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医生“炫富”的微博火了。认证为“泌尿外科执业医师”的微博大V“成都下水道”在网上晒出新买的一万多元一件的羽绒服,惹来热议。一些网友质疑,一个执业医师为何花钱如此大手笔,还有人认为,身为医生如此炫富恐不妥。也有不少网友认为,凭本事吃饭,没什么好喷的。
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次日,该医生不畏争议,又晒出了自己的收入身家。昨日,该微博博主、成都某三甲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任黎明接受了成都商报采访,回应质疑。
谈消费
有三套房,每年买衣服花销超20万
记者:为什么要晒一件上万的羽绒服?
任黎明:这个牌子价格一直都很高,还不一定买得到,正好朋友可以打折,我就晒了一下。
当时我还参加一个以前患者的80岁生日,是一个退休10年的官员。因为手术,两家人的关系走得很近。后来有人就评论说,换了是农民呢?我觉得这是对纯粹感情的一种亵渎,就又发了一条穿Prada的照片。
记者:你平时的消费水平如何?
任黎明:我确实喜欢买衣服,每年在这上面的花销超过20万,我认为这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有三套房子,第一套,目前居住的市区房;第二套,峨眉半山,独栋二楼,100多平米;第三套,东莞松山湖98平米的精装房。我最近还在成都天府新区一带考察,准备购置我的第四套房。
记者:你一向“一掷千金”吗?
任黎明:我以前是挺节俭的,这个变化有一段心路历程,包括爱情、亲情、医院、工作……
直接的一个因素,我曾作为特邀写手去汶川参与大地震周年祭的宣传工作,这对我震动很大,彻底改变了我的消费观念。以前站在一件好看的衣裳面前,总会心痛口袋里的银子,现在却有点义无反顾的味道了,喜欢买好的品牌衣服,也不吝去各类餐厅及娱乐场所,仿佛年轻了十岁。
近来,父亲又患了肺癌,经历了心力交瘁的半个月,虽然最后切除了肿瘤,但谁也阻挡不了父亲白发苍苍。我也人到中年,生命卑如青草,何必对身外之物锱铢必较。
谈收入
医生收入+投资公司+讲课等=年入百万
记者:那你的收入主要从哪里来?
任黎明:我当医生的年收入二十多万,其他各种线上、线下讲课、多点执业,跟我在医院收入差不多。我还投资了朋友一家公司,杂七杂八加起来年收入超过百万。
我的微博是十大医疗微博,分答咨询平台收入排名前三,电话咨询15分钟600元。但天知道我读了多少书。我天天都在更新知识,白天上班,晚上学习。
记者:你的收入在医生群体里算高的吗?
任黎明:跟很多厉害的医生比,我没多少钱,他们才是真正的行业翘楚。很多网友认为我是华西医院的,我说不是,我在成都一家中上水平的老牌三甲医院工作。
我不是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医生,而且在医院也不是最听话、觉悟最高的。我的专长在小儿泌尿外科疾病,在省内属前列,有不少患者从外地飞过来找我做手术。所以只要做到行业顶尖,就算自己出来单独开一个诊所也够了。
有些医生可能不像我这样擅长文字,但是医生最重要的是有真本事,得到大家公认,那么很多人都会来找你看病。
谈质疑
“医生收入高,灰色收入就没吸引力了”
记者:这样公开自己的收入,有没有想过会被认为是炫富?
任黎明:我现在很反感一些负面情绪。比如有一些医疗大V喜欢天天哭穷,帮医疗圈哭穷。我也不喜欢医学生和年轻医生充满暴戾之气。
学医的确需要时间的积累。博士毕业到医生,到能独当一面,岁数不小了。而且国家规定医学生要三年规培,这个时间,收入是非常低的。
可是虽然可能比同龄人赚钱慢,但很稳定,而且随着年龄的成熟,技术长进,收入会越来越多。我想鼓励更多的人学医,也想给年轻医生一个希望。
记者:但还是有很多医生可能赚不了多少钱?
