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里送来了一名失去了意识的病人,起初,医生无法对其进行诊断。但幸运的是,医生随后在病人的身上发现了一张钱包大小的卡片,上面写有病人的基因组信息,也就是他所有的DNA信息。于是医生迅速搜索基因组,诊断出了问题,然后送病人去接受基因治疗。”
这是普利策奖得主Laurie Garrett在1996年报道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时所想象的2020年的样子。
1
医学的新时代?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个国际合作的科学项目,它的目标是绘制并揭开人类的遗传图谱,也就是测序人类所有的DNA信息。这个项目最初于1990年开始。2001年,人类基因组草图发表。目前绝大部分人类基因组已经被揭开。
1996年,诺贝尔奖得主Walter Gilbert说:“人类基因组计划将为我们治疗疾病的方式带来巨大的转变。”2000年,时任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人的Francis Collins预测:“也许再过15年或20年,你会看到治疗医学的彻底革新。”同年,美国总统Bill Clinton表示,人类基因组计划将“彻底改变大多数人类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现在,2020年到了,还是没有人带着自己的基因组卡片去看病,医生一般不会通过检查你的DNA来诊断或治疗疾病。为什么那些预想的事情没能发生呢?正如我最近发表在《神经遗传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所解释的那样,尽管有大量关于基因治疗的宣传,人们也对相关治疗抱有殷切的期望,但常见的衰弱性疾病的病因是很复杂的,它们很多不适合简单的基因治疗。
2
原因很复杂
一个基因的变化就可以导致疾病——这样的想法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包括《自然》和《美国医学会杂志》在内的知名科学期刊都曾公布过与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和酗酒等疾病和行为相关的单个基因。这些论文在大众媒体上引起了极大关注,但有一些很快就被撤稿或被证明无法重复。最初的一些结论多数依赖于错误的统计检验,而重新评估的工作完全推翻了最初的结论。生物学家大多跟进了这些进展,但后续的研究在媒体上却很少受到关注。
个别基因的突变就会导致毁灭性疾病的情况确实存在,如亨廷顿氏舞蹈症,但最常见的衰弱性疾病都不是由单一基因突变引起的。这是因为,平均而言患有衰弱性遗传病的人存活时间可能不够长,无法生育许多健康的后代。换言之,这类突变受到巨大的进化压力。亨廷顿氏舞蹈症是一个例外,或许是因为这种疾病通常到病人超过生育年龄时才会出现症状。尽管其他许多致残疾病的新突变是偶然发生的,但它们在人群中并不常见。
相反,最常见的衰弱性疾病是由许多基因突变的组合引起的,单个基因的作用都很小,但它们相互作用,并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综合地改变了从基因中表达出的蛋白质。在这个过程中,甚至生活在人体内的多种微生物也可能会发挥作用。
由于常见的严重疾病很少是由单基因突变引起的,因此不能通过用正常拷贝替换突变基因来治愈。基因治疗在研究上逐渐取得进展,但过程非常坎坷,其中甚至包括意外导致白血病和至少一例死亡的案例。
随着基因治疗的进步,医生近期成功地治疗了一些罕见病,但这些疾病中,大多是单一基因的突变产生了主要而巨大的影响。用基因治疗来应对罕见的单基因疾病很可能会成功,但还是必须针对病例的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治疗的开销不免造成一些经济上的负担,能得到这种治疗的帮助的患者还是相对较少的。对于许多疾病和患者,基因治疗可能还没有用武之地。
3
生物学家的新时代
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对几乎所有的生物学研究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刺激了技术进步,促进了快速、精确和相对廉价的DNA测序和操作。但这些研究方法的进步并没有导致对常见的衰弱性疾病治疗的显着改善。
尽管你还不能带着你的基因组卡去看医生,也许你可以对基因和疾病之间的关系有更精准的理解。对疾病病因更准确的理解可能会避免患者沉迷在不切实际的故事和虚假的承诺中。
Ari Berkowitz(俄克拉荷马大学生物学首席教授、细胞与行为神经生物学研究生项目主任)
原文标题为“Why sequencing the human genome failed to produce big breakthroughs in disease”,于2020年2月11日首发于The Conversation,原文链接:https://theconversation.com/why-sequencing-the-human-genome-failed-to-produce-big-breakthroughs-in-disease-130568,中文内容略有编辑,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原文为准。
来源: 原理 作者:Ari Berkowitz
为你推荐
资讯 依视路星趣控全“星”解决方案闪耀进博会舞台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作为依视路陆逊梯卡旗下领先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管理品牌,“进博宝宝”依视路星趣控携全“星”解决方案重磅亮相
2025-11-07 12:42
资讯 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应用脑机接口技术造福帕金森病患者
作为全球脑起搏器领域的重磅产品,美敦力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25-11-07 11:24
资讯 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身肿瘤赛道,从多发性骨髓瘤破题应对老龄化健康挑战
权威专家、北京中康联公益基金会代表等领域内各方济济一堂,就MM患者治疗现状与创新诊疗展望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2025-11-07 11:18
资讯 罗氏制药连续八年参与进博会,加速向全疾病领域综合领航者跨越
2025-11-07 11:02
资讯 首次亮相进博,索诺瓦全链条创新方案助力听力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
现场,索诺瓦展示了全链条创新听力健康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峰力AI人工智能全能系列助听器亚洲首展,AB核磁共振兼容的人工耳蜗技术等。
2025-11-06 22:24
资讯 百济神州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超275亿元,已超去年全年营收
第三季度,百济神州单季度营收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0 77亿元,同比增长41 1%;产品收入延续高速放量态势,实现99 54亿元,同比增长40 6%。
2025-11-06 20:42
资讯 携手打造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期间,由寇德罕见病中心与灵北共同发起的“构建DEE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2025-11-06 20:34
资讯 罗氏制药“AI+科研”亮相进博,打造医学创新新生态
罗氏制药中国携手商汤医疗以及若生科技联合发布“小罗智多星”AI科研解决方案,并且分享了“MDT智能体”这一创新工具。
2025-11-06 20:23
资讯 灵北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展示神经专科与神经罕见病领域创新成果
展示了其针对发育性癫痫性脑病(DEE)的创新疗法,并分享了在偏头痛预防性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为推动创新疗法、药物惠及更多中国患者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2025-11-06 20:19
资讯 Cytiva 启动Stax深层膜堆本土化生产, 以中国速度交付全球品质
采用与全球一致的材料与质量标准,交付周期缩短70%,并通过提速响应客户服务需求,提升客户体验与供应韧性。
2025-11-06 20:10
资讯 “罗氏神经科学前沿分享及未来生态共建启动仪式”亮相进博会
“众智启新卷,同心绘神章——罗氏神经科学前沿分享及未来生态共建启动仪式”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罗氏展台举行。
2025-11-06 20:00
资讯 “心肾守护 循证科普”专题活动亮相进博会,塑造健康科普新理念
由天津市互联网医学科普协会发起,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号召的“心肾守护 循证科普”项目,在诺华展台成功举办了专题活动。
2025-11-06 19:13
资讯 连续八年亮相进博,强生携多款首发新品诠释“质愈新生”
强生携百余款创新产品登场,其中不仅包括十余款“首发首秀”产品,更涵盖两款在亚洲范围内率先获批上市和首次展出的突破性解决方案
2025-11-06 1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