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糖尿病管理服务调研报告

医疗健康 来源:村夫日记
2016
11/02
11:12
村夫日记 医疗健康

为更好的了解糖尿病用户对目前的糖尿病服务和保障的看法,平安好医生特联合Latitude Health(村夫日记)共同发起了个人用户对糖尿病管理服务及器械的需求及看法调研。

一、用户基本信息

本次调研共收集有效问卷1355份,全部是自身或家人患有糖尿病的用户。在这1355名用户中,64%为女性,36%为男性。82%的用户已婚,18%未婚。在年龄分布上,超过半数用户年龄位于31到50岁之间,31到40岁的用户以及41到50岁的用户比例各占28%,30岁以下用户比例为27%,18%的用户年龄为50岁以上。

参与本次调研的用户有七成家庭年收入为10万元以下,10万到30万家庭年收入的用户占比25%,家庭年收入超过30万元的用户只占5%。从学历上看,一半用户的学历为高中及以下,另有29%用户拥有大专学历,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用户只有21%。

在地理位置分布上,12%用户来自河北,占比最高,8.8%用户来自江浙沪,8.7%用户来自广东,是三块最主要的区域。


二、用户使用糖尿病管理服务的现状

在参与调研的个人用户中,35%表示自己或家人目前已经在使用糖尿病管理,而65%的用户并没有使用任何糖尿病管理服务。

服务项目:血糖数据记录、用药提醒为主

在已经使用糖尿病管理服务的用户中,使用比例最高的服务是家庭检查设备(血糖仪)的使用及数据记录,62%的用户表示使用了这类服务,其次是用药提醒、体重控制以及营养和运动建议,使用的比例均超过50%。

另一方面,需要医生较高互动程度的服务如电话/手机医生以及需要医院资源型的服务如专家预约,以及快速安排随访和定期检查的使用比例偏低,使用情况均低于25%。

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提示,目前用户使用比例较高的糖尿病管理服务有几个特征。一是更多可以从自身角度出发去完成,如对用户最为重要的日常血糖监测。二是可以通过工具直接完成,如用药提醒。三是不一定需要大医院专科医生参与就可以完成,如营养运动建议和体重控制。而另一方面,需要专科医生参与和大医院资源的服务如专家预约和快速随访在实际操作中,难度大于从个人出发的服务项目。


服务获取渠道:医生推荐及主动搜索

在已经使用糖尿病管理服务的用户中,最常见的获取服务的渠道是医生推荐(57%),其次是自己主动寻找(43%)以及朋友推荐(31%)。从中可见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医生仍然是听取意见和影响其选择治病方式的重要渠道,尤其在目前市场上糖尿病管理服务提供商较多,质量层次不齐的情况下,熟人以及医生的建议会影响到用户的选择。

而另一方面,调研也显示保险公司或体检公司提供糖尿病管理作为附加服务还未成为用户获得这类服务的主要渠道。同时,从企业获得这类服务的比例也很低,这主要是因为糖尿病属于有针对性的医疗需求,相比健身卡发放这类普适性需求,企业在现阶段可能更倾向于操作更简便,选择性更大的后者。


服务形式:线上线下结合为主

在糖尿病服务的形式上,用户反馈显示他们已经在使用的服务以线下为主,31%的用户使用纯线下服务,39%使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使用纯线上App进行糖尿病管理的用户只占12%,另有18%的用户使用电话服务。由此可见,虽然本次调研的用户年龄主要为30到50岁,为核心的互联网使用人群,但他们选用的糖尿病管理服务大部分仍然有线下服务,这与糖尿病服务需要结合锻炼、营养指导等需要实际操作的项目有直接关系,仅靠线上较难达成这些目标。

超过60%的用户表示他们使用的糖尿病管理服务有效果,其中23%表示有明显效果,45%表示有一些效果。另有12%的用户表示效果并不明显,以及9%的用户表示很难坚持。

没有使用的理由:不知道哪里有可靠服务

在目前没有使用任何糖尿病服务的用户中,没有使用的核心理由是“不知道哪里有可靠的服务”,64%的用户选择了这个原因。51%的用户表示“不知道服务有什么用”,而因为不想花钱所以没有使用糖尿病管理服务的用户只占11%。48%的用户表示他们未来“可能会考虑”使用糖尿病管理服务,35%直接表示“会使用”这类服务,明确表示不会使用的用户只有3%。

用户反馈提示在糖尿病患者中,实际使用糖尿病管理服务的需求是存在的,但由于市场上产品层次不齐,用户在选择上存在信息获取的困难,但这也提示用户有被教育的可能,好的服务提供商有可能通过可信的患者教育和高质量服务来说服用户使用他们的服务。


