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眼科中心的研究人员证实了非侵入性成像技术是如何快速检测到人视网膜的变化,从而可以反映受试者是否患有阿尔茨海默病(AD)及其病情的发展情况。该技术被称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CTA),可检测眼后部微小血管的变化或恶化情况,研究人员正在研究视网膜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联系。这一突破性发现刊登于近期的《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杂志。
该项研究由杜克大学眼科学教授 Sharon Fekrat 领导,其团队声称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CTA)研究,他们发现与健康相比,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患有轻度认知障碍(MCI)人的视网膜血管存在不同且具有特异性的改变。Fekrat 教授表示“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困扰着世界各地的神经内科医生。以目前脑部扫描或腰椎穿刺(脊髓穿刺)技术,很难筛查到患有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或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而这些疾病伴随的视网膜中血管密度的变化或可反映大脑中微小血管的变化,进而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或轻度认知障碍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阿尔茨海默病(AD)目前在美国范围内就影响多达 550 万人,是最常见的痴呆亚型,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 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 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而轻度认知障碍(MCI)被认为是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过渡阶段,并且估计有 32%的 MCI 患者在 5 年的随访中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症。
图|对正常人(A)、轻度认知障碍(B)和 AD 患者(C)进行的 3×3mm OCTA 扫描(来源:Retinal Microvascular and Neurodegenerative Changes i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Compared with Control Participants)
目前针对阿尔茨海默症和轻度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方法很多做到对数百万人进行完整筛查工作。早期诊断使用的脑部扫描费用昂贵,脊柱穿刺更是一种侵入性诊断手段,且其可能带来一些风险,因此,大部分也不接受这些常用的筛选诊断方式。综上,大量有风险患者对更快、更容易实现的、侵入性更小的诊断技术对存在巨大需求。同时,早期诊断将有助于研究人员研究现有和开发中的药物在疾病过程中早期使用的效果。
由于视网膜实际上是大脑的延伸,研究人员认为视网膜的血管恶化程度可能会反映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血管的恶化情况。因此这可能为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提供了更容易进行的诊断的手段。
杜克眼科医生 Dilraj S. Grewal 博士表示,“他们已明确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的小血管中发生了病理性改变,由于视网膜是大脑的延伸,因此他们想研究是否可以通过新的视网膜检测技术检测这些变化微妙的小血管改变,而且这种技术侵入性较小,易于实现,更有利于对阿尔茨海默症诊断明确患者及疑似罹患患者进行筛选检测工作。
图|对正常人(A)、轻度认知障碍(B)和 AD 患者(C)进行的 6×6mm OCTA 扫描(来源:Retinal Microvascular and Neurodegenerative Changes i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Compared with Control Participants)
在他们的研究中,该团队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CTA)扫描了 39 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37 名 MCI 患者和 133 名健康对照参与者的眼睛。OCTA 可以对在 MRI 或脑血管造影扫描中看不到的微小毛细血管的变化进行成像。更为重要的是,该研究调整了年龄和性别及其入选标准,排除了其他如糖尿病,未控制的高血压,青光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其他眼部疾病等潜在的混杂因素。
OCTA 扫描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和 MCI 组相比,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存在微小的视网膜血管损伤-表面毛细血管丛血管密度(VD)和灌注密度(PD)降低,而视网膜的黄斑神经节细胞-内丛状(GC-IPL)层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中也比对照组要薄得多。
