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也有“共享护士”,但背后的雇主是药企

医疗健康 来源: 健康点healthpoint 作者:李伟
2018
10/26
10:04
健康点healthpoint
作者:李伟
医疗健康

当下,我们可谓处于一个“共享”时代。从“共享单车”到“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护士”也开始逐步进入医疗市场。

有数据统计,目前以“护士上门”为定位的医疗应用软件有近20个。通过手机APP下单,会有专业护士上门打针输液、静脉采血等多项服务,因为有手机APP补贴,患者只需要支付很少一部分费用就能享受这些服务。

在美国,同样也有类似的“共享护士”服务,区别在于这些护士免费为患者提供服务,而在背后,一些护士其实“受雇”于药企。

近年来,美国涌现出护士上门为病人和家属提供“现场指导医药器械使用”的现象。一方面,由于药械使用变得日益复杂,需要专业人士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护士还可以帮助病患及家属完成一些繁琐的保险赔付书面工作。

因此,护士上门进行药品服用和器械使用方面的专业指导,可以说是“雪中送炭”,有助于缓解病人和家属的“燃眉之急”,确有现实需求和合理必要。然而,这种模式背后却有制药企业的身影:一些护士受雇于药企,对特定的药品和器械进行营销,并且接受药企的薪酬。人们不禁要问:护士这样做究竟是“白大褂天使”还是“白衣推销者”?

医患双方欢迎

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护士上门指导无益提供了便利,除了上文讲到的两方面好处,近日Statnews还报道了两个具体病例。Brooke Nisenbaum是菲尼克斯市的一名社区健康工作者,患有克罗恩病。她接受了艾伯维公司(AbbVie)派出的护士大使(nurse ambassador)的上门服务,重点围绕公司的明星药品Humira进行用药指导。她表示,很喜欢护士上门服务以及所提供的个性化培训,护士对自己所提出的许多问题总是认真回应。“护士大使”还帮助她登记申请自付费援助项目,服药之初还为她提供了6剂量免费药品。Brooke Nisenbaum在开始服用家庭医生开具的Humira处方药以及持续用药上,并非感受到他人的压力,而且也没有出现任何副作用或其他问题。她表示护士大使“真的是很有帮助。”

患者 Carson也服用艾伯维公司的Humira。他母亲Domey表示,一点也没有感觉受到护士大使项目的欺骗。她知道上门护士并非儿子的护理人员,也并非医疗团队成员,但是她还是很感谢护士所提供的专业提示,包括旅途中如何冷藏Humira。Domey表示,让Carson继续服用Humira并未感到压力,因为药效不错所以他才服用Humira。在服用Humira的三年时间里,Carson无需再去医院,而且并未出现任何明显的副作用。

而对一些护士来说,上门去做患者教育工作颇具吸引力。宾夕法尼亚大学护理学院副教授Kathryn Bowles说:“患者教育是亟需的重要服务。患有多种慢性病的病人看了许多医生,可能需要服用12到14种药物,而且用法和时间等方面也非常复杂。难免会出现用药错误以及危险的相互作用。”

在医生诊所工作的护士,实际上也包括医生本人,通常没时间解释如何正确服药以及教病人如何自我注射,或定期对病人随访。然而,为制药商工作的护士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提供上述以及相关服务之中。Kathryn Bowles指出,护士也能从中获得成就感、满意度,因为它不像在医院内的护理工作那么单调枯燥。Kathryn Bowles说:“这是慢性病管理关键组成部分。需要独立做决定,而且千变万化。每个病人的情况都是独一无二的。”

注册护士Victoria O'Donnell是美国社区学院加拿大学院科技系系主任,她表示“这是完美的职业路径。”她指出,护士不论什么学历,都受过健康教育的专业训练。一旦护士在制药公司站稳了脚跟,会有一系列相关的从业机会涌现,比如管理岗位或者临床研究等等。当然,护士上门进行用药指导、辅助保险事宜、进行患者教育,相当于分担了医生的部分工作,也能明显帮医生节省时间和精力。

批评声音渐多

然而,这种做法也招致了不少争议和批评。对批评者来说,不管是一些药企所谓的“护士大使”,或者说“护士教育者”的做法,模糊混淆了护理者与推销员之间的界限,从而引起人们对上门指导的护士以及支付薪酬的药企的道德质疑。

位于华盛顿的乔治敦大学医学中心教授Adriane Fugh—Berman说:“这是在医护人员身份掩护下的市场营销。”Adriane Fugh—Berman教授还负责PharmedOut项目的运营,该项目致力于审视制药商对医疗行为的影响。Adriane Fugh—Berman教授指出,“通过向病人提供服务,从而吸引病人持续服用某款药物,而这款药物对病人而言或许并非最佳药物,也可能并非是性价比最高的。这是药企雇护士上门服务的目的所在。”一些批评者称之为“白大褂营销”。

知名药企纷纷吃官司

据Statnews报道,因有人检举告发,去年以来数家知名大型药企因“白大褂营销”而摊上官司。告发者提出质疑:使用护理人员进行上门指导在是否符合医学伦理,其中牵涉巨大利益是否是对公众信任的践踏?

