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产替代进口的大趋势下,国产医疗器械真的迎来风口吗?
沪深医疗器械上市公司2016年财报披露已结束,亿欧记者统计了具有代表性的44家医疗器械公司。截止2016年12月31日,这44家公司总营收589.19亿元,同比增长20.14%;总净利润为66.87亿元,同比增长168.72%。
在统计的44家公司中,有38家的营收呈现上升趋势,占比86.36%;31家净利润上升,占比70.45%;而营收和净利润双升的达29家,占比65.91%。
体外诊断行业玩家众多,整体营收和净利均呈现双升趋势
在统计的44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中,科华生物、达安基因、九强生物、迈克生物、美康生物、利德曼、中生北控均属于体外诊断试剂行业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其中,除利德曼外,其他6家体外诊断上市公司,均呈现营收与净利双升趋势。
其中,美康生物的营收表现最为强劲,期内实现营收54.44%的增长,为10.55亿元,主要原因是加速布局区域医学检验中心连锁化业务;净利润表现强劲的则是中生北控,增长达到了683.00%,为0.17亿元,主要原因是集团内部结构调整,费用得到有效控制。
资料显示,美康生物除与日立达成战略合作和全资子公司宁波美康盛德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获批外,近年来积极在全国布局差异化的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发展以普惠医疗为核心的区域医学检验平台,推动区域LIS系统建设,实现区域内检验结构互联互认。目前,美康生物已在浙江、江西、河南等地完成了初步布局,尚有近十家县、市级区域中心正全面推进实施中。
财报显示,美康生物的医学诊断服务2016年实现营收1.1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4.06%,是营收增长幅度最高的产品线。与此同时,医学诊断服务的毛利率也高达到41.86%,较去年增长1.73%。
至于营收与净利呈现双降趋势的利德曼,在产品线方面,体外诊断试剂和诊断仪器的营收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诊断仪器下降幅度达到52.70%。在地区销售方面,国内外的营收均呈现下降趋势,国内销售金额较去年同期下降21.88%,国外则为20.44%。财报指出,主要原因是对经销商体系、渠道结构和产品销售政策进行了调整。
从上游医疗器械延伸到下游血液透析服务,产业链吻合是关键
在统计的44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中,营收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是新华医疗、威高股份和迪安诊断,金额分别是83.64亿元、67.30亿元、38.24亿元。其中,新华医疗和威高股份均从医疗器械领域延伸到医疗服务领域,不同程度地涉足独立第三方血液透析服务领域。
新华医疗自2014年起,开始结合投资医疗服务业务,在重点地市级城市建立肾脏病专科医院作为血液透析中心旗舰店,在周边区域建设血液透析中心,开拓血液透析市场。据其2016年财报可知,新华医疗在2016年加大了对合作专科医院的投资,对原有医院进行改扩建,增加医务人员,受制于业务量增长尚需一定的时间,目前利润的贡献为负。
血液净化耗材及设备作为威高股份三大主营业务之一,2016年实现营收约10.9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3%。其中,血液透析耗材产品营业额为8.8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1%;血液透析设备营业额为2.1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1%。2017年,威高股份计划投资2.90亿元购置血液净化四期两条透析器生产线,预计2017年末或2018年初陆续投入生产。
除了新华医疗和威高股份外,宝莱特、蓝帆医疗和健帆生物也在积极布局血液透析领域,然而蓝帆医疗于2016年退出血液透析领域。
在血液净化领域,宝莱特通过内生式发展和外延式并购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产品制造+渠道建设+医疗服务+信息化管理”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宝莱特在扩大血透机D30在各家医院的推广使用的情况下,取得血液透析设备和耗材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拥有血液透析设备(机)、透析粉/透析液、消毒液、血透管路和针等血液透析产品。
蓝帆生物在夯实健康防护手套主业的同时,通过全资子公司上海蓝帆资产于2014年参股东泽医疗和控股上海透析,同时与东泽医疗合作投资珠海大生进军血液透析领域。然而,基于蓝帆医疗的战略重心更侧重医疗大健康和健康防护领域,不同于东泽医疗往血液净化领域深度发展,蓝帆医疗于2016年6月终止了与东泽医疗、上海透析及珠海大生在透析领域的合作,也终止了预期的亏损。
健帆生物作为血液净化产品提供商,主要从事血液灌流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16年其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产品的销售收入为5.1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93.96%,是主要收入来源。
由此可见,能够为血液透析服务提供上游器械的上市公司,已经纷纷布局独立第三方血透中心,而蓝帆医疗主营业务健康防护手套无法为血液透析服务助力,也于2016年退出该市场。
家用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巨大
