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Telecare?
Telecare(远程照护)是对老年人和身体能力差的人提供远程医疗的术语,为他们提供护理以确保他们在家中能够继续独立生活,它所使用的传感器可为老年痴呆症患者或有跌倒风险的人提供帮助与支持。
英国政府将远程照护定义为“一种服务,使人们,特别是老年人和更脆弱的个体,能够在家中独立、安全地生活。它包括个人和环境传感器,使人们在家中更安全、更独立。24小时监控,确保有紧急事件发生时,这些信息能够及时传回并且给用户以最及时有效的回应。
大多远程照护能够减轻不良事件的危害并且帮助提高反应速度,有一些远程照护如安全确认(Safety Confirmation)和生活方式监控(Lifestyle Monitoring)具有预防功能,可以在早期阶段发现用户病情恶化的征兆。
远程照护不同于远程医疗,它利用以人为中心的科学技术,使人们在自己家中就能得到照护。远程照护的定义和用法在国际上还未形成统一意见。在英国,它建立在社会关怀的框架的基础上,而在其他国家,远程照护多被用于远距离的医疗实践。
Telecare的受众
远程照护服务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定制。以下是一些受益人群的举例:
1.身体脆弱或高危人群
2.残疾人
3.学习困难的人
4.独自生活的人
5.活动能力有限的人
6.有跌倒风险的人
7.长期服药或接受治疗的人
远程照护方案不仅提高了个人的生活质量,还有助于卫生保健提供者更有效率地履行他们提供医疗服务的责任。
Telecare的作用
研究显示大多数身体条件不太好的人仍愿意保持生活独立,而远程照护能使他们的愿望实现。当这些特殊人群的亲人朋友不能近身照料他们时,远程照护能代替亲友的作用。远程照护聚焦于科技和服务,旨在拯救人们的生命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远程照护服务通常包括一个连接监控中心的个人24小时监控警报,当个体发现自身的紧急情况时,可按下SOS按钮联系监控中心,之后就会有专人帮助他们。随着技术的进步,一些远程照护服务提供商将个人警报系统与移动电话和GPS相结合,这就意味着个人与监控中心建立了一种双向对话机制,操作员可以从地图上看到用户的位置并及时提供紧急的医疗救助服务。
其最简单的形式是将固定或移动电话连接到监控中心,用户可以通过电话发出警报。技术更先进的系统所使用的传感器能够对一系列潜在风险进行监测,这些可能包括跌倒,家中环境变化引起的水灾、火灾和气体泄漏等。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传感器可能会在其离开家或者离开指定区域时被激活,然后向家中的设备发送无线电信号,之后该设备会自动拨打监控中心24小时电话,最后由训练有素的操作人员采取适当行动,帮助患者联系屋主、医生或进行急诊救治服务。
图片1
远程照护还包括独立的远程照护,它不发送信号到监控中心,而是通过在用户家里提供本地警报以提醒用户什么时候需要引起注意。值得注意的是,远程照护并不仅仅是一个预警系统,同时也是一个预防手段。现在有很多的报警系统,如药丸分配器(Pill Dispenser),电话提示服务(Telephone Prompt Service)和行动监测(Movement Monitoring)等。如今多语种(Multi-lingual)远程照护服务已经获得了更广泛的受众。这些系统都在保持人的独立性、使用户能够待在家得到照护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Telecare的优点
对个体的好处:
1.保持/提高独立性,使人们在自己的家中有更大的独立性和更多选择
2.双重保险,使亲人安心
3.减少护理包的需要
4.延迟/避免去医疗护理机构
5.减少住院时间
6.设备能够提供连续的、自动的24小时远程监控
7.使用方便,根据个人需要定制
8.紧急事件能够得到快速处理
9.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在家的安全度
对卫生社会保健机构的好处:
1.减少医疗机构和患者之间的互访
2.促进本地化服务
3.更快的诊断和干预
4.减少死亡率,延长生存率
5.减低医疗成本
6.更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
Telecare在英国
2005年,英国卫生部发布Building Telecare in England以帮助远程照护在英国发展。2008年5月,英国卫生部推出Whole System Demonstrator(WSD),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关于远程医疗和远程照护的随机对照试验,它包括6191位患者和238个来自Newham,Kent和Cornwall的全科医生实践项目。这些试验由伦敦城市大学、牛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和伦敦经济学院进行评估。
WSD在对3154名患者进行远程医疗试验后得出了如下结论:
1.死亡率降低45%
2.急诊人数减少20%
3.卧床时间减少14%
4.关税成本降低8%等。
Telecare在中国
老龄化社会造就了庞大的”商机“,其中远程照护市场是台湾地区最被看好的一个行业。目前,世界纷纷将远程照护列为重点发展项目,包括体温计、血糖计等在内的”生理监控“设备,成为远程照护产业的重要环节。根据英国相关研究显示,未来5年电子健康照护市场将会成长56%,而传统临床医疗照护市场只能成长9.9%,由此可见远程照护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目前,我国台湾地区生理监测企业早已展现出了高科技研发能力,商品创新屡有突破。
例如,工研院成功研发出全球最薄的无线生理监控贴片,凭借”微型无线生理监控系统“技术,随时掌握使用者的体温、呼吸、心跳、心电图等变化,紧急状态下还能通过无线传输发出通报。台湾地区生理监控产品兼具价格合理和质量稳定的双重优势,不仅是该地区医疗器材产品的出口主力之一,也已在欧美等国市场建立良好口碑,配合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逐渐获得全球重要性地位。
来源:动脉网 作者:刘楠
为你推荐

