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汝石再说广州私人医生工作室

医疗健康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5
11/10
09:12
南方都市报 医疗健康

开张已大半年的广州私人医生工作室,加盟的同行仅仅在百人左右,患者也不多。然而这节奏却在创办人谢汝石的预料之内,医疗创业本来就不是快生意!真正让他感到纠结的是医生与市场的利益分歧。

具体来说:医生认为,出诊的是自己,应该价值最大;但工作室认为,服务团队所提供的患者预约、场地、设备等安排等也是重要支撑。“资本方投资我们,希望看到更合理的利润回报,但这与医生在价值观上产生了矛盾。”谢汝石对记者直言说。

据记者采访了解,这类定位在医生经纪人的医生集团,国内大概有30家。要缓解以上矛盾,多位医疗创业者及医疗领域的投资人表示:从基础助理服务进阶到专业技能培训、商业保险谈判,是医生集团发展的可行路径。

脚踏两船互有长短

“干到副主任、主任医师,挂号费也就7块、9块,大家能有多少积极性呢?”回想当初创办私人医生工作室,已在中山六院担任客户服务部主任的谢汝石并没有多少犹豫。在他看来,医生用自己的专业水平给病人明确诊断和提出治疗方案,不应该这么“廉价”,既然公立医院很难改变现有的定价体系,不如在体制外建立私人医生工作室,组织医生按市场价接诊,赚取体面收入的同时也给有需求的患者提供一种高质素的服务。

但这并不意味着医生们要跳出体制内。

事实上,他的医生工作室还是“赚外快”的性质,加盟的专家只需在空余时间为预约好的患者提供咨询服务。他解释,对于医生集团,同行圈普遍抱着观望的态度:即便只是抽空去多点执业,在流程上也用不着经本医院批准,但还是有点担心院领导知道以后不高兴;再说,这种新生的组织形式能不能做成、能给自己带来多少价值,也还是未知数。“往外踏一小步,大家尚且顾虑多多,何况是辞职跳槽呢?”他感慨,愿意加盟体制外集团的医生都非常有限,愿意呆在体制内的医生占绝大多数。

并且工作室设立以后,仍然跟公立医院紧密联动。首先,他们在前端跟民营高端体检中心爱康君安合作,利用其闲置时段(集中在下午和晚上)为医生提供出诊场地和第三方诊断的服务;当发现患者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时候,则对接医生所在的医院,至此,医生又回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一来,相当于医生利用业余时间为医院“创收”,对方自然非常支持。“之所以回到公立医院,其实也是考虑到好的民营医院不好找,如果合作的医院的口碑不好,医生和患者都不会愿意来的。”他对记者说。

对此,医疗创业老兵、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有不同的看法:“体制内创业看似不需要冒什么风险,但‘吃着碗里瞅着锅里’,医生对医生集团能有多少忠诚度呢?”他认为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利益可分的时候大家都好谈,而一旦利益分配出现问题,医生随时就会离开,反正单位的本职工作也还过得去。“说白了,体制内创业的合作方式,成本太低了,对于医生集团的团队稳定,其实不是那么有利。”

专注于医疗投资的弘晖资本创始合伙人王晖也对记者直言:“革命就要彻底,任何跨体制或者模棱两可的事情,我觉得都很难做到极致,赚点小钱可以,但恐怕很难做大;站在投资人的角度,既然你有想法、有能力,为什么不组建一支独立的团队呢?”纵观国内,自从去年张强医生集团“第一个吃螃蟹”以后 ,陆续涌现出万峰医生集团、中欧医生集团、杏香园等完全脱离体制的创业团队。

以王晖看好的冬雷脑科医生集团为例,创始人宋冬雷是业内非常有名的神经外科专家,早在两年前就跳出体制,当过私立医院的院长,今年9月底又成立了该医生集团,一方面招募全职自由执业的核心专家,另一方面签约大型的门诊和手术基地,不久前吸引了三家基金的联合投资。

对于上述的两派声音,N E A全球合伙人蒋晓冬认为互有长短,在起步阶段很难判断哪一种就一定能走得更顺。“我不觉得属性问题会是医生集团之间的分水岭,关键还是看你的模式能为医生创造多大的价值。”

