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令医生们苦恼的是,在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精准的对自己诊疗过的病人进行更好的诊后随访,这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医生诊疗水平的提高非常重要,虽然大家一直希望移动医疗技术的进步能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全新的手段,但目前来看难度很大。
近日,医生行医管理工具“行医助手”的创始人王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这些问题并非不可能,关键是患者不应属于移动医疗软件,而应该直接对接医生,医生利用IT技术,提高对患者的诊中、诊后、跟踪阶段进行管理的能力。
医生自己的患者
记者:移动医疗应该如何为医生和患者搭建桥梁?
王洋:我们认为,移动医疗的目标应该是通过IT手段提高医生管理患者的能力,为医生服务,助力医生多点行医,从而最终使患者受益。
我们曾经组织医疗专家团队对几百位医生进行了咨询访谈,发现医生现阶段最关注的是如何对已经看过病的患者进行管理,尤其是需要长期诊治或康复的慢病患者、运动损伤患者。
但目前由于没有一个合适的工具,导致患者想要再次见到医生,只能到医院耗费大半天的时间排队再挂一次该医生的号,导致“事倍功半”。
所以我们一直希望为医生私人定制患者管理工具。比如2015年9月,我们上线了行医助手软件,就是要让医生通过微信关注行医助手后,就可以利用软件提供的多种功能对患者进行全方位跟踪管理,每个就诊过的患者用微信关注医生,就能够与医生建立长久联系,双方就可以随时在行医助手的平台上以文字、表情、图片等方式进行诊后咨询。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医生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忠实患者群体,形成了一个熟人间的诊疗朋友圈,这些患者都是经过初诊的,更信任医生,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诊后情况及时调理药物配方,对病情更好的控制和解决,医生信誉感增强的同时,患者愿意和医生说出心里话,这也是医生和患者一对一诊治的新尝试。
移动医疗软件不该介入医患关系,医患是否和谐掌握在医患自己的手中,医生关注软件微信号,但患者不关注,患者关注的是医生的微信号,也就是说,软件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把主动权交给医生,让患者跟着医生走,这样,医生为了维护自己的品牌,扩大知名度,一定会提高服务水平。
诊中和诊后怎么管
记者:移动医疗目前在诊前挂号等方面投入了很大精力,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移动医疗该如何深入?
王洋:移动医疗具有的优势是,可以实现有益的信息在医生、患者间的共享,从而形成一个信息广场,大家通过在这个广场上共同探讨、交流,更好的保证疾病的诊疗。
而这样好的模式最能展现中医优势,在慢性病患者和运动损伤患者的诊中和诊后恢复发挥作用。
经过设计,移动医疗软件可以成为一个个性化的信息宝库。它既可以帮助医生更有效率的建立电子病历档案、记录每次看诊的病程详情,也可以帮助医生以大数据的形式为患者提供更有个性化的健康管理。
比如自动帮助医生向指定的患者群、医生群发送对病情缓解有益的文章、视频等,图文并茂,还可以帮助医生根据自身情况设置出诊时间等,这样看病更有效率,将医生从繁琐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专心致志于医疗服务。
很多人担心,诊后随访的工作量大,医生的业余时间被大量占用怎么办?
这就需要移动医疗软件对医生个人资料进行保护保密,如果患者想要电话咨询医生的具体情况,只能通过移动医疗软件向医生提出通话申请,医生得到通知后,如果同意,才会发起通话。
与传统医疗互融
记者:移动医疗如何同传统医疗相互作用,各自发挥自己的优点,更好的为患者诊疗服务?
