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艺人徐静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细述其在美国做冷冻卵子的全过程。这则新闻让不少女性开始关注冷冻卵子,也让这一近年来急剧升温的“新事物”重磅进入公众视野。
徐静蕾称冷冻卵子是“全世界唯一的后悔药”,“别的任何事情其实你都后悔不了,但这个是你可以提前准备好的。”事实上,根据此前公开报道,明确表示接受了冷冻卵子手术的女明星不止徐静蕾一人。国内外一些女性因为忙于事业或者享受生活,选择了通过技术手段取出卵子冷冻起来,推迟育龄,其后再根据个人意愿选择生育时间。
通过促排卵技术,可以把年轻状态的卵子“雪藏”起来,到想生育的时候再解冻卵子,让生活与生育两不误。
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健康服务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冷冻卵子技术属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范畴,目前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会密切跟踪卵子冷冻技术进展,谨慎进行技术评估,以确保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冷冻卵子悄然升温,国内未大规模推广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医学界冷冻卵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慢速程序化冷冻,另一种是玻璃化冷冻,即把卵子放进高度浓缩的脱水冷冻保护溶液,然后立即投入零下196℃的液氮中,可以长期保存。
记者在北京几家三甲医院随机采访了一些就诊者。在北医三院,一名前来咨询辅助生殖技术的赵女士表示:“如果冷冻卵子技术是安全的,可以保证在若干年之后照样生出健康的宝宝,那么,对于女性来说,就意味能够超越生理局限性,更自由地选择个人生活方式,当然是个好消息。”
北医三院生殖中心副主任李蓉说:“近年来,咨询辅助生殖技术包括冷冻卵子手术的女性数量越来越多。一般来说,咨询者以35岁以上的女性为主。她们主要是担心随着年龄增大,卵子质量也会下降,有可能无法生育,因此希望能冷冻年轻状态的卵子,保证未来拥有健康的后代。”
李蓉介绍说,对于每位前来咨询并有意愿进行手术的女性,医院都会对其进行生殖储备能力评估,必须在确定符合手术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手术。她说:“冷冻卵子手术虽然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在国内真正发展的时间不到10年,也没有大规模推广。目前,北医三院生殖中心每年的冷冻卵子手术不超过100例。”
未婚妇女不能进行辅助生殖类手术,已婚妇女也有诸多限制条件
据专家介绍,2001年卫生部曾经发布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并在2003年对其进行了部分修订。其中明确提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是指运用医学技术和方法对配子、合子、胚胎进行人工操作,以达到受孕目的的技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应当在医疗机构中进行,以医疗为目的,并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伦理原则和有关法律规定。”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技术研究室主任康跃凡表示:“按照目前的法律法规,未婚女性是禁止进行辅助生殖类手术的,包括冷冻卵子疗程也是如此。已婚的女性若要做这种手术,也有相应的限定条件。”
据康跃凡介绍,对于已婚女性来说,一般在两种情况下,具备资质的医院才会为其做冷冻卵子手术。第一种是不孕症女性在取卵当日由于各种原因,男方不能及时提供精子,或者当时没有精子,同时拒绝供精做试管婴儿的,只能先将全部卵子或者剩余卵子冷冻保存起来;第二种是患有恶性肿瘤的女性,在对全身进行较大剂量放化疗前,由于化疗对卵巢卵子有不良影响,可以在接受化疗或放疗前将卵子取出冷冻,保存拥有后代的机会。
康跃凡提醒道:“冷冻卵子需要人为服用或注射激素,用超过生理剂量的促排卵激素促使女性体内产生比自然生理状态下更多的卵子。这种状态有可能导致一部分人产生‘卵巢过激综合症’,产生例如腹水等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血栓。因此,不建议只是单纯想借助冷冻卵子手术人为推迟生育年龄的女性冷冻卵子,因为这个过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四川省人民医院辅助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吕群介绍说:“同技术上比较成熟、普遍采用的冷冻胚胎技术相比,选择冷冻卵子的女性还比较少。冷冻胚胎技术是将夫妇俩通过体外受精形成的胚胎冷冻起来,从我们院临床来看,胚胎解冻后临床妊娠成功率大概在60%左右,比冷冻卵子解冻后妊娠的成功率大。根据目前临床观察,冷冻卵子解冻后成功受精的几率不到50%。”
李蓉表示,具备实行冷冻卵子手术的医疗机构也需要有一定的资质,并经过相应审批,女性朋友一定要谨慎选择:“目前,在北京市范围内能开展取卵技术的医疗机构大约有10家,其中可以做冻卵手术的医院由于需要具备相应的冷冻设备等,数量则应该更少。”
医生:女性生育还是“顺其自然最好”
业内人士表示,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看,建议女性在最佳生育年龄怀孕,同时,加强对冷冻卵子技术与应用的跟踪与风险评估,保证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李蓉表示:“一般认为女性做冷冻卵子手术最合适的年龄是在40岁之前。因为在40岁之后,女性生育能力降低,同时卵子质量下降比较明显,冷冻卵子复苏率也会在这个年龄段之后下降。高龄产妇特别是超过40岁的产妇生育,会因为人体器官自身的功能老化,可能导致不能胜任十月怀胎巨大负担的后果。”
国家卫计委妇幼健康服务司负责人提醒公众,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为24-29岁,35岁以上高龄妇女生育,发生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以及出生缺陷的风险将会显著增加,可能影响妇女和子代健康。
“我们鼓励公民适龄结婚生育,统筹考虑生活与工作的关系,将母婴安全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前提下,合理地安排家庭生育计划,”该负责人表示。
一些生殖领域专业人士建议,《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由于出台时间比较早,并未专门针对冷冻卵子技术设置相应的准入政策和监管具体政策,很多事项处于“没有明文禁止,也没有明文允许”的地带:“例如冷冻卵子的手术费用,由于没有明文规定这样一种收费项目,让不少医院具体工作中遇到收费标准不一的问题,”康跃凡说。
吕群认为,在各种医疗技术中,辅助生殖是国家管理得最严的医学技术之一。随着时间的变化,冷冻卵子技术会不断成熟,患者需求也将越来越大,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在这项技术的管理方面也需要与时俱进。
来源:新华视点
为你推荐