险企关注医生集团

恰恰是在“价值认同”上,谢汝石坦言,怎么跟医生达成一致需要一段磨合期。

“在公立医院,医生的诊金都是给定的,而现在加入医生工作室,怎么定收入标准得一个个去谈。”他向记者分析,站在医生的角度,核心的诊疗环节是由他们完成,价值应该最大化;但医疗活动是综合性、群体性的,背后少不了患者预约、医患关系处理等基础服务的支撑,跟专家队伍的百人规模相比,他们的服务团队也有100人左右,衔接服务流程的每个环节,这部分投入如果不能带来好的利润点,显然很难在市场上立足。“我认为专家在强调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应该重视服务团队的价值存在。”谢汝石说。

对此,固生堂中医连锁集团创始人涂志亮表示理解医生的立场,反倒医生集团应该反思,是不是所提供的服务对他们吸引力不大。“像安排预约时间、场地这些事情,其实不就是助理的工作吗?对于专家来说,找一个助理辅助自己不是什么难事,为什么一定需要医生集团呢?”

对比美国的医生集团,涂志亮认为,跟商业保险的结合是很重要的推动力———在美国,医生集团一般有医保覆盖,医生提供医疗服务之后主要是从保险公司拿到偿付,而随着医保对接等成本逐年增长,美国独立执业的成本也水涨船高,抱团经营逐渐成为常态;反观国内,商业保险还没有发展起来,所谓医生集团其实就是医生和医疗机构之间的“中介”,从中赚取佣金,而以医生的个人能力,何不直接自己接活儿?

而李天天则觉得,医生集团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服务定位,不急于一蹴而就:如果比作金字塔,那么最底层也最容易的无疑是类似医生助手的基础服务;往上一个层次,让医生从平台的支持当中得到一些专业技能的提升;到了塔尖,就不再只是解决杂务、提供培训那么简单了,集团还能代表医生去跟商业保险公司谈判,显然越往上价值越高,也就越能吸引更多医生进来。

王晖也认同应该循序渐进,现阶段医生集团刚起步,商业保险也同样如此,当医生集团在医患两端都逐渐发展起来的时候,商业保险自然会进来。“我们现在的商业保险之所以不发达,正是因为还没有什么可以合作的项目。”

“换一个角度,其实合作商业保险正是组建医生集团一大动力,显然比起单兵作战,集团化会有更强的谈判能力。”李天天告诉南都记者,事实上,保险公司已经在慢慢关注医生集团了,他们看重两点:一是服务质量,二是费用控制。医生集团把这两点做好,未来肯定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捧名医明显不够

医生集团能不能站稳脚跟,最终要看是否得到患者的认可。而在国内,患者大多“认庙不认和尚”,没有三甲大医院的光环,该怎么打出名堂呢?

“不靠庙就得靠真本事,如果只是在学术上名气很大,而在患者圈口碑一般,那很抱歉,不适合我们医生工作室。”谢汝石告诉南都记者,他们几个发起人组成了评定小组,所挑选的专家着重对方的医疗水平,而科研、级别只是参考,因为级别高不代表就一定水平高;在传播方面,主要还是靠经营口碑,这点跟专家本身的服务和沟通能力有关,医生工作室也会签约部分王牌专家,作为包装和主推的对象,建立起医生个人品牌。“像我们发起人之一林锋是胃肠外科专家,被他治好的病人信任他,就会把更多患者带过来,现在每周的患者预约都爆满。”谢汝石说。

蒋晓冬分析,仅仅捧出名医是不够的,因为既然是名医,那各种渠道托关系找他看诊的肯定不少,各种移动医疗平台也会给他推送病人,但这跟医生集团没有太多关系,因为没有谁可以独占这种资源,说白了,聚集一批优秀的医生只是一个起点,并不能以此构建竞争壁垒。他更看好深度结合医疗服务的机会,比如建立自己的门诊和手术中心、开启远程医疗等,用更好的产品流程和服务体验打动患者。

从原来的认可医院,到认可医生、认可医生集团,这个积累过程需要多久呢?对此,蒋晓冬认为,医疗创业确实不同于其他一般的行业,要想三年就有根本性变化是不大可能的,基本上需要十年的周期,而这对于医疗行业的投资人来说,是一个正常的投资期限。

