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好医生:“健康到家”家庭医生服务平台广州试点一个月服务家庭破千

医疗健康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肖玫丽
2016
08/07
21:57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肖玫丽
医疗健康

健康到家卡分为单次、三次和六次医生上门套餐,价格分别为1000元、2000元和3600元,所看病种以慢性病、常见病为主,包含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胃炎、痛风、糖尿病等17种。

刚刚邀请影星刘涛出任首席健康官的平安好医生,正从线上走到线下,意图打造完整的医疗闭环。

8月3日,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好医生宣布,其提供家庭医生服务的平台“健康到家”,在广州试点一个月以来预约、服务家庭数量已破千。据悉,该平台主打白领和老年人家庭医生市场,提供包括健康检查、保健咨询、慢病管理、健康指导、电话咨询五大服务。

作为平安旗下“医、食、住、行、玩”五大战略规划中“医”板块的重要线上入口,平安好医生正着力打通医疗服务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其试水的家庭医生服务也一直是政策扶持的重点。

事实上,平安入场得并不算早,国内提供家庭医生服务的机构早已挤满玩家,除了平安好医生、微医集团这类互联网医疗企业,还有阿里、京东为主的互联网巨头,泰禾、绿城、深天地A等地产大佬,以及医疗领域诸多医生集团、高端私人医疗机构等。

不过,国内多个力推家庭医生的省市,在多年试点后发现签约率皆不甚理想。究其原因,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副会长吴育雄指出,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激励不足,基层服务的家庭医生在报酬、保障、职业发展空间方面存在缺陷,难以吸引和留住优质人才在基层服务。

重资产布局医疗

去4月才正式上线的平安好医生,是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后来者。

但背靠中国平安,过去一年里平安好医生迅速成长。今年六月,平安好医生宣布获得5亿美元的A轮融资,刷新国内互联网医疗领域的融资纪录。该轮融资后,据称平安好医生估值达到30亿美元。

直到7月,平安好医生才在广州低调上线了健康到家平台,瞄准白领和老年人市场,针对他们看病就医中的医院奔波、效率低下、行动不便等痛点开展服务。未来,该平台将在其他一二线城市落地。

“我们可上门为客户提供健康咨询和健康管理服务,帮助客户建立健康档案,方便客户随时、便捷地管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平安好医生健康到家资深医生苟元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用户可通过平安好医生的手机APP或电话热线预约家庭医生上门。上门之后,家庭医生会为用户进行身体检查和指标采样,如查体、血压、血糖、尿常规、心电图等多种项目。

由此,每位用户可以获得属于自己的健康手册,可随时通过手机查看医生每次上门服务建立的健康档案,还能自行记录慢病指标。如检查中有异常情况,家庭医生会定期复查随访。

“健康到家的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是对当前公共医疗的有效补充,医生通过专业问诊、建立健康档案,帮助市民全面了解身体状况,从而做到辅助分诊、辅助导诊。”平安健康互联网健康到家医学总监望亭松表示。

医生上门的价格适中,记者查询平安好医生APP得知,健康到家卡分为单次、三次和六次医生上门套餐,价格分别为1000元、2000元和3600元,所看病种以慢性病、常见病为主,包含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胃炎、痛风、糖尿病等17种。

另外,平安好医生还推出家庭医生电子卡,价格为360元,该卡只用于线上咨询和健康管理服务。

这一服务尚未纳入医保。“我们现在还不能医保报销,”健康到家另一名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因为国内处方权问题没有解决,所以我们平台不开处方药,但会有用药的指导和建议,患者根据建议去我们的APP药房购买药品,或者去其他地方购买。”

最为核心的医护团队搭建方面,“得医生者得天下”是平安健康董事长、平安好医生创始人王涛的核心思维。

不过,与其他平台不同,平安好医生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扩张路径:重金自聘1000余人的全职医生团队,通过7×24小时全天候图文及视频在线咨询,为用户提供辅助诊断、康复指导及用药建议;与分布在线下3000家定点医院的5万余名医生签约,为用户提供后续分诊转诊、线下首诊及复诊随访服务;建立名医预约体系,据称已汇集5000多名三甲名医。

由此,健康到家医护团队由上百名具备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组成,大多曾为各地公立三甲医院主治以上级医师。上述负责人向记者独家透露,平安好医生是按照学科来组建医生团队、招募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的。因为提供了跟三甲医院不一样的成长空间,医生有期权,可以跟企业一起成长,待遇也比医院更高,所以人员招募比较顺利。

