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段子说起,这段子我是从几位医生那里看来。微博和微信都在传,反响很激烈。
如何通过医院官网判断是不是好医院——
好医院:官网首页都是一些你根本不想点进去看的内容,党建团建,行风建设,援非医疗,学术会议,每个汉字都认得连在一起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研究进展,看了半天都不知道要怎样送钱给它的。
坏医院:官网首页上挂着24小时在线咨询窗口,客服不断问你要不要咨询,各种男科妇科美容整形疑难杂症绝症,看着看着就特别想交钱给它的。
这段子一般人都能看得懂。前者通常指公立医院,资质好,技术也比较雄厚,收费也不贵;“坏医院”则是民营医院,尤其一些专科医院。在流行话语里,公立医院等同于正规医院,民营医院则是罪恶渊薮,尤其莆系医院,简直是杀人骗钱,每一滴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中国没有哪个领域的私营企业名声如此狼籍,以至于衬托出国营部门伟岸清白,连国企员工都有优越感。我看到几个公立医院的医生转发,附带评论:“真是这样!太准了!”言下有沾沾自喜,嘻笑嘲弄之意。
我对调侃性话语不以为然,然而承认这段子背后的事实。转念再想,“官网首页净是党建团建,行风建设,援非医疗,学术会议”之类内容,丝毫不关注患者需求,这真是好医院该有的表现吗?官网24小时咨询服务,主动关照访问者需求,这难道不是企业正常经营行为吗,怎么变成坏医院标配?
公立和私立医院的差别不只于官网。绝大多数公立医院连名号都没有,千篇一例“××人民医院”,或一串数字,像不愿透露信息的保密单位。我从没见过公立医院打广告——即便有,也是公立医院承包出去的科室。私立医院相反,其名称通常是曙光、慈爱、康复,都很正能量。它们的广告很活跃,从早期电线杆开始,到现在占领三四线城市主流媒体,在互联网广告占据重要一席。一位从事电视的朋友对我说,你可以嘲笑省市电视台成天播生殖性病广告这些广告土得掉渣,可他们真是电视台衣食父母啊。
为何公立医院不愿打广告,民营医院却孜孜不倦?很简单,这是两种机制运行的结果,前者是政府,后者是市场。
公立医院是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准政府机构。看看“××人民医院”就知道,和公检法名号差不多。公立医院表面也收费,实际上却执行管制价格,不以追求利润为目标,其定位是“公益服务”。尽管垄断经营,公立医院大多效率低下,亏损经营,政府给予其补贴。
当政府管制医院数量,公立医院又执行超低价格,他们根本不愁没病人。不只是不愁,简直说得上头疼——病人越多,医院负荷越重,亏损越大。医生奖金和晋身激励并不源于服务患者,而是源于官僚意志和硬性指标,年阶、学历、发表论文。对医生而言,给病人看病越多越不划算。公立医院服务差,并非因为他们道德低下,而是病人成为了他们实实在在的累赘。医院无须核算盈利,院长也不担心倒闭,医生更无法从新增病人那里获得额外好处。此种体制之下,医院怎会打广告招徕病人?
利润是所有机构提高水平,服务他人最重要的机制。很多国企也有巨额广告预算,公立医院却没有广告费用,甚至连市场营销部门都没有。当一个机构不以利润为目标,同时还负载沉重的“社会责任”,他们的工作实际就是疲累至极的差事,嘴上再崇高也没有用。指望这样的机构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现实吗?
民营医院从一出现就要赚钱。其经营活动受利润指引,就诊患者越多,他们越赚钱,同时意味着:服务的患者就越多。正如企业做大做强是贡献,一家红火的医院不仅不应该非议,还应该赞赏。民营医院通过广告招徕病人,也没什么可指责。
很多人会说医疗行业很特殊,怎么能打广告呢。人有病自然会求医,这根本是刚性的需求,何必需要打广告?医疗广告则千方百计引诱,让人白白地花钱。大打广告的医院都以利润为指标,居心叵测地在病人身上榨钱。
对于前一种说法,我无意多做反驳。看病既然是一种强烈需求,求医问药,医比三家,这是普遍而正常的事情。否认这一点,完全是对世事无知的体现。至于认定医疗广告具有“邪恶属性”,招徕病人就是要对其百般欺骗,榨取利益。我只能说,世界没有你想的那样危险。如果说医生招徕病人就是为了害人骗钱,其他行业呢?棺材铺老板是不是有谋财害命嫌疑,鞋匠会不会往马路上撒钉子?