三、用户对糖尿病管理服务的整体预期和需求

服务目标:控制疾病发展、方便看病

从用户反馈来看,用户希望通过糖尿病管理服务达到的目标分为三个层级。用户最看重的最高层级是控制疾病发展以及降低并发症概率,这是从长期治疗的角度来考虑的。第二个层级则是方便看病的目标,包括更方便地找专家看病以及更快的随访和配药。第三个目标层级则是运动和营养上的建议,用来改善整体身体素质。

在服务的形式上,用户表示最希望获得的前五项糖尿病管理服务是营养/运动建议(64%),其次是用药提醒(49%)、并发症教育及预防(49%)、专家预约(39%)以及快速随访和定期检查(36%),对这些项目的需求直接与三个层级的使用目标相匹配。

服务形式预期:线上信息功能+线下实际参与功能

超过六成用户最希望获得的糖尿病管理服务的形式是线上线下结合。希望纯粹从线上获得服务的用户只占17%。由于糖尿病服务需要从运动、食谱指导、医生坐诊、健康教育等多方面与用户互动,线下是不可或缺的形式,仅靠线上工具较难获得用户的认可。

用户对线上和线下服务的功能定位也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区分。用户希望线上服务发挥的核心功能主要是信息类的,最重要的三项是与医生沟通、健康指标跟踪以及并发症预防和教育。而用户所期望的线下服务的核心功能则是食谱和糖尿病饮食制作、运动课程以及面见专家的咨询这类需要现场互动和面对面进行的项目。


用户信任的服务提供者:健康管理师+医生资源

用户选择糖尿病管理服务提供商的依据首先是能否提供可靠的医生进行咨询、其次是能否提供糖尿病专家资源,对医生资源的看重程度明显超过了其他因素。除此之外,用户还在意服务提供方是否能提供血糖仪和试纸方面的购买优惠以及提供商的品牌知名度。

在除了大医院之外的机构中,用户最希望由社区医院来提供糖尿病管理服务,可见中国用户对医生的信任度明显要高于其他专职的医疗从业人员。其他用户可以接受的服务提供者还包括线上糖尿病管理公司和线下健康管理机构,以及商业保险公司,对这三类机构提供服务的接受程度相差不大。同时,用户对私立医院/诊所以及产品方(药企和医疗器械公司)提供的糖尿病管理服务的期望程度明显低于其他机构。

不过,虽然用户选择社区医院来提供服务的比例最高,但用户对基层全科医生的信任度却明显低于健康管理师。除了三甲医院医生之外,用户表示最能信任的糖尿病管理服务者是专业的健康管理师,选择比例超过了半数,对基层全科医生来提供服务的期望程度只有30%,其他人员如护士和营养师/健身教练也不是主要的用户会选择的对象。

从这一反馈上可以看出两点。首先,虽然用户希望社区医院来提供糖尿病管理服务,但对基层医生却并不信任,这两点是矛盾的,因此如何在基层展开服务会面对实际操作的困境。但另一方面,培养有专业素养的健康管理师,并结合标准化的服务设计将有可能赢得用户,但这必须建立在严格培训健康管理师的基础上。


支付意愿:个人自付意愿度偏低

用户希望商业保险公司在糖尿病管理上发挥的作用分为两方面——费用节省上的以及资源型服务上的。在费用上的,62%的用户表示希望保险公司提供长期用药折扣,49%的用户希望保险公司提供医疗器械和和周边产品如试纸的折扣。

其次则是希望保险公司提供资源型服务,61%的用户表示希望保险公司提供糖尿病管理服务,52%希望保险公司安排专家门诊,50%希望保险公司提供VIP或高端医院资源及就医安排。由于后两者需要较强的医院资源,有一定门槛,并非用户从其他渠道可以获得,因此成为用户对保险公司较高的期望点之一。

在支付糖尿病管理服务上,个人自付的意愿度很低,只有7%的用户表示愿意自付,另有18%的用户表示希望糖尿病管理服务不收费。绝大部分用户希望有支付方介入糖尿病管理服务,37%的用户希望医保和个人各支付一部分,33%的用户希望糖尿病管理服务捆绑在商业保险中不另外收费,只有5%的用户希望公司为员工购买这类支付。

用户愿意支付糖尿病服务的费用主要在100元/每人每年以下(占45%),愿意支付101元到300元/每人每年的用户占15%。由此可见,未来糖尿病管理服务需要支付方一定程度上的介入,仅凭用户自费意愿度不会太高。


四、用户对家用血糖仪的看法

参与调研的用户中最主要的血糖监测途径是通过家用血糖仪,64%用户选择了这一途径,其次是社区医院和大医院,分别有47%的用户通过这两类医疗机构监测血糖。只有9%的用户通过私立医院监测血糖。

