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CMEF在GPST全部缺席的情况下,国内影像厂商还是把这出戏唱得很热闹。不看之前满地开花的MRI,DR,仅能够生产CT的厂家就有东软、联影、安科、明峰、新华、万东、贝斯达,再加上和日立OEM合作的康达洲际,以及未参展的赛诺威盛,另外据传苏州还有两家公司的CT产品将在两年内上市,算起来国产CT厂商将超过10家,CT无疑已经变成彻底的红海。可以说未来两年国内CT市场将面临一番乱象,五年之内洗牌也再所难免。 而第三方球管厂商瑞能,更让影像市场或者说CT市场变得错综复杂。这次CMEF的信息量太大,请听影像君慢慢道来,欢迎拍砖!
为什么这么说洗牌在所难免?
首先中国市场容量有限,以目前大约2000台的年新装机量,即使考虑到未来几年国家投入基层医疗的采购,市场容量增加到3000台,进口品牌GPST占据一半的市场份额估计没有人会觉得夸张。也就是说剩下的十家公司要竞争剩下的1500台市场容量,也就是说平均每家厂商平均只有一百多台的蛋糕可分,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其次刚提到的基层医疗这块市场,国产厂家是否能够竞争过GPST还是个未知数,从目前各厂商的产品来看,经济型产品虽然都有规划,但是普遍成本偏高,产品精准定位的能力有待提高。以GE玲珑16排为利,估计材料成本不到50万人民币,而目前国内厂商成本普遍高于这个价格。一旦不能拿出合适的产品,降低利润则是势在必行,而凭借有限的市场分额,实现盈利十分艰难。
对于可见的市场,特别是中低层医院,对服务同样十分敏感。随着国内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发展以及上面所说的国产球管厂商,相信各厂商在服务合同上同样会失去一部分分额,因此通过服务收益来实现盈利的商业模式是否会继续成立同样成为疑问。
所以说未来三道五年,中国CT市场一定会出现一次洗牌,具体会怎样发展真的很难预计。当然这样的洗牌是纯粹遵循市场规律发展所带来的,这个市场的发展同样会受到其他非市场规律的影响。首先是资本的介入,目前国产CT厂商之所以纷纷投入到CT的研发,资本的力量功不可没。而资本投入本身并非立足于促进民族产业的发展,而是驻利。驻利最快的方式不是主营业务盈利,而是回归到资本市场,即上市。甚至可以悲观的说目前国内厂商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围绕着上市目标而服务的。另一方面非市场因素则来自于政府,随着政府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厂商研发出新产品可以从国家拿到一笔可观的政府补贴,而将新品中的各种技术、专利再拆分成单独的项目同样可以申请政府补贴,这样一来,即使在市场行为上无法收回投入,通过政府补贴同样可以实现盈利,这一本身有些畸形的商业模式事实上却是成立的。
更进一步,可能有人会说,中国市场容量有限,可以考虑海外市场,这是最基本的逻辑。海外市场的确是一个可以有效地增加产量,释放产能,分摊产能的出口,但是如上篇文章所说,海外市场门槛还是偏高,绝大多数企业尚未做好准备。首先大影像设备与小设备可以说完全不同,对设备维护依赖极高,缺少服务网络,无法实现可持续的销售。事实上多数厂商在面对海外市场与中国市场上存在一大误区,认为海外市场可以照搬中国模式。但实际上,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国厂商本身机构建立在中国,这样省去了一大块服务网络的投入,或者说是服务与生产并用资源和平台。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在中国市场,厂商本身就是代理商。如果需要海外代理商建立同样功能的服务平台,投入之大可想而知。所以当我们分析中国厂商海外的销售记录就会发现,绝大多数的销售都集中在一些国际厂商本身平台不健全的地区,也就是所谓的欠发达国家,相比较小产品遍布全球而言相差甚远。
那么厂商的出路在哪里?
