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旗下基金,又出手投了一单生物科技企业,这次是合成生物学赛道。
此前已投资两个项目
近日,虹摹生物宣布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领投方中金资本旗下中金启德新医基金,跟投方则是茅台科创基金,这也是虹摹生物完成的首轮融资。
作为国内白酒领域的龙头企业,茅台已在股权投资领域布局多年,根据茅台基金业协会的数据,目前茅台私募基金旗下共管理有至少有6支基金,仅仅是在2023年,茅台就先后成立3支基金。
2023年5月,贵州茅台发布公告宣布,公司作为LP(有限合伙)以自有资金出资参与设立
两只产业发展基金,分别是茅台招华(贵州)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简称“茅台招华基金”)和茅台金石(贵州)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简称“茅台金石基金”),两只基金总规模均为55.1亿元,投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大消费等领域。2023年8月,茅台金石基金成立后的首投押注给了成都泰和伟业,这是一家聚焦于保护氨基酸及多肽药物中间体市场的生物医药公司。
就在茅台金石基金“首秀”后次月,即2023年9月,茅台成立了茅台科创(北京)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即茅台科创基金,合伙人信息显示,该基金由茅台集团和茅台(贵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经医谷通过企查查查询,在此次投资之前,茅台科创已分别投资了贵州珈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青岛的星赛生物,其中,前者主要专注于新兴能源的技术研发,后者则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单细胞维度医疗器械研发,星赛生物对自身的官方介绍提到基于其研发的单细胞拉曼分析/分选仪器,能提供新一代微生物代谢过程检测/细胞分选解决方案,目前已覆盖白酒酿造、益生菌和发酵等多个领域。
而本次的虹摹生物是茅台科创基金的第三投,对于该领域的押注,其实此前就已在茅台的发展规划中“挂名”。3月20日,在茅台集团2024年度科技创新工作会上,前董事长丁雄军(现已履新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提到,茅台未来发展要围绕茅台在物质科学、生物科学、生命科学等创新链,一方面,要把以合成生物学为技术重心的生物经济,作为茅台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生命科学等创新链的研究,加快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布局,探索新的增长曲线。由此可以看出,茅台对于生物科技领域的倾斜布局,意图已非常明显。
押注合成生物学新秀
虹摹生物算得上茅台重点关注的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新秀”,其成立于2022年,位于上海,由蒙牛与弈柯莱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
在虹摹生物的官方介绍中,其专注于母乳低聚糖(HMOs)的自主研发及产业化,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创新者,目前,虹摹已布局十余种产品线,覆盖生物医药、绿色农业、健康食品等多个领域。
公开资料显示,HMO是母乳中仅次于乳糖和脂肪的第三大固体成分,对婴儿的健康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HMOs有助于调节婴幼儿肠道中双歧杆菌的比例,降低下唿吸道感染和中耳炎的概率,减少退烧药和抗生素药物的使用。
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已经鉴定出200多种结构不同的HMO,这些HMO大致可分为三类:中性岩藻糖基化、中性非岩藻糖基化以及酸性唾液酸化HMO。不过,HMO的产业化目前是行业难题,公开资料显示,由于HMOs与牛羊乳中的低聚糖成分及含量相差甚远,天然提取的方式产量低且成本极高,因此产业化较难,现阶段,HMO的生产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天然提取,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其中,化学合成法则因其效率低、工艺复杂,且有食品安全问题而不具备产业化前景;生物合成主要是通过微生物合成或微生物酶解的方法产生,具有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等优势。业界分析认为,HMO是生物合成法优势体现得非常好的品类之一,很好地解决了化学法复杂、步骤多、原料昂贵、无法大规模商业化的问题。
针对HMO的产业化难题,虹摹生物方面表示,通过自身掌握的前沿合成生物学技术,推出了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HMO原料产品,其生产的HMO有着高纯度、低杂质、无异味的优良性能,并已运用于配方奶粉等一系列产品中。
2023年1月,虹摹生物成为第一个通过农业农村部安全性评估的中国HMO原料企业;同年6月,获得美国FDA self-GRAS市场准入许可;同年10月,虹摹生物的2’-FL(2’-岩藻糖基乳糖)获得国家卫健委批准,成为首批获批的中国本土企业。
业内分析,也正是虹摹生物在合成生物领域的研发技术成果和发酵工艺才是茅台愿意下注的重要因素。
来源:医谷网
为你推荐

