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句话是对一个医生医术低劣的评价,人们经常会在这句话后面再加两个字,庸医。然而,我曾经接诊了一名病人,却是通过治疗头部解除了他的腿脚病痛。
各位看官且耐心听我慢慢述来。
那天我正在门诊坐诊,突然来了一个久未联系的好友的电话,接起电话,只听好友说他有一个朋友最近走路出现问题,老是感觉小腿无力,于是便想让我帮忙检查一下出了什么问题。我便让他来到问诊挂号。
这是一名老教师,退休多年,一副厚厚的黑框方眼镜,气质斯文儒雅,是一名高知分子,从现状可以想象到他当年在课堂上的教师风采。这名老教师一进门便与我热情握手,很有高知分子风度。
通过详细问诊病史,得知这位老教师平时不常运动锻炼,退休后依旧热衷于写文章“爬格子”,写写散文小说,有时写写时事评论,据他说由于退休时间比较闲,文章比退休前高产,算的上是一位高产作者,有些文章还引起不少的反响,对于这一点,他颇为得意。但是,近来他觉得两条小腿总是紧绷绷的,而且越来越严重。于是他翻阅了中医书籍,起初他以为是久坐少动,下肢“血脉不和”之故,于是加强了走动锻炼,想通过运动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并解除其不适,开始坚持了好几天,没什么效果,以为是通过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比较慢,又买了商家宣传说有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的腿部按摩仪,一连用了好几天,可是一点也不见效果。后来发展到走路也不踏实,好像踩在棉花上那种感觉,轻飘飘的,还曾有突然小腿无力摔倒病史,所幸没有出大问题。出于担心,家里人便让他找到我这来检查。
找到我这里看病时,我见他气色不错,不像有严重慢性病的样子,而且腿脚也未见明显异常。这位病人有一个很好的习惯,把以前就诊过的重要病例本都完整带来了。接过病人递过来的病历本,翻阅他的病史记录,一页页查看这位老先生的以往得过的疾病以及做过的检查。经过仔细翻看,发现老先生的心、肾、血糖都没有不正常的记录,而且血压也正常,一点异常也没有,在他这个年龄段是十分少见的,到了老年谁没有点小毛病,可这位老先生愣是没有丝毫能提示疾病的征象。于是我就按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习惯思路检查他的双腿,先是视诊,看遍了双腿也没发现异常,下手触诊,哪儿也没有压痛,没有肿胀,也做了神经系统检查,结果都显示阴性。对于内科来说,老年人下肢紧绷最常见的原因是心脏或肾脏的疾病,其次是内分泌有问题,每次遇到这种类似的老年病人,检查心肾功能或者检查内分泌功能,基本都能诊断出来,检查一抓一个准。但是,既然老先生没有这些原因,就继续找他下肢本身的毛病。于是我准备给他检查下肢静脉,看看是否有炎症或阻塞,但是转念一想,下肢静脉炎症或阻塞怎么会那么巧,竟双腿同时发病呢?我看着老先生那粗壮的小腿,不禁有些怀疑。
正当我准备给老先生检查时,让老先生从椅子上站起来坐到旁边的检查床上。老先生缓缓起身,嘴里小声嘀咕了一句,脚踩在地上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飘飘的,还让一旁的家人扶了一下才能走踏实。
突然间,老人说的“踩棉花”感觉提醒了我,会不会是神经系统出现病变了?会不会老年人常见的颈椎毛病?要是神经系统出现问题,就没有必要浪费人力物力查下肢静脉了,而且这样的征象提示神经系统病变可能性更大。于是,我没给他查小腿,而是先去拍CT片查头颈有无病变。
把老先生领到科里的CT室,让技师做了CT急查。很快,CT结果出来,果然不出所料,报告说老先生颈椎骨退行性变,颈椎序列正常,生理曲度变直,C4-6钩突变尖,C3-7椎体边缘轻度骨质增生,显然有颈椎病。找准了症状根源,对后面的治疗方案就有了很好的指导意义,而且治疗方案也避免了很大盲目性,没有漏诊也没有误诊。颈椎间盘突出根据突出的位置、压迫症状等不同表现症状也不同,主要的症状表现有头部血供不足引发的头晕、头痛、头部中压、颈部酸胀、胸闷心慌、紧束感,神经根受压的上肢麻木、软弱无力或不能持物、胸部缩窄感、两脚走路轻飘等症状。
在人体各器官系统中,骨骼是较早衰老的。二十多岁以后骨骼就开始走下坡路,50岁后骨骼的老化加速,骨质疏松、脱钙,同时那些承力较大的骨骼边缘出现代偿性增生,俗称“骨刺”。其中以腰椎和颈椎的骨质增生最为明显,所以在老年人中腰椎病和颈椎病最为常见。老先生常年伏案低头少动,颈椎骨、椎间盘及周围韧带不堪重负,颈椎骨边缘增生、椎间盘压缩、韧带肿胀,这些变化都导致颈椎骨之间的椎间孔变窄,神经根和脊髓受到挤压,小腿紧绷感和“踩棉花”感觉正是其典型表现。可见病在小腿,根源则在颈椎。随着现代社会的工作方式的改变,人们更多坐在办公桌前,特别是一些办公室白领,长时间久坐导致脊椎长时间受压,最后不堪重负,导致椎间盘膨出或者椎间盘突出,以及脊椎关节软骨的破坏增生,特别以颈椎多见。颈椎退行性病变以前多见于50岁以后的老年人,现在由于工作方式的改变,30多岁的年轻人发病率越来越高,甚至有超过老年人发病率的趋势,这确实值得年青一代提起警惕。