“我们一直在全国各个城市建立医疗实体,未来也会往更多的病种延伸。已经打造出从家庭医生,到公立医院合作预约挂号、VIP服务,再到药品配送,保险、支付整个闭环,家庭医生的医保支付也在慢慢打通。”他说。

推广仍存障碍

与平安好医生的重资产布局不同,国内各地已经开展的家庭医生服务大多聚焦社区、基层,采用“企业+基层医疗机构+三甲医院”的模式与各社区用户签约。
其中,企业扮演桥梁的作用,三甲医院负责承接患者转诊,基层医疗机构则直接为患者服务并转诊。整个服务流程按照原定的国家医疗收费标准。

“国内做家庭医生的企业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企业‘啃不动’公立医院、大医院,转做基层、社区医疗服务难度相对比较小,也比较好布局,”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医疗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曹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现在都是自己探索,没有一个具体的文件和细则来定义,如准入、价格、服务内容。从效果来看,国内各个地区的家庭医生服务推进缓慢,特点是零散、琐碎、辐射面小,难以快速推进。”

吴育雄也表示,国内家庭医生队伍主要出现在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服务对象大多是中高收入家庭。无论病情是否严重,部分患者仍然不得不前往医院排队看病。

不过,国内全科医生缺口极大,制约了家庭医生的普及。

以医疗资源较为丰富的广东省为例,2015年广东省每一万人口拥有1.41名全科医生,离原定目标的每一万人口拥有2-3名还有差距。

被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评为“星级家庭医生”的吴文锋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家庭医生与临床医生有别,后者强调专科知识,而家庭医生严格来说应该是全科医生,是接受过全科医学专门训练的新型医生。

“但在基层,家庭医生和全科医生、社区医生、卫生站医生、乡村医生等往往是同一拨人。”吴文锋说。

另外,国内家庭医生服务一般是由医生和居民签约,形成“一对一”的定向服务关系。这一签约环节目前还存在着两个难点:居民不知道去哪里找家庭医生签约;以及不知道应该跟谁签约。

来自广州市增城的家庭医生陈金莲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我现在有七八个签约患者,但是基本都是朋友。我觉得家庭医生确实可以解决常见病,但在基层,家庭医生的熟知度还是很低的,有些医生的转诊做得也不好。”

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认为,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制度,需要从多方面改革,包括制定签约基本医疗服务包、确立鼓励患者选择家庭医生的医保支付制度、推进公立医院职能转变、培养全科医生等。

国务院办公厅在此前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提出,2016年医改将着力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展试点。到2016年底,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15%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

吴育雄透露,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正在针对每个疾病建立详细的转诊标准,什么样的病人需要转诊到上级医院,什么时机转诊不会耽误病情,都需要一个量化的标准。

“预计家庭医生转诊指南明年即可出台,如果被政府采用,有望成为一个强制性的标准,帮助家庭医生实现规范转诊,并进一步解决医保控费问题。”吴育雄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肖玫丽

为你推荐

全国医保影像云跨省调阅正式启动资讯

全国医保影像云跨省调阅正式启动

截至启动仪式时,全国已上传可跨省调阅医保影像数据超过1 7亿条。

2025-11-22 23:15

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出口药品检查和出口证明管理规定》资讯

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出口药品检查和出口证明管理规定》

11月21日,国家药监局日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出口药品检查和出口证明管理规定》,进一步支持和鼓励更多中国药品进入国际市场。

2025-11-22 22:06

“中国最大医院”郑州一附院西院区停诊资讯

“中国最大医院”郑州一附院西院区停诊

11月20日,被称为中国最大医院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区正式停诊,此前,11月13日,郑大一附院在官网发布了停诊公告。

2025-11-22 10:57

纳斯达克要求科兴生物退市资讯

纳斯达克要求科兴生物退市

11月19日,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公告称,由于未能按期在2024年11月11日的延期截止日期前提交2024年年度报告,科兴生物于2025年11月12日收到纳斯达克的退市决定函。

2025-11-22 10:12

2025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新增“两院”院士名单资讯

2025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新增“两院”院士名单

今日,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4人当选。其中,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

2025-11-21 15:35

攻克疫苗佐剂卡脖子难题,百达信生物获超 3000 万 Pre-A 轮融资资讯

攻克疫苗佐剂卡脖子难题,百达信生物获超 3000 万 Pre-A 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专注生物医疗赛道的领航新界资本独家领投,所募资金将重点用于加速化学合成 QS-21 等核心佐剂原料的 GMP 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全球商业化进程,并拓展新型佐剂研发管线。

