临床应用、卫生经济学价值及未来发展方向。
2025-11-07 17:43
资讯 依视路星趣控全“星”解决方案闪耀进博会舞台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作为依视路陆逊梯卡旗下领先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管理品牌,“进博宝宝”依视路星趣控携全“星”解决方案重磅亮相
2025-11-07 12:42
资讯 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应用脑机接口技术造福帕金森病患者
作为全球脑起搏器领域的重磅产品,美敦力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25-11-07 11:24
资讯 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身肿瘤赛道,从多发性骨髓瘤破题应对老龄化健康挑战
权威专家、北京中康联公益基金会代表等领域内各方济济一堂,就MM患者治疗现状与创新诊疗展望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2025-11-07 11:18
资讯 罗氏制药连续八年参与进博会,加速向全疾病领域综合领航者跨越
2025-11-07 11:02
资讯 首次亮相进博,索诺瓦全链条创新方案助力听力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
现场,索诺瓦展示了全链条创新听力健康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峰力AI人工智能全能系列助听器亚洲首展,AB核磁共振兼容的人工耳蜗技术等。
2025-11-06 22:24
资讯 百济神州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超275亿元,已超去年全年营收
第三季度,百济神州单季度营收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0 77亿元,同比增长41 1%;产品收入延续高速放量态势,实现99 54亿元,同比增长40 6%。
2025-11-06 20:42
资讯 携手打造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期间,由寇德罕见病中心与灵北共同发起的“构建DEE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2025-11-06 20: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