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式医疗”来深办医处处受限 水土不服?

医疗健康 来源: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医疗话题备受关注。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知名眼科医生、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院长林顺潮在“两会”上提出简化医疗审批程序、深港两地用药清单互通的建议。

事实上,在CEPA框架下,进入深圳的港资医疗越来越多,目前已有7家港资医疗机构和港方运营管理的港大深圳医院。不过,在深港资医疗机构的运营多多少少都遭遇“水土不服”的问题。一方面,港资医疗主办方感觉来深办医受限过多;另一方面,不少市民建议港式医疗服务也该更加灵活、多点人情味。

“来深办医处处受限”

全国“两会”上,林顺潮就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提出,希望政府下放权力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尤其是在审批程序上进行简化。他一直主张在深圳开展的角膜移植手术尚未进行,“因为涉及角膜来源审批的问题,需要广东省好几个部门批准再到深圳,而角膜的保存期只有几天,时间要求紧迫。”

“在深圳开设诊所比在香港更严格,审批程序很多。”深圳紫荆齿科负责人朱胜吉也深有同感。他表示,严格是好事,但在审批上需要灵活。“来深圳办医在选址上有很多程序,比如诊所开设要卫生部门审批,很多硬性标准必须要到达。要先租好地方并按照标准装修,然后申请。申请时还要经周边居民和医疗机构同意,如果不同意前面的投资就白丢了。”朱胜吉说,在深圳申请诊所牌照很复杂,在开业前期会有很大压力。而在香港,拿到政府牌照的医生都可以开诊所。

审批流程复杂和周期长大大提高了来深圳办医的成本。“港医门诊一般做高端,在福田区甲级写字楼,租金一个月就要10几万元。”在深圳开办志浩西医综合门诊部的香港人黄志浩说,缩短审批流程、减少审批中的一些硬性标准可以减少和降低运营成本。他透露,几家在深圳的港资医疗的运营效果没有预期中的好。

昨日下午4点,记者来到东门的吴玮综合门诊,这是深圳首家港资综合门诊,2010年12月由香港中医吴玮开办。与开业时的景象不同,门诊部二楼已经全部是整形美容科室,原本是中医等相关科室的三楼已经出租给别人帮工。虽然该诊所名称没有变,但是服务内容已经完全“变味”,开业时主打中医的综合门诊现在只做整形美容业务了。显然,经营上的压力已经让门诊部转型,从深圳医疗市场来看,开办整形美容业务比中医服务更赚钱。

习惯不同,事与愿违

黄志浩说,港医来深圳开设诊所,有的一开始以为优质服务能吸引大陆患者。黄志浩口中的优质医疗服务除了港式预约挂号等模式,还包括医生开药、医生服务态度等。“暂时较少遇到医闹,因为病人知道我们的做法,医生收入不与化验、药费挂钩,只与诊费及病人数量挂钩。”黄志浩说,看病时医生对病人的解释做得多一点,比如得啥病、吃啥药,可能会有啥副作用,且有免费的售后服务。

不过,因为内地人的看病习惯不同,港式医疗服务往往会事与愿违。这几家港式医疗门诊走的都是高端路线,诊费少则几百元老,多则上千元高额诊费让大多数深圳人接受不了。

在香港,医疗机构不允许做广告。然而,深圳民营医疗机构没有不做广告推广的。开业前期,紫荆齿科、林顺潮医院等港资医疗机构不愿做广告,后来迫于深圳人只愿去公立医院就医的习惯和民营医疗环境,纷纷在媒体和户外投放广告。

黄志浩说,香港的医疗服务管理经验来到深圳会有一些修正,因为首先必须要符合当地法规,要适应内地国情。但是在服务模式方面没有太大修正,因为已经受到部分内地患者的认同。

港式医疗服务质疑声日多

记者从市卫计委获悉,目前深圳已经有7家港资医疗机构,包括6家门诊部、1家医院,年内还有1家准备开业。此外,港方运营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在管理和服务模式上都承袭了香港“血统”。

不过,随着港式医疗服务日渐被深圳人熟悉,质疑声也越来越多。部分市民认为港式医疗来到深圳后都有些水土不服,希望能更融入深圳的医疗环境,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港式服务带来的便利。

文小姐介绍,第一次去港大深圳医院看病没有预约挂号,没有事先预约,家人病情较急,就咨询护士有没有爽约不来的。但是,护士生硬地告知不能临时预约后就不再搭理。文小姐到诊室发现有人爽约,有的医生有大把空闲时间。“深圳许多医院都很灵活,可以现场挂号。”文小姐说,港式医疗服务来到内地后应适当调整,灵活地满足市民需要。

