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强化基层,惠及百姓一直是医改追求的目标与方向,而如何解决内部资源整合和沟通效率的问题则是医联体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需求。自去年7月以来,湖南省株洲市中心医院以阿里钉钉平台为底座,在全市医联体的数字化升级方向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半年来,实现了双向转诊、分级诊疗与资源共享的医联体功能,摸索出了一套医联体创新发展的“株洲模式”。期间,双向转诊人数大幅增长超过15倍,名医按需下沉,为近2千名病患提供上门服务。
株洲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李文灿介绍,在数字化赋能之下,株洲市医联体的成员单位现已增至41家,覆盖全市四县六区,各院医生基于统一数字化平台快速流转信息、匹配资源,“病人转上去”、“名医请下来”,高效、精准、高质量地服务全域百姓看病就医。
株洲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李文灿
41家医疗机构连接成网 转诊病人15分钟入住中心医院
“真是太方便了!从炎陵县开车到株洲要三个多小时,去一趟不容易。县里和市里的医生在手机上帮我们全部对接好了,我把父亲送到医院后,办手续、挂号、入住,整个过程只花了15分钟左右。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廖雄说。
廖雄是株洲市炎陵县居民,在亲身体验医联体的在线转诊服务后,他赞不绝口。廖雄告诉记者,父亲今年69岁,患有呼吸不畅的顽疾,他前些年曾带老人到大城市求医。“去过一次就不敢再去了”,廖雄说,“光是挂号就等了3个多小时。”
前阵子,廖父又出现肺部不适,住进了炎陵县人民医院,主治医生是达媚。廖父同时患有心脏病,年龄大、多病种,病情比较复杂,可能需要动手术,达媚建议转到条件更好的株洲市中心医院。家人接受意见后,达媚掏出手机,打开钉钉上的数字医联体平台,输入信息、上传资料,为廖父申请转诊;20分钟后,株洲市中心医院在平台上回复“有床位”,确认接收。廖父3月15日入住株洲市中心医院,在接受为期8天的治疗后恢复情况良好,已经顺利出院。
达媚医生操作的数字医联体平台由株洲市中心医院牵头打造,以中心医院为枢纽,全市已有41家成员机构的各科室在钉钉APP上连接成网,各科室均设“医联体专干”,医生们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为病人操作分级诊疗,对接医疗资源。
达媚告诉记者:“以前医生要把病人转到株洲市里,主要靠打电话找熟人,打听有没有空床位;如果没熟人,就只能叫病人自己想办法。诊断资料也只能叫病人自己带过去,会出现遗失的情况。启用钉钉数字医联体平台后,医院之间实现了数据互通,转诊终于有了明确规范和自动化流程,我们操作起了也便捷、高效了许多。”
据达媚介绍,向上转诊主要涉及两类情况,一是疑难杂症,二是本院硬件条件不足,在商量沟通后,最终由病人决定是否转诊。
株洲市数字医联体的钉钉工作台主页
数字化平台激活医联体 名医在线“接单”下沉送医
株洲市中心医院医务科科长陈迅表示,数字化升级为株洲市医联体带来了更强的连接能力和更便利的操作体验,“数据多跑腿”换来“病人少跑腿”,医联体各项主要指标有了质的提升:
平台启用后,医联体半年双向转诊数增长超过15倍;中心医院的核磁、彩超、CT、PET-CT等设备为基层百姓开辟“绿色通道”,实现了优质资源的效用最大化。中心医院半年内有181人次的名医在线“接单”,受邀下基层送医上门,坐诊、会诊、查房、做手术、开展知识讲座等,服务病患1772名。
株洲市中心医院医务科科长陈迅
易波是株洲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医生,他告诉记者,钉钉数字医联体平台上线以后,医生下沉服务一改以往的无序状态,被纳入了规范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医生之间的协同效率。各科室均选拔业务骨干,成立“资源下沉专家小组”,他是小组成员,也是积极分子。
常有区县医院同行在线求助,发送疑难杂症患者的病情资料,请他前往当地会诊、做手术。易波每月通常下基层2-3次,自驾车到攸县、炎陵等地医院送医上门,一去就是一整天;每次去都争分夺秒,坐诊服务6~10人,做手术1~3台,并与当地医生一起查房。他透露,就他的专业领域而言,基层医院常见的疑难杂症包括急性胆囊炎、胆管结石等,重症胆管炎如不及时处理,会危及病人生命。
株洲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医生易波