一进口降脂药被曝将退出中国市场
日前,在某书社交平台上流传着一封关于赛诺菲新型降脂药波立达的告知函,该函明确,将停止波立达在中国市场的推广,届时,该产品将出现供应短缺的情况,对此,赛诺菲公司将和医...
2025-08-04 12:47

医药产品采购中收受销售方财物构成何罪
张某某,A市B公办医院骨科主任、C病区主任、医疗小组组长。2019年,A市医疗保障局开展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医院将骨科耗材的报量职责交由张某某履行。
2025-08-03 15:55

创新疗法再传积极信号,多奈单抗3年长期研究验证阿尔茨海默病干预“越早越好”
TRAILBLAZER-ALZ 2长期扩展研究结果显示,在大多数研究参与者完成治疗后,记能达依然可以持续发挥减缓疾病进展的作用
2025-08-01 21:51

"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启动会"召开,赋能HER2阳性胆道肿瘤精准诊疗
近日,【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启动会在沪召开。会上,众多嘉宾围绕胆道肿瘤领域的治疗进展及趋势进行分享与探讨,以期推动该疾病领域的精准诊疗...
2025-08-01 15:38

华领医药首次半年扭亏,华堂宁上半年大卖176.4万盒
日前,华领医药发布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约11 84亿元,和去年中报的亏损1 4亿元相比,实现了自2018年上市以来的首次扭亏。
2025-08-01 11:16

礼来公布替尔泊肽重磅研究数据,或重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治疗格局
这是首个头对头比较替尔泊肽和度拉糖肽的心血管结局研究,纳入了来自30个国家 地区总计超过13,000名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成人患者, 历时超过4 5年,是迄今...
2025-08-01 08:57

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医药数据分析国产化突破,助力CRO破解“卡脖子”难题
在医药研发外包(CRO)领域长期依赖海外数据分析工具的背景下,杭州启维软件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V2 0已通过国家级技术验证,并与国内头部CRO企...
2025-07-31 17:26

体检争议事件引发公众健康焦虑,用AI解读体检报告量激增40%
近日,一则 "女子十年体检未提示患癌风险,确诊时已是肾癌晚期 "的新闻持续发酵,也引发了公众对健康问题的关注,甚至有网友自嘲 "为体检焦虑到失眠 "。
2025-07-31 16:48

因美纳升级旗舰检测产品,加速全面肿瘤基因组分析可及
因美纳TruSight™ Oncology 500 v2研究型检测产品现已上市,集成内置HRD生物标志物检测,周转时间更短,组织样本需求更低
2025-07-31 15:11

搭建递送技术平台,我国创新药企布局新型体内CAR-T疗法
“目前高端的细胞治疗药物价格仍高达每针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但通过mRNA和先进的递送技术,把高度个性化的定制疗法转变为通用型药物,将有机会把成本降至大多数患者可负担的范...
2025-07-30 17:25

中眸医疗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加速眼科基因治疗全球布局
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核心产品ZM-02的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及后续管线开发,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眼科基因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5-07-30 17:18

蚂蚁AI健康应用AQ推出多个“院士 AI分身”,日均免费问诊近万人
顶级医学专家上线“数字分身”,正在掀起一场 AI 看病风潮。7月30日,蚂蚁集团AI健康应用AQ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安“AI分身”上线仅3天咨询量激增280%,AI让顶级大专...
2025-07-30 12:08

刚刚,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陈时飞被立案审查
7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公告: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时飞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2025-07-30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