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科研众筹已经成为一股支持科研的新力量。然而,国内还没有出现直接面向科学研究的众筹网站。
“凑份子”做科研并不容易
科研还可以靠“凑份子”做?不要吃惊,这是真的。在国外,科研众筹已经成为一股支持科研的新力量。
这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资金筹集方式,研发者提出有潜力的科研项目,发布到众筹网站上,向投资者募集一定的科研经费,然后开展研究。
最具有代表性的当数2012年4月建立的名为“实验”(Experiment)的众筹网站,由美国华盛顿大学三位学生共同创建。目前,该网站已从71个科研机构收集到4327个项目,成功上线695个项目,其中272个项目最终众筹成功,筹集了约150万美元。
在中国,也有这么一小股力量在暗暗发力,他们也希望建立中国自己的科研众筹平台。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生冯克娜等人就是其中的一支。不过,他们搜集了许多数据并多次讨论后发现,在中国,给科研“凑份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凑份子”为啥这么难?
实验网的一组数据或许可以解释这一模式兴起的原因:“2010年以来,80%的被调查者要花更多时间写申请书,67%的人要为研究经费缺乏而努力。”
“科研众筹是对既有资助的有益补充。”中国科技战略发展研究院科研办副主任张九庆说,它将让科研门槛降低,让有创新想法的人有机会做科研。
但国内尚未出现直接面向科学研究的众筹网站。“科研风险很大,也许到最后投资者什么也得不到,研究者能发布的也只是一些目标较为明确的、风险小的研究项目。”一位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如果寻找不到一条好的分利模式,科研众筹在国内很难实现。而即使是实验网,冯克娜等人也发现,众筹多局限于科研圈内的捐款,范围很小。
此外,即使众筹成功,项目开发技术可能带来的使用纠纷也成为专家们担心的问题。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林中祥表示,企业更容易成为科研众筹的投资者,然而几家企业众筹之后,技术分享很容易产生知识产权的问题,“是几家共用技术还是以此共建一个企业?这都是必须考虑的”。
突破学术版图的限制
相对于科研众筹的举步维艰——作为与其同在互联网平台上诞生的“姊妹”——科研众包,相对走得稍微顺利一些。它则是通过互联网集聚更多的科研智慧,协同解决科研难题。
2009年,英国剑桥大学数学家蒂莫西高尔斯通过众包,成功证明了一个数学定理,发表文章时采用了集体署名——“博学者”。后来,他在此基础上启动了“博学者项目”,将更多新问题放在网上。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研究员张林刚刚利用众包形式征集志愿者,共获得北京市407名志愿者累计11万小时的室内PM2.5数据,可谓成功。“众包会突破既有学术版图的限制,带来传统科学范式的革命性转型。”张林说。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赵斌也在做类似的事情。他研究的生物多样性数据采集范围尺度很大,利用众包的形式可以获得更多的数据。“相比于官方既有的基于样本的数据采集,这些数据可能更加真实和具有代表性。”赵斌说。
梦想照进现实不容易
但大多数人对科研众包的态度却并不乐观。“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用这种方式可能更合适一些。”中科院政策所研究员陈安说,基础研究更多依赖小团队的力量,众包方式不一定会带来好效果。
同时,众包本身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有人质疑,高噪声环境下采集的科研众包结果是否具有科学意义?对此,张林表示,可以通过统计建模对数据去噪,从而打破以前基于样本的数据获得限制。
此外,一开始大众的参与是出于好奇心,那么科研成果产生的信息如何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产生社会意义甚至是经济收益呢?赵斌认为,需要考虑建立良性循环的机制。“比如,我会考虑与商业合作者结合做一个计步器,免费发放给人群使用,同时在里面附加其他的功能,以测取大气的温度、湿度等。”
此外,专家指出,还须建立规范的科技服务标准。“科技服务业本身就是一个不标准化的行业,互联网化后会遇到很多麻烦。”易科学网站也在打算推出类似的服务,其联合创始人易胜杰表示。
来源:科学网 作者:王珊
为你推荐

