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限抗、医保控费、限药占比、中药注射剂监管等因素,大输液行业发展阴雨绵绵,行业洗牌整合加速,市场集中度在逐步提高,国内一些领先的大输液企业在经过洗牌整合阵痛后重返高增长,但是这些企业自身大多谋求转型,输液收入占企业的比例在下降。
输液行业大整合
市场集中度提升
日前,中国化学药制药工业协会《制药工业蓝皮书——中国制药工业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蓝皮书指出,近年来我国大输液市场在产量上升后出现回落,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2010年全国大输液产量达93亿瓶(袋),2015年上升至127亿瓶(袋)的高峰,2017年回落到120亿瓶(袋)。据此推算,输液市场规模在1200亿元左右。
2017年大输液年产量排前五位的企业产量占总产量的60%左右,正在加快向全球发达市场80%的集中度水平靠拢。
近几年来,受“限抗”和三甲以上医院取消门诊输液等政策限制和影响,输液市场价格和份额下降,生产成本上升,规模较小的企业难以维持。行业龙头企业抓住机会实施并购重组战略,大输液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市场集中度有所提升。目前,我国大输液生产厂家有300家左右,产能超过1亿元的只有30家左右,排前10的厂商的市场占有率约为2/3。
2017年,整个大输液行业的深度整合效应开始显现,众多中小企业退出,生产回归理性,行业稳步复苏,龙头企业逐步受益,是行业整合的受益者。
我国输液行业整合呈加速之势。在2017年11月,我国输液巨头科伦药业发公告称已购买港股石四药集团5.71亿股,约占企业总股本的20.0497%。
这是国内大输液巨头之间的首次公开的明确股权并购公告。其实,之前科伦药业和石四药集团与其之前的母公司利君制药就已有并购意向,但遭到港交所的否决。
笔者认为,科伦药业购买石四药股权绝对不是仅仅作为财务投资,从公告也可以看出,科伦药业根据相关法规可以向企业推荐董事人选,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石四药是一家以较为高级的非PVC软袋静脉输液和直立式软袋输液为主的企业,二者合计占企业大输液业务收入的65%以上。因此,在产品上可以和科伦形成互补,互惠互利。
数据来源:石四药集团2018年1-9月未审核业绩
输液领先药企
输液业务快速增长
A股半年报收官,所有药企均公布了半年业绩,部分港交所的药企也发布了半年业绩,其中我国代表性的大输液企业科伦药业、华润双鹤、石四药集团、辰欣药业、华仁药业均发布了2018年半年报,所有的药企大输液均实现了较好的增长。
数据来源于各上市公司三季报/1-9月业绩,*其中石四药集团收入为港币,为未审核数据。
由于除石四药集团外,其余企业三季报未披露详尽的分类型业务收入,因此可以通过其半年报中输液业务的增长可见其受益行业整合的情况。除输液市场规模较小的华仁药业增长率在20%以下外,所列的其余企业大输液增长率均在30%以上,排首位的科伦药业同比增长近5成。
数据来源于各上市公司半年报,以输液收入大小排序;*其中石四药集团收入为港币,为未审核数据,为1-9月数据。
政策限制,输液龙头药企谋转型
输液收入占比下降
大输液企业间的整合,是由于近几年大输液是药品监管的重点,药企大输液收入占比在逐步下降。
大输液的各地限用政策,至少可以追溯至2014年。
2018年的7月初广西《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关于规范医疗机构门诊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发布,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8月1日起全面停止门诊静脉输液服务;9月1日起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应逐步减少门诊静脉输液医疗服务工作。
2017年8月,全国用药最大的省份广东省发布《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要求对全省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及社会力量办的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静脉输液管理,要求停止基层社区医院门诊与急诊静脉输液,同时也有多家三甲大医院也明确表示加强门诊、急诊的输液管理,从省级卫生主管部门正式发声限制输液,是对大输液限制的升级版。
2015年江苏省发布《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通知的通知》,要求加强输液监管,涉江苏省内医院460家左右。
2014年,安徽省卫计委公布了“53种不需要输液疾病清单”,后续多地如福建三明、云南个旧、新疆乌鲁木齐等区域有个别医院均发布了门诊输液相关的监管政策。
……
我国大输液市场的领先企业科伦药业、华润双鹤、石家庄四药、辰欣药业和华仁药业占其营业收入的比重来看,总体均呈现下滑趋势,其中下降最为明显的是科伦药业,大输液占比由2015年的75%以上下降至当前的60%附近,下降近16%个百分点,华润双鹤下降也超过9个百分点。
来源于各上市公司年报,以输液收入占比大小排序;*石家庄四药为2018年为1-9月占比。
输液龙头企业输液收入占比大都呈下降趋势与这些药企纷纷谋转型有关!下面以科伦药业和华润双鹤为例进行简要分析
科伦药业
我国大容量注射液的龙头企业。公司于2012年全面启动创新转型,引进100余位具有丰富国际研究经验的领军人才,主要生产基地建立了以博士、硕士为主体的研发创新承接团队,启动了面向国内外市场的440余项药物的研究,其中360余项仿制药(含一致性评价)和NDDS药物、70余项创新药;公司已累计获得13项“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7项“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及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拥有2300余项专利,已获得了82个新药证书。
华润双鹤
针对输液业务,华润双鹤提出了“一轴两翼”的战略发展规划,不仅在输液产品线进行结构调整转型,还重点围绕创新研发进行转型,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仿制药研发和对外合作开展研发创新工作加强开展,加强产品整合。一方面资源聚焦,自研项目提升效率,另一方面通过BD、上市许可人制度、复产等多途径引进产品,上半年公司与多家企业接触,拟通过进口注册、技术转移、MAH等多种外部合作方式进行产品引进,目前有多个覆盖肾科、精神/神经等领域的重点项目正在密切接触中。
看来,大输液行业整合、转型的高潮已经渐渐逼近,您准备好了吗?
来源:健识局
作者:垚淼鑫
来源:健识局 作者: 垚淼鑫
为你推荐