这些诉讼案件指称,药企雇佣第三方合作公司指派护士,有时候通过电话指导,有时候上门服务,以确保处方药物的持续开具。这些药企还被指向医生开具处方药提供回扣。受到指控的药企,除了上文提到的艾伯维公司雇佣护士大使,还有礼来公司使用护士教育者推广其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药物,以及吉利德科学对其抗HIV药物以及丙肝药物、拜耳公司对其抗癌药物和多发性硬化药物、安进公司对其癌症相关疗法、阿斯利康公司对其三款药物进行“白大褂营销”。

部分公司对其做法都进行了辩护,表示护士上门指导为病人和医生提供了好处和便利。艾伯维公司称,护士大使项目符合州和联邦法律,而且并非干扰病人同医生的关系。而拜耳公司和礼来公司的发言人称指控缺乏法律依据,并予以否认。而其他公司要么拒绝置评,要么对问题不予回复。

根据Statnews的报道,此前一些诉讼案中反映的药企通过护士进行“白大褂营销”问题,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但近期,情况正在发生变化。美国司法部机构官员、一些州负责保险事务的官员对这种情况变得日益重视起来。可以说,不当使用护士进行药品推广的指控,正成为知名药企面临的全新挑战。Helio Health Group执行合伙人Manny Tzavlakis表示:“这是迄今为止处方药推广合规性方面最大的一个话题。”

药企聘用护士上门进行药械使用指导,可以说游走于药械营销合规性的模糊地带。这一做法究竟何去何从,将取决于相关诉讼案的判决结果。

而在国内刚刚兴起的“共享护士”,目前还存在很大政策风险。有业内人士表示,从法律制度上来说,“共享护士”做兼职,在执业医疗机构之外提供医疗服务,本身与现行的护士执业制度就有抵触。

目前除北京、天津、广东作为护士区域化注册试点地区,可进行护士区域化注册试点工作外,其余绝大多数省份的护士尚无多点执业资质。而护士签约网约平台与实体医疗机构的多点执业并不一样,对此目前仍未有相关政策出台。

参考资料:

1.Caregivers or marketers? Nurses paid by drug companies facing scrutiny as whistleblower lawsuits mount,STAT;

2.https://www.monster.com/career-advice/article/big-pharma-recruiting-nurses

3.https://www.baumhedlundlaw.com/pharma-companies-white-coat-marketing/

来源:健康点healthpoint

作者:李伟

医谷链

人民日报评“共享护士”悄然兴起,进家门要先跨“规范槛”

来源: 健康点healthpoint   作者:李伟

为你推荐

扬厉医药完成亿元级B轮融资,启明创投独家投资资讯

扬厉医药完成亿元级B轮融资,启明创投独家投资

本轮融资由启明创投独家领投,公司现有股东泰福资本、杭州国资、润璋创投继续跟投,融资资金将全额用于多款核心产品的临床研究推进。

2025-11-13 17:26

直击医工转化核心命题,全球医疗科技创新生态大会勾勒中国源创新路径资讯

直击医工转化核心命题,全球医疗科技创新生态大会勾勒中国源创新路径

波士顿科学、丹纳赫、西门子医疗三家全球领先的医疗科技企业,以开放协同的姿态诠释了“生态共融”的核心内涵,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文/张蓉蓉 2025-11-13 13:18

北大医药董事长涉嫌刑事犯罪被批捕资讯

北大医药董事长涉嫌刑事犯罪被批捕

11月12日晚间,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公司董事长、总裁徐晰人先生因被刑事拘留,暂时无法正常履职,授权公司董事陈岳忠先生代为行使董事长职责,授权公司常务副总裁余...

2025-11-13 10:08

Illumina® Protein Prep 以NGS蛋白质组学技术为全球超过40家客户提供突破性的精准解决方案,涵盖从学术机构到大型国家生物样本库资讯

Illumina® Protein Prep 以NGS蛋白质组学技术为全球超过40家客户提供突破性的精准解决方案,涵盖从学术机构到大型国家生物样本库

自 9 月全球商业化上市以来,Illumina Protein Prep 以“开箱即用”的解决方案显著提升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可及性,目前因美纳全球客户已完成逾 4 万个样本的处理

2025-11-13 09:24

数说心律,同心共创——共话心脏节律管理创新方案资讯

数说心律,同心共创——共话心脏节律管理创新方案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美敦力心脏节律管理业务部成功举办“数说心律,同心共创”主题活动,聚焦“以患者为中心”的创新实践,推动先进疗法造福中国。

