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医生的品牌问题

医疗健康 来源:医谷网 作者:野夫
2016
05/11
17:10
医谷网
作者:野夫
医疗健康

体制是一个越来越不受人待见的东西。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很多弊端都可以在体制上找到根源。这大概是很多人呼吁一定要倒逼体制变革的根本原因。体制对医生有双向的影响,一方面,体制给医生带来了名誉和实惠,很多医生靠体制成了名医名人,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但是,医生也因为体制的原因使自己的发展受到限制。这种限制往往是决定性的,医生一旦离开了体制,所有的名利都会荡然无存。由此可以看出,当今的医生已经完全成了体制的奴隶,他们靠体制生存,却又被体制束缚,他们已经被驯化得离不开体制。

但是,在体制内衣食无忧的医生真的幸福吗?这个问题是有不同说法的。对于那些把持着优质医疗资源的人来说,他们会有强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他们爱死这个体制了。这样的人士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看看那些院领导,那些主任,那些名医,那些院士,大家对体制都是举双手赞同的。而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多数普通医生会感觉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他们更渴望离开现有的体制。但非常不幸的是,医生一旦离开了体制便一钱不值,不管自己原有的身份如何显赫,几乎都不会得到之前的认同。

我们经常会看到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体制的主任或者名医们。按理说,他们之前那么有名望,离开了体制也该活得很好才对,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人不得不放下架子为生计奔波。这时的医生会感怀体制曾经带给他们带来的一切。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这无形中给那些想离开体制的人一个警告,使大家不得不在体制内委曲求全。很多医生就是这样在体制内默默煎熬到退休的。

近年来,一些新的政策和理念出现在医疗行业中,比如多点执业政策,就为医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更多选择。这使体制内的医生再次萌发走出体制的冲动。医生一旦走出体制,就必要依靠自己的实力去开辟市场,此时不但要求有好的技术,更要求医生有一个好的品牌。品牌拥有了,在任何地方都不会缺客户。由此可以看出,体制内医生品牌的建立也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这样的医生如何才能建立好自己的品牌呢?对待这个问题,很多人会有偏见。他们会以为只要靠着单位的品牌就可以获得自己的品牌。这一点很幼稚,完全不了解当今医院的现实。如今有很多的事实可以证明,只要现行的体制存在,医院的品牌与个人的品牌就不可能是完全统一的东西,所以指望背靠医院的声誉来打造自己品牌的做法是荒唐的。

关于打造个人品牌的方法,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其中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宣传。宣传的途径有很多,有传统媒体、有新媒体,更有如今最流行的自媒体。对于体制内普通的医生来说,要想通过传统媒体进行自己品牌的打造,一方面不大可能,另一方面效率也太低。比较成功的做法是用新媒体尤其自媒体进行宣传,这是任何一个体制内医生都可以轻易完成的工作,不会受任何条件的制约。如今很多医生就是利用新媒体在网上先成为“网红”,然后才确立的品牌。这无疑是打造品牌的捷径。

除了宣传之外,尚要有壁垒较高的技术,这对品牌的树立尤为重要。任何一个医生出名都不是靠“万金油”出的名,他几乎都是靠某种专科病或者一种特殊病的治疗出的名。所以医生在树立品牌时,一定要找好切入点,然后全身心投入进行打造。只有技术水平足够高了,才有品牌的基础。

另外,打造品牌尚要懂得营销。建立品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营销的过程。如果没有相关的意识和方法,效率就会很低,结果往往不会太理想。

当然,做任何事情都还要考虑团队的力量。对于打造品牌这件事,如果有一帮志同道合的人参与行动的话,效果必然比单打独斗强得多。近年来名医工作室或者各种形式的个人工作室很受人关注,这实际上就是团队打造品牌的实例。通过这样的途径医生会更容易出名。

然而,身在体制中,医生要想真正把品牌打造好,会有来自各方面的阻力。首先是宣传方面的阻力。一般来说,医院的宣传机构几乎都是为领导、科主任或者名医服务的,这些人本来就有很大的名气,医院的宣传科会给他们做锦上添花的工作。而对于普通的医生来说,没有宣传部门会过多关注。这便为医生品牌的建立设置了人为的障碍。

对于一般的医院来说,频频见报的新闻一般都是院领导或者科室主任的新闻。即便相关的工作由下级医生完成,露脸的也绝对是领导。这种习惯是体制内根深蒂固的毛病,对于下级医生来说,和领导争镜头几乎是一种犯罪。领导怎可能容许自己的下属比自己出名呢?

