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不仅有中到重度的头痛症状,还常伴随多种复杂症状比如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女性偏头痛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约20%~25%的女性偏头痛患者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一些女性平时经常头痛,尤其是在经期的时候,每个月规律发作,但由于症状常与经期不适重合,很多人误以为是正常的“痛经引发的头痛”现象。其实,经期头痛并非普通经期不适,可能是月经性偏头痛这一疾病。
由于女性生理结构的特殊性,女性月经来潮前会出现周期性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这是诱发月经性偏头痛的关键因素。月经性偏头痛包括单纯月经性偏头痛(只在月经期有发作)和月经相关性偏头痛(月经期和非月经期均有发作)。其中,月经相关性偏头痛临床更为常见,且在月经期间发作的症状更为严重。
为提升公众对偏头痛,尤其是女性月经性偏头痛的科学认知,推动疾病早识别、早干预、规范治疗,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发起、辉瑞中国支持的“健康中国行动—偏头痛大众疾病认知教育和倡导项目”持续开展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活动,呼吁全社会关注女性头痛困扰,携手为女性健康赋能。
月经性偏头痛不是普通经期不适,持续时间更长、疼痛程度更重
月经性偏头痛通常发生在月经前2天至月经后3天之间,在女性偏头痛病人中,月经性偏头痛占19.3%~66.0%。相较于发生在月经期之外的偏头痛,月经性偏头痛发作疼痛程度更重、疼痛持续时间更长、症状更剧烈。部分女性每逢经期就会经历严重偏头痛发作,甚至不得不请假休息。当这种“周期性失控”反复出现时,不仅造成职业发展受限,还可能影响其在家庭中的角色承担与心理状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尽管月经性偏头痛表现出更复杂的症状特征,但其发作周期与女性月经周期高度重叠,加上头痛、恶心、疲劳等症状与普通经期不适相似,导致许多女性误以为经期头痛是正常生理现象,进而采取忍耐、等待自行缓解或自行服用止疼药等方式应对。一些患者由于过度使用止痛药,还可能引发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OH),导致头痛越来越严重、头痛发作越来越频繁,进一步加剧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增加卒中、身体功能障碍风险,月经性偏头痛不容轻视
临床研究指出,偏头痛是女性群体中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显著增加卒中风险1.73倍,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尤其应引起重视。此外,偏头痛不仅带来头痛本身,更是一种显著影响功能状态的神经系统疾病。数据显示,偏头痛患者平均每年生产力下降最多可达89.2天,约48.82%的患者在偏头痛各阶段均感受到日常活动受限,从而导致患者工作、家庭、生活等多个层面陷入反复失控,影响深远。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II科主任肖哲曼教授表示,“虽然月经性偏头痛会给女性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和危害,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但仍有很多女性对此缺乏了解,未能及时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导致负担进一步加重。建议患者积极采取科学的治疗方式,目前也已经有了多种创新性、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头痛及其相关伴随症状,减少发作次数,远离月经性偏头痛带来的痛苦。”
规范治疗、尽早干预,改善月经性偏头痛疾病负担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偏头痛,月经性偏头痛更需要个性化、系统化的治疗管理策略。既往月经性偏头痛的治疗包括针刺、认知行为疗法等非药物治疗方式以及常规止疼药、曲普坦等药物治疗方式,然而一些患者面临治疗不足、安全性与耐受性不佳等问题,尤其对于很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MOH高风险患者,很多长远的需求未被满足。理想的治疗目标应是快速且持续地解除头痛及相关伴随症状,恢复生活、职业、学习及社会能力,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经济及医疗资源消耗。
