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组编辑技术正在给整个学术界和工业界带来革命性地变化。一场围绕CRISPR-Cas9的专利大战也随之打响了,两个团队分别号称自己最先发明了这项技术,双方各执一词,整个生物界莫衷一是。我们不妨梳理一下历史上的专利战和专利法的方方面面来告诉读者有可能解决这场纷争的最好办法。
CRISPR的专利蓝图
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是基于原核生物内源性的免疫反应。当原核生物遇到外源的核酸比如病毒基因组或者质粒的时候,一些原核生物把一部分很短的外源序列整合到自己的一个或者多个CRISPR位点,接着CRISPR位点被转录加工生成CRISPR RNAs (crRNAs)。crRNA接着会引导DNA剪切酶Cas9根据序列互补的原则剪切未来入侵的外源核酸序列。此外CRISPR-Cas9还能精确地在指定位点引入外源核酸序列,综上,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一问世便大放异彩。
灵活多变的CRISPR-Cas9还被应用于体内操纵基因组,因其实用性而被"钱"景看好,却因此引发了专利大战。来自加州伯克利大学的Jennifer Doudna教授和德国亥姆霍兹医学研究中心的Emmanuelle Charpentier教授领导的合作小组最先在《科学》杂志上报道了利用CRISPR-Cas9进行基因组编辑的技术[1]。他们正在申请一项专利,包含了该项技术在不同种类细胞中的大量应用的155项声明,同时他们声称该专利的优先日期是2012年5月25号[2]。而来自麻省理工(MIT)的张锋小组也利用CRISPR-Cas9在真核生物上进行了基因组编辑[3],张峰也申请了专利,专利的优先日期是在2012年12月12号,更为重要的是,专利已经被批准发行了[4]。
此后,和CRISPR-Cas9相关的专利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仅张锋这一个团队就已经获批了8项专利,都是通过“快速通道”获批,广泛涵盖了该项技术的各种应用。有些专利更是指向某些特定应用,比如有一项专利是专门针对CRISPR-Cas9技术在治疗亨廷顿舞蹈病上的应用[5]。
挑战已有的专利
大量的专利给该项技术的发明者和医药界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第一个挑战来自于Doudna和Charpentier合作团队和张锋团队的专利之争。由于Doudna和Charpentier申请的专利中的优先日早于已经获批的张锋专利中的优先日,假设两家的专利内容有很多重合,Doudna和Charpentier可能会去美国的专利商标局去申诉并且通过所谓的“干预程序”来挑战张锋专利的合理性[6]。这样做的赌注是高昂的,如果Doudna和Charpentier赢了,那么张锋已经获批的专利会失效,尽管这样也不保证他们自己的专利能够被批准;另一方面,如果张锋赢了,他就能保住专利,同时Doudna和Charpentier却落得两手空空。
第二个挑战来自于当前专利的广度。迄今为止所有的相关专利都有相当大地覆盖面,如果专利局就此允许这些专利被最终执行地话,可能连最基础的科学研究都要付专利费了,一般地学术研究几乎都难逃专利侵权的法律惩罚[7]。与此同时,保护专利的法律法规几乎也杜绝了你向FDA报批相关药物的可能性[8]。因此,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商业活动都会受到专利保护的掣肘。
最后,专利要解决自身存在合理性的问题。尤其是当一些专利声称的“原创性”内容变成“显而易见”的时候,这些专利可能就能被别人免费使用了[9]。在生物技术的范畴,一旦一些技术(比如PCR)的原理被大众知道,那么这些技术是不是就被视为显而易见的“常识”?这些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既然CRISPR-Cas9的原理被大家熟知,那么相关的编辑基因组的应用也是不是显而易见的呢?从法律角度回答上述问题是无比困难的,然而答案却决定了这些专利官司的最终走向。
历史上的专利战
如何解决CRISPR-Cas9的专利纷争最后还是要落到专利代理人的头上,包括:加州伯克利大学,维也纳大学,麻省理工和Broad研究所。历史上就有一些围绕曾经的先锋技术比如重组DNA(recombinant DNA),小RNA干扰(siRNA)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知识产权纷争,最后这些技术被授权并且广泛使用的故事为我们当下破解CRISPR-Cas9专利纷争提供了先例。斯坦福大学为解决recombinant DNA的专利授权问题的做法为我们后来类似的专利问题提供了一个金标准[10]。首先,作为专利代理人,斯坦福大学授权给非盈利的学术机构免费使用这项技术。然后,斯坦福开发了一个分级的专利税系统来保护小公司的权益不受倾轧。最后,斯坦福抢先咨询了很多股东意见,并且尝试了不同的授权条例,做了大量宣传工作。
另一个值得借鉴的例子是MIT关于siRNA技术的专利。过度严格的专利保护会严重阻碍技术的发展和传播,MIT却通过授权的方式巧妙地避开了这个问题。MIT当前允许学术界在实验室制备siRNA相关分子用于科学研究[11],而有条件地授给一般商业公司售卖相关药物分子的许可证,唯独给创业公司,Alnylam,独家开发siRNA相关治疗技术的权利。
跟PCR专利有关的授权使用也给我们一些启示。这项技术是一家商业公司发明的,如果严格地实行专利保护政策,会严重影响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然而这个问题却很大程度上被两个孪生政策淡化解决了:适当延缓对专利侵权者的诉讼,同时将专利广泛地授权给公司和商业伙伴[12]。用这样的方法,PCR技术被广泛而又迅速地传播开来。
尽管以上的例子都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共同的是:专利代理人都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选择了不同的定制方案,既维护了专利的权益同时又予以适当地授权。因此选择一个合适地策略可能会帮助CRISPR-Cas9的专利代理人规避法律冲突,获得可观地经济回报同时又能促进技术的发展。
结论
CRISPR-Cas9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基因编辑工具。但是这项技术能否在专利保护下依旧获得发展和应用却不是科学说了算的,而是法律和历史!
来源:生物谷
为你推荐

