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真的连傻瓜都能使用CRISPR这一基因编辑工具呢?
我对生物学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当我查阅新基因编辑技术CRISPR相关知识的时候,我却有些望而却步,该技术看起来非常复杂!但一位研究人员告诉我,CRISPR(全称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只是听起来吓人,用起来非常简单,傻瓜都能用。我自认为还是比傻瓜聪明得多,便打算验证一下这句话的真假。
于是,我就愉快地开始了我的CRISPR初体验。
相关资料显示,CRISPR在遏制或敲除基因上效果最佳,因此我打算试用CRISPR来敲除基因(如果想看视频,请参见bit.ly/vid-6312)。我设定了一个宏大的目标:用CRISPR敲除一个免疫基因,我猜想,敲除该基因,可以减少Zika病毒所造成的伤害。一旦成功,这将大大推动Zika病毒相关研究!(我的假设是,如果某个个体曾感染过登革热,并有该病毒的抗体,那么CD32可能有助于驱动Zika病毒的自我复制。)
Roland Wagner是加州圣地亚哥Sanford Burnham Prebys医学发现研究所Sumit Chanda实验室的博士后,他同意担任我的CRISPR指导员。Wagner来自奥地利,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攀岩爱好者,喜欢有条不紊地完成工作。他查找分析了CD32基因的序列,CD32具有五个不同的蛋白质编码区。如果我们切割其中一个蛋白编码区的DNA,该基因最可能被敲除——它将不再表达CD32蛋白。
CRISPR使用向导RNA将分子剪刀——CRISPR的一部分,Cas9——导向到基因组中的精确位点。我们可以买到向导RNA(gRNA),但Wagner并不打算这么干。他指出,他不确定gRNA的价格是多少,但假设购买gRNA要花500美元,他们自己合成,就只要5美金。
gRNA序列能与我们想要切割的CD32基因上的一段长度为20个核苷酸的序列互补。但是,基因组中的其它地方也可能存在与这段短序列一样长的片段,并会导致分子剪刀切割错误的位点。这种“脱靶”效应会严重地影响实验结果,消除脱靶效应是研究CRISPR的关键目标。为了使CRISPR更具特异性,在靶向的20个核苷酸外,Cas9还需要一段额外的序列:N-G-G,其中“N”可以是任何核苷酸。当Cas9在20个目标核苷酸后发现N-G-G时,立刻结合并打开DNA双螺旋,随后gRNA与目标序列相结合。最后Cas9切割DNA的两条链。
为了自制gRNA,Wagner把我们鉴定的CD32序列粘贴到免费数据库Optimized CRISPR Design中,查找紧挨着N-G-G的、符合我们要求的20个核苷酸序列。CD32中有41个可选片段。数据库扫描整个人类基因组,检查是否其它地方也存在相同的序列——潜在的脱靶位点。我们选择了一个仅存在于CD32中的序列。然后Wagner打开另一个网站,订购该段DNA序列。
DNA序列到货了,我第一次尝试了使用移液枪。自从我30多年前毕业以来,我就没有在实验室工作过。那时,我学会了一种可能是由Louis Pasteur发明的移液技术:我把一根手指放在我的嘴里,然后把一种化学品吸到一个薄的玻璃管里,吸足了量后,就用指尖捂住玻璃管。
现在,在Wager的实验室工作台上,我拿着一个看起来像喷枪的花式塑料小玩意,但是只要按一下,就能移取精确体积的微量液体。我的任务是将DNA序列从一个小试管移到另一个小试管中。第二个试管含有质粒——一种起到特洛伊木马作用的环形DNA片段。这个质粒是CRISPR实验定制的,里面已经包含了Cas9基因。它还含有60个核苷酸的“发夹”序列,这些序列最终将和那20个核苷酸链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gRNA。
我用神奇的移液器把寡核苷酸转移到了质粒管里,添加缓冲液、水和酶。如果一切顺利,酶将切开质粒,切除一段DNA,并用gRNA替代这一段序列。但悲剧的是,实验进展不顺利。
当我移取酶的时候,Wagner指出,我的操作失误了!我在把吸头浸入液体之前,就按了吸取液体的按钮。
终于完成了一系列操作。在等待化学反应发生后,我们将CRISPR质粒带到电泳仪——一个有电线的托盘上。我们开始配胶,然后把CRISPR质粒滴加到不同泳道里。然后开始施加电压,这种凝胶电泳是根据分子质量将DNA分成不同的条带。用酶切出的小片DNA会形成明显的条带。
我的凝胶电泳只有一条带,来自质粒的条带。
“看来我们是失败了,” Wagner轻轻地说。“可能是你吸取酶的时候没吸到。”他说,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都会出各种差错。“这种时候,我会想回家。会有一种特别挫败的感觉。毕竟科学家的生活总是容易充满挫折的。”
我已经知道,不是任何傻瓜都能做CRISPR:至少,你得掌握基本的实验室技能。
Wagner与我同时进行实验,他的质粒正确地整合了gRNA和Cas9。然后,我们把质粒导入来自胚胎肾的细胞株中。几天后,我们从细胞中分离出DNA,用聚合酶链反应进行扩增,并使用电泳验证CD32基因已被切成片段。感谢上帝,我们终于成功敲除了CD32基因!!