“基层医院技术、经验有所不足,我过去后如果能帮着一起解决问题,特别有成就感。”易波说。他做手术时,当地同行在旁观摩,在他看来,一起查房、一起做手术是很好的业务交流形式,有助于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也有助于同行之间相互了解与信任。医联体内部形成了一个个专科联盟,中心医院根据成员单位的申请,半年内举办各类学术讲座22场,有效增进了各个专科联盟的凝聚和协作。
在谈到医联体建设的“株洲模式”时,李文灿总结说,在牵头建设株洲市医联体的过程中,中心医院稳扎稳打、层层推进,先理解政策、建立制度、成立机构、疏理流程、规范操作,练好基本功,再研究启用互联网基础设施,利用线上高效连接推动线下业务落地,最终实现了医联体各项工作的破局。
来源:医谷网 作者:刘思
为你推荐
资讯 首次亮相进博,索诺瓦全链条创新方案助力听力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
现场,索诺瓦展示了全链条创新听力健康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峰力AI人工智能全能系列助听器亚洲首展,AB核磁共振兼容的人工耳蜗技术等。
2025-11-06 22:24
资讯 百济神州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超275亿元,已超去年全年营收
第三季度,百济神州单季度营收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0 77亿元,同比增长41 1%;产品收入延续高速放量态势,实现99 54亿元,同比增长40 6%。
2025-11-06 20:42
资讯 携手打造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期间,由寇德罕见病中心与灵北共同发起的“构建DEE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2025-11-06 20:34
资讯 罗氏制药“AI+科研”亮相进博,打造医学创新新生态
罗氏制药中国携手商汤医疗以及若生科技联合发布“小罗智多星”AI科研解决方案,并且分享了“MDT智能体”这一创新工具。
2025-11-06 20:23
资讯 灵北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展示神经专科与神经罕见病领域创新成果
展示了其针对发育性癫痫性脑病(DEE)的创新疗法,并分享了在偏头痛预防性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为推动创新疗法、药物惠及更多中国患者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2025-11-06 20:19
资讯 Cytiva 启动Stax深层膜堆本土化生产, 以中国速度交付全球品质
采用与全球一致的材料与质量标准,交付周期缩短70%,并通过提速响应客户服务需求,提升客户体验与供应韧性。
2025-11-06 20:10
资讯 “罗氏神经科学前沿分享及未来生态共建启动仪式”亮相进博会
“众智启新卷,同心绘神章——罗氏神经科学前沿分享及未来生态共建启动仪式”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罗氏展台举行。
2025-11-06 20:00
资讯 “心肾守护 循证科普”专题活动亮相进博会,塑造健康科普新理念
由天津市互联网医学科普协会发起,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号召的“心肾守护 循证科普”项目,在诺华展台成功举办了专题活动。
2025-11-06 19:13
资讯 连续八年亮相进博,强生携多款首发新品诠释“质愈新生”
强生携百余款创新产品登场,其中不仅包括十余款“首发首秀”产品,更涵盖两款在亚洲范围内率先获批上市和首次展出的突破性解决方案
2025-11-06 18:22
资讯 波士顿科学进博会首展首秀4款银发经济相关产品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突破3 亿大关,老龄化带来的健康挑战与社会负担日益凸显。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波士顿科学本次以技术突破助力构建积极老龄观,为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
2025-11-05 2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