在统计的44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中,鱼跃医疗、九安医疗和乐心医疗均属于家用医疗器械领域,这3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均呈现双升趋势。
鱼跃医疗作为家用医疗器械市场的龙头老大,器械产品主要集中在呼吸供氧、康复护理、手术器械、高值耗材、中医器械、药用贴膏及高分子卫生辅料等领域。2016年,鱼跃医疗的家用医疗产品实现营收10.3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49%,毛利率达到33.33%。
九安医疗2016年上半年出现亏损,下半年扭亏为盈,2016年实现净利润为0.1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9.62%。从分季度财务指标可见,仅第四季度净利润呈现正值,主要源自于对eDevice的收购。eDevice2016年度总体营业收入达3.47亿元,净利润1.14亿元。
乐心医疗是2016年刚上市的医疗器械公司,主要针对运动瘦身和慢病管理领域提供软件和智能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2016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呈现双升趋势,也为家用医疗器械市场注入了新的力量。
来源:亿欧网 作者:郭铭梓
为你推荐
资讯 依视路星趣控全“星”解决方案闪耀进博会舞台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作为依视路陆逊梯卡旗下领先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管理品牌,“进博宝宝”依视路星趣控携全“星”解决方案重磅亮相
2025-11-07 12:42
资讯 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应用脑机接口技术造福帕金森病患者
作为全球脑起搏器领域的重磅产品,美敦力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25-11-07 11:24
资讯 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身肿瘤赛道,从多发性骨髓瘤破题应对老龄化健康挑战
权威专家、北京中康联公益基金会代表等领域内各方济济一堂,就MM患者治疗现状与创新诊疗展望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2025-11-07 11:18
资讯 罗氏制药连续八年参与进博会,加速向全疾病领域综合领航者跨越
2025-11-07 11:02
资讯 首次亮相进博,索诺瓦全链条创新方案助力听力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
现场,索诺瓦展示了全链条创新听力健康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峰力AI人工智能全能系列助听器亚洲首展,AB核磁共振兼容的人工耳蜗技术等。
2025-11-06 22:24
资讯 百济神州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超275亿元,已超去年全年营收
第三季度,百济神州单季度营收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0 77亿元,同比增长41 1%;产品收入延续高速放量态势,实现99 54亿元,同比增长40 6%。
2025-11-06 20:42
资讯 携手打造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期间,由寇德罕见病中心与灵北共同发起的“构建DEE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2025-11-06 20:34
资讯 罗氏制药“AI+科研”亮相进博,打造医学创新新生态
罗氏制药中国携手商汤医疗以及若生科技联合发布“小罗智多星”AI科研解决方案,并且分享了“MDT智能体”这一创新工具。
2025-11-06 20:23
资讯 灵北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展示神经专科与神经罕见病领域创新成果
展示了其针对发育性癫痫性脑病(DEE)的创新疗法,并分享了在偏头痛预防性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为推动创新疗法、药物惠及更多中国患者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2025-11-06 20:19
资讯 Cytiva 启动Stax深层膜堆本土化生产, 以中国速度交付全球品质
采用与全球一致的材料与质量标准,交付周期缩短70%,并通过提速响应客户服务需求,提升客户体验与供应韧性。
2025-11-06 20:10
资讯 “罗氏神经科学前沿分享及未来生态共建启动仪式”亮相进博会
“众智启新卷,同心绘神章——罗氏神经科学前沿分享及未来生态共建启动仪式”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罗氏展台举行。
2025-11-06 20:00
资讯 “心肾守护 循证科普”专题活动亮相进博会,塑造健康科普新理念
由天津市互联网医学科普协会发起,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号召的“心肾守护 循证科普”项目,在诺华展台成功举办了专题活动。
2025-11-06 19:13
资讯 连续八年亮相进博,强生携多款首发新品诠释“质愈新生”
强生携百余款创新产品登场,其中不仅包括十余款“首发首秀”产品,更涵盖两款在亚洲范围内率先获批上市和首次展出的突破性解决方案
2025-11-06 1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