“你做得很好,”Wagner安慰我说, “走吧!”
但说实话,我做得不好。但是CRISPR确实很好,很简单。
原文检索
《'Any idiot can do it.' Genome editor CRISPR could put mutant mice in everyone's reach》
来源:生命奥秘 作者:张洁
为你推荐
资讯 2025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新增“两院”院士名单
今日,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4人当选。其中,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
2025-11-21 15:35
资讯 攻克疫苗佐剂卡脖子难题,百达信生物获超 3000 万 Pre-A 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专注生物医疗赛道的领航新界资本独家领投,所募资金将重点用于加速化学合成 QS-21 等核心佐剂原料的 GMP 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全球商业化进程,并拓展新型佐剂研发管线。
2025-11-21 15:31
资讯 修实生物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深耕多肽生物合成加速全球化
本轮融资由老股东华泰紫金领投,拾萃资本追加投资,金鼎资本、湖南艾臣联合参与,小饭桌创投依托生态资源助力融资高效完成,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市场拓展与核心技术研发升级。
2025-11-21 15:30
资讯 鲲石生物完成 5000 万 A 轮融资 加码巨噬细胞药物攻坚实体瘤
本轮资金将重点用于推进第三代 CAR-M(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药物的临床转化及多管线布局,为实体瘤治疗领域注入创新动力。
2025-11-21 15:21
资讯 专访精鼎医药郑唯玲:全球医药产业格局重塑中,中国从“市场红利”走向“创新红利”
中国医药创新已从全球产业链 “追随者”,成长为有自主话语权的 “参与者” 乃至 “引领者”,核心竞争力从单纯成本优势,升级为 “效率、质量、创新” 三位一体的综合实...
文/朱萍 2025-11-20 14:16
资讯 武田中国创新中心在蓉开幕,以患者为中心,加速共建数字医疗创新生态
TCIC是武田数字化创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田首个将同步推进数字医疗解决方案开发与落地应用的创新中心。
2025-11-18 14:40
资讯 全球首个FRα ADC爱拉赫®获常规批准,华东医药创新转型加速“开花结果”
该药物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1-3线系统性治疗的FRα阳性铂耐药卵巢癌(PROC),是目前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该适应症的靶向FRα的ADC药物。
2025-11-17 18:55
资讯 改变焕新生!2025“鼓5人生”肺癌患者关爱公益徒步活动在沪成功举办
2025年11月16日,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发起、爱心企业阿斯利康中国参与支持的“鼓5人生”肺癌患者关爱项目(以下简称“鼓5人生”项目)再度开启。
2025-11-17 16:20
资讯 腾迈医药获 2200 万美元 A 轮追加融资,加速 AI 驱动药物研发全流程创新
本轮融资由一村资本(V-Capital)与芯能创投(KHK Fund)共同领投,奥博资本、启明创投、成为资本、红杉资本等现有投资方悉数跟投。
2025-11-17 15:06
资讯 总金额超8亿美金,斯丹赛生物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CAR-T药物“出海”
近日,美国细胞治疗公司Lyell Immunopharma宣布,已获得Innovative Cellular Therapeutics(斯丹赛生物)LYL273(前身为GCC19CART)的全球权利,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在实体瘤CAR-T领域的研发布局。
2025-11-16 21:42
资讯 美年健康发布国内首款 AI 衰老评估产品“血液学时钟”,抢占万亿长寿健康科技赛道
依托亿级健康大数据与前沿AI算法的创新产品,彻底突破了传统衰老评估依赖高成本组学检测的技术壁垒,将科学抗衰从高端科研与小众消费场景推向大众健康管理领域
2025-11-16 18: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