2025-11-21 15:31

修实生物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深耕多肽生物合成加速全球化资讯

修实生物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深耕多肽生物合成加速全球化

本轮融资由老股东华泰紫金领投,拾萃资本追加投资,金鼎资本、湖南艾臣联合参与,小饭桌创投依托生态资源助力融资高效完成,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市场拓展与核心技术研发升级。

2025-11-21 15:30

鲲石生物完成 5000 万 A 轮融资 加码巨噬细胞药物攻坚实体瘤资讯

鲲石生物完成 5000 万 A 轮融资 加码巨噬细胞药物攻坚实体瘤

本轮资金将重点用于推进第三代 CAR-M(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药物的临床转化及多管线布局,为实体瘤治疗领域注入创新动力。

2025-11-21 15:21

近亿元 B 轮融资落地,普世利华加码分子诊断全球化布局​资讯

近亿元 B 轮融资落地,普世利华加码分子诊断全球化布局​

本轮融资由丰仓创新基金、国聚创投联合领投,普华资本、启明创投等机构跟投

2025-11-21 15:12

黄某云涉中药配方颗粒行贿案资讯

黄某云涉中药配方颗粒行贿案

2025年6月,江西省高安市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黄某云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案。

2025-11-20 16:41

专访精鼎医药郑唯玲:全球医药产业格局重塑中,中国从“市场红利”走向“创新红利”资讯

专访精鼎医药郑唯玲:全球医药产业格局重塑中,中国从“市场红利”走向“创新红利”

中国医药创新已从全球产业链 “追随者”,成长为有自主话语权的 “参与者” 乃至 “引领者”,核心竞争力从单纯成本优势,升级为 “效率、质量、创新” 三位一体的综合实...

文/朱萍 2025-11-20 14:16

奥希替尼,医药代表篡改检测报告骗保案例资讯

奥希替尼,医药代表篡改检测报告骗保案例

最终判决:被告人陆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七千元;退赔在案的违法所得予以发还(返还医保基金)。

2025-11-19 16:29

体重管理是慢病防控的“牛鼻子”,管理体重先管好肠道资讯

体重管理是慢病防控的“牛鼻子”,管理体重先管好肠道

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肥胖已不再仅仅是体型问题,而是被明确定义为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

2025-11-19 15:30

第九十八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资讯

第九十八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

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专家委员会审核确定,现发布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第九十八批)。

2025-11-18 22:09

融和医疗完成近亿元 B 轮融资,助推慢阻肺介入治疗全球突破​资讯

融和医疗完成近亿元 B 轮融资,助推慢阻肺介入治疗全球突破​

本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荷塘创投跟投

2025-11-18 14:58

武田中国创新中心在蓉开幕,以患者为中心,加速共建数字医疗创新生态资讯

武田中国创新中心在蓉开幕,以患者为中心,加速共建数字医疗创新生态

TCIC是武田数字化创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田首个将同步推进数字医疗解决方案开发与落地应用的创新中心。

2025-11-18 14:40

全球首个FRα ADC爱拉赫®获常规批准,华东医药创新转型加速“开花结果”资讯

全球首个FRα ADC爱拉赫®获常规批准,华东医药创新转型加速“开花结果”

该药物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1-3线系统性治疗的FRα阳性铂耐药卵巢癌(PROC),是目前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该适应症的靶向FRα的ADC药物。

2025-11-17 18:55

明澈科技完成数千万 A 轮融资,加码眼科微创治疗器械研发资讯

明澈科技完成数千万 A 轮融资,加码眼科微创治疗器械研发

本轮融资由南创投、元禾控股、创谷资本联合投资

2025-11-17 16:57

改变焕新生!2025“鼓5人生”肺癌患者关爱公益徒步活动在沪成功举办资讯

改变焕新生!2025“鼓5人生”肺癌患者关爱公益徒步活动在沪成功举办

2025年11月16日,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发起、爱心企业阿斯利康中国参与支持的“鼓5人生”肺癌患者关爱项目(以下简称“鼓5人生”项目)再度开启。

2025-11-17 16:20

腾迈医药获 2200 万美元 A 轮追加融资,加速 AI 驱动药物研发全流程创新资讯

腾迈医药获 2200 万美元 A 轮追加融资,加速 AI 驱动药物研发全流程创新

本轮融资由一村资本(V-Capital)与芯能创投(KHK Fund)共同领投,奥博资本、启明创投、成为资本、红杉资本等现有投资方悉数跟投。

2025-11-17 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