张先生则介绍,有次去港大深圳医院看病,见到一个老奶奶抱着高烧的孩子,告诉导医护士想看儿科,接待的护士说没有预约看不了,却没有告知可以看急诊或其他信息。老人不断央求,急得跳脚,还是旁边的好心人提醒她可以看急诊。

港大深圳医院和港资门诊的诊费要比深圳其他医院高,这种高收费应该建立在医疗水平和优质服务上。不过,一些市民觉得如此高的收费并不值。近日,港大深圳医院发生患者家属推搡护士的事件,患者向记者哭诉医院的港式服务存在问题,医护人员的态度冷漠,几次去港大医院看病的感觉都不好。而在林顺潮眼科医院就诊过的张女士觉得港式服务言过其实,家人花1000元诊费预约了名医林顺潮,哪知道看病全部是助理代劳,林医生只不过解释了一下检查报告,“报告没有解释完,护士就急急忙忙把我们拉出去啦。”

深圳可先试两地用药清单互通

进入深圳的港式医疗日渐增多,两地医疗合作越来越多,且在两地就医的患者也多了。朱胜吉说,内地医疗管理方面也有适合香港学习的地方,比如培训晋升制度给医生更大的压力和动力。尽管内地目前没有专科医生制度,但是内地大医院的医生专业技术并不比香港同行差,基于巨大的病人群,临床经验以及动手能力往往更好。

在两会上,林顺潮还提出希望香港和深圳能够用药清单互通,以减少两地居民的麻烦。林顺潮说,目前一些药在香港通过注册,在内地却不能使用。来深圳办医的港医在香港都开有诊所或执业,如果用药清单互通,深圳患者就可以用上香港药品。

作为香港医生,黄志浩觉得很多大陆的药要比香港贵很多,“香港还有几分钱的药,内地患者听了不敢相信。大陆胃药一般卖10—20块一粒,香港大概5—6块一粒。”

“现在很多政策是在国家层面制定、深圳执行,但有些政策需要做一些改变,希望深圳能在这方面先行先试,”林顺潮表示。黄志浩也赞同,深圳特区应该先行试用,哪怕是前海也行。

朱胜吉则认为,要深圳先行先试通过的可能性不大,毕竟这涉及改变现有的医药产品审核制度,“这是全国性问题,为深圳的港医单独破例可行性不大。”

观点

市卫计委医政处廖庆伟:

良药苦口利于病

关于几位深圳港资负责人对内地办医审批程序复杂、希望能简化审批程序的问题,市卫计委医政处廖庆伟表示,在深圳办医已经是最简单的了,深圳的程序和流程基本上是根据国家要求。港人来内地办医的审批权限主要在省里,深圳能做到的并不多。

在廖庆伟看来,港式医疗模式没有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预约挂号、全科服务等能引导市民有序就医。“良药苦口利于病。”廖庆伟指出,如果市民还不适应,不是这种模式或者服务需要去改进来适应市民,而是应该慢慢改进不好的就医习惯,去适应好的东西,把老的观念、不好的想法改掉。而且不能把港式医疗服务与内地的医疗服务对立起来,港式医疗进入深圳后就是深圳模式,“他们进入深圳的时候就已经有变化,是符合深圳的了。”廖庆伟说。


来源: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为你推荐

杰特贝林与百洋医药强强联合,深度布局中国血液制品黄金赛道资讯

杰特贝林与百洋医药强强联合,深度布局中国血液制品黄金赛道

百洋医药将获得杰特贝林旗下人血白蛋白产品安博美®在中国区域内(不包括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特定市场的独家推广、销售和经销权益。

2025-11-04 19:24

新版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及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拟12月第一个周末在广州发布资讯

新版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及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拟12月第一个周末在广州发布

10月30日-11月3日,国家医保局组织开展2025年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谈判竞价和商保创新药目录价格协商工作,120家内外资企业现场参与,其中参与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谈判竞价的目录外...

2025-11-04 18:42

敏捷医疗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深耕手术机器人赛道资讯

敏捷医疗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深耕手术机器人赛道

由明熙资本领投,元禾控股、骊宸投资、南通投管跟投,老股东千骥资本、元禾原点亦继续追加投资。

2025-11-04 16:38

健尔圣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加速重金属解毒药物研发资讯

健尔圣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加速重金属解毒药物研发

本轮融资由广东省江西商会会长、润都制药创始人李希博士领投 8000 万元,著名天使投资人龚虹嘉旗下的嘉道资本追加投资

2025-11-04 15:49

市场监管总局:7起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典型案例资讯

市场监管总局:7起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典型案例

2025年,市场监管总局按照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要求,部署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现选取一批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2025-11-01 17:32

CDE:老年人群参与创新药临床试验的关键要素及试验设计要点(试行)资讯

CDE:老年人群参与创新药临床试验的关键要素及试验设计要点(试行)

本指导原则旨在完全实施ICH E7的前提下,提出老年人群参与的创新药临床试验所涉及的一些关键要素及试验设计中的要点,并未涵盖药物临床试验的全流程或与药物临床试验设计相关的...

