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CHiF淋巴瘤全程管理论坛会议召开,让淋巴瘤治愈有更多的可能性。
作为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淋巴瘤的发病率约为6.68/10万,每年约有10万名新发的淋巴瘤患者[1]。同时,淋巴瘤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并呈现出向年轻人群蔓延的态势,是当前公共卫生领域不容忽视的问题。淋巴瘤是全身性疾病,临床分型多,治疗复杂。43%的患者存在误诊的经历,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2]。同时,由于患者全程管理体系缺失,很多患者没能接受应有的足疗程规范化治疗,导致肿瘤复发。因此,淋巴瘤患者规范化诊疗和全程化管理是提高淋巴瘤治疗疗效的关键。
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发起主办的淋巴瘤全程化管理,现通过医学界邀请到了哈尔滨血液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朱军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教授,就如何更好地实施淋巴瘤患者规范诊疗和全程管理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回望过去:
规范化诊疗是提高淋巴瘤患者生存的关键
“中国淋巴瘤专科起步晚,但发展快”
马军教授向我们介绍到,在马军、朱军、石远凯教授等老中青三代人的共同推动下,十年前建立了抗淋巴瘤联盟,由过去800位会员发展到现在的4000多位会员,从2018年开始发布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口袋版指南,为中国淋巴瘤规范化治疗、个体化治疗、精准化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这也一直是CSCO抗淋巴瘤联盟的使命和责任。
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的四大疾病分别为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恶性淋巴瘤。马教授指出:“中国的淋巴瘤诊疗起步晚,近30年来,从全国仅有七八个淋巴瘤亚专科、不到200张床位,发展到现在的380个淋巴瘤亚专科,遍及全国各地,发展得非常快。尽管淋巴瘤的专科发展速度非常迅速,但是我国淋巴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有37.2%[3],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马军教授
“没有做到规范化诊疗是造成治愈率较低的原因”
今年4月,朱军教授带领北肿团队在Cancer Medicine杂志上发布了我国淋巴瘤患者20年总体生存情况的流行病学研究[3]。研究的结果很好地反映了目前我国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现状。对此研究结果,朱军教授介绍道:“随着标准化疗方案的普及,以及靶向药物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进步,我国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情况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从1996年到2015年,患者总体生存率提升,但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
而针对我国淋巴瘤治愈率较低的生存现状,朱军教授指出了以下几个主要原因:首先,经济水平发展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之间对淋巴瘤的认识不均衡,存在大量对淋巴瘤认识不足的问题;其次,淋巴瘤本身异质性强,分型复杂,从而容易误诊,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最后,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到针对患者个人的全程管理,意味着很多患者没有完成足疗程的规范治疗,错过了治愈机会或者导致复发。
“十余年沧桑变化,规范化诊疗贯彻始终”
提及规范化诊疗的重要性,石远凯教授则回顾了淋巴瘤十余年来的治疗变革,告诉我们规范化诊疗一直是临床不变的理念。石教授介绍道:“淋巴瘤的治疗是肿瘤内科治疗发展得最快的领域,上个世纪40年代,氮芥开始用于治疗淋巴瘤,标志着化学药物治疗淋巴瘤的开始。随后上个世纪70年代,蒽环类药物进入临床,淋巴瘤的治疗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到上个世纪90年代,原研利妥昔单抗进入临床,淋巴瘤的治疗进入了免疫化疗时代,原研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CAR-T、PD-1、靶向药物的出现,给淋巴瘤病人的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希望。”
这些新药物为病人带来了机会的同时,也对医生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新要求。淋巴瘤的诊疗需要综合学科的全程推进。因此,石远凯教授也向我们强调了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的观点:淋巴瘤是一个诊断和治疗需要多学科参与,共同制订诊断和治疗计划并实施治疗的疾病。多学科诊疗(MDT)在肿瘤的规范诊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将MDT应用到淋巴瘤的诊疗过程中去,将患者全程管理的理念贯彻治疗始终。
立足当下:
全程管理践行淋巴瘤患者全生命周期关怀
促进规范化诊疗,全程管理必不可少。而三位淋巴瘤领域的专家对于淋巴瘤诊疗实施“全程管理”赋予了很高的认可及期待。
“全程管理凸显五大优势,实现医、护、患诊疗一体化”
朱军教授认为淋巴瘤的治疗方法在飞速发展,淋巴瘤已经成为了一个可治愈性疾病。基于中国淋巴瘤患者面临的实际问题,需要借鉴国外癌症患者的个体全程化管理模式,开展全面、大规模的患者管理工作。加强对淋巴瘤患者的全程管理,来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最大可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治疗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淋巴瘤全程管理实施后可以凸显五大优势:医院声誉口碑好、学科发展好、临床规范诊疗好、护理专业技能好、患者治疗效果好。” 朱军教授给予了全程管理很高的期待。
对此,石远凯教授发表了一致的观点:“今后更精准、更规范的淋巴瘤全程管理,需要加强不同医院之间的沟通交流,综合国内外的最新诊断标准和技术,不断提高淋巴瘤疾病的诊断水平。通过继续教育和学术活动对诊疗指南进行分享、推广。以个案全程化的管理模式,开展广泛而全面的诊疗管理工作。针对患者也要开展相应的疾病教育和随访管理,保证患者定期复诊的依从性,建立以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护、患诊疗一体化全程管理模式。”
朱军教授
“走中国自己的道路,规范淋巴瘤的全程化的治疗”
马军教授指出,目前工作的最大困难,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条件还不足以将淋巴瘤纳入大病免费治疗,有相当一部分的患者会因为经济条件限制而放弃宝贵的治疗机会,而及时将原研靶向药纳入医保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利用现有的条件,走中国自己的道路,规范淋巴瘤的全程化的治疗。他告诉我们,从2020年2月1日到年末,CSCO将举办185场淋巴瘤巡讲,为基层医院、三级甲等医院的血液科、肿瘤科、病理科等多科室进行宣讲,让全程管理的观念深入人心,使我们国家的淋巴瘤诊疗更加规范化、精准化,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提高治愈率。
