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句话,会经常映入一边听歌一边看评论的奇点糕眼帘:机场比婚礼的殿堂见证了更多真诚的吻,医院的墙比教堂听到了更多的祷告。虽说前半句让奇点糕想到了某幅世界名画,但后半句的真实性绝对毋庸置疑。医院,真的是个看尽人生百态悲欢离合的地方。
即使同是癌症病房,也会有悲喜两重天,而患者和家属最怕从医生口中听到的,大概就是“转移”两个字吧。中年男人当场晕倒在地,新婚小夫妇互相抱头痛哭,这样的场景可不是影视剧里的杜撰。而如果转移前面多了“淋巴结”三个字,医生和患者大概都会长舒一口气:还好没有远处转移,有根治的机会。
然而奇点糕又要说“但是”了。这是个反转每天都在上演的年代,120码生死时速的事疑点都那么多,癌细胞乖乖在淋巴结里看戏就更是假象了。今天的《科学》上,美国和奥地利的研究团队分别证明,淋巴结里的癌细胞能跳出淋巴结侵入血管,独立发生远处转移[1-2]!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
真要聊起淋巴结与癌症的关系,奇点糕估计能扯出几千字的闲篇来……只说一点吧,国际通用的癌症TNM分期中的N,就是指区域淋巴结的转移状况。由于淋巴结的转移与患者预后关系密切,各种实体肿瘤的根治性手术中,切除区域淋巴结并送检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虽然医生们查体要摸淋巴结肿大,阅片要看淋巴结形态,手术要做淋巴结切除,但真要找个一线医生来问这么个问题,估计还真没多少人答得上:为什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癌症复发和转移的风险会更高呢?就这么一个小小的问题,医学科研多年来却一直没能参透。
医生们认为淋巴结转移会导致患者预后更差,主要是依据经验和临床试验结果,但在讲究精准医疗的时代,这些证据已经有些不够了,尤其是近年来不断有临床试验显示,多切除淋巴结可能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徒劳无功[3-4]。没有机制层面上的实锤证明癌症转移到淋巴结有害,是不是该考虑收刀入鞘呢?
为了证实淋巴结内的癌细胞存在远处转移能力,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用荧光蛋白标记了癌细胞,这种荧光蛋白一旦被特定波长的光束照射,发光就会不可逆地由绿变红。在将癌细胞注射到小鼠中20天后,切除原发肿瘤,再用光束照射小鼠的淋巴结,经过这样一番处理,发出红光的癌细胞,肯定是在淋巴结转移灶中受到了照射再转移出的,而散发绿光的癌细胞则来自原发肿瘤。
研究团队发现,不仅小鼠的血液中可检出红色的循环肿瘤细胞,肺内也已经形成了散发红光的转移灶,这就证明淋巴结内的癌细胞完全可以独挑大梁,产生致命的远处转移!进一步的分析显示,癌细胞还可以模仿免疫细胞在淋巴结中的运动模式,从而通过淋巴管系统实现扩散,真是无孔不入啊。
不过传统观点认为,癌细胞如果从淋巴结进一步扩散入血,要先随着淋巴液逐级回流到胸导管,再蔓延到相邻的锁骨下静脉,才能进入血液系统。走这么一条“最艰难的路”,真当癌细胞是几天不着家的蛙儿子吗?哈佛团队也在小鼠实验和患者的淋巴结中发现,癌细胞在淋巴结内还有着靠近血管分布的倾向。
精明的癌细胞,会不会真的选了直接从淋巴结转进到血管这条路呢?《科学》同期刊发的维也纳医科大学和奥地利科技学院团队的论文证实了这种猜想。与哈佛团队不同,奥地利科学家们将癌细胞注射到了小鼠的腘窝淋巴结中,在不破坏淋巴结正常结构的情况下,分析癌细胞如何在没有原发灶的情况下实现远处转移。
实验显示,癌细胞根本不需要再单独生成新的血管,只需要借助淋巴结内原有的,专门让淋巴细胞从血液进入淋巴结的“高内皮细胞微静脉”(HEVs),癌细胞3天之内就可以从淋巴结扩散入血再继续播散到肺,最迟只需要35天就能形成肺转移灶,速度和直接将癌细胞注射到小鼠体内基本相当!
注射到小鼠淋巴结内后,癌细胞会最先向肺部转移,最多只需要5个星期就形成转移灶
在荧光染色下的进一步实验显示,当80%小鼠的肺内已经能检测到转移的癌细胞时,淋巴液从腘窝回流必经之路上的髂淋巴结竟然查不到一个癌细胞……研究团队把小鼠下肢淋巴管系统结扎掉,发现癌细胞照样在注射后的第3天出现在了小鼠的肺部。随着淋巴回流?癌细胞才不玩这种慢动作!
哈佛大学团队的论文通讯作者,副教授Timothy Padera表示:“如果本次的发现在人体也得到证实,那么完全可以确认,某些淋巴结转移就是致命的癌症远处转移灶的源头。对具体的分子机制进行进一步分析,找到转移高危淋巴结的分子标记物,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必须对哪些淋巴结采取治疗。[5]”
虽说两篇论文中,研究团队都表示这一结论还需要人体结果的确认,但奇点糕已经觉得背上冒出鸡皮疙瘩,又由春转冬了……能远程控制[6]、能快速转移、还能耐受各种药物,癌细胞难道真的开了外挂,处处占尽先机吗?向投身于抗癌事业的各位科学家致敬,你们挑战的这个副本真的是地狱难度啊……
来源:奇点网(微信号 geekheal_com) 作者:谭硕
为你推荐

