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大检验概念”创立者、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会长宋海波教授应麦科田医疗之医疗干货群的邀请,就行业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线上分享,希望和心系体外诊断产业发展的仁人志士在观念上达成共识。今天,我们根据分享内容,推出第四篇文章《区域检验中心和医联体建设对体外诊断产业发展的影响》。
在新医改政策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商业模式或受到彻底的挑战和重构,各种供需关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体外诊断产业也迎来了30年未有之变局和新时代。当今,体外诊断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新的市场环境变化以及竞争新模式的产生,无一都会对我们的变革思维和应对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正如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所言,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区域检验中心建设是践行分级诊疗政策和完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的重大举措,从政府层面来讲,区域检验中心的建设可以很好地解决政府现有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重组并减少财政投入的问题。比如一个区10家医院,原来每家医院都要社检验科,检验科都要配置相应的人员和设备,无形当中就会因为重复建设而造成资源浪费和财政投入的增加;如果以行政区划为单位设立区域检验中心,将辖区医院检验业务外包给第三方检验机构或由政府出面牵头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检验中心。这样以来,10家医院共享一个检验中心,既减少了政府投入,又节省了人力资源,同时检验结果又能做到三统一和结果互认,而实验室的整体建设和检验结果的互认对保证分级诊疗和医疗体建设又能带来非常大的益处。
当前,虽然政府层面在区域检验中心建设方面已经开始付诸行动,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当中,由于原有医疗资源的分布情况,每个地区的推进程度都不尽相同。三甲医院等大型医疗机构集中的大中城市,因为医疗资源相对富裕,再加上患者比较集中,首先要解决的是诊疗周转率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区域检验中心的建设则需要一个相对舒缓和渐变的过程,尚需要一段路要走,因为三甲医院本身就是学术中心、专业中心和技术中心。而在经济欠发达和相对落后及偏远的贫困地区,因为医疗资源的限制及地方政府财政的相对乏力,再加上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看病贵、看病难和医疗水平本身不高等问题,区域检验中心的建设步伐就会快一些。
通过区域检验中心的建设,将会降低医疗机构运营成本,减少政府财政投入,实现检验结果互认,使现有的医疗资源通过整合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这一切都全面符合有关医联体建设的医改精神。就全国范围来看,关于区域检验中心的建设还停留在认识层面和顶层设计。宋海波认为,在区域检验中心的建设上,实际文件的执行和可操作的执行文件尚待出台。 区域检验中心的建设对体外诊断产业集成化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方法统一、标准统一、结果统一的前提下进而达到检验结果的互认,这样无疑对已服务于大医院和中心医院的系统化打包的物流企业和经营企业是最大的利好,普通的服务于基层医院的经营企业将会受到一定影响。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医联体通常由一家三级医院与多家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开展医疗服务工作。医联体从根本上讲就是通过医疗集团、医疗共同体、专科联盟、远程医疗等形式建设成得的诊疗利益共同体、专家共享共同体和社会责任共同体、业务发展共同体,进而保证分级诊疗制度的顺利实施。目前,医联体改革已经在全国321个城市全面试行。
医联体建设是解决分级诊疗的重要路径,也是真正实现分级诊疗的重要保障。过去单独谈分级诊疗就像纸上谈兵,在实际生活中,稍微有一些社会地位和条件的人都愿意去大医院看病,很少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基层医院。医联体建设彻底打破了大、中、小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原有的运营模式,实现了医疗资源、专家资源、基础检查和所有的医疗服务资源共享,使医生流动起来,通过医疗设备使用率的提升,把各种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进而保证了分级诊疗制度的顺利推进。比如一家三甲医院的专家,星期一、三、五在院本部专家门诊坐诊,星期二、四、六就可以到医联体内部的基层单位去坐诊,再加上检验功能的中心化,大部分基层患者就没有必要再到大医院就诊,就近就能享受大医院的服务,这样就解决了医疗当中出现的一些卫生资源和技术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医联体建设的核心是通过人、才、物的统一管理和整体规划,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和整合,进而全面提高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一旦真正意义上的人、财、物共管的医联体建成,将对体外诊断流通企业和产品带来深刻的影响。医联体会通过集中采购使质优价廉的产品通过内部运营管理系统下沉,这对原来服务于基层医院的经营企业就会产生负面影响,而对原来服务于大医院和中心医院的经营企业带来利好。因为医联体是大的医院联合小的医院,因此大医院的话语权要远远大于被联合的小医院,势必大的医院会向已经合作的较为有实力的经营企业惯性合作,而向基层医院供货的经营企业将会失去以往的合作医院,然后医联体龙头医院会把集中采购的产品再逐级发放到基层医院。