王晖则觉得,其实没有必要指定一种路径来判定医生集团的发展。在他看来,众多医生集团里,有些可能会演变成大型的连锁医院,有些则可能一直“小而美”———几个医生抱团在一块,靠自己的精湛医术和辛勤服务,获取比原来在公立医院更高的价值,也可以活得很好;作为投资人,一个每年有盈利、能分红的“小而美”项目,也同样值得投资。“对于一个新兴事物,没必要套上各种条条框框,不妨抱着开放的心态,各种可能的模式都去尝试一下。”他对南都记者说。

第一人称

讲述人:NEA全球合伙人蒋晓冬

医生集团≠经纪公司

如果说医生集团就是安排专家预约、手术的会诊,那我不觉得这是什么新鲜事物,很多传统的公司都在做,也已经做了很多年。并且近年涌现的很多互联网医疗公司,也在整合优质医生资源。不要走入一个误区,觉得现在“医生集团”很热,套上这个概念就很前沿,以为聚集一批优秀医生资源就是商业模式。

其实作为投资人,我更关注的是,你把医生组织起来以后到底干成了什么,有哪些好的产品和服务模式?是不是具备可复制性?是不是能够做大并且建立自己的竞争门槛的?医疗活动是一个很复杂的行为,不是说简简单单地做个经纪人公司就行。医生集团那么多,加上整合医生资源的各种平台就更多,相互比拼的肯定不是资源,而是产品和服务体验,最终能够胜出的平台估计凤毛麟角。

从规模化的速度来看,我觉得这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产品技术、模式落地还有政策等问题是需要时间去解决的。年轻一代的医生对多点执业、自由执业的意愿会比较强,但是也还没有到大批医生离开体制内的阶段,反过来说,也没有那么多体制外的优秀服务机构来承接他们,现阶段还是大医院强势。

讲述人: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

“松散泡沫”一说持包容

对于医生集团,我觉得谈不上创新,因为类似的模式在走穴阶段早就有了,只不过在互联网时代,管理手段不再靠纯人工,而增加了A P P的形式。当然,传统的医生走穴被行内的“大腕”级专家高度垄断,一个普通的副教授是得不到这样的机会的;而 现 在 医 生集团的出现正是打破了这种垄断局面,哪怕我头衔不高,但只要有实力也可以参与,这样一来其实能够调动更多中层的医生资源。

医生集团那么多,到底壁垒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有两种方式,一是拼大牌专家,只要你付得起钱,我可以带动业内最牛的专家;二是拼综合能力,即不强调医生个人品牌,而是强调团队能力,集团里很多医生之间是互补协调的,能够配合把服务做好。在这种过程中,医生集团的管理者和医生之间存在博弈,当医生集团所提供的都是一些简单的底层服务时,那么在分成上肯定医生占大头,随着服务含金量的提高,才有议价能力。这回归到服务行业的本质,有价值的服务自然会得到合理的价值认同。

现在医生集团刚起步,业内也有一些质疑其太松散、有泡沫的声音,我认为其实无所谓,因为到后面市场会自动管理,像医生这样的精英群体,他们会自己发现问题并作出调整。今年看到的还是松散、无序的状态,也许一年之后有人做出了口碑,形成有特色的医生集团。横向对比欧美,中国在医疗行业的创业创新非常迅速,只是说比起游戏、电商,它确实属于慢行业,资本市场不一定有很高的期望。从医生集团的角度,我觉得不妨就先去摸索,把高议价服务做出来,撬动跟保险公司的合作,到时候再说服投资者,会更容易得到认可。

讲述人:弘晖资本创始合伙人王晖

莫对医生集团早下结论

医生集团跟所有以知识为生产力的合伙制一样,以医生的个人能力也可以单干,但只能干得很小,因为背后需要很多基础服务支撑,需要各个学科体系对医生帮助,这就需要一个合伙人制度。我投资医生集团看几点,第一,到圈子里问一问,创始人是否在学术上是被认可的权威专家,品牌知名度是否在同行里面得到认可;第二他是否有召集团队的能力,包括加盟的其他医生以及运营团队。

