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4款针对视力障碍人士的酷炫APP

得益于人工智能的进步,智能手机正为视障人士护理带来革命性转变。从诊断到“复明”,智能手机致力于为盲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你能想象到,在眼镜问世的700年后,全世界仍有25亿人视力不良且无法得到视力矫正吗?为了让盲人或者视弱患者重见光明,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们不断进行着探索和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智能手机APP及相关产品应运而生,为视力障碍人群带来福音。此外,由于智能手机APP操作简单、可获取性强,许多身处发展中国家或者偏远乡村的眼疾病患都能通过其获得专业诊断和治疗。

利用智能手机对抗视力下降的各种APP可以为远离医院、缺少医生的偏远地区提供视力相关的急救护理。近年来,此类APP和移动小工具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视力护理项目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屏幕来显示视力测试图像,利用摄像头来找到损伤部位,利用计算能力来处理图像,以及利用无线连接为现场工作者和远程专家搭建沟通之桥。动脉网(微信:vcbeat)为您介绍了下列几款目前最成功的智能手机APP及其附件,让我们一起看看它们是怎样帮助盲人更好地生活的。

导盲电话Aipoly

其中最雄心勃勃的技术要属澳大利亚墨尔本的Aipoly,其APP可以识别物体并用7种语言进行语音描述。据该公司共同创始人Alberto Rizzoli和Marita Cheng所说,他们的灵感来自于身边那些中年才开始失去视力的盲人朋友们。“尽管已经看不见了,但他们仍能很好地记得身处的物质世界,记得周围植物和树木的颜色,” Rizzoli说道。他尤其记得一位年长的朋友,“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老是会跟着他走,告诉他周围都有些什么。”

其他视觉类APP,如TapTapSee等,利用基于云的服务器来处理图像。这类APP需要无线连接,因此会出现数秒种的延迟。 Aipoly则使用了一款名为“卷积神经网络”的AI,并直接在手机上运行。它不需要Wi-Fi连接,比基于云的APP要快得多,且能够识别高达每秒7张图片。Aipoly同时利用了手机的CPU和GPU来执行多任务。人工智能工程师兼医疗护理顾问Nardo Manaloto(与Aipoly并无从属关系)说道, “科技从来都只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所以这些AI类APP最终必将成为市场的主力。”。

试用者反馈,Aipoly能正确识别各种物品,如微波炉和香槟杯(当然,事实上它还只能说出“杯”)等,能将苹果等识别为“水果”。对于动物来说,它甚至能好几次正确识别出“虎斑猫”,虽然它有一次也曾将猫认成了“大象”。

该APP的下一个版本预计在今年年底推出,新版本将提高识别能力,将识别对象从1000种提高至5000种。除此之外,它也将减少电力使用,并将支持的手机扩展至iPhone 6和6s外的旧款iPhone和各种安卓手机。目前,用户已经可以通过数据上传和更新教APP识别新对象。 Aipoly也在测试一款新型设备,将智能手机与配备了摄像头的眼镜连接,让使用者不必再时时刻刻举着自己的手机。

利用文本的视力处方Vula Mobile

Aipoly致力于帮助严重视力障碍及不可治愈的视力丧失者。但大多数失明者是可以治愈的,他们所需的仅仅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设备:眼镜。90%的盲人和视障人士生活在贫困国家,而其中的43%患有屈光不正,即是近视眼或远视眼。价格往往不是最大的问题,因为在发展中国家,一副普通眼镜的价格已下降至约2.50美元或更低;更大的问题是,如何让偏远地区的人们得到专业人士和专门设备的准确验光。

Vula Mobile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它是一款诊断类APP,可将现场的护士和救护人员连接至远程医生。使用时,将手机拿到离患者大约6英尺(约1.83米)远的地方,再打开该APP,它会显示朝向不同方向的字母“E”。字母会变得越来越小,直到患者不能再确定它的朝向为止。除此之外,测试者还需要回答问题,如是否有任何疼痛等。最后,测试者还将填写评论,并拍摄每一只眼睛的照片。

按下按钮之后,测试结果将会被发送至该APP的创建者、南非开普敦的Will Mapham医生。他是在斯威士兰一家名为Vula Emehlo的诊所做志愿者时想出这个应用程序的。该诊所的名称在斯瓦蒂语、祖鲁语和科萨语中的意思是“睁开你的眼睛”。 医生收到结果后,便能通过短信、电话等形式与患者和现场护工进行远程对话,指导护工和志愿者进行进一步测试和治疗。该APP可以为偏远地区的医疗工作者提供专业的眼科医疗护理知识。据Mapham估计,高达30%的患者可通过Vula Mobile得到治疗,而不用经过漫长旅程到最近的大医院就医。

Mapham和他的共同创始人Debré Barrett(同时也使该项目的资助人)聘请了程序员,并在2014年推出了Vula Mobile。从那时起,他们对该APP不断进行完善,至今它已经可以测评8项健康问题(并实现计数),其中包括心脏病、艾滋病、皮肤病和肿瘤等。他们还计划将其使用地从南非扩大至纳米比亚、卢旺达和其他地方。

