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5日,浙江大学宣布成立睿医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校长吴朝晖领衔成立专家委员会,并在浙江大学和杭州湾信息港同时挂牌。中心将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构建中国首个开放式医学人工智能平台。在此次成立仪式上,微医向浙大捐赠一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中心发展。
为何起名睿医
作为睿医项目的共同发起人,吴朝晖和廖杰远都是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共同为这一研究中心取名“睿医”,英文名(real doctor),灵感来源于美国的一部电影《A real doctor》,“睿医”寓意“真正的医生”。廖杰远认为“要足够的智慧,足够的经验,足够的被患者认同,才是真正的医生。我们希望通过AI,能够打造和训练出医生真正的助手,帮助每个医生成为超级医生。”
如何打造睿医
据介绍,浙大睿医人工智能中心将依托浙大计算机学院(其计算机学院下设的人工智能研究所是中国设立最早的人工智能研究机构之一)、信息学院、医学院、药学院、生仪学院等相关院系及附属医院的科研优势,通过接入包括微医在内的多种的数据,致力于提升人工智能在健康医疗领域的整体水平,取得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技术突破;探索我国医学人工智能“产学研”协作模式,培育医学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环境和第三方医学人工智能服务企业,建立多学科多机构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人工智能核心能力,推进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制度及体系的规范化建设。
为支持睿医人工智能发展,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领衔成立专家委员会、计算机学院吴健教授为中心负责人成立核心研发团队,并配备相应运营和管理辅助人员,重点研究领域将包括临床大数据、影像学和基因组学上的医学人工智能共性关键技术等,同时为中心提供一定数量的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名额,推进医学人工智能领域创新人才培养,从而引领相关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睿医将同时具备科研平台属性和产业转化平台属性,不仅仅是医学人工智能科研中心,同时面向浙大附属医院及全国医疗机构和学科带头人开放技术合作和应用合作,实现与医疗机构诊疗经验、学术研究、临床数据的对接,探索科研成果向产业化成果的转化,并以产业发展反哺科研工作,实现产学研的互动协同创新。
吴朝晖认为,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对于加快重大疾病防控技术突破、占据生物医学相关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主导权、保护我国医疗健康数据安全、优化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会利用浙大基础优势,以开放姿态和各大医疗机构及学科带头人合作,打通数据源,建立多学科、多机构协同机制,争取早日在医学人工智能的关键性技术上取得突破。”吴朝晖校长表示,浙大睿医承担起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人工智能核心能力,创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人工智能引擎,与各大医疗机构、各学科专家及产业界开放合作,共同形成医学人工智能的“中国力量”。
睿医将首先从涉及范围广,患者需求大的诸如肝癌、肺癌等疾病入手,第一件事情是打造医学AI的引擎,这也是最核心的东西,将从算法、模型重头开始。未来引擎发布后,将会开放给各个医疗机构和各个学科专家应用,通过把专业数据源源不断地输入进去,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不断训练、不断改良,最终成为医生的专业助手。
捐了一个亿,微医想得到什么?
自从“轻问诊”兴起并被大家广泛使用后,各大医疗互联网平台都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如何让这些数据有效的服务于患者和问诊,并进而降低相关运营成本,其实各大平台都在尝试人工智能化。微医发起“睿医”项目的初衷一定程度上也在于此。
据悉,睿医将会发布医学学科里的各种AI应用,其中,包括针对患者就医场景的医学精确匹配应用,它将对接微医现有医生的擅长库,也不断更新医生的上传库,患者只要输入症状,机器就会通过距离远近、对症程度和医生时间等条件筛选有效的医生对接医疗诊断,从而实现用户与就医知识、解决方案的精准匹配,足不出户提高用户就医效率。
在接受采访中,廖杰远表示,期望未来“睿医”能够实现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大医院、大专家从大量重复性工作中的解放,提升专家的诊疗效率。第二,帮助中国的基层医疗实现规模整体性升级。让睿医成果下沉百万基层。第三,造福老百姓。用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金小桃通俗的说法就是“让老百姓少跑路,让大数据多有通道和跑路”,提高人民群众在看病就医获得感。
廖杰远畅想,未来“睿医”可以帮助解决80%的常见病治疗和治疗方案,剩下的20%可以通过互联网,让更有经验的专家做会诊。
最终,微医集团也将借助“睿医”东风,实现从挂号网、互联网医院到医学人工智能3.0时代的进阶。
未来医疗的“画像”
在“互联网+”健康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不断应用实践中,未来的我们将不单单是具有身份ID的人,更是一个“全息数字人”。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金小桃表示,“第一步就是根据所有的医疗数据、体检报告、电子病例和健康档案而形成的,围绕每一个用户勾勒出个性化的“健康画像”。接下来,全息数字人将是更详细的立体化的健康画像,比如说这个数字人出来就能看到整个血管流动,哪个地方有没有堵,比如说膝盖不好,就可以看出不好在什么地方,这将是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未来,全息数字人将涵盖人的全生命周期,既包括个人健康,又涉及医药服务、疾病防控、健康保障和食品安全、养生保健等多方面,其是这多个方面数据的汇聚和整合。同时,采集、分析和判断这些数据将用到大数据、基因检测、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
另外,在此次成立仪式上,金小桃还表示,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办法已经通过了部门委主任会议的讨论,即将以文件的形式发布。
来源:医谷网 作者:刘锐
为你推荐