首付款12.5亿美元,三生制药与辉瑞就一款PD-1/VEGF双抗达成合作协议
今日(5月20日),三生制药发布公告称, 5月19日,公司、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沈阳三生”,三生制药的全资附属公司)及辉瑞公司(“辉瑞”)已订立独家许可协议。三生国...
2025-05-20 10:49

第九届潇湘国际眼科高峰论坛在湖南长沙盛大举行
大会共设置了22个学术单元,邀请了120余位专家学者进行精彩的学术分享,500余名基层医疗机构参会代表齐聚一堂,聚焦眼科前沿技术转化、跨学科临床研究及眼健康战略合作展开交流...
2025-05-20 10:19

关注罕见靶点肺癌 共筑生命希望——罕见靶点肺癌患者关爱日活动成功举办
由东方临床肿瘤研究中心主办的“罕见靶点肺癌患者关爱日活动”于上海举行,《中国ROS1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诊疗现状白皮书》同期发布
2025-05-19 20:24

阵发性房颤治疗新选择,强生医疗科技VARIPULSE国内首批百例手术顺利完成
近期,强生医疗科技旗下VARIPULSE一次性使用磁定位心脏脉冲电场消融导管正式进入中国,并已在全国超过100家医院顺利完成了首批脉冲电场消融手术。
2025-05-19 12:10

甲亢突眼患者诊疗新希望:爱尔眼科16城24院专病门诊引进首款国产靶向药
首款国产 IGF-1R 靶向药物替妥尤单抗(N01注射液)正式在全国16个城市的爱尔眼科医院投入临床应用。
2025-05-19 09:25

全球首个!远大医药全球领先全产业链核药基地获颁甲级辐射安全许可,智能化生产线投运在即
其位于成都温江的核药全球研发及生产基地已获得国家生态环境部颁发的甲级《辐射安全许可证》,并将于2025年6月正式投入运营。
2025-05-18 19:06

强生创新制药打造“双重人生”公益快闪, 呼吁炎症性肠病领域“共决策”
在世界炎症性肠病日(5月19日)即将到来之际,强生创新制药携手多方,在上海外滩共同揭幕“双重人生”公益快闪,以一座沉浸式的“剧场”,解构疾病叙事,重塑社会对话,呼吁公众...
2025-05-16 17:23

《男性健康与伴侣幸福手册》全面焕新, 以“伴侣共治”实现“身心共愈”的跨越式发展
由《中华男科学杂志》发起,美纳里尼支持的《男性健康与伴侣幸福手册》2 0版本正式焕新发布。
2025-05-16 17:07

Cytiva与深研生物达成战略合作 加速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升级
Cytiva与深研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就深研生物自主研发的EuLV®基于稳定细胞系的慢病毒载体生产系统,双方整合各自优势资源,打造从实验室研发到规模化生产再到商业化的高效全链条...
2025-05-16 16:57

“全神汇聚 氏力不受限”2025神经科学论坛在京召开,共建神经科学诊疗新格局
2025年5月11日,由北京瑞洋博惠公益基金会和上海罗氏制药联合主办的“全神汇聚,氏力不受限”2025神经科学论坛在北京召开。
2025-05-14 15:12

爱尔眼科首登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5》
爱尔眼科凭借在环境、社会与治理(ESG)领域的卓越表现,从60个行业、1662家中国企业中脱颖而出,
文/屈慧莹 2025-05-14 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