宋海波认为,医联体建设是医改向纵深推进的国家战略,人、财、物有效集中管理的医联体一旦建成,那么医联体实际上就会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样势必会形成一个运营良好的机制,以龙头医院挂帅的集中采购就成必然,体外诊断经营企业就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考验。原有体外诊断经营企业的市场格局就将被彻底打破,这非常有利于作为医联体中骨干医院供应商的业务拓展,而不利于基层供应商的业务。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宋海波认为,在变革的年代,我们必须顺应新形势,以改革思维和创新模式,正确面对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体外诊断产业才能健康发展、不断进步并一路前行。
我们必须以改革的心路去应对改革,在创新的今天我们只能用创新去应对创新,宋海波强调。
来源:国豪检阅
为你推荐
资讯 依视路星趣控全“星”解决方案闪耀进博会舞台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作为依视路陆逊梯卡旗下领先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管理品牌,“进博宝宝”依视路星趣控携全“星”解决方案重磅亮相
2025-11-07 12:42
资讯 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应用脑机接口技术造福帕金森病患者
作为全球脑起搏器领域的重磅产品,美敦力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25-11-07 11:24
资讯 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身肿瘤赛道,从多发性骨髓瘤破题应对老龄化健康挑战
权威专家、北京中康联公益基金会代表等领域内各方济济一堂,就MM患者治疗现状与创新诊疗展望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2025-11-07 11:18
资讯 罗氏制药连续八年参与进博会,加速向全疾病领域综合领航者跨越
2025-11-07 11:02
资讯 首次亮相进博,索诺瓦全链条创新方案助力听力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
现场,索诺瓦展示了全链条创新听力健康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峰力AI人工智能全能系列助听器亚洲首展,AB核磁共振兼容的人工耳蜗技术等。
2025-11-06 22:24
资讯 百济神州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超275亿元,已超去年全年营收
第三季度,百济神州单季度营收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0 77亿元,同比增长41 1%;产品收入延续高速放量态势,实现99 54亿元,同比增长40 6%。
2025-11-06 20:42
资讯 携手打造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期间,由寇德罕见病中心与灵北共同发起的“构建DEE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2025-11-06 20:34
资讯 罗氏制药“AI+科研”亮相进博,打造医学创新新生态
罗氏制药中国携手商汤医疗以及若生科技联合发布“小罗智多星”AI科研解决方案,并且分享了“MDT智能体”这一创新工具。
2025-11-06 20:23
资讯 灵北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展示神经专科与神经罕见病领域创新成果
展示了其针对发育性癫痫性脑病(DEE)的创新疗法,并分享了在偏头痛预防性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为推动创新疗法、药物惠及更多中国患者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2025-11-06 20:19
资讯 Cytiva 启动Stax深层膜堆本土化生产, 以中国速度交付全球品质
采用与全球一致的材料与质量标准,交付周期缩短70%,并通过提速响应客户服务需求,提升客户体验与供应韧性。
2025-11-06 20:10
资讯 “罗氏神经科学前沿分享及未来生态共建启动仪式”亮相进博会
“众智启新卷,同心绘神章——罗氏神经科学前沿分享及未来生态共建启动仪式”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罗氏展台举行。
2025-11-06 20:00
资讯 “心肾守护 循证科普”专题活动亮相进博会,塑造健康科普新理念
由天津市互联网医学科普协会发起,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号召的“心肾守护 循证科普”项目,在诺华展台成功举办了专题活动。
2025-11-06 19:13
资讯 连续八年亮相进博,强生携多款首发新品诠释“质愈新生”
强生携百余款创新产品登场,其中不仅包括十余款“首发首秀”产品,更涵盖两款在亚洲范围内率先获批上市和首次展出的突破性解决方案
2025-11-06 1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