体制内的宣传部门不宣传,当医生用自己的途径宣传自己的时候,也同样会遇到麻烦。这麻烦最多来自上级医生或者直接领导。中国的知识分子都有一个通病,看不得自己身边的人比自己出名。尤其对于领导和科室主任来说,如果手下的医生把自己弄得过于出名的话,领导和主任会心如刀绞,他们连死的心都会有,所以最终都会通过各种方式难为甚至阻挠这些出名的家伙们。

我有一位医生朋友,通过自己的公众号天天写文章做科普,最后把一种疾病的治疗弄得很出名。在一般人看来,医院出了这样的人物是天大的好事情,是需要大力弘扬的。但很可笑的是,医院从上到下所有的领导都对此事只字不提,而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有一次一个院领导竟然找这个医生谈话,说千万不要出风头,要注意全面发展,不能得了芝麻丢了西瓜。这医生有苦难言,后来干脆封笔不写了。

这便是现实中普通医生宣传自己时遇到的麻烦。而医生着力打造自己的技术品牌时也会遇大麻烦。在目前的体制中,科室主任和专家都是技术方面的权威,新技术开展的决定权往往被这样的人士把持,普通的医生根本没有伸手的机会。没有机会去做,医生要想把技术练出名,就很有难度了。

有一个外科医生想在胸腺肿瘤的外科治疗方面做工作,通过一些公共医学网站的宣传,他吸引了不少的病人来住院。但由于他年资较低,使得所有的手术都必须由科主任来完成。这些病人本来是冲着他这个“小”医生来的,而病人一住院,便全部开始围着主任转,最后连网上的病人也开始不太信任这个“小”医生了。这令此医生非常灰心。

普通医生被上级医生和科主任压制的例子尤其普遍。所以当下级医生想开展一些特殊技术业务时,往往会比登天都难。在这样的体制中,要想使自己的品牌树立起来,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由如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体制内的医生是很有必要打造自己品牌的,大家可以通过很多特殊的途径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由于身处体制内,大家并没有太多的办法完全左右自己的命运,大家会四处碰壁,出名的道路会充满荆棘。然而,多点执业的窗口已经打开,越来越多的医生会渴望走出体制。在这种美好愿景的引领下,医生会有足够的动力去克服一切困难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最终让自己拥有能在体制之外潇洒走一回的本钱。

作者简介:野夫,医学博士,中山大学博士后,资深网络医疗观察者,微信:willinew

来源:医谷网   作者:野夫

为你推荐

微创电生理“脉冲消融”获批资讯

微创电生理“脉冲消融”获批

11月22日,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创电生理”)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研发的一次性使用压力监测心脏脉冲电场消融导管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申...

2025-11-23 22:21

全国医保影像云跨省调阅正式启动资讯

全国医保影像云跨省调阅正式启动

截至启动仪式时,全国已上传可跨省调阅医保影像数据超过1 7亿条。

2025-11-22 23:15

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出口药品检查和出口证明管理规定》资讯

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出口药品检查和出口证明管理规定》

11月21日,国家药监局日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出口药品检查和出口证明管理规定》,进一步支持和鼓励更多中国药品进入国际市场。

2025-11-22 22:06

“中国最大医院”郑州一附院西院区停诊资讯

“中国最大医院”郑州一附院西院区停诊

11月20日,被称为中国最大医院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区正式停诊,此前,11月13日,郑大一附院在官网发布了停诊公告。

2025-11-22 10:57

纳斯达克要求科兴生物退市资讯

纳斯达克要求科兴生物退市

11月19日,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公告称,由于未能按期在2024年11月11日的延期截止日期前提交2024年年度报告,科兴生物于2025年11月12日收到纳斯达克的退市决定函。

2025-11-22 10:12

2025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新增“两院”院士名单资讯

2025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新增“两院”院士名单

今日,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4人当选。其中,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