67%的用户自己或家人已经购买了家用血糖仪,超过一半用户表示未来会购买或更新家用血糖仪。

虽然在受访患者中的使用比例超过半数,但用户对血糖仪的效果仍有不满意的地方,只有32%的用户表示家用血糖仪“比较准,方便有效”。其他用户表现出对家用血糖仪的不满意点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准确性问题。其次是医院不认结果,还是要去医院重新检查。在此外则是试纸太贵。

用户决定购买哪种血糖仪的途径首先是医生推荐(66%),然后是自己搜索信息(37%)以及听朋友推荐(36%)。这些决定方式与用户选择糖尿病管理服务一致。此外,有40%的用户表示他们购买血糖仪的首要考虑是是否提供糖尿病管理服务,超过用户对价格和品牌以及免费试纸的考虑。

从购买渠道上来看,接近一半(48%)的用户通过零售药店购买血糖仪,占比最高。其次是医院(37%)和品牌专卖店(37%)。线上购买渠道如App和电商的比例均低于其他线下购买渠道。

在对新产品无创血糖仪的看法上,参与调研的用户整体表现出比较开放的态度,有46%的用户表示在传统血糖仪和无创血糖仪之间,他们会选择无创产品,高于对传统血糖仪的选择比例25%,另有20%的用户表示不知道,还有9%的用户表示无所谓。

对准确性的考虑仍然是影响选择的主要因素,38%的用户表示选择传统血糖仪,因为其数据更准确。但也有34%的用户表示会选择无创血糖仪,因为创伤小。

在对保险公司提供硬件的看法上,用户对保险公司的预期首先是服务上,其次才是费用上的。分别有超过六成的用户希望保险公司针对检查结果提供各类服务,包括医生咨询、风险提示以及运动和营养建议。分别有四成用户希望保险公司提供试纸和血糖仪打折。但用户对保险公司提供的血糖仪是国产和进口的敏感度并不高,可见用户在意的主要是产品的费用以及所关联的服务。

小结:

从本次调研的用户反馈中可以总结出用户对糖尿病管理服务以及器械的几方面预期及需求。未来能够赢得用户的糖尿病管理服务提供商须满足几个条件。第一是有线上线下服务结合,通过线上信息沟通和线下实际操作两方面来与用户互动。第二是服务者可能不是医生(如由健康管理师来主导),但服务方必须能够提供可靠的医生资源。最后是在产品上提供一定的优惠。

用户对糖尿病管理服务形式的预期是线上线下服务,线上发挥信息沟通和教育功能,线下则进行实际就诊支持、医生面对面咨询以及需要用户实际参与的项目如运动课程及饮食制作。单纯靠线上或线下都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对保险公司的预期主要是费用上以及资源型服务上的。在费用上,用户希望保险公司帮助其节约医疗器械如血糖仪及试纸的费用,以及提供药品折扣。在资源型服务上,用户则希望保险公司提供糖尿病管理服务,以及专家医生资源。

用户决定选择怎样的糖尿病管理服务和血糖仪的最重要两大途径是医生端以及熟人端(包括自己寻找及朋友推荐)。由此可见服务和产品提供方需要通过这两方面进行患者教育才能更好地影响到用户的决定。

用户对支付糖尿病管理服务的自费比例偏低,用户期望有支付方共同或完全支付糖尿病管理的费用,因此商业保险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用户使用家用血糖仪的比例较高,但对产品的不满也较为普遍地存在,主要是数据准确度和医生是否认可几方面。从产品的选择上,用户对产品方或支付方能够提供糖尿病管理服务非常在意,未来产品加服务的模式将成为市场趋势。

*本调研报告的所有数据均来自平安好医生的APP

来源:村夫日记

为你推荐

诺和诺德“诺和关怀”发布鸿蒙版APP与减重专属版资讯

诺和诺德“诺和关怀”发布鸿蒙版APP与减重专属版

11月7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诺和诺德宣布2023年组建的“健康生态联盟”扩容升级,将与更多数字生态圈伙伴在生态融合、数据互联、技术共创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2025-11-07 23:16

凯西罕见病事业部首秀进博会资讯

凯西罕见病事业部首秀进博会

凯西集团是一家以研发为基石、拥有九十年历史的意大利国际制药集团,覆盖呼吸道健康、罕见疾病和专科治疗三大领域,其专利数量在意大利药企中排名首位,公司每年投入超20%营收至...

