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谷编者按:这篇文章其实跟医疗没有什么关系,不过从去年到今年,O2O在医疗领域一直很火,包括医谷昨天还刊登了一篇《呼吸机 制氧机 家用医疗器械开启O2O之路》的文章,但O2O到底应该怎么做,其实干货的文章很少,这篇文章小编认为是比较深刻的一篇文章,特推荐之,希望对医疗圈的朋友有所启迪和帮助。
一直关注O2O的汽车养护,看着一批又一批企业希望用自己的方式颠覆传统的汽车养护行业。今年6月份正赶上汽车出保,实在不想被4S店绑架,于是乎体验了一次原先在虎嗅上也发过文章的位于杭州的车蚂蚁。在整个汽车保养过程中,好奇心驱使,和车蚂蚁工作人员充分沟通,体验了车蚂蚁O2O汽车养护的全流程。通过这次经历,对车蚂蚁的运作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
车蚂蚁的流程:
车蚂蚁利用Online的平台撮合了车主和传统的汽车修理店,而车蚂蚁统一把握上游汽车养护产品的采购渠道,利用Online上车主的下单进行统一采购以获得更大的议价空间,然后再用自建物流将养护产品送到与车主约定好的汽车修理店,付给汽车修理店工时费,当车主到修理店时,修理店使用车蚂蚁提供的材料进行汽车养护,养护完成后,车主对汽车修理店进行评价。
车蚂蚁如何处理和修理店的关系?
车蚂蚁会对修理店进行认证,并且和修理店约定,车蚂蚁为修理店提供了线上的下单渠道,但作为交换,修理店需要使用车蚂蚁专供的养护用品,并且对于车蚂蚁引流来的车主保养所需的工时费要低于线下渠道。
车蚂蚁如何处理和车主的关系?
车蚂蚁提供车主一个“自助”下单的网站,明码标价,在网站输入车型、购买时间和里程数,能够将所需保养项目一一列出,让车主放心的下单,并且会有一些限时活动,让车主获得实实在在的优惠,另一方面由于工时费低于线下渠道,车主会获得一定的优惠。
模式之伤:
从模式而言,车主获得优惠,修理店获得线上流量,看似两方都摆平了,但实际养护过程中,我对每个环节的人员都做了采访,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第一,模式本身触及了修理店的利益
众所周知汽车修理店的主要收入来源一是材料,二是人工。车蚂蚁集中采购专供材料,显然让汽车修理店在材料的这块的收入被无情的剥夺,另一方面为了给车主提供优惠倒逼修理店接收比线下渠道更低的工时费,人工这块的盈利也减少。
第二,通过线上渠道撮合后的车主并没有获得很好的线下体验。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车蚂蚁给修理店的工时费少了,工人在给通过车蚂蚁渠道过来的车做保养时收入降低,自然不会给你尽心尽力。实际体验是很多线下渠道直接去保养时所提供的检查,通过线上渠道去保养时都给省略了。
第三,看似分工明确,但实际存在模糊地带,汽车保养后的故障难以界定。
到底是材料的问题还是维护人员水平的问题,真的出了问题找谁?这块模糊地带也直接导致了保养可能会带来的风险也变大,原来我直接去修理店用了修理店的材料和修理店工作人员来操作,出了问题,一定是找修理店。
第四,车主所得到的实惠真正能弥补体验的缺陷和潜在的风险么?答案是不能。
以我的车一个大保养来看,在车蚂蚁下单和线下直接在修理店下单相比,车蚂蚁便宜的金额在百元以内,以我个人的心理接受程度来看,百元并不足以驱使我去承受这些。
既然要分析,我们就掰开揉碎仔细的分析,说完了模式,我们再说说流程。
流程之伤:
第一,集中采购。
集中采购要获得好的议价权势必会导致养护用品的可选范围相对单一,以机油为例,保养默认壳牌矿物油,当我需要合成机油时就必须通过电话客服,电话客服在经过了数小时的询价之后,给我重新生成单据,撮合效率低。另一方面集中采购的养护材料真的比大型汽车修理店来的便宜么?在实际询问中,起码在机油这个最常用的单品来看和店里同等级的美孚1号或者嘉实多差距不大,这又是为什么呢?集中采购之后是自建物流,还有一大堆电话客服来处理这些问题,费用不低,车蚂蚁要活下去在这个环节上需要盈利在所难免。
第二,自建物流。
一大早车蚂蚁的工作人员就会把这一天保养所需的原材料送至各个维修店内,但问题就来了,当我在实际保养中需要增加配件或者更换养护用品时,麻烦就来了,因为有些部件维修店也不一定是常备的,那就得临时调货,如果不能及时调过来就必须分开做两次保养,这不是演习和推测,实实在在的发生在我身上,我的车汽油滤清器比较特殊,导致车蚂蚁一开始送错货了,即使在车蚂蚁工作人员不惜成本专车送达的情况下,我还是上午做了一部分,下午做了一部分。
第三,撮合机制。