王洋:互联网不能替代医疗,应当与传统医疗互融,这是移动医疗行业人,必须要坚持的。
目前,线上不能看病确诊,医生开展诊疗活动还要在指定的诊所或医疗机构,移动医疗可以做撮合平台,发挥红娘的作用,为二者搭建桥梁,这样既可以给医生带来丰厚的收入,也能帮助医生就近出诊,这也是医生价值的最大体现,对得起他们的付出。
再比如,传统医疗已经非常重视医助人员的作用,移动医疗应该发挥自己IT平台的优势,将高等级医生助理、护士、医学生等其他资源也纳入进来,这些人具有医学专业背景,他们通过移动医疗多点执业,能够更好的为在线医生提供帮助,提高效率,这其实是一种服务管理的社会分配机制,专业人干专业事。
因此,我们认为,医生不能因为利益冲动,注册完移动医疗软件之后就不用了,这对于医患双方没有意义,移动医疗应该追求的是质量,追求医生的活跃度,让医生愿意抽出时间和精力维护自己的个人互联网平台。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在发展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困难,如何探索和走好是一个坚持的过程,希望移动医疗的启用是医患双方共赢的事情。
来源:健康报网
为你推荐
资讯 诺和诺德“诺和关怀”发布鸿蒙版APP与减重专属版
11月7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诺和诺德宣布2023年组建的“健康生态联盟”扩容升级,将与更多数字生态圈伙伴在生态融合、数据互联、技术共创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2025-11-07 23:16
资讯 凯西罕见病事业部首秀进博会
凯西集团是一家以研发为基石、拥有九十年历史的意大利国际制药集团,覆盖呼吸道健康、罕见疾病和专科治疗三大领域,其专利数量在意大利药企中排名首位,公司每年投入超20%营收至...
2025-11-07 22:58
资讯 卒中知晓周于进博会启幕,Pipeline™持续助力中国脑血管疾病治疗创新
美敦力神经介入部门以“深耕廿载·向美而行”为主题举办专场活动,并正式启动“卒中知晓周”倡导行动。
2025-11-07 22:48
资讯 诺华公司携手腾讯新闻《超级问诊》亮相进博会,多方合力破解心血管慢病“管理难题”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腾讯新闻联合诺华公司共同举办了《超级问诊》进博会特别场
2025-11-07 18:44
资讯 美敦力CathWorks实验室开放日丨CathWorks FFRangio系统正式发布!开启心血管诊疗智能新时代
2025年11月6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美敦力CathWorks实验室开放日重磅启幕
2025-11-07 18:08
资讯 创新技术赋能高血压防治——美敦力进博会圆桌共议难治性高血压管理新路径
来自临床、公共卫生、政策研究及行业领域的多位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创新疗法RDN(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在中国高血压防治体系中的临床应用、卫生经济学价值及未来发展方向。
2025-11-07 17:43
资讯 依视路星趣控全“星”解决方案闪耀进博会舞台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作为依视路陆逊梯卡旗下领先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管理品牌,“进博宝宝”依视路星趣控携全“星”解决方案重磅亮相
2025-11-07 12:42
资讯 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应用脑机接口技术造福帕金森病患者
作为全球脑起搏器领域的重磅产品,美敦力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25-11-07 11:24
资讯 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身肿瘤赛道,从多发性骨髓瘤破题应对老龄化健康挑战
权威专家、北京中康联公益基金会代表等领域内各方济济一堂,就MM患者治疗现状与创新诊疗展望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2025-11-07 11:18
资讯 罗氏制药连续八年参与进博会,加速向全疾病领域综合领航者跨越
2025-11-07 11:02
资讯 首次亮相进博,索诺瓦全链条创新方案助力听力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
现场,索诺瓦展示了全链条创新听力健康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峰力AI人工智能全能系列助听器亚洲首展,AB核磁共振兼容的人工耳蜗技术等。
2025-11-06 22:24
资讯 百济神州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超275亿元,已超去年全年营收
第三季度,百济神州单季度营收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0 77亿元,同比增长41 1%;产品收入延续高速放量态势,实现99 54亿元,同比增长40 6%。
2025-11-06 20:42
资讯 携手打造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期间,由寇德罕见病中心与灵北共同发起的“构建DEE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2025-11-06 20:34
资讯 罗氏制药“AI+科研”亮相进博,打造医学创新新生态
罗氏制药中国携手商汤医疗以及若生科技联合发布“小罗智多星”AI科研解决方案,并且分享了“MDT智能体”这一创新工具。
2025-11-06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