阿斯利康最新披露:在中国或面临800万美元新罚款
据相关报道,英国当地时间4月29日,阿斯利康在最新季度的财报会议上透露,就在华涉嫌非法进口药品一事,公司可能可能会在中国面临一项新的罚款。
2025-04-30 15:53

君合盟生物重组A型肉毒毒素临床试验双线突破,覆盖严肃医疗与消费医疗两大领域
用于成人中、重度眉间纹适应症的III期临床试验在组长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正式启动并完成首例入组。针对成人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治疗的II期临床试验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牵头并顺...
2025-04-30 12:39

科塞尔医疗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加速血管介入器械全领域平台化布局
本轮融资由国内知名投资机构铁投巨石领投,苏高新金控持续追加投资,园雍投资跟投,资金将用于核心产品研发、全球市场推广及产能扩建。
2025-04-28 16:54

凯西集团2024财年实现双位数营收增长,不断投资研发,聚焦可持续发展
凯西集团(Chiesi Group)是一家以研发为基石的意大利国际制药集团,总部位于意大利帕尔马,业务覆盖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在2024财年,凯西集团圆满收官,取得了强劲的财务业绩...
2025-04-28 11:29

别让肺结节成心结,肺健康清“结”公益行动在人民日报社正式启动
2025年4月27日,《爱肺行动》之别让肺结节成心“结”——肺健康清“结”公益行动,在北京人民日报社正式启动,由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江苏养无极药业有限公司发起,联合京东健康...
2025-04-28 10:26

被忽视的“经期头痛”,专家提醒频繁发作需及时就医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不仅有中到重度的头痛症状,还常伴随多种复杂症状比如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女性偏头痛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约20%~25%的女性偏...
2025-04-28 09:42

A股上市公司未名医药的核心子公司,被停产
4月24日晚间,未名医药发布公告称,4月22日,天津市药监局发布公告,对公司控股子公司天津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未名”)进行了药品GMP符合性检查。经综合评定、...
2025-04-27 11:34

瑞博生物港交所递表,小核酸药物龙头企业有望登陆资本市场
瑞博生物成立于2007年,专注于RNA干扰(RNAi)技术开发及小核酸药物产业化,是全球最早布局该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2025-04-27 10:36

Cytiva与中欧创新医药与健康研究中心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双方将携手在细胞治疗药物成果转化领域展开全面合作,推动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打造全球生物医药创新高地。
2025-04-25 19:49

精鼎医药任命 Charlotte Moser为公司首席医疗官,负责领导全球医学战略
今日(4月25日),致力于为客户提供I至IV期全方位临床开发服务的跨国合同研究组织(CRO)精鼎医药宣布,公司已任命 Charlotte Moser博士出任首席医疗官。
2025-04-25 15:06

强生宣布锐珂(埃万妥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在华获批,用于EGFR TKI经治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
强生公司今日(4月25日)宣布,旗下创新治疗药物锐珂®(埃万妥单抗注射液)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与卡铂和培美曲塞联合给药,适用于治疗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2025-04-25 15:00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 研究证实速福达可将流感病毒家庭传播概率降低32%
罗氏全球今日(4月25日)宣布,速福达®(玛巴洛沙韦)III期临床试验CENTERSTONE研究详细结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发布。结果显示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流感感染者单...
2025-04-25 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