这里仅发表些个人很不成熟且片面的想法。
首先是资本!通过资本的力量实现纵向兼并,只有实现了核心部件的自产才能真正的把产品成本做低,而成本对于本身瞄准中低端市场的厂商至关重要。而这种纵向兼并是排他的,核心部件厂商属于稀缺资源,一旦实现兼并,则意味着将其他厂商的脖子卡在自己的手中。
其次还是资本!对,资本!只有有了资本,才能够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全球化销售与服务网络的布局,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与主流厂商站在同一平台上竞争。否则我们面对的将永远是第三世界。进一步说,市场是变化的,竞争对手也是变化的。一旦竞争对手认为现在的第三世界市场是值得投入的,那么其投入平台建设的速度也会是惊人的,那样准入门槛或者说市场标准将会被抬高,留给中国厂商的蛋糕将会越来越少。
第三,则是从商业模式上的创新,随着独立影像中心以及私利医院的发展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健康服务领域的变化将是空前的,而在商业模式上,租赁,PPP等形式将会越来越的被应用,厂商需要寻求更多样的模式去实现销售。
最后,是在产品本身,目前各厂商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难免得陷入价格战的而行竞争中,因此需要厂商更精准的对客户使用习惯的定位,研发适应不同客户群的产品。
来源:麦科田医疗(微信号 MEDCAPTAIN) 作者:影像君
为你推荐
资讯 依视路星趣控全“星”解决方案闪耀进博会舞台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作为依视路陆逊梯卡旗下领先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管理品牌,“进博宝宝”依视路星趣控携全“星”解决方案重磅亮相
2025-11-07 12:42
资讯 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应用脑机接口技术造福帕金森病患者
作为全球脑起搏器领域的重磅产品,美敦力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25-11-07 11:24
资讯 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身肿瘤赛道,从多发性骨髓瘤破题应对老龄化健康挑战
权威专家、北京中康联公益基金会代表等领域内各方济济一堂,就MM患者治疗现状与创新诊疗展望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2025-11-07 11:18
资讯 罗氏制药连续八年参与进博会,加速向全疾病领域综合领航者跨越
2025-11-07 11:02
资讯 首次亮相进博,索诺瓦全链条创新方案助力听力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
现场,索诺瓦展示了全链条创新听力健康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峰力AI人工智能全能系列助听器亚洲首展,AB核磁共振兼容的人工耳蜗技术等。
2025-11-06 22:24
资讯 百济神州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超275亿元,已超去年全年营收
第三季度,百济神州单季度营收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0 77亿元,同比增长41 1%;产品收入延续高速放量态势,实现99 54亿元,同比增长40 6%。
2025-11-06 20:42
资讯 携手打造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期间,由寇德罕见病中心与灵北共同发起的“构建DEE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2025-11-06 20:34
资讯 罗氏制药“AI+科研”亮相进博,打造医学创新新生态
罗氏制药中国携手商汤医疗以及若生科技联合发布“小罗智多星”AI科研解决方案,并且分享了“MDT智能体”这一创新工具。
2025-11-06 20:23
资讯 灵北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展示神经专科与神经罕见病领域创新成果
展示了其针对发育性癫痫性脑病(DEE)的创新疗法,并分享了在偏头痛预防性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为推动创新疗法、药物惠及更多中国患者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2025-11-06 20:19
资讯 Cytiva 启动Stax深层膜堆本土化生产, 以中国速度交付全球品质
采用与全球一致的材料与质量标准,交付周期缩短70%,并通过提速响应客户服务需求,提升客户体验与供应韧性。
2025-11-06 20:10
资讯 “罗氏神经科学前沿分享及未来生态共建启动仪式”亮相进博会
“众智启新卷,同心绘神章——罗氏神经科学前沿分享及未来生态共建启动仪式”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罗氏展台举行。
2025-11-06 20:00
资讯 “心肾守护 循证科普”专题活动亮相进博会,塑造健康科普新理念
由天津市互联网医学科普协会发起,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号召的“心肾守护 循证科普”项目,在诺华展台成功举办了专题活动。
2025-11-06 19:13
资讯 连续八年亮相进博,强生携多款首发新品诠释“质愈新生”
强生携百余款创新产品登场,其中不仅包括十余款“首发首秀”产品,更涵盖两款在亚洲范围内率先获批上市和首次展出的突破性解决方案
2025-11-06 1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