颈椎病治疗的根本原则,是促使颈椎恢复原有正常、稳定的生物力学结构,其中最主要的是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前屈),绝大多数颈椎病患者通过姿势调整,适当休息以及正确的颈肩背部肌肉锻炼就能恢复。药物具有止痛、消炎等作用,针灸、推拿、物理治疗等能缓解颈部肌肉痉挛、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均有一定疗效,但这些方法在促进颈椎恢复正常生物力学结构方面没有作用。当然比治疗更重要的是日常保健,如姿势调节等。经过几个月的颈椎牵引,加上练习颈椎操等保守治疗,老先生的腿痛病治好了。几个月后,老先生回来找我复诊检查,一切检查都很正常,还跟我说了一句特别有趣的玩笑话:“人家说庸医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医生你却通过脚痛医头治好了我的病,实在高明。”
我们常说,人体是个复杂的系统,又是一个统一的系统。人体各个部分的系统、各个部位的器官,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一个完全独立的系统,也没有一个完全独立的器官,这一点医学认识在中医的辩证理论中体现得更为深刻。寻找病根不能仅仅局限于病痛的局部,疼痛不适只是提供了线索,而我们医生要做的事,通过一条条线索找到真正的病根,然后准确对症下药,才能治好疾病。
医谷链
来源:医谷网 作者:中文体
为你推荐
资讯 百济神州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超275亿元,已超去年全年营收
第三季度,百济神州单季度营收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0 77亿元,同比增长41 1%;产品收入延续高速放量态势,实现99 54亿元,同比增长40 6%。
2025-11-06 20:42
资讯 携手打造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期间,由寇德罕见病中心与灵北共同发起的“构建DEE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2025-11-06 20:34
资讯 罗氏制药“AI+科研”亮相进博,打造医学创新新生态
罗氏制药中国携手商汤医疗以及若生科技联合发布“小罗智多星”AI科研解决方案,并且分享了“MDT智能体”这一创新工具。
2025-11-06 20:23
资讯 灵北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展示神经专科与神经罕见病领域创新成果
展示了其针对发育性癫痫性脑病(DEE)的创新疗法,并分享了在偏头痛预防性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为推动创新疗法、药物惠及更多中国患者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2025-11-06 20:19
资讯 Cytiva 启动Stax深层膜堆本土化生产, 以中国速度交付全球品质
采用与全球一致的材料与质量标准,交付周期缩短70%,并通过提速响应客户服务需求,提升客户体验与供应韧性。
2025-11-06 20:10
资讯 “罗氏神经科学前沿分享及未来生态共建启动仪式”亮相进博会
“众智启新卷,同心绘神章——罗氏神经科学前沿分享及未来生态共建启动仪式”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罗氏展台举行。
2025-11-06 20:00
资讯 “心肾守护 循证科普”专题活动亮相进博会,塑造健康科普新理念
由天津市互联网医学科普协会发起,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号召的“心肾守护 循证科普”项目,在诺华展台成功举办了专题活动。
2025-11-06 19:13
资讯 连续八年亮相进博,强生携多款首发新品诠释“质愈新生”
强生携百余款创新产品登场,其中不仅包括十余款“首发首秀”产品,更涵盖两款在亚洲范围内率先获批上市和首次展出的突破性解决方案
2025-11-06 18:22
资讯 波士顿科学进博会首展首秀4款银发经济相关产品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突破3 亿大关,老龄化带来的健康挑战与社会负担日益凸显。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波士顿科学本次以技术突破助力构建积极老龄观,为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
2025-11-05 22:08
资讯 杰特贝林与百洋医药强强联合,深度布局中国血液制品黄金赛道
百洋医药将获得杰特贝林旗下人血白蛋白产品安博美®在中国区域内(不包括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特定市场的独家推广、销售和经销权益。
2025-11-04 1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