在利益分配上,在医生集团建立的初期,可能靠某几位大牌的专家拉动生意,那么他们理所当然占大头,而随着业务扩张,品牌越做越大,一个医生对集团的影响可能会减弱,相应地议价能力也就减弱。当然,此时集团提供的后台支撑服务也越来越完善,专家的满意度提高,也就不那么在意了。

对于医生集团的未来发展,我认为不要太早下结论,在微观的层面上一个个项目去分析。有些医生集团注定就是一场闹剧,有些医生集团则有可能因为创始人的优秀、团队凝聚力强、商业模式的出色、再加上资本的注入而迅速做大,十几年,或者几十年之后成为行业标杆。

讲述人:广州私人医生工作室创始人谢汝石

发力术后康复服务

医生集团要生存,要解决好执业点、客户和团队三个问题。我们把门诊选在体检机构,一来对方本身就想解决从体检到治疗的闭环,有强烈的合作需求;二来爱康君安在全国有80多家门店,一下子解决了所有执业点的落地,同时从他们每年几百万的体检客户当中,获得了基础的客户来源,而有客源、让医生获得体面的收入,才能吸引众多优秀的同行加入。在前端合作体检机构、后端回到公立医院的模式下,我们工作室的运营成本非常低,爱康投资的2000万还没怎么花,我们已经能盈利了。

把广州作为试验田做好,建立起工作室服务的标准化流程,之后到了外地就可以快速复制。医疗行业靠口碑传播,从“认庙”到“认人”,需要时间积累,我们也在考虑尝试新的服务内容,主要是针对解决术后康复这部分,比如说在病人放疗期间,所需要的一切辅助服务由我们团队来承担。另外在内部管理上,也会与移动医疗结合,提高医患互动的效率。我想,随着越来越多医生集团涌现,其实相互的业务模式差异不大,主要还是比拼运营。我们把更多精力投入在研究服务上,提升医患两端的体验。

医谷链

亲历者中山六院林锋如何看已成立两月的广州“私人医生工作室” ,兼说香港的医生楼

中山六院谢汝石与网友互动实录 “私人医生工作室”未来如何

来源:南方都市报

为你推荐

创见数智骨科新升态,美敦力Mazor X™鹰领脊柱外科机器人一体化平台在中国上市资讯

创见数智骨科新升态,美敦力Mazor X™鹰领脊柱外科机器人一体化平台在中国上市

世界脊柱健康日前夕,美敦力官宣旗下全维升级的Mazor X™鹰领脊柱外科机器人一体化平台在中国成功上市,并重磅展示了其整合前沿的数智一体化平台、多款先进智能设备和内植入物...

2024-05-18 19:32

颂狄多(氘可来昔替尼)最新4年研究数据发布证实其在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治疗中应答持久、安全性稳定资讯

颂狄多(氘可来昔替尼)最新4年研究数据发布证实其在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治疗中应答持久、安全性稳定

POETYK PSO 长期扩展试验显示,持续接受颂狄多治疗4年后,超七成患者PASI 75(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改善至少75%)持续应答

2024-05-17 14:40

知名IVD上市企业,一口气告了9家公司资讯

知名IVD上市企业,一口气告了9家公司

近日,企查查信息显示,IVD上市企业江苏硕世生物与9家公司因买卖合同纠纷,对簿公堂。同时告9家公司企查查信息显示,这9家公司分别为:广西

2024-05-17 14:00

总价约60亿美元,恒瑞医药GLP-1产品组合授权出海资讯

总价约60亿美元,恒瑞医药GLP-1产品组合授权出海

5月16日晚,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将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LP-1类创新药HRS-7535、HRS9531、HRS-4729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

2024-05-17 10:13

金斯瑞生物科技强化董事会结构,引入多元化专业人才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资讯

金斯瑞生物科技强化董事会结构,引入多元化专业人才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

资深会计及审计专家张耀樑与行业专家施晨阳博士已加入公司,并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提名委员会成员。

2024-05-16 22:24

CDE:中药改良型新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资讯

CDE:中药改良型新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基于有效性的改良,指提高已获批功能主治的有效性或者新增功能主治。基于安全性的改良,指不降低疗效的前提下,针对性地降低临床应用中已出现的安全性风险,最终提高获益风险比。

2024-05-16 21:52

直击就医“痛点”,武汉协和医院联手百度健康探索AI智慧门诊资讯

直击就医“痛点”,武汉协和医院联手百度健康探索AI智慧门诊

AI赋能智慧医疗,让百姓看病就医更加高效便捷。5月16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协和医院)与百度健康举办“AI智慧门诊”签约仪式,共同推动医疗服...

