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谷最新消息,每年10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近日,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联合人民网人民健康平台与第一三共等多家爱心企业共同发起了“共爱·早查”公益科普活动。乳腺癌领域内多位专家共同发声,呼吁更多的女性关注自身乳腺健康,在传递科学的乳腺癌科普知识的同时,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的号召,向公众倡导“早筛查、早预防、早治疗”的乳腺癌防治理念,帮助提升乳腺癌防治意识水平。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球范围内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2020年中国女性新发乳腺癌病例超过41.6万,死亡人数超过11.7万。其中,晚期乳腺癌五年生存率仅为20%,是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
安徽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肿瘤学国家重点专科建设负责人潘跃银教授
安徽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肿瘤学国家重点专科建设负责人潘跃银教授表示,虽然乳腺癌目前全世界发病率最高,但其治愈率却在所有肿瘤之中也排在前列。大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较好,经过规范化治疗后能够已能够达到超过80%的治愈率。部分城市早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甚至达到了90%以上。
乳腺癌筛查范围持续扩大,是实现乳腺癌早诊早治的必要途径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不断落实,我国乳腺癌筛查的覆盖范围正在不断拓展,深化乳腺癌“早筛查、早预防、早治疗”的观念已成为我国乳腺癌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中国乳腺癌的早期发现率仍然不足20%,通过筛查发现的比例更不及5%。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病医院院长王海波教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病医院院长王海波教授表示,自2009年以来,我国着力推动和实施女性两癌项目,已累计开展乳腺癌免费筛查近1亿人次。随着我国乳腺癌‘早筛早诊早治’观念的普及和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在未来,各地机构将继续配合政府,加大对乳腺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早期康复的服务能力建设,广泛开展乳腺癌的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提高患者生存率。
规范化的筛查与治疗,是提高乳腺癌五年生存率的重要手段
根据《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版)》建议,一般风险人群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0岁,但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如有既往乳腺相关疾病或乳腺遗传因素和家族史、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等,应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40岁以前。而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等进行。
王海波教授建议,我国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段为45-55岁,且我国女性致密性乳腺的比例较高。因此4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年进行乳腺癌的包括超声、钼靶的检查,将风险防患于未然。同时,乳腺癌的筛查应遵循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推荐,避免过度诊断、假阳性结果导致的不必要检查、治疗和患者的心理负担。
潘跃银教授认为,随着精准医学对乳腺癌的深入研究,我国乳腺癌的整体诊疗水平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以保乳手术为主的早期乳腺癌根治性治疗方式,能够在在保证肿瘤完全切除的同时,减少创伤、满足患者对保乳以及乳房重建的需求。另一方面,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抗体偶联药物等为代表的创新治疗方式的应用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创造了更多的治愈机会。因此,即使不幸罹患乳腺肿瘤,只要在医生指导下寻求规范化的治疗,乳腺癌患者仍然能得到长期、高质量的生存。
本次活动的主办方,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史安利教授表示,作为一名曾经饱受乳腺癌疾病困扰的亲历者,我深知“早筛早诊早治”对于乳腺癌诊疗的重要性。今年3月,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与第一三共等多家爱心企业共同发起了“共爱·早查”行动暨乳腺癌早筛公众教育项目。作为该项目落地的公益活动,本次世界乳腺癌防治月公益活动积极响应了我国政府健康中国癌症防治行动的号召,向全社会传递了正确的乳腺癌防控意识,在深化女性健康力量,普及乳腺癌健康知识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妇女的健康素养,为助力健康中国2030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CA Cancer J Clin.2021 Feb 4.Online ahead of print.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Sung H,Ferlay J,Siegel RL,Laversanne M,Soerjomataram I,Jemal A,Bray F.American Cancer Society,Atlanta,Georgia;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Lyon,France.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2版)[J].中华肿瘤杂志,2022,44(12):1262-1287.DOI:10.3760/cma.j.cn112152-20221007-00680.
来源:医谷网
为你推荐