2025-11-21 15:35

攻克疫苗佐剂卡脖子难题,百达信生物获超 3000 万 Pre-A 轮融资资讯

攻克疫苗佐剂卡脖子难题,百达信生物获超 3000 万 Pre-A 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专注生物医疗赛道的领航新界资本独家领投,所募资金将重点用于加速化学合成 QS-21 等核心佐剂原料的 GMP 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全球商业化进程,并拓展新型佐剂研发管线。

2025-11-21 15:31

修实生物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深耕多肽生物合成加速全球化资讯

修实生物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深耕多肽生物合成加速全球化

本轮融资由老股东华泰紫金领投,拾萃资本追加投资,金鼎资本、湖南艾臣联合参与,小饭桌创投依托生态资源助力融资高效完成,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市场拓展与核心技术研发升级。

2025-11-21 15:30

鲲石生物完成 5000 万 A 轮融资 加码巨噬细胞药物攻坚实体瘤资讯

鲲石生物完成 5000 万 A 轮融资 加码巨噬细胞药物攻坚实体瘤

本轮资金将重点用于推进第三代 CAR-M(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药物的临床转化及多管线布局,为实体瘤治疗领域注入创新动力。

2025-11-21 15:21

近亿元 B 轮融资落地,普世利华加码分子诊断全球化布局​资讯

近亿元 B 轮融资落地,普世利华加码分子诊断全球化布局​

本轮融资由丰仓创新基金、国聚创投联合领投,普华资本、启明创投等机构跟投

2025-11-21 15:12

黄某云涉中药配方颗粒行贿案资讯

黄某云涉中药配方颗粒行贿案

2025年6月,江西省高安市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黄某云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案。

2025-11-20 16:41

专访精鼎医药郑唯玲:全球医药产业格局重塑中,中国从“市场红利”走向“创新红利”资讯

专访精鼎医药郑唯玲:全球医药产业格局重塑中,中国从“市场红利”走向“创新红利”

中国医药创新已从全球产业链 “追随者”,成长为有自主话语权的 “参与者” 乃至 “引领者”,核心竞争力从单纯成本优势,升级为 “效率、质量、创新” 三位一体的综合实...

文/朱萍 2025-11-20 14:16

奥希替尼,医药代表篡改检测报告骗保案例资讯

奥希替尼,医药代表篡改检测报告骗保案例

最终判决:被告人陆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七千元;退赔在案的违法所得予以发还(返还医保基金)。

2025-11-19 16:29

体重管理是慢病防控的“牛鼻子”,管理体重先管好肠道资讯

体重管理是慢病防控的“牛鼻子”,管理体重先管好肠道

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肥胖已不再仅仅是体型问题,而是被明确定义为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

2025-11-19 15:30

第九十八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资讯

第九十八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

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专家委员会审核确定,现发布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第九十八批)。

2025-11-18 22:09

融和医疗完成近亿元 B 轮融资,助推慢阻肺介入治疗全球突破​资讯

融和医疗完成近亿元 B 轮融资,助推慢阻肺介入治疗全球突破​

本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荷塘创投跟投

2025-11-18 14:58

武田中国创新中心在蓉开幕,以患者为中心,加速共建数字医疗创新生态资讯

武田中国创新中心在蓉开幕,以患者为中心,加速共建数字医疗创新生态

TCIC是武田数字化创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田首个将同步推进数字医疗解决方案开发与落地应用的创新中心。

2025-11-18 14:40

全球首个FRα ADC爱拉赫®获常规批准,华东医药创新转型加速“开花结果”资讯

全球首个FRα ADC爱拉赫®获常规批准,华东医药创新转型加速“开花结果”

该药物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1-3线系统性治疗的FRα阳性铂耐药卵巢癌(PROC),是目前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该适应症的靶向FRα的ADC药物。

2025-11-17 18:55

明澈科技完成数千万 A 轮融资,加码眼科微创治疗器械研发资讯

明澈科技完成数千万 A 轮融资,加码眼科微创治疗器械研发

本轮融资由南创投、元禾控股、创谷资本联合投资

2025-11-17 16:57

改变焕新生!2025“鼓5人生”肺癌患者关爱公益徒步活动在沪成功举办资讯

改变焕新生!2025“鼓5人生”肺癌患者关爱公益徒步活动在沪成功举办

2025年11月16日,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发起、爱心企业阿斯利康中国参与支持的“鼓5人生”肺癌患者关爱项目(以下简称“鼓5人生”项目)再度开启。

2025-11-17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