2025-11-07 22:58

卒中知晓周于进博会启幕,Pipeline™持续助力中国脑血管疾病治疗创新资讯

卒中知晓周于进博会启幕,Pipeline™持续助力中国脑血管疾病治疗创新

美敦力神经介入部门以“深耕廿载·向美而行”为主题举办专场活动,并正式启动“卒中知晓周”倡导行动。

2025-11-07 22:48

辉瑞再拓“进博朋友圈”,引领肿瘤与罕见病诊疗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资讯

辉瑞再拓“进博朋友圈”,引领肿瘤与罕见病诊疗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重磅产品与未来管线悉数亮相,同类第一、同类最优产品加速落地,持续释放创新药物临床价值

2025-11-07 21:01

更长守护,减负前行:拜耳艾力雅® 8mg中国上市,引领nAMD治疗新纪元资讯

更长守护,减负前行:拜耳艾力雅® 8mg中国上市,引领nAMD治疗新纪元

拜耳艾力雅® 8mg(阿柏西普8mg)全国上市媒体发布会隆重举行。

2025-11-07 19:58

诺华公司携手腾讯新闻《超级问诊》亮相进博会,多方合力破解心血管慢病“管理难题”资讯

诺华公司携手腾讯新闻《超级问诊》亮相进博会,多方合力破解心血管慢病“管理难题”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腾讯新闻联合诺华公司共同举办了《超级问诊》进博会特别场

2025-11-07 18:44

美敦力CathWorks实验室开放日丨CathWorks FFRangio系统正式发布!开启心血管诊疗智能新时代资讯

美敦力CathWorks实验室开放日丨CathWorks FFRangio系统正式发布!开启心血管诊疗智能新时代

2025年11月6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美敦力CathWorks实验室开放日重磅启幕

2025-11-07 18:08

携手共筑男性健康防线,“前列腺癌患者关爱科普活动”助力健康中国2030资讯

携手共筑男性健康防线,“前列腺癌患者关爱科普活动”助力健康中国2030

“男性健康月-前列腺癌患者关爱科普活动”于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在拜耳展台成功举办。

2025-11-07 18:03

创新技术赋能高血压防治——美敦力进博会圆桌共议难治性高血压管理新路径资讯

创新技术赋能高血压防治——美敦力进博会圆桌共议难治性高血压管理新路径

来自临床、公共卫生、政策研究及行业领域的多位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创新疗法RDN(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在中国高血压防治体系中的临床应用、卫生经济学价值及未来发展方向。

2025-11-07 17:43

GSK第八次亮相进博会资讯

GSK第八次亮相进博会

2025年11月6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葛兰素史克展台正式揭幕,而这已是GSK连续八年参展进博会。

2025-11-07 12:54

依视路星趣控全“星”解决方案闪耀进博会舞台资讯

依视路星趣控全“星”解决方案闪耀进博会舞台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作为依视路陆逊梯卡旗下领先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管理品牌,“进博宝宝”依视路星趣控携全“星”解决方案重磅亮相

2025-11-07 12:42

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应用脑机接口技术造福帕金森病患者资讯

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应用脑机接口技术造福帕金森病患者

作为全球脑起搏器领域的重磅产品,美敦力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25-11-07 11:24

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身肿瘤赛道,从多发性骨髓瘤破题应对老龄化健康挑战资讯

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身肿瘤赛道,从多发性骨髓瘤破题应对老龄化健康挑战

权威专家、北京中康联公益基金会代表等领域内各方济济一堂,就MM患者治疗现状与创新诊疗展望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2025-11-07 11:18

共塑“三高一疹”医防协同新格局,共拓疾病预防新边界资讯

共塑“三高一疹”医防协同新格局,共拓疾病预防新边界

GSK合力共享进博机遇,携手构建成人疫苗立体化新生态

2025-11-06 23:24

首次亮相进博,索诺瓦全链条创新方案助力听力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资讯

首次亮相进博,索诺瓦全链条创新方案助力听力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

现场,索诺瓦展示了全链条创新听力健康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峰力AI人工智能全能系列助听器亚洲首展,AB核磁共振兼容的人工耳蜗技术等。

2025-11-06 22:24

从“可治”到“可愈”,罗氏“血液群星”闪耀进博资讯

从“可治”到“可愈”,罗氏“血液群星”闪耀进博

以进博之窗,与氏界相“愈”,同心共筑生态,驶向生命浩瀚

2025-11-06 20:52

百济神州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超275亿元,已超去年全年营收资讯

百济神州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超275亿元,已超去年全年营收

第三季度,百济神州单季度营收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0 77亿元,同比增长41 1%;产品收入延续高速放量态势,实现99 54亿元,同比增长40 6%。

2025-11-06 20:42

携手打造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资讯

携手打造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期间,由寇德罕见病中心与灵北共同发起的“构建DEE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2025-11-06 20:34

罗氏制药“AI+科研”亮相进博,打造医学创新新生态资讯

罗氏制药“AI+科研”亮相进博,打造医学创新新生态

罗氏制药中国携手商汤医疗以及若生科技联合发布“小罗智多星”AI科研解决方案,并且分享了“MDT智能体”这一创新工具。

2025-11-06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