2024-05-16 20:12

百度健康战略合作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共建“听力医学中心”资讯

百度健康战略合作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共建“听力医学中心”

在第34次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百度健康与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就达成战略合作。近日,双方在北京举行了签约仪式。

2024-05-16 15:11

武田制药21亿美元引进下一代阿尔茨海默病疗法资讯

武田制药21亿美元引进下一代阿尔茨海默病疗法

近日,武田制药宣布与致力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精准医疗的制药公司AC Immune就靶向有毒形式淀粉样蛋白β(Aβ)的免疫疗法达成合作,包括用于一款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

2024-05-16 11:40

持续亏损,一家二甲医院宣布关停资讯

持续亏损,一家二甲医院宣布关停

日前,华润医疗发布公告称,华润医疗发布公告,面对淮阴医院经营状况的持续恶化,公司将向监管部门申请停止该医院的运营。

2024-05-16 08:07

步长制药独家中药品种因价格虚高,被约谈降价资讯

步长制药独家中药品种因价格虚高,被约谈降价

近日,步长制药发布公告称,根据国家医保局相关文件精神,旗下全资子公司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对其产品脑心通胶囊挂网价格进行了调整。

2024-05-15 10:58

美国对国内注射器和个人防护设备等征收新的关税资讯

美国对国内注射器和个人防护设备等征收新的关税

当地时间5月14日,美国白宫宣布,将大幅提高一系列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此次新出台的对华关税预计将在未来3年内分阶段实施,涵盖了价值约18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包括电动汽车...

2024-05-15 10:14

司美格鲁肽,披露了减重的维持年限资讯

司美格鲁肽,披露了减重的维持年限

司美格鲁肽在减肥领域的风靡程度已是人尽皆知,但对于其减肥效果的长期有效性也一直是业内和公众较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日前,诺和诺德就此公布了相关的研究数据。

2024-05-15 08:53

填补IgA肾病治疗空白!全球首个对因治疗药物耐赋康®在中国大陆成功开出首方资讯

填补IgA肾病治疗空白!全球首个对因治疗药物耐赋康®在中国大陆成功开出首方

5月14日,全球唯一对因治疗IgA肾病药物耐赋康®(布地奈德肠溶胶囊,NEFECON®)中国大陆的首张处方落地,并以互联网医院的电子处方形式开出

2024-05-14 21:43

全国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使用监测管理标准,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资讯

全国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使用监测管理标准,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

现发布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全国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使用监测管理标准》,编号和名称为WS T 841—2024 全国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使用监测管理标准,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

2024-05-14 17:53

传奇生物CAR-T疗法今年第一季度销售业绩达1.57亿美元资讯

传奇生物CAR-T疗法今年第一季度销售业绩达1.57亿美元

5月13日,传奇生物公布了其2024年第一季度的未经审计财务业绩。

2024-05-14 13:29

一家医疗器械明星企业,退市资讯

一家医疗器械明星企业,退市

近日,据外媒报道,全球电生理龙头械企Acutus Medical由于连续未能满足纳斯达克的最低上市要求(该公司未能维持至少每股1美元的最低股价和

2024-05-14 12:12

德国施巴sebamed亮相第十三届亚洲皮肤科学术年会,开拓皮肤屏障研究新视野资讯

德国施巴sebamed亮相第十三届亚洲皮肤科学术年会,开拓皮肤屏障研究新视野

近日,源自德国医研科学背景的知名功效型洁护肤品牌施巴sebamed首度亮相第十三届亚洲皮肤科大会(13th Asia Dermatological Congress)并举办午间专题会。

2024-05-13 17:24

横店集团旗下上市医药公司,去年揽金超110亿元资讯

横店集团旗下上市医药公司,去年揽金超110亿元

近日,普洛药业公布了其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其实现营业总收入31 98亿元,同比增长3 65%;归母净利润2 44亿元,同比增长1 84%;扣非净利润2 39亿元,同比增长2 42%;经营...

2024-05-13 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