又一款国产司美格鲁肽申报上市
近日,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信息显示,石药集团申报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尽管该产品的具体适应症尚未披露,但结合国内其他企业此前的申报情况来看,此类药物...
2025-08-05 15:46

第11批国家药品集采开始报量
8月4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品种报量通知。根据通知,8月5日(周二)开始报量,8月27日(周三)17:00前完成报量工作。
2025-08-04 18:36

全球首个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耐赋康®扩产获批,扩大患者用药可及
中国首个且唯一获得完全批准的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耐赋康®(布地奈德肠溶胶囊)扩产补充申请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
2025-08-04 18:28

全科医生张志程:在社区医疗一线,用坚守诠释医者价值
从2008年首都医科大学毕业走进基层卫生院,到如今成为社区居民信赖的健康“卫士”,张志程医生的职业生涯始终围绕着“贴近居民、守护健康”这一核心,用专业能力和职业坚守诠释...
2025-08-04 15:20

上市仅五年,一进口药被曝将退出中国市场
日前,在某书社交平台上流传着一封关于赛诺菲新型降脂药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波立达)的告知函,该函明确,将停止波立达在中国市场的推广。
2025-08-04 12:47

医药产品采购中收受销售方财物构成何罪
张某某,A市B公办医院骨科主任、C病区主任、医疗小组组长。2019年,A市医疗保障局开展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医院将骨科耗材的报量职责交由张某某履行。
2025-08-03 15:55

创新疗法再传积极信号,多奈单抗3年长期研究验证阿尔茨海默病干预“越早越好”
TRAILBLAZER-ALZ 2长期扩展研究结果显示,在大多数研究参与者完成治疗后,记能达依然可以持续发挥减缓疾病进展的作用
2025-08-01 21:51

"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启动会"召开,赋能HER2阳性胆道肿瘤精准诊疗
近日,【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启动会在沪召开。会上,众多嘉宾围绕胆道肿瘤领域的治疗进展及趋势进行分享与探讨,以期推动该疾病领域的精准诊疗...
2025-08-01 15:38

华领医药首次半年扭亏,华堂宁上半年大卖176.4万盒
日前,华领医药发布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约11 84亿元,和去年中报的亏损1 4亿元相比,实现了自2018年上市以来的首次扭亏。
2025-08-01 11:16

礼来公布替尔泊肽重磅研究数据,或重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治疗格局
这是首个头对头比较替尔泊肽和度拉糖肽的心血管结局研究,纳入了来自30个国家 地区总计超过13,000名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成人患者, 历时超过4 5年,是迄今...
2025-08-01 08:57

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医药数据分析国产化突破,助力CRO破解“卡脖子”难题
在医药研发外包(CRO)领域长期依赖海外数据分析工具的背景下,杭州启维软件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V2 0已通过国家级技术验证,并与国内头部CRO企...
2025-07-31 17:26

体检争议事件引发公众健康焦虑,用AI解读体检报告量激增40%
近日,一则 "女子十年体检未提示患癌风险,确诊时已是肾癌晚期 "的新闻持续发酵,也引发了公众对健康问题的关注,甚至有网友自嘲 "为体检焦虑到失眠 "。
2025-07-31 16:48

因美纳升级旗舰检测产品,加速全面肿瘤基因组分析可及
因美纳TruSight™ Oncology 500 v2研究型检测产品现已上市,集成内置HRD生物标志物检测,周转时间更短,组织样本需求更低
2025-07-31 15:11

搭建递送技术平台,我国创新药企布局新型体内CAR-T疗法
“目前高端的细胞治疗药物价格仍高达每针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但通过mRNA和先进的递送技术,把高度个性化的定制疗法转变为通用型药物,将有机会把成本降至大多数患者可负担的范...
2025-07-30 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