前段时间,网上流行一个言之凿凿的说法,说早年莆田人办性病医院,苦于没有客源,于是找来患淋病的人在本地嫖娼,把病毒传出去,于是生意才好起来;莆田人和政府合作避孕投币箱,避孕套是漏的。他们还去职业学校做广告,给学生赠送免费避孕套,而这些避孕套都是漏的,等等。
这种耸人听闻的话语,稍具常识,就能判定是义和团式的“洋人挖心肝”谣言。莆田系崛起之时,中国的社会生活已极大丰富,性病逐渐普遍且公开化(一直以来,治疗性病有着普遍而且隐秘的需求),公立医院几乎不提供此类服务。民营医院发现这个市场,稍有经营之道,大发其财,简直是必然之事,何必用犯罪手法从事此种勾当?性病传播也并非注射病毒一样,百中八九,这些病人还不约而同跑来这家医院看病,这相当于花费大成本去挖掘市场,“培养客户”。打广告就能做到的事情,何必大冒风险,大费周章?
我不是说民营医院崛起的过程,道德完美,毫无瑕疵。这行业的需求太强烈,迈入市场化初期,赚钱非常太容易。从业者鱼龙混杂,夸大病情,过度治疗,道德败坏者不乏其数。这些都是无须讳言的。不过,若是就此认定民营医院坑蒙拐骗,赚着味良心钱一路发展,那就太不顾真相了。至少,民营医院满足很大一部分的市场需求,同时也致力于长远发展。其中相当重要的证据,还是广告。
经济学家张维迎说过:土豆好坏一看即知,人们挑挑选选就能购买。人们却很难了解电视机的内部构造,长期质量,消费者怎么敢买?面对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形,市场的解决方案就是发明了广告和品牌。企业通过常年投入广告,建立品牌,获得消费者信任。如果电视机质量低劣,一条坏消息很容易就会毁掉品牌,巨额广告投入就打了水漂。这个道理放在医疗领域同样适用,因为医疗服务同样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获得病人信任至关重要。
通过品牌建设,医院能获得长期客源,还能有品牌溢价。这是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在这点上看,医院和普通企业并没有二致。几乎所有民营医院都在孜孜不倦打广告,甚至还请社会声誉好的明星做代言。品牌使医院获得收益同时,其实也起到制约作用,迫使其自律。在传媒发达的现代社会,一个公关危机,医疗事件,就足以毁掉长期建立起来的品牌,甚至被勒令关门。越是注重品牌建设的医院,其产品和服务质量一定是不断提升的。
经常看到有人抱怨:民营医院已陷入恶性循环,垃圾医院越打广告,赚钱越多,赚钱越多,越打广告,循环往复。对于此种悲观论调,我并不以为然。在其他市场领域,长期大打广告,建立起昂贵品牌的商家,通常是市场赢家,为何在医疗领域偏偏失灵?这显然不符合现实。事实上,民营医院也有很不错例子,北京就有一些水平既高,服务又好,价格昂贵的民营医院,他们专做高端医疗服务,在业界了获得了一些口碑。在公立医院大一统的时代,这种渐进改善显得微不足道,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若是市场化时间足够长,品牌连锁医院崛起,引起相当多人注意,会有有谁冒着生命危险去野鸡诊所呢?
公立医院不打广告,没有品牌建设,没有公关危机。几乎每一家公立医院都有医疗事故、治死病人、医生不负责任的黑历史。家属悲伤愤怒地围堵上门,讨要说法(这种事情在公立医院那里基本归为“医闹”;如果是民营医院,则是“野医院治死人”。媒体行业对待不同医院,具有天然不同的倾向)。这些危机事件,对公立医院并没有形成冲击。品牌?公关?媒体曝光?公立医院每一天都门庭若市,根本不会把危机事件放在心上。这种事情放在民营医院那里,根本不可想象。一个稍微大点的医疗事故,就足以让民营医院陷入危机,甚至被政府部门直接关门。从长期来看,民营医院会竞争改善,公立医院则缺乏这样的机制。
公立医院没有赚钱的动力,不打广告,不注重品牌,还不是活得好好,成为目前市面上整体最好的医院?这是很多人对我的质疑。事实上,这是对公立医院的发展历程和改善原因缺乏了解。1990年代以前,公立医院还是铁桶一块的计划体制,它们只满足少数人看病的需求,大量民众无处求医,或是坐以待毙,或是寻求江湖郎中。这时期的公立医院水平既低,服务也差,对多数人而言谈不上好和坏,只是有和无。改革开放以后,公立医院大发展,这既是总体社会经济发展,资源性投入的结果,也有市场化改革的因素。
1990年代以后的医疗改革,主流是放权松绑,赋予医院更多自主性。很多项目不再由政府定价,而是由医院执行指导价。政府不对公立医院全面负责,而是鼓励其自负盈亏,只在部分领域给予补助。很多公立医院把一些麻烦既多,又不赚钱的项目外包,比如最早承包出去的性病科室,美容医疗。这些看起来是大累赘的科室,成就了民营医院的第一桶金。部队和武警医院体制特殊,管制较松,他们成了改革的先行者。在相当长时期内,外包科室成为公立医院改善境况,维持其他科室运营的最重要手段。
市场思维活跃的地区,部分公立医院财务独立,院长职权很大,它们表现和民营医院没什么差异。2012年,广东吴川市人民医院挂出横幅,“热烈祝贺我院2012年住院病人突破四万人次”。很多人看了非常愤怒,认为医院怎能追求“病人越多越好”。换个角度想,这正是典型的民营医院思维方式。只要不骗不绑,住院人数增多,重大手术的数量增加,这难道不是能力提升,贡献巨大的体现吗?除了措辞刺眼,真没什么可大惊小怪。公立医院萌发市场意识,寻求盈利,这才是变好的原因。在这方面,民营医院可以做的更优秀。
最近莆田医院的事情爆发,我在社交媒体明确表明态度,得罪了很多人。很多人说,你敢在网上搜索医院,你敢去民营医院看病吗?言下之意,上网做广告的医院都是坏医院,民营医院都是骗子。其愚蠢无知如此。