创新疗法再传积极信号,多奈单抗3年长期研究验证阿尔茨海默病干预“越早越好”
TRAILBLAZER-ALZ 2长期扩展研究结果显示,在大多数研究参与者完成治疗后,记能达依然可以持续发挥减缓疾病进展的作用
2025-08-01 21:51

"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启动会"召开,赋能HER2阳性胆道肿瘤精准诊疗
近日,【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启动会在沪召开。会上,众多嘉宾围绕胆道肿瘤领域的治疗进展及趋势进行分享与探讨,以期推动该疾病领域的精准诊疗...
2025-08-01 15:38

华领医药首次半年扭亏,华堂宁上半年大卖176.4万盒
日前,华领医药发布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约11 84亿元,和去年中报的亏损1 4亿元相比,实现了自2018年上市以来的首次扭亏。
2025-08-01 11:16

礼来公布替尔泊肽重磅研究数据,或重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治疗格局
这是首个头对头比较替尔泊肽和度拉糖肽的心血管结局研究,纳入了来自30个国家 地区总计超过13,000名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成人患者, 历时超过4 5年,是迄今...
2025-08-01 08:57

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医药数据分析国产化突破,助力CRO破解“卡脖子”难题
在医药研发外包(CRO)领域长期依赖海外数据分析工具的背景下,杭州启维软件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V2 0已通过国家级技术验证,并与国内头部CRO企...
2025-07-31 17:26

体检争议事件引发公众健康焦虑,用AI解读体检报告量激增40%
近日,一则 "女子十年体检未提示患癌风险,确诊时已是肾癌晚期 "的新闻持续发酵,也引发了公众对健康问题的关注,甚至有网友自嘲 "为体检焦虑到失眠 "。
2025-07-31 16:48

因美纳升级旗舰检测产品,加速全面肿瘤基因组分析可及
因美纳TruSight™ Oncology 500 v2研究型检测产品现已上市,集成内置HRD生物标志物检测,周转时间更短,组织样本需求更低
2025-07-31 15:11

搭建递送技术平台,我国创新药企布局新型体内CAR-T疗法
“目前高端的细胞治疗药物价格仍高达每针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但通过mRNA和先进的递送技术,把高度个性化的定制疗法转变为通用型药物,将有机会把成本降至大多数患者可负担的范...
2025-07-30 17:25

中眸医疗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加速眼科基因治疗全球布局
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核心产品ZM-02的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及后续管线开发,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眼科基因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5-07-30 17:18

蚂蚁AI健康应用AQ推出多个“院士 AI分身”,日均免费问诊近万人
顶级医学专家上线“数字分身”,正在掀起一场 AI 看病风潮。7月30日,蚂蚁集团AI健康应用AQ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安“AI分身”上线仅3天咨询量激增280%,AI让顶级大专...
2025-07-30 12:08

刚刚,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陈时飞被立案审查
7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公告: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时飞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2025-07-30 09:20

“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沪上启动,专家支招科学管理脂肪肝
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发起,快速消费品健康公司欧彼乐(Opella)、益丰大药房、意领科技联合支持的全民肝脏健康守护行动——“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于上海徐汇滨江正式启动。
文/张蓉蓉 2025-07-30 09:17

京津冀持续暴雨,蚂蚁集团AQ上线专区提供健康科普及线上义诊服务
近日,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社会各界紧急响应。为了方便受强降雨影响的群众获得一站式的信息及服务,7月29日,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推出“...
2025-07-2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