Fekrat 教授指出,“他们正在采用相对较新的非侵入性技术测量在常规眼科检查中无法看到的血管,只需几分钟即可在视网膜内拍摄高分辨率的血管图像。视网膜中血管密度的变化可能反映了大脑中微小血管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医生在患者出现认知障碍前对其进行明确诊断”。
图|对正常人(A)、轻度认知障碍(B)和 AD 患者(C)进行左眼黄斑的代表性 OCT 图像的神经节细胞分析(来源:Retinal Microvascular and Neurodegenerative Changes i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Compared with Control Participants)
血管密度的差异性改变表明表面毛细血管丛血管密度(VD)和灌注密度(PD)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症的影像学生物标志物,其可用于筛查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并且可能能够区分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症。该项研究的数据也证实了先前较小的 OCTA 研究报告中提到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眼存在 SCP 血管密度下降的事实,此外还证实了先前使用眼底照片评估视网膜脉管系统的研究。
Fekrat 教授表示,“他们的工作目前仍需继续深入没有完成。如果他们能够在患者认知发生任何变化之前检测到视网膜中的血管变化,那将会彻底改变当前阿尔茨海默症的诊断水平”。
来源:DeepTech深科技 作者:Michael
为你推荐
资讯 安科生物增资博生吉,获得PA3-17 注射液CAR-T产品大中华区独家代理权
11月11日晚间,安科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博生吉医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签署《增资协议》与《独家代理框架协议》,达成新一轮深度战略合作。
2025-11-11 22:53
资讯 熙源安健获得超2亿元A轮融资,加速核心管线进展和全球化布局
本轮融资由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领投,渶策资本、光华梧桐、比邻星创投跟投,老股东顺禧基金、启明创投持续加投,行远致同担任财务顾问。
2025-11-11 21:52
资讯 诺华的核药将在嘉兴量产
近日,跨国药企巨头诺华宣布其放射配体疗法(RLT)药物派威妥(镥[177Lu]特昔维匹肽注射液)的两个适应症同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分别为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雄激素受体...
2025-11-11 18:23
资讯 国家医保局:开展医保经办全业务流程智能审核试点
国家医保局确定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浙江省、湖南省、重庆市医疗保障局为试点单位,开展医保经办全业务流程智能审核试点工作。
2025-11-11 18:15
资讯 贺普药业乙肝创新药物获突破性进展
近日,第76届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年会在美国华盛顿开幕。由上海贺普药业研发的乙肝创新药贺普拉肽临床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大会报告形式公布了治疗慢性乙肝II期随机双盲...
2025-11-10 20:57
资讯 远大医药复方鼻喷剂莱特灵®国内成功获批,过敏性鼻炎迎全新复方治疗方案
全球创新药Ryaltris®复方鼻喷剂(“GSP 301 NS”或“莱特灵®”)已获国家药监局颁发药品注册证书,且在药品审评过程中未收到补充资料通知,实现“零发补”获批上市。
2025-11-10 17:37
资讯 创新医疗国际合作新范本,复星凯瑞与沙特Fakeeh共拓细胞治疗新里程
此次签约聚焦CAR-T细胞治疗领域,双方就共同推进该技术在沙特的临床落地和本地化发展达成了合作意向。
2025-11-10 17:32
资讯 安永吴晓颖:从“辅助工具”到“核心能力”,生成式 AI 将重塑医疗器械行业竞争格局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安永正式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医疗器械行业潜在应用》白皮书。
文/张蓉蓉 2025-11-10 16:26
资讯 科莱恩大亚湾制药产能升级落地,加码药用辅料与原料药布局
近日,科莱恩在惠州大亚湾生产基地举行护理化学品扩建项目投产仪式,此次 8000 万瑞士法郎(约7亿人民币)的战略投资中,制药领域产能升级成为核心亮点。
文/张蓉蓉 2025-11-10 15:33
资讯 “医药险协同聚力,让生命无惧风雨”,罗氏医药险生态联盟启动
11月7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罗氏制药展台举行了“以患者为中心,聚力守护新生”为主题的医药险生态联盟仪式。
2025-11-10 09:56
资讯 华东医药FIC三重激动剂DR10624最新临床数据披露,降低甘油三酯达75%,减少肝脏脂肪达67%
DR10624在治疗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SHTG)的II期临床研究(“DR10624-201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2025-11-09 2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