2025-11-12 15:33

安科生物增资博生吉,获得PA3-17 注射液CAR-T产品大中华区独家代理权资讯

安科生物增资博生吉,获得PA3-17 注射液CAR-T产品大中华区独家代理权

11月11日晚间,安科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博生吉医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签署《增资协议》与《独家代理框架协议》,达成新一轮深度战略合作。

2025-11-11 22:53

首届默沙东研发中国科学日在京成功举办资讯

首届默沙东研发中国科学日在京成功举办

深化本土创新合作生态,助力中国创新走向全球化

2025-11-11 21:58

熙源安健获得超2亿元A轮融资,加速核心管线进展和全球化布局资讯

熙源安健获得超2亿元A轮融资,加速核心管线进展和全球化布局

本轮融资由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领投,渶策资本、光华梧桐、比邻星创投跟投,老股东顺禧基金、启明创投持续加投,行远致同担任财务顾问。

2025-11-11 21:52

诺华的核药将在嘉兴量产资讯

诺华的核药将在嘉兴量产

近日,跨国药企巨头诺华宣布其放射配体疗法(RLT)药物派威妥(镥[177Lu]特昔维匹肽注射液)的两个适应症同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分别为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雄激素受体...

2025-11-11 18:23

国家医保局:开展医保经办全业务流程智能审核试点资讯

国家医保局:开展医保经办全业务流程智能审核试点

国家医保局确定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浙江省、湖南省、重庆市医疗保障局为试点单位,开展医保经办全业务流程智能审核试点工作。

2025-11-11 18:15

华东医药创新药罗氟司特乳膏0.15%特应性皮炎适应症在华申报上市,强化自免皮肤领域布局资讯

华东医药创新药罗氟司特乳膏0.15%特应性皮炎适应症在华申报上市,强化自免皮肤领域布局

适用于6岁及以上轻度至中度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局部外用治疗。

2025-11-11 17:56

贺普药业乙肝创新药物获突破性进展资讯

贺普药业乙肝创新药物获突破性进展

近日,第76届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年会在美国华盛顿开幕。由上海贺普药业研发的乙肝创新药贺普拉肽临床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大会报告形式公布了治疗慢性乙肝II期随机双盲...

2025-11-10 20:57

远大医药复方鼻喷剂莱特灵®国内成功获批,过敏性鼻炎迎全新复方治疗方案资讯

远大医药复方鼻喷剂莱特灵®国内成功获批,过敏性鼻炎迎全新复方治疗方案

全球创新药Ryaltris®复方鼻喷剂(“GSP 301 NS”或“莱特灵®”)已获国家药监局颁发药品注册证书,且在药品审评过程中未收到补充资料通知,实现“零发补”获批上市。

2025-11-10 17:37

创新医疗国际合作新范本,复星凯瑞与沙特Fakeeh共拓细胞治疗新里程资讯

创新医疗国际合作新范本,复星凯瑞与沙特Fakeeh共拓细胞治疗新里程

此次签约聚焦CAR-T细胞治疗领域,双方就共同推进该技术在沙特的临床落地和本地化发展达成了合作意向。

2025-11-10 17:32

安永吴晓颖:从“辅助工具”到“核心能力”,生成式 AI 将重塑医疗器械行业竞争格局资讯

安永吴晓颖:从“辅助工具”到“核心能力”,生成式 AI 将重塑医疗器械行业竞争格局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安永正式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医疗器械行业潜在应用》白皮书。

文/张蓉蓉 2025-11-10 16:26

科莱恩大亚湾制药产能升级落地,加码药用辅料与原料药布局资讯

科莱恩大亚湾制药产能升级落地,加码药用辅料与原料药布局

近日,科莱恩在惠州大亚湾生产基地举行护理化学品扩建项目投产仪式,此次 8000 万瑞士法郎(约7亿人民币)的战略投资中,制药领域产能升级成为核心亮点。

文/张蓉蓉 2025-11-10 15:33

赛诺菲大中华区总裁施旺:八载全勤赴进博,以“中国方案”筑梦健康中国资讯

赛诺菲大中华区总裁施旺:八载全勤赴进博,以“中国方案”筑梦健康中国

赛诺菲长期看好中国市场的繁荣前景,对医疗健康领域的未来充满信心。

2025-11-10 10:24

“医药险协同聚力,让生命无惧风雨”,罗氏医药险生态联盟启动资讯

“医药险协同聚力,让生命无惧风雨”,罗氏医药险生态联盟启动

11月7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罗氏制药展台举行了“以患者为中心,聚力守护新生”为主题的医药险生态联盟仪式。

2025-11-10 09:56

华东医药FIC三重激动剂DR10624最新临床数据披露,降低甘油三酯达75%,减少肝脏脂肪达67%资讯

华东医药FIC三重激动剂DR10624最新临床数据披露,降低甘油三酯达75%,减少肝脏脂肪达67%

DR10624在治疗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SHTG)的II期临床研究(“DR10624-201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2025-11-09 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