任黎明:刚毕业的年轻医生肯定收入偏低,但是科班博士毕业的医学生肯定会越来越好。我们医院的年轻医生,工作几年后月薪能达到一两万。
医生是个很好的职业,可以结交很多朋友,社会上的地位还是很高的。一直以来都是成绩优秀的人才可以当医生,像我毕业的同济医科大(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当时分数线只比清华北大差一点。
但是现在学医的门槛越来越低,而且不停地扩招。不少医学生高考分数比较低,后果还是很严重的。一方面毕业就可能意味着失业,另一方面医疗能力得不到保障。
记者:有人认为,你这样炫富可能会加重医患矛盾。
任黎明:医生挣钱多不会增加医患矛盾,反而能缓解。医生的收入高了,医疗回扣等灰色收入,对他就没有吸引力了。我可以说是医院里开处方最少的人之一。一个半天限号30个病人,单张处方价格一般十几二十元。
医疗改革不能盲目把医疗推向市场。拿我们医院来说,奖金大幅度提高了,医疗圈收红包这种现象,便几乎看不见了。很多人也是支持医生有高收入的。
医生有钱不可耻,医生靠自己的合法手段赚钱更不可耻。很多医患矛盾也造成年轻的医学生不敢学医,所以我也希望,让医生都能正大光明挣阳光收入。
来源:http://3g.k.sohu.com/t/n168056084 作者:记者 蓝婧
为你推荐
资讯 2025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新增“两院”院士名单
今日,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4人当选。其中,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
2025-11-21 15:35
资讯 攻克疫苗佐剂卡脖子难题,百达信生物获超 3000 万 Pre-A 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专注生物医疗赛道的领航新界资本独家领投,所募资金将重点用于加速化学合成 QS-21 等核心佐剂原料的 GMP 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全球商业化进程,并拓展新型佐剂研发管线。
2025-11-21 15:31
资讯 修实生物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深耕多肽生物合成加速全球化
本轮融资由老股东华泰紫金领投,拾萃资本追加投资,金鼎资本、湖南艾臣联合参与,小饭桌创投依托生态资源助力融资高效完成,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市场拓展与核心技术研发升级。
2025-11-21 15:30
资讯 鲲石生物完成 5000 万 A 轮融资 加码巨噬细胞药物攻坚实体瘤
本轮资金将重点用于推进第三代 CAR-M(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药物的临床转化及多管线布局,为实体瘤治疗领域注入创新动力。
2025-11-21 15:21
资讯 专访精鼎医药郑唯玲:全球医药产业格局重塑中,中国从“市场红利”走向“创新红利”
中国医药创新已从全球产业链 “追随者”,成长为有自主话语权的 “参与者” 乃至 “引领者”,核心竞争力从单纯成本优势,升级为 “效率、质量、创新” 三位一体的综合实...
文/朱萍 2025-11-20 14:16
资讯 武田中国创新中心在蓉开幕,以患者为中心,加速共建数字医疗创新生态
TCIC是武田数字化创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田首个将同步推进数字医疗解决方案开发与落地应用的创新中心。
2025-11-18 14:40
资讯 全球首个FRα ADC爱拉赫®获常规批准,华东医药创新转型加速“开花结果”
该药物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1-3线系统性治疗的FRα阳性铂耐药卵巢癌(PROC),是目前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该适应症的靶向FRα的ADC药物。
2025-11-17 18:55
资讯 改变焕新生!2025“鼓5人生”肺癌患者关爱公益徒步活动在沪成功举办
2025年11月16日,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发起、爱心企业阿斯利康中国参与支持的“鼓5人生”肺癌患者关爱项目(以下简称“鼓5人生”项目)再度开启。
2025-11-17 16:20
资讯 腾迈医药获 2200 万美元 A 轮追加融资,加速 AI 驱动药物研发全流程创新
本轮融资由一村资本(V-Capital)与芯能创投(KHK Fund)共同领投,奥博资本、启明创投、成为资本、红杉资本等现有投资方悉数跟投。
2025-11-17 15:06
资讯 总金额超8亿美金,斯丹赛生物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CAR-T药物“出海”
近日,美国细胞治疗公司Lyell Immunopharma宣布,已获得Innovative Cellular Therapeutics(斯丹赛生物)LYL273(前身为GCC19CART)的全球权利,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在实体瘤CAR-T领域的研发布局。
2025-11-16 21:42
资讯 美年健康发布国内首款 AI 衰老评估产品“血液学时钟”,抢占万亿长寿健康科技赛道
依托亿级健康大数据与前沿AI算法的创新产品,彻底突破了传统衰老评估依赖高成本组学检测的技术壁垒,将科学抗衰从高端科研与小众消费场景推向大众健康管理领域
2025-11-16 18: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