创新疗法再传积极信号,多奈单抗3年长期研究验证阿尔茨海默病干预“越早越好”
TRAILBLAZER-ALZ 2长期扩展研究结果显示,在大多数研究参与者完成治疗后,记能达依然可以持续发挥减缓疾病进展的作用
2025-08-01 21:51

"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启动会"召开,赋能HER2阳性胆道肿瘤精准诊疗
近日,【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启动会在沪召开。会上,众多嘉宾围绕胆道肿瘤领域的治疗进展及趋势进行分享与探讨,以期推动该疾病领域的精准诊疗...
2025-08-01 15:38

华领医药首次半年扭亏,华堂宁上半年大卖176.4万盒
日前,华领医药发布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约11 84亿元,和去年中报的亏损1 4亿元相比,实现了自2018年上市以来的首次扭亏。
2025-08-01 11:16

礼来公布替尔泊肽重磅研究数据,或重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治疗格局
这是首个头对头比较替尔泊肽和度拉糖肽的心血管结局研究,纳入了来自30个国家 地区总计超过13,000名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成人患者, 历时超过4 5年,是迄今...
2025-08-01 08:57

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医药数据分析国产化突破,助力CRO破解“卡脖子”难题
在医药研发外包(CRO)领域长期依赖海外数据分析工具的背景下,杭州启维软件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V2 0已通过国家级技术验证,并与国内头部CRO企...
2025-07-31 17:26

体检争议事件引发公众健康焦虑,用AI解读体检报告量激增40%
近日,一则 "女子十年体检未提示患癌风险,确诊时已是肾癌晚期 "的新闻持续发酵,也引发了公众对健康问题的关注,甚至有网友自嘲 "为体检焦虑到失眠 "。
2025-07-31 16:48

因美纳升级旗舰检测产品,加速全面肿瘤基因组分析可及
因美纳TruSight™ Oncology 500 v2研究型检测产品现已上市,集成内置HRD生物标志物检测,周转时间更短,组织样本需求更低
2025-07-31 15:11

搭建递送技术平台,我国创新药企布局新型体内CAR-T疗法
“目前高端的细胞治疗药物价格仍高达每针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但通过mRNA和先进的递送技术,把高度个性化的定制疗法转变为通用型药物,将有机会把成本降至大多数患者可负担的范...
2025-07-30 17:25

中眸医疗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加速眼科基因治疗全球布局
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核心产品ZM-02的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及后续管线开发,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眼科基因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5-07-30 17:18

蚂蚁AI健康应用AQ推出多个“院士 AI分身”,日均免费问诊近万人
顶级医学专家上线“数字分身”,正在掀起一场 AI 看病风潮。7月30日,蚂蚁集团AI健康应用AQ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安“AI分身”上线仅3天咨询量激增280%,AI让顶级大专...
2025-07-30 12:08

刚刚,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陈时飞被立案审查
7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公告: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时飞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2025-07-30 09:20

“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沪上启动,专家支招科学管理脂肪肝
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发起,快速消费品健康公司欧彼乐(Opella)、益丰大药房、意领科技联合支持的全民肝脏健康守护行动——“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于上海徐汇滨江正式启动。
文/张蓉蓉 2025-07-30 09:17

京津冀持续暴雨,蚂蚁集团AQ上线专区提供健康科普及线上义诊服务
近日,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社会各界紧急响应。为了方便受强降雨影响的群众获得一站式的信息及服务,7月29日,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推出“...
2025-07-29 20:25