测度数处方6over6 GlassesOn

是以色列的初创公司6over6(即公制版本的20/20)。该APP利用物理小原理让用户得以自己测得度数处方。该公司的APP“GlassesOn”目前尚未正式推出市场,但公司首席执行官Ofer Limon博士演示了它的工作流程。GlassesOn会显示出红线和绿线的图案,对于近视患者来说,红绿线间的界限会模糊并形成黄色。但是将手机举到每只眼睛的特定距离前时,红绿线条又会根据不同使用者的近视程度变得锐利,并呈现出其真实的色彩。用户可以通过寻找每只眼睛鉴别图像的最佳距离,来让该APP计算出镜片度数。用户需要举起一张信用卡、学生证或其他带磁条的卡片(因为它们的大小都相同),这样APP便可以通过显示卡片的大小以确定距离。

在某些国家,配镜师只要有了处方,即使是从一个APP所开具的处方,就可以制作一副眼镜。在美国,6over6正在申请FDA验证,以证明该程序的准确性。如果GlassesOn能获得FDA的批准,便可以执行目前尚需要医生完成的部分工作。Limon博士强调,GlassesOn的目的并不是要取代眼科医生或验光师,因为他已将其服务内容局限在健康人群的眼睛折射度测定上。

应对严重眼疾Peek Retina

对于那些更为复杂的视力问题,如白内障等,便不能仅仅利用视力表进行诊断。在这类领域,手机摄像头能起到很大作用,可以拍摄出眼睛或晶状体前部的角膜损伤。当然,拍摄到视网膜图像是比较困难的,那需要更为专业的特殊镜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糖尿病病例飙升,视网膜类疾病,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和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除此之外,视网膜还可能因罕见的遗传因素如斯特格病变(导致出现斑点和视力模糊),而损坏。

英国眼科医生Andrew Bastawrous领导了一家名为名Peek Vision Foundation的组织,该组织开发出了一种智能手机APP和镜头附件“Peek Retina”,可捕捉眼球后部的清晰图像。Peek目前已经赢得James Chen(香港慈善家James Chen是位于尼日利亚的家族制造公司Wahum Group的董事长)在种子轮为其提供的50000英磅(约合43万人民币)的资金。此外,Peek也已在Indiegogo上筹得可生产该设备的超过2倍的资金。虽然该产品的正式交付工作已经推迟,但其原型机已经在非洲经过了数万人的广泛测试,且已在印度开始试验数个月之久。

在谈到为何会推迟交付时,Bastawrous解释道,推迟上市是因为他们不得不重新进行设计,以使其能在几乎所有智能手机上工作。他在2014年的TED演讲中展示的原型机为3D打印款,且只能应用于特定的手机型号。该产品的最终版本将改为由传统制造方法生产。Bastawrous期望在2017年初面市时,其售价将“远低于”500美元。

Peek Retina还只是该公司事业蓝图的冰山一角,其主要业务范围是协调服务。Bastawrous展示了下面的实时截屏,即其在博茨瓦纳对学生进行视力筛查并为他们介绍相应的治疗专家。虽然Peek是同类产品中最知名的项目,但市面上已经有其他以营利为目的公司的设备,包括售价435美元的D-Eye和399美元的Paxos Scope。另一家公司oDocs Eye Care也将在今秋推出其售价299美元的产品visoScope。Bastawrous强调,他不会强迫人们必须使用Peek Retina,因为市面上也有其他设备利用Peek的系统进行工作。

Peek的未来计划也包括图像识别,但Bastawrous认为,其应用范围将被限制在预先筛选眼部照片以供人类专家查看上。在他看来,AI是可行的,也确实有价值,但其应用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在Bastawrous看来,AI应用还有更大的挑战,如预防那些可导致失明的情况等。如果将AI投资于预防糖尿病上,其影响将是现今的1000倍以上。“

来源:动脉网(微信号:vcbeat)

(原标题:针对视力障碍人士 有这4款很酷的APP可以看看)

为你推荐

“中国最大医院”郑州一附院西院区停诊资讯

“中国最大医院”郑州一附院西院区停诊

11月20日,被称为中国最大医院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区正式停诊,此前,11月13日,郑大一附院在官网发布了停诊公告。

2025-11-22 10:57

纳斯达克要求科兴生物退市资讯

纳斯达克要求科兴生物退市

11月19日,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公告称,由于未能按期在2024年11月11日的延期截止日期前提交2024年年度报告,科兴生物于2025年11月12日收到纳斯达克的退市决定函。

2025-11-22 10:12

2025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新增“两院”院士名单资讯

2025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新增“两院”院士名单

今日,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4人当选。其中,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

2025-11-21 15:35

攻克疫苗佐剂卡脖子难题,百达信生物获超 3000 万 Pre-A 轮融资资讯

攻克疫苗佐剂卡脖子难题,百达信生物获超 3000 万 Pre-A 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专注生物医疗赛道的领航新界资本独家领投,所募资金将重点用于加速化学合成 QS-21 等核心佐剂原料的 GMP 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全球商业化进程,并拓展新型佐剂研发管线。