《进一步优化药品集采政策的方案(征求意见稿)》第二稿
近日,进一步优化药品集采政策的方案(征求意见稿)第二稿在业内流传,今年3月,这份文件曾发布了第一版,无论第一版还是第二版可看做集采、国谈开展以来一次系统性的总结和对下...
2025-05-11 11:16

港交所新政:允许生物医药企业选择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
近日,香港证监会与香港交易所联合发布公告,宣布于当5月6日起正式推出科企专线,以进一步便利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并提出允许这些公司可以选择以保密形式提交...
2025-05-10 23:22

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5年版)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19年11月26日发布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855号)同时废止。
2025-05-09 17:21

强生宣布特诺雅达和特诺雅在华获批成为首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白介素23抑制剂
今日(5月9日),强生公司宣布,特诺雅达®(古塞奇尤单抗注射液(静脉输注))和特诺雅®(古塞奇尤单抗注射液)在华获批用于治疗对传统治疗或生物制剂应答不充分、失应答或不...
2025-05-09 15:08

傲鲨智能完成两轮融资,加速布局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赛道
本轮融资将重点用于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产品线拓展、核心技术升级及全球化产业落地,进一步巩固其在工业与消费级市场的双轨竞争力。
2025-05-08 16:05

赛诺菲亮相第二十七届科博会,深耕中国市场,共振科创脉搏
本次参展,赛诺菲围绕“追寻科学奇迹,共创健康未来”主题,着重展示了公司在引领免疫学创新、共筑本土科创生态,以及服务中国患者三大领域取得的关键成果,直观展现赛诺菲在中...
2025-05-08 14:25

高罗华新适应症在华获批,丰富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二线治疗选择
今日(5月7日),罗氏制药中国宣布,创新双特异性抗体高罗华®(英文商品名:Columvi®,中英文通用名:格菲妥单抗 Glofitamab)新适应症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
2025-05-07 17:31

司美格鲁肽第一季度大卖超80亿美元
5月7日,诺和诺德公布了其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财报显示,该季度,诺和诺德总营收为780 87亿丹麦克朗,同比增长19%,经营利润为387 91亿丹麦克朗,同比增长22%,净利润为290 ...
2025-05-07 16:19

全球脓毒症治疗重大里程碑,远大医药全球创新药STC3141国内II期临床公布
试验结果证实了STC3141在脓毒症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临床研究进度处于全球脓毒症研究领域前列
2025-05-06 19:56

智新浩正完成近2亿元融资,加速推进异体再生胰岛临床转化与亚洲布局
资金将主要用于推进国内首个异体通用型再生胰岛管线临床I II期试验,加速拓展亚洲市场,并布局糖尿病、肝病治疗领域的新管线。
2025-05-06 16:20

赛诺菲与CD&R完成欧彼乐交易, 打造全球消费者健康领域领导者
赛诺菲宣布,已完成将其消费者健康业务欧彼乐50 0%的控股权出售予Clayton, Dubilier & Rice(以下简称CD&R)的交易。
2025-05-06 12:25

被罚1.95亿元,A股上市药企仙琚制药涉嫌价格垄断
在五一节假日临近尾声之际,仙琚制药发布一则公告,宣布其收到了一张金额接近2亿元的巨额罚单。值得注意的是,该罚款金额几乎占到了仙琚制药2024年净利润的一半。
2025-05-06 12:07

阿斯利康最新披露:在中国或面临800万美元新罚款
据相关报道,英国当地时间4月29日,阿斯利康在最新季度的财报会议上透露,就在华涉嫌非法进口药品一事,公司可能可能会在中国面临一项新的罚款。
2025-04-30 15:53

君合盟生物重组A型肉毒毒素临床试验双线突破,覆盖严肃医疗与消费医疗两大领域
用于成人中、重度眉间纹适应症的III期临床试验在组长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正式启动并完成首例入组。针对成人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治疗的II期临床试验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牵头并顺...
2025-04-30 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