又一款国产司美格鲁肽申报上市
近日,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信息显示,石药集团申报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尽管该产品的具体适应症尚未披露,但结合国内其他企业此前的申报情况来看,此类药物...
2025-08-05 15:46

第11批国家药品集采开始报量
8月4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品种报量通知。根据通知,8月5日(周二)开始报量,8月27日(周三)17:00前完成报量工作。
2025-08-04 18:36

全球首个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耐赋康®扩产获批,扩大患者用药可及
中国首个且唯一获得完全批准的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耐赋康®(布地奈德肠溶胶囊)扩产补充申请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
2025-08-04 18:28

全科医生张志程:在社区医疗一线,用坚守诠释医者价值
从2008年首都医科大学毕业走进基层卫生院,到如今成为社区居民信赖的健康“卫士”,张志程医生的职业生涯始终围绕着“贴近居民、守护健康”这一核心,用专业能力和职业坚守诠释...
2025-08-04 15:20

上市仅五年,一进口药被曝将退出中国市场
日前,在某书社交平台上流传着一封关于赛诺菲新型降脂药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波立达)的告知函,该函明确,将停止波立达在中国市场的推广。
2025-08-04 12:47

医药产品采购中收受销售方财物构成何罪
张某某,A市B公办医院骨科主任、C病区主任、医疗小组组长。2019年,A市医疗保障局开展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医院将骨科耗材的报量职责交由张某某履行。
2025-08-03 15:55

创新疗法再传积极信号,多奈单抗3年长期研究验证阿尔茨海默病干预“越早越好”
TRAILBLAZER-ALZ 2长期扩展研究结果显示,在大多数研究参与者完成治疗后,记能达依然可以持续发挥减缓疾病进展的作用
2025-08-01 21:51

"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启动会"召开,赋能HER2阳性胆道肿瘤精准诊疗
近日,【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启动会在沪召开。会上,众多嘉宾围绕胆道肿瘤领域的治疗进展及趋势进行分享与探讨,以期推动该疾病领域的精准诊疗...
2025-08-01 15:38

华领医药首次半年扭亏,华堂宁上半年大卖176.4万盒
日前,华领医药发布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约11 84亿元,和去年中报的亏损1 4亿元相比,实现了自2018年上市以来的首次扭亏。
2025-08-01 11:16

礼来公布替尔泊肽重磅研究数据,或重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治疗格局
这是首个头对头比较替尔泊肽和度拉糖肽的心血管结局研究,纳入了来自30个国家 地区总计超过13,000名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成人患者, 历时超过4 5年,是迄今...
2025-08-01 08:57

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医药数据分析国产化突破,助力CRO破解“卡脖子”难题
在医药研发外包(CRO)领域长期依赖海外数据分析工具的背景下,杭州启维软件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V2 0已通过国家级技术验证,并与国内头部CRO企...
2025-07-31 17:26

体检争议事件引发公众健康焦虑,用AI解读体检报告量激增40%
近日,一则 "女子十年体检未提示患癌风险,确诊时已是肾癌晚期 "的新闻持续发酵,也引发了公众对健康问题的关注,甚至有网友自嘲 "为体检焦虑到失眠 "。
2025-07-31 16:48

因美纳升级旗舰检测产品,加速全面肿瘤基因组分析可及
因美纳TruSight™ Oncology 500 v2研究型检测产品现已上市,集成内置HRD生物标志物检测,周转时间更短,组织样本需求更低
2025-07-31 15:11

搭建递送技术平台,我国创新药企布局新型体内CAR-T疗法
“目前高端的细胞治疗药物价格仍高达每针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但通过mRNA和先进的递送技术,把高度个性化的定制疗法转变为通用型药物,将有机会把成本降至大多数患者可负担的范...
2025-07-30 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