随着对偏头痛病因的深入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逐渐明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刘恺鸣教授分享道:“当偏头痛发作时,CGRP水平显著升高,会引发颅内血管扩张,并传递疼痛刺激,促进炎症因子释放。目前已有基于CGRP的创新靶向治疗手段,可以针对性地、有效地治疗偏头痛,并降低发作频率,为偏头痛患者带来了新的选择和希望。”目前,全国已有多家医院设立了专门的头痛门诊,为偏头痛患者提供专业的健康咨询与治疗支持。刘恺鸣教授也提醒:“如遇到反复头痛或偏头痛的困扰,应及时前往神经内科头痛门诊进行规范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经期头痛并不是生理常态,而可能是月经性偏头痛的信号。作为困扰众多女性的重要健康问题,这类周期性头痛往往被忽视或误以为是痛经所致,从而延误诊断和治疗,甚至带来更多的功能损害影响患者生活。了解月经性偏头痛特征,主动识别症状、科学就医、合理治疗,摆脱头痛反复发作的困扰,重拾健康、自在的生活节奏。
来源:医谷网
为你推荐
资讯 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出口药品检查和出口证明管理规定》
11月21日,国家药监局日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出口药品检查和出口证明管理规定》,进一步支持和鼓励更多中国药品进入国际市场。
2025-11-22 22:06
资讯 纳斯达克要求科兴生物退市
11月19日,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公告称,由于未能按期在2024年11月11日的延期截止日期前提交2024年年度报告,科兴生物于2025年11月12日收到纳斯达克的退市决定函。
2025-11-22 10:12
资讯 2025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新增“两院”院士名单
今日,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4人当选。其中,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
2025-11-21 15:35
资讯 攻克疫苗佐剂卡脖子难题,百达信生物获超 3000 万 Pre-A 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专注生物医疗赛道的领航新界资本独家领投,所募资金将重点用于加速化学合成 QS-21 等核心佐剂原料的 GMP 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全球商业化进程,并拓展新型佐剂研发管线。
2025-11-21 15:31
资讯 修实生物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深耕多肽生物合成加速全球化
本轮融资由老股东华泰紫金领投,拾萃资本追加投资,金鼎资本、湖南艾臣联合参与,小饭桌创投依托生态资源助力融资高效完成,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市场拓展与核心技术研发升级。
2025-11-21 15:30
资讯 鲲石生物完成 5000 万 A 轮融资 加码巨噬细胞药物攻坚实体瘤
本轮资金将重点用于推进第三代 CAR-M(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药物的临床转化及多管线布局,为实体瘤治疗领域注入创新动力。
2025-11-21 15:21
资讯 专访精鼎医药郑唯玲:全球医药产业格局重塑中,中国从“市场红利”走向“创新红利”
中国医药创新已从全球产业链 “追随者”,成长为有自主话语权的 “参与者” 乃至 “引领者”,核心竞争力从单纯成本优势,升级为 “效率、质量、创新” 三位一体的综合实...
文/朱萍 2025-11-20 14:16
资讯 武田中国创新中心在蓉开幕,以患者为中心,加速共建数字医疗创新生态
TCIC是武田数字化创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田首个将同步推进数字医疗解决方案开发与落地应用的创新中心。
2025-11-18 14:40
资讯 全球首个FRα ADC爱拉赫®获常规批准,华东医药创新转型加速“开花结果”
该药物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1-3线系统性治疗的FRα阳性铂耐药卵巢癌(PROC),是目前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该适应症的靶向FRα的ADC药物。
2025-11-17 18:55
资讯 改变焕新生!2025“鼓5人生”肺癌患者关爱公益徒步活动在沪成功举办
2025年11月16日,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发起、爱心企业阿斯利康中国参与支持的“鼓5人生”肺癌患者关爱项目(以下简称“鼓5人生”项目)再度开启。
2025-11-17 16:20
资讯 腾迈医药获 2200 万美元 A 轮追加融资,加速 AI 驱动药物研发全流程创新
本轮融资由一村资本(V-Capital)与芯能创投(KHK Fund)共同领投,奥博资本、启明创投、成为资本、红杉资本等现有投资方悉数跟投。
2025-11-17 1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