国家医保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谈及商保
与医保目录调整的不同点在于,商保创新药目录将充分尊重商业保险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在方案制定、专家评审、价格协商等环节,保险公司行业专家将充分参与。商保专家对于一个药...
2025-07-01 14:58

中析生物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智慧实验室布局与全球化拓展
近日,实验室自动化领域企业苏州中析生物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析生物”)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中信建投资本领投,启明创投持续
2025-07-01 13:15

全球首个IL-17A/F双靶新药填补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治疗空白,“捷乐同行患者关爱项目”加速药物惠及患者
为了提高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的治疗获益、减轻经济负担,“捷乐同行患者关爱项目”于今日正式启动。
2025-07-01 10:21

稳健医疗李建全谈绿色手术室发展:绿色理念的前提一定是以人为本
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医疗行业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医疗行业碳排放占全球4 4%-5 2%,手术室贡献了医院20%-30%的废弃物。
2025-07-01 09:26

1款全球首个+1款全球前四!华东医药MUC-17与FGFR2b 两款ADC获批临床
HDM2020与HDM2012均为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分别靶向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b(FGFR2b)、靶向人粘蛋白-17(Mucin 17,MUC-17)
2025-06-30 21:28

睿视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2轮融资,金科君创独家投资
此次融资将重点用于公司核心产品的研发迭代,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报加速,以及市场渠道拓展。凯乘资本担任公司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
2025-06-30 10:36

26省联盟药品集采拟中选结果公布
26省为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新疆...
2025-06-28 13:20

CDE:对于境内外尚未有按照药品批准上市,但已有按医疗器械批准上市的产品,如在我国按照药品管理,能否按创新药申报?
对于境内外尚未有按照药品批准上市、但已有按医疗器械批准上市的产品,如申报时在我国按照药品管理的,因器械已上市,将影响该产品在我国按创新药申报。
2025-06-28 13:01

河北医大二院发布“冀脑方舟”脑出血专病大模型,助力精准诊疗
6月21日,河北医大二院联合讯飞医疗共同研发的医疗垂直领域多模态大模型—— “冀脑方舟”脑出血专病大模型在石家庄正式发布。
2025-06-27 16:02

最新数据:Vyepti(艾普奈珠单抗)在难治的重度偏头痛患者中疗效确切
2025年第11届欧洲神经病学学会大会(EAN Congress 2025)公布了RESOLUTION IV期临床研究的完整结果。数据显示,在同时接受标准化患者教育的慢性偏头痛合并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
2025-06-27 15:58

Vyepti(艾普奈珠单抗)最新III期临床研究数据出炉,治疗亚洲慢性偏头痛人群疗效获证
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旨在评估艾普奈珠单抗对比安慰剂在亚洲为主的慢性偏头痛人群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2025-06-27 15:47

全球首款实体瘤CAR-T疗法国内申报上市
6月26日,科济药业发布公告宣布,其申报的CAR-T疗法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的新药上市申请已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申报适应症为用于治疗Claudin18 2表达阳性、至少二线治疗失败的晚...
2025-06-27 09:31

浙江省药监局:2025年版《中国药典》即将执行,哪些情形无需向省药监局申请备案
202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已由国家药监局、国家卫生健康委2025年第29号公告颁布,自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
2025-06-25 15:16

爱尔眼科张劲松、郝燕生、兰长骏教授参与制定《中国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年)》
近日,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白内障学组共同制定的《中国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年)》(以下简称“共识...
文/屈慧莹 2025-06-25 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