或者说是利益分配机制,对维修店并没有足够的约束力,而因为动了维修店的蛋糕,维修店的工作人员都十分希望把这次线上渠道带来的流量转化成为下次的线下渠道,因此也会有各种诋毁或者拉车主入会员,这样对于平台来说是替他人做嫁衣裳,用一次少一次。
个人认为车蚂蚁当前的问题其实在O2O领域也是普遍存在的,O2O解决了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对接问题,供给方希望赚更多的钱,需求方希望省钱,而做企业又必须赚钱。一个平台的逻辑看似让大家都满意,而实际操作时却是没有一方满意。赚钱的总希望赚更多的钱,而消费者消费又是只见成本不见费用。如何设计一个让对接各方都满意并且有着足够忠诚度的平台和玩法,这还真不是一口吃个胖子的事。
文/HUST_小晖晖:毕业于HUST的非互联网产品狗一只,关注互联网、关注智能硬件、关注O2O。新浪微博、微信号:geniusjh。
来源:虎嗅网
为你推荐
资讯 华东医药FIC三重激动剂DR10624最新临床数据披露,降低甘油三酯达75%,减少肝脏脂肪达67%
DR10624在治疗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SHTG)的II期临床研究(“DR10624-201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2025-11-09 21:31
资讯 Pi3K新突破,皮下新生态,罗氏携手各界共见乳腺癌创新诊疗未来
罗氏制药中国召开“Pi3K新突破&皮下新生态——乳腺癌创新发布会”,乳腺癌管线创新靶向药物集体亮相进博舞台
2025-11-08 19:53
资讯 美敦力康辉亮相第八届进博会,AiBLE™数智生态加速进化拓维
作为连续八年参展进博的“全勤生”,美敦力康辉携AiBLETM数智创新生态重磅亮相,并以“智汇·新生态”为主题,集中展示自2023年AiBLE™首秀进博以来,其在数智创新、产业协作与...
2025-11-08 14:09
资讯 索诺瓦进博会亚洲首展峰力AI人工智能太极全能系列助听器, “双芯协同超算力”突破听力健康新想象
全球同步,亚洲首发,中国首展,索诺瓦峰力强力推出AI人工智能太极全能系列助听器,开启AI超算力助听时代
2025-11-08 11:56
资讯 诺和诺德“诺和关怀”发布鸿蒙版APP与减重专属版
11月7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诺和诺德宣布2023年组建的“健康生态联盟”扩容升级,将与更多数字生态圈伙伴在生态融合、数据互联、技术共创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2025-11-07 23:16
资讯 凯西罕见病事业部首秀进博会
凯西集团是一家以研发为基石、拥有九十年历史的意大利国际制药集团,覆盖呼吸道健康、罕见疾病和专科治疗三大领域,其专利数量在意大利药企中排名首位,公司每年投入超20%营收至...
2025-11-07 22:58
资讯 卒中知晓周于进博会启幕,Pipeline™持续助力中国脑血管疾病治疗创新
美敦力神经介入部门以“深耕廿载·向美而行”为主题举办专场活动,并正式启动“卒中知晓周”倡导行动。
2025-11-07 22:48
资讯 诺华公司携手腾讯新闻《超级问诊》亮相进博会,多方合力破解心血管慢病“管理难题”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腾讯新闻联合诺华公司共同举办了《超级问诊》进博会特别场
2025-11-07 18:44
资讯 美敦力CathWorks实验室开放日丨CathWorks FFRangio系统正式发布!开启心血管诊疗智能新时代
2025年11月6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美敦力CathWorks实验室开放日重磅启幕
2025-11-07 18:08
资讯 创新技术赋能高血压防治——美敦力进博会圆桌共议难治性高血压管理新路径
来自临床、公共卫生、政策研究及行业领域的多位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创新疗法RDN(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在中国高血压防治体系中的临床应用、卫生经济学价值及未来发展方向。
2025-11-07 17: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