我直截回答吧:尽管民营医院并不完善,我却不会有敌对情绪。好是好,坏是坏,带着知识去判断。我会在医疗水平、价格公道、效率服务这些方面,小心地做出平衡。现在公立医院资源丰富,高水平医生众多,甚至垄断一些医疗门类,我自然会去,却不会痴心迷信,主张公立医院一统天下。在高度市场化的领域,比如牙科、创伤手术,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民营诊所医院,因为他们做得又快又便宜,服务很好,还不用忍受排队之苦。我认为,后者才是中国医疗改革的方向。民营医院有虚假承诺,坑蒙拐骗的事情,偱司法途径解决就可以了。如果趁着这一波浪潮,使中国医疗市场化倒退,那才是真正的悲剧。
医谷链
来源:凤凰财知道 作者:陈兴杰
为你推荐
资讯 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出口药品检查和出口证明管理规定》
11月21日,国家药监局日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出口药品检查和出口证明管理规定》,进一步支持和鼓励更多中国药品进入国际市场。
2025-11-22 22:06
资讯 纳斯达克要求科兴生物退市
11月19日,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公告称,由于未能按期在2024年11月11日的延期截止日期前提交2024年年度报告,科兴生物于2025年11月12日收到纳斯达克的退市决定函。
2025-11-22 10:12
资讯 2025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新增“两院”院士名单
今日,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4人当选。其中,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
2025-11-21 15:35
资讯 攻克疫苗佐剂卡脖子难题,百达信生物获超 3000 万 Pre-A 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专注生物医疗赛道的领航新界资本独家领投,所募资金将重点用于加速化学合成 QS-21 等核心佐剂原料的 GMP 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全球商业化进程,并拓展新型佐剂研发管线。
2025-11-21 15:31
资讯 修实生物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深耕多肽生物合成加速全球化
本轮融资由老股东华泰紫金领投,拾萃资本追加投资,金鼎资本、湖南艾臣联合参与,小饭桌创投依托生态资源助力融资高效完成,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市场拓展与核心技术研发升级。
2025-11-21 15:30
资讯 鲲石生物完成 5000 万 A 轮融资 加码巨噬细胞药物攻坚实体瘤
本轮资金将重点用于推进第三代 CAR-M(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药物的临床转化及多管线布局,为实体瘤治疗领域注入创新动力。
2025-11-21 15:21
资讯 专访精鼎医药郑唯玲:全球医药产业格局重塑中,中国从“市场红利”走向“创新红利”
中国医药创新已从全球产业链 “追随者”,成长为有自主话语权的 “参与者” 乃至 “引领者”,核心竞争力从单纯成本优势,升级为 “效率、质量、创新” 三位一体的综合实...
文/朱萍 2025-11-20 14:16
资讯 武田中国创新中心在蓉开幕,以患者为中心,加速共建数字医疗创新生态
TCIC是武田数字化创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田首个将同步推进数字医疗解决方案开发与落地应用的创新中心。
2025-11-18 14:40
资讯 全球首个FRα ADC爱拉赫®获常规批准,华东医药创新转型加速“开花结果”
该药物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1-3线系统性治疗的FRα阳性铂耐药卵巢癌(PROC),是目前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该适应症的靶向FRα的ADC药物。
2025-11-17 18:55
资讯 改变焕新生!2025“鼓5人生”肺癌患者关爱公益徒步活动在沪成功举办
2025年11月16日,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发起、爱心企业阿斯利康中国参与支持的“鼓5人生”肺癌患者关爱项目(以下简称“鼓5人生”项目)再度开启。
2025-11-17 16:20
资讯 腾迈医药获 2200 万美元 A 轮追加融资,加速 AI 驱动药物研发全流程创新
本轮融资由一村资本(V-Capital)与芯能创投(KHK Fund)共同领投,奥博资本、启明创投、成为资本、红杉资本等现有投资方悉数跟投。
2025-11-17 1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