展望未来:全程管理助力患者取得长久获益
“落实全程管理,助力‘健康中国2030’实现”
为了更好地在基层医院普及淋巴瘤的规范诊疗和全程管理,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在这方面做了相当多的努力。石远凯教授指出:“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成立以后,带领成员建立了淋巴瘤科普基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淋巴瘤相关知识的宣讲工作以及全国性的淋巴瘤学术会议。同时对病人进行科普宣传教育,让大众更多地了解有关淋巴瘤预防、早期发现、科学诊断和治疗的知识,全方位提高淋巴瘤治疗水平,加强社会各界对淋巴瘤的关注。”
石远凯教授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健康中国2030”政策指出,到2030年,要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4]。而全程管理的实施恰恰践行了“全方位、全周期”的管理理念,各个疾病领域落实全程管理有助于提升治疗水平,从而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
针对践行全程管理与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马军教授在此向社会各界呼吁:“多关注淋巴瘤患者,让他们有更多的医疗保障,人人得到平等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安全化的治疗。”对于“健康中国2030”,朱军教授也表示,“我们有能力、有责任、有信心实现这个目标。但也需要社会各界给予淋巴瘤关注,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推行患者全程管理,从诊断、治疗、康复,做到对患者整个生命周期的关注。响应‘2030’规划,早日实现中国淋巴瘤患者生存率提高15%以上的目标。”
总 结
作为可治愈性肿瘤,淋巴瘤的治疗手段正在迅猛发展。随着“健康中国2030”的推进,在提升诊疗水平,改善生存率这一方面,淋巴瘤领域还大有可为。治愈淋巴瘤,应牢牢抓住规范诊疗和患者全程管理这两个关键点,多学科团结协作,给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方案,提高淋巴瘤的治愈率。7月19日,CHiF淋巴瘤全程管理论坛,诚邀您与众专家学者共商淋巴瘤的规范诊疗策略,探讨淋巴瘤的最新科学研究进展,为淋巴瘤患者带去福音。
参考文献:
[1]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淋巴瘤联盟,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白血病联盟. 白血病·淋巴瘤,2020,29 (02): 65-72.
[2]淋巴瘤之家. 《2019中国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
[3]Liu, W, et al. Cancer Med. 2020; 00: 1– 10.
[4]http://yiliaochina.com/xinwen/jiankangxinwen/24927.html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
为你推荐
资讯 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身肿瘤赛道,从多发性骨髓瘤破题应对老龄化健康挑战
权威专家、北京中康联公益基金会代表等领域内各方济济一堂,就MM患者治疗现状与创新诊疗展望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2025-11-07 11:18
资讯 罗氏制药连续八年参与进博会,加速向全疾病领域综合领航者跨越
2025-11-07 11:02
资讯 首次亮相进博,索诺瓦全链条创新方案助力听力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
现场,索诺瓦展示了全链条创新听力健康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峰力AI人工智能全能系列助听器亚洲首展,AB核磁共振兼容的人工耳蜗技术等。
2025-11-06 22:24
资讯 百济神州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超275亿元,已超去年全年营收
第三季度,百济神州单季度营收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0 77亿元,同比增长41 1%;产品收入延续高速放量态势,实现99 54亿元,同比增长40 6%。
2025-11-06 20:42
资讯 携手打造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期间,由寇德罕见病中心与灵北共同发起的“构建DEE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2025-11-06 20:34
资讯 罗氏制药“AI+科研”亮相进博,打造医学创新新生态
罗氏制药中国携手商汤医疗以及若生科技联合发布“小罗智多星”AI科研解决方案,并且分享了“MDT智能体”这一创新工具。
2025-11-06 20:23
资讯 灵北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展示神经专科与神经罕见病领域创新成果
展示了其针对发育性癫痫性脑病(DEE)的创新疗法,并分享了在偏头痛预防性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为推动创新疗法、药物惠及更多中国患者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2025-11-06 20:19
资讯 Cytiva 启动Stax深层膜堆本土化生产, 以中国速度交付全球品质
采用与全球一致的材料与质量标准,交付周期缩短70%,并通过提速响应客户服务需求,提升客户体验与供应韧性。
2025-11-06 20:10
资讯 “罗氏神经科学前沿分享及未来生态共建启动仪式”亮相进博会
“众智启新卷,同心绘神章——罗氏神经科学前沿分享及未来生态共建启动仪式”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罗氏展台举行。
2025-11-06 20:00
资讯 “心肾守护 循证科普”专题活动亮相进博会,塑造健康科普新理念
由天津市互联网医学科普协会发起,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号召的“心肾守护 循证科普”项目,在诺华展台成功举办了专题活动。
2025-11-06 19:13
资讯 连续八年亮相进博,强生携多款首发新品诠释“质愈新生”
强生携百余款创新产品登场,其中不仅包括十余款“首发首秀”产品,更涵盖两款在亚洲范围内率先获批上市和首次展出的突破性解决方案
2025-11-06 18:22
资讯 波士顿科学进博会首展首秀4款银发经济相关产品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突破3 亿大关,老龄化带来的健康挑战与社会负担日益凸显。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波士顿科学本次以技术突破助力构建积极老龄观,为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
2025-11-05 2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