2025-11-01 17:09

2025“脑健康青年基金—睡眠健康创新研究”项目正式启动资讯

2025“脑健康青年基金—睡眠健康创新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激活创新引擎,赋能中国睡眠医学新发展

2025-11-01 15:09

儿科服务能力提升项目顺利启动资讯

儿科服务能力提升项目顺利启动

10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办的儿科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启动会在湖北武汉顺利召开。

2025-11-01 10:37

华东医药自免创新管线进展频频,罗氟司特乳膏0.3%剂型在华上市申请获受理资讯

华东医药自免创新管线进展频频,罗氟司特乳膏0.3%剂型在华上市申请获受理

适用于 6 岁及以上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的局部外用治疗,包括间擦部位。

2025-10-31 19:15

2026年1月1日,启用新版《药品生产许可证》《放射性药品生产许可证》样式资讯

2026年1月1日,启用新版《药品生产许可证》《放射性药品生产许可证》样式

新版许可证正、副本登载不同的二维码,并分别标注正本二维码和副本二维码字样。正本二维码展示企业基本信息,副本二维码除展示企业基本信息外,同时封装企业车间和生产线、委托...

2025-10-31 17:30

国医通获近亿元 D 轮融资,赋能基层血液净化升级资讯

国医通获近亿元 D 轮融资,赋能基层血液净化升级

所筹资金将定向用于核心在研产品开发、商业化推广及新产线投建,为基层血液净化产业升级注入强心剂。

2025-10-31 17:17

迈科康生物完成超 4 亿元 D 轮融资,核心疫苗研发加速冲刺资讯

迈科康生物完成超 4 亿元 D 轮融资,核心疫苗研发加速冲刺

本轮融资由 IDG、深创投和瑞普医药联合注资,所募资金将重点投向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上市准备、重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 III 期临床研究,以及多个创新疫苗管线的临床前研...

2025-10-31 17:15

“全勤生”罗氏:携十余款即将在华上市及未来管线产品首展首秀,加速迈向全疾病领域领航者资讯

“全勤生”罗氏:携十余款即将在华上市及未来管线产品首展首秀,加速迈向全疾病领域领航者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进入开幕倒计时,作为最早向商务部表示支持并深度参与进博会的跨国企业,“全勤生”罗氏制药将连续第八年如期赴约。

2025-10-31 15:25

和誉医药2025研发日成功举办,展示创新管线布局与前沿临床进展资讯

和誉医药2025研发日成功举办,展示创新管线布局与前沿临床进展

2025年10月30日,和誉医药(港交所代码:02256 HK)2025研发日在上海成功举办。

2025-10-31 09:29

百时美施贵宝公布两项最新研究数据证实氘可来昔替尼可有效治疗银屑病关节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资讯

百时美施贵宝公布两项最新研究数据证实氘可来昔替尼可有效治疗银屑病关节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

截至第52周,氘可来昔替尼在POETYK PsA-1试验中的安全性特征与既往临床表现一致, 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

2025-10-29 17:34

备思复™(维恩妥尤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的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sBLA)已获FDA优先审评资格,用于治疗特定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资讯

备思复™(维恩妥尤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的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sBLA)已获FDA优先审评资格,用于治疗特定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

关键III期研究EV-303结果显示,顺铂不耐受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围手术期使用该联合方案,可将复发、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60%,死亡风险降低50%。

2025-10-29 16:13

HPV,男女共防,一则来自专家的提醒资讯

HPV,男女共防,一则来自专家的提醒

每年10月28日是“世界男性健康日”,该节日的设立旨在进一步推动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强化疾病预防工作,以及重点关注男性心理健康等问题。

2025-10-29 15:54

赛诺菲携多项创新八赴进博,两大重磅新药将迎全球首秀资讯

赛诺菲携多项创新八赴进博,两大重磅新药将迎全球首秀

赛诺菲将带来心血管领域两大重磅创新药阿夫凯泰片和普乐司兰钠注射液的全球首秀。

2025-10-29 13:20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拟中选结果名单资讯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拟中选结果名单

10月28日晚间,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正式对外发布了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

2025-10-28 21:14

上线3个月,蚂蚁AQ冲至AI原生APP规模TOP榜第七资讯

上线3个月,蚂蚁AQ冲至AI原生APP规模TOP榜第七

10月28日,QuestMobile发布《2025年三季度AI应用行业报告》,豆包、DeepSeek、元宝、AQ等多款应用入围中国AI原生应用Top10。

2025-10-28 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