2025-11-21 15:31

修实生物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深耕多肽生物合成加速全球化资讯

修实生物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深耕多肽生物合成加速全球化

本轮融资由老股东华泰紫金领投,拾萃资本追加投资,金鼎资本、湖南艾臣联合参与,小饭桌创投依托生态资源助力融资高效完成,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市场拓展与核心技术研发升级。

2025-11-21 15:30

鲲石生物完成 5000 万 A 轮融资 加码巨噬细胞药物攻坚实体瘤资讯

鲲石生物完成 5000 万 A 轮融资 加码巨噬细胞药物攻坚实体瘤

本轮资金将重点用于推进第三代 CAR-M(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药物的临床转化及多管线布局,为实体瘤治疗领域注入创新动力。

2025-11-21 15:21

近亿元 B 轮融资落地,普世利华加码分子诊断全球化布局​资讯

近亿元 B 轮融资落地,普世利华加码分子诊断全球化布局​

本轮融资由丰仓创新基金、国聚创投联合领投,普华资本、启明创投等机构跟投

2025-11-21 15:12

黄某云涉中药配方颗粒行贿案资讯

黄某云涉中药配方颗粒行贿案

2025年6月,江西省高安市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黄某云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案。

2025-11-20 16:41

专访精鼎医药郑唯玲:全球医药产业格局重塑中,中国从“市场红利”走向“创新红利”资讯

专访精鼎医药郑唯玲:全球医药产业格局重塑中,中国从“市场红利”走向“创新红利”

中国医药创新已从全球产业链 “追随者”,成长为有自主话语权的 “参与者” 乃至 “引领者”,核心竞争力从单纯成本优势,升级为 “效率、质量、创新” 三位一体的综合实...

文/朱萍 2025-11-20 14:16

奥希替尼,医药代表篡改检测报告骗保案例资讯

奥希替尼,医药代表篡改检测报告骗保案例

最终判决:被告人陆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七千元;退赔在案的违法所得予以发还(返还医保基金)。

2025-11-19 16:29

体重管理是慢病防控的“牛鼻子”,管理体重先管好肠道资讯

体重管理是慢病防控的“牛鼻子”,管理体重先管好肠道

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肥胖已不再仅仅是体型问题,而是被明确定义为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

2025-11-19 15:30

第九十八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资讯

第九十八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

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专家委员会审核确定,现发布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第九十八批)。

2025-11-18 22:09

融和医疗完成近亿元 B 轮融资,助推慢阻肺介入治疗全球突破​资讯

融和医疗完成近亿元 B 轮融资,助推慢阻肺介入治疗全球突破​

本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荷塘创投跟投

2025-11-18 14:58

武田中国创新中心在蓉开幕,以患者为中心,加速共建数字医疗创新生态资讯

武田中国创新中心在蓉开幕,以患者为中心,加速共建数字医疗创新生态

TCIC是武田数字化创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田首个将同步推进数字医疗解决方案开发与落地应用的创新中心。

2025-11-18 14:40

全球首个FRα ADC爱拉赫®获常规批准,华东医药创新转型加速“开花结果”资讯

全球首个FRα ADC爱拉赫®获常规批准,华东医药创新转型加速“开花结果”

该药物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1-3线系统性治疗的FRα阳性铂耐药卵巢癌(PROC),是目前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该适应症的靶向FRα的ADC药物。

2025-11-17 18:55

明澈科技完成数千万 A 轮融资,加码眼科微创治疗器械研发资讯

明澈科技完成数千万 A 轮融资,加码眼科微创治疗器械研发

本轮融资由南创投、元禾控股、创谷资本联合投资

2025-11-17 16:57

改变焕新生!2025“鼓5人生”肺癌患者关爱公益徒步活动在沪成功举办资讯

改变焕新生!2025“鼓5人生”肺癌患者关爱公益徒步活动在沪成功举办

2025年11月16日,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发起、爱心企业阿斯利康中国参与支持的“鼓5人生”肺癌患者关爱项目(以下简称“鼓5人生”项目)再度开启。

2025-11-17 16:20

腾迈医药获 2200 万美元 A 轮追加融资,加速 AI 驱动药物研发全流程创新资讯

腾迈医药获 2200 万美元 A 轮追加融资,加速 AI 驱动药物研发全流程创新

本轮融资由一村资本(V-Capital)与芯能创投(KHK Fund)共同领投,奥博资本、启明创投、成为资本、红杉资本等现有投资方悉数跟投。

2025-11-17 15:06

灵北公司提交 Vyepti® (eptinezumab)在中国的上市许可申请资讯

灵北公司提交 Vyepti® (eptinezumab)在中国的上市许可申请

用于成人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

2025-11-17 14:04

总金额超8亿美金,斯丹赛生物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CAR-T药物“出海”资讯

总金额超8亿美金,斯丹赛生物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CAR-T药物“出海”

近日,美国细胞治疗公司Lyell Immunopharma宣布,已获得Innovative Cellular Therapeutics(斯丹赛生物)LYL273(前身为GCC19CART)的全球权利,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在